一、相手蟹脱壳水里还是岸上?
岸上。在成蟹池塘养殖期间,河蟹喜欢在浅水处脱壳,一般多位于距离水面5-15厘米之处。“脱壳期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情况下不需换水”。上大水会导致环境巨变,河蟹难于找到合适的脱壳地点,被迫在深水区脱壳,因水体压力过大而影响脱壳质量,造成脱壳时间延长,成活率下降等诸多问题。相反,在成蟹脱壳期间,适当降低水位,河蟹将有更广阔的脱壳区域,效果更好。
二、小螃蟹什么时候蜕皮?
脱壳时间:第1次脱壳时间为清明节前后,第2次为谷雨前后,第3次为小满前后,第4次为夏至前后,第5次为立秋前后,之后每隔14-60天左右才会脱壳1次。
三、螃蟹脱壳期能不能撒复合肥和尿素?
1、螃蟹脱壳期不能撒复合肥和尿素。
2、不撒复合肥和尿素,减少应激反应。
3、不撒复合肥和尿素,保持水质的肥、爽、亮 。
4、肥水用生物肥。 螃蟹脱壳期管理: 1、水位保持在平均水深60公分左右,水位保持不变,蜕壳期间尽量不要加水。 2、水质要保持肥、爽、亮 ,以培育优质藻类为主。 3、伊乐藻等水草要保持生长态势,叶面要保持新鲜干净、无污垢, 以提供螃蟹蜕壳栖息场所。 4、蜕壳期间禁止向水体进行杀虫、消毒、杀青苔等刺激性药物。适当泼洒含钙、安基酸、多种维生素、葡萄糖之类的营养物质,减少螃蟹的应激反应,增加水体的营养成份,保持微循环良好。
5、大量蜕壳期间,不要向水体投放大批量的螺丝。
6、第一次蜕壳后,可以对水进行一次杀虫消毒,并及时抬高水位10-20公分,向水体进行解毒改底,进一步进行肥水培藻,肥水宜用生物肥,每亩每米水深用量3-5公斤,要保持水质清新肥爽。
四、夏天螃蟹脱壳怎样才能成活?
河蟹在蜕壳后蟹壳较软,需要稳定的环境,此时不能施肥、换水,饲料的投喂量也要减少,以观察为准。
待蟹壳变硬,体能恢复后出来大量活动,沿池边寻食时,可以大量投喂,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高稳易还原VC+VE或新酶肽VC配合新酶肽免疫多糖和水产专用消化酶,同时定期外泼优力钙配合解毒应激灵,增加河蟹抗应激作用,强化河蟹的营养,促进生长
五、螃蟹在蜕壳期间应注意哪些问题?
螃蟹的外壳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扩大,因此克服难题的方法就是脱壳。
在脱壳之前,螃蟹先将硬壳中的碳酸钙吸收到体液中,当壳里长出一层柔软的皱折后,旧壳裂开脱落,身体再将皱折撑开成新壳,注入碳酸钙以使其硬化。
螃蟹一生中脱壳约18次,大眼幼体到蟹苗脱壳5次;蟹苗到仔蟹脱壳3次;仔蟹到幼蟹脱壳5次;幼蟹到成蟹脱壳5次。
而每一次脱壳都是螃蟹生长发育的结果,当机体组织生长及营养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要进行蜕壳(皮)。
正常情况下,每蜕壳(皮)一次,螃蟹明显增长,但是脱壳不一定都会生长,比如说营养不足时,蟹脱壳反而会出现负增长。
脱壳的同时还可以脱掉附着在甲壳上的寄生虫和附着物,并且可以使残肢再生。
螃蟹的脱壳对于蟹本身来说是极其重要,从蟹本身来讲,螃蟹脱壳不好,轻则蟹生长不良,拉脚蟹多,重则会因脱壳不遂死亡;从经济成本考虑,脱壳不好会影响蟹规格和上市时间。螃蟹为什么要脱壳听声音2螃蟹脱壳的过程脱壳间期:在脱壳间期,蟹壳钙化,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河蟹会大量摄食,进行能量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积累,为脱壳进行物质准备。
(此时饵料中应添加营养物质,另外,钙不足、微量元素不足也会影响河蟹脱壳效率)脱壳前期:脱壳前期真皮层会和表皮层分离,旧壳之上的表皮开始被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被吸收进入血液,新表皮开始形成,摄食减少,就是二层壳的形成。
当旧壳被吸收完成,新表皮与旧壳分离明显,摄食停止。
新外表皮分泌完成,河蟹开始吸水,准备脱壳。
(此时水源新鲜程度会影响河蟹脱壳)脱壳期:身体大量吸水后,河蟹头胸甲和腹部会出现裂缝,河蟹弹动身体自旧壳中脱出,此过程只有几秒或数分钟。
(前期积累营养是关键所在)脱壳后期:刚脱出时,河蟹新壳柔软有弹性,河蟹开始大量吸水使新壳充分伸展至最大尺度,此时活力弱,不摄食。
此过程也较短。
(这个时候是河蟹最脆弱的时候,安静的环境是必要的)后续期:河蟹甲壳开始钙化,开始大量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此过程决定于水体中钙质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缺乏会使河蟹软壳,硬壳时间增长或不能完全硬壳,加大脱壳期河蟹死亡的风险。
等壳硬化后,能够支撑身体时,河蟹会排出身体吸收的过多水分,开始摄食,完成一次脱壳周期。
六、螃蟹几月份开始脱壳会靠岸边?
这个日期其实不一定的.螃蟹是甲壳类动物,所以壳是根据身体的发育情况来脱的,也就是说有的螃蟹营养比较好,2礼拜就会要脱一次,还有的也许要2个月了,而且要是冬眠的话,更是不会脱了。
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蟹壳是它的外骨骼,对它有保护和肌体支承双重作用。但是,对它也有非常大的弊端。它的外骨骼对它的生长有很大的限制,所以螃蟹要定期脱壳,每脱一次壳,螃蟹就长大一次。由于螃蟹长壳要消耗掉很多的营养,此外螃蟹脱壳时,新生的蟹壳很软,没有保护作用,是螃蟹的最危险的时期,不到万不得已,螃蟹不会轻易脱壳。一般要几个月脱一次壳。不会初一十五的频繁脱壳。
七、螃蟹脱壳很少,是什么原因?
一、pH急剧升高或大幅波动
由于4月份天气多变,容易出现pH急剧升高或大幅波动。一方面pH过高,可能导致水体营养物质大部分被水草或青苔吸收,藻类缺乏,可供河蟹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少,同时水草过密易导致下半夜缺氧,时间久了河蟹体质会变弱;另一方面,pH过高,会影响河蟹吃料变差,上半夜上边、上草、上岸,严重的还会出现撑爪、环爪等症状,脱壳期出现顶壳、拉脚等症状,降低河蟹的脱壳成功率。
二、底质恶化及亚盐超标
可能由于早期用肥过量,尤其是在坂田上使用过大量农家肥、复合肥的,雨水冲刷可能使坂田上大量肥料被雨水带入环沟内,引发亚硝酸超标。亚硝酸盐严重超标的话,极易引发河蟹下半夜缺氧上岸、上边、上草等现象,处于蜕壳期的河蟹就会因为亚硝酸盐过高,水体溶氧缺乏而出现拉脚等蜕壳不遂现象。
底质恶化,引起底部厌氧菌大量繁殖,底部发热,容易造成底部缺氧,进而引起底部还原性物质如亚盐、氨氮等升高;导致河蟹上半夜上岸、上草,影响河蟹吃料及营养积累。
三、气候多变
4月份阴雨天气较多,昼夜温差变化剧烈,早晚温差一般在5-7℃,最大温差甚至在14℃。由于气候不稳定,导致螃蟹应激反应,造成螃蟹体质严重下降,导致脱壳困难。
四、营养元素缺乏
由于连续阴雨,气温偏低,河蟹吃料状况较差,河蟹营养积累相对来说不充足,河蟹体质往往偏弱,蜕壳期就会因为能量供应不足而出现顶壳、拉脚的情况。且河蟹一二壳间隔时间较短,一壳蜕壳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河蟹体质尚未得到恢复,二壳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就会出现二壳刚开始就有拉脚的情况。
五、病敌害的侵袭:带病带伤的螃蟹,及易发生脱壳不遂。
八、怎样让螃蟹在最短的时间内脱壳?
用脱壳素河蟹脱壳素的作用:
1. 当河蟹脱壳的时候,会产生自然残杀,有的河蟹会再脱壳期被没有脱壳的河蟹吃掉,这样就会导致死亡率的增长,使用脱壳素可以让软壳期的河蟹在短期内迅速变成硬壳,快速强壮起来,从而避免了相互残杀的情况。
2. 脱壳素可以帮助河蟹成功顺利的脱壳,提高脱壳成功率,从而提高成活率。
3. 脱壳素可以促进河蟹脱壳的速度和次数,河蟹每脱一次壳就长大一圈,提高脱壳速度和次数是养大蟹的关键之一。养蟹必备之河蟹脱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