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出菇期管理方法(茶树菇出菇期管理方法有哪些)

养殖吧 2023-05-12 15:35 编辑:admin 236阅读

一、平菇出菇期管理方法?

平菇出菇期间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在10=25度。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做好病虫害防治就可以了。

二、茶树菇走完菌怎样出菇?

茶树菇菌丝发好后继续进行后熟培养。待菌袋口菌丝出现棕褐色斑点后,就可以进行开袋出菇了。

出菇前要进行催蕾管理,催蕾时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卧式堆叠排放。然后剪去扎口线,并拉直袋口进行催蕾,直立排放每平方米排放80袋左右。让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料面颜色也随之转化,初时有黄水,继而变褐色,出现小菇蕾。

这期间,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在85-90%,早晚应喷水保湿。

光线强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温度控制在18-24℃范围,这样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

出菇后,必须适当低空间湿度和减少通风,此时栽培空间相对湿度降到90-95%,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氧气过多易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

如果菇蕾太密,还可进行疏蕾,每袋6-8朵,朵数适中,长势整齐,朵型好,菇柄粗,否则影响菇的品质和产量。

当茶树菇子实体菌盖开始平展,菌环未脱落时就要采收。

因茶树菇菌柄较脆,容易折断,采收时应抓基部拨下,同时防止伤及幼菇。

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干净,袋口捏拢,让菌丝休养恢复2-3天,然后拉开袋口,可淋一次重水,并重复上述管理

三、茶树菇怎样能出菇齐?

茶树菇菌丝发好后继续进行后熟培养。待菌袋口菌丝出现棕褐色斑点后,就可以进行开袋出菇了。出菇前要进行催蕾管理,催蕾时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卧式堆叠排放。然后剪去扎口线,并拉直袋口进行催蕾,直立排放每平方米排放80袋左右。

让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颜色也随之转化,初时有黄水,继而变褐色,出现小菇蕾。这期间,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在85-90%,早晚应喷水保湿。光线强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温度控制在18-24℃范围,这样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出菇后,必须适当低空间湿度和减少通风,此时栽培空间相对湿度降到90-95%,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氧气过多易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

如果菇蕾太密,还可进行疏蕾,每袋6-8朵,朵数适中,长势整齐,朵型好,菇柄粗,否则影响菇的品质和产量。当茶树菇子实体菌盖开始平展,菌环未脱落时就要采收。因茶树菇菌柄较脆,容易折断,采收时应抓基部拨下,同时防止伤及幼菇。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干净,袋口捏拢,让菌丝休养恢复2-3天,然后拉开袋口,可淋一次重水,并重复上述管理

四、茶树菇冷冻保质期多久?

有关茶树菇的质量标准中规定:鲜茶树菇在2℃~5℃保质期为5天;干茶树菇密封贮放在20℃干燥处保质期为6个月,在2℃~5℃时保质期为12个月。

干的茶树菇放多长时间不能吃,还得看具体保存状况。有些家庭对这些干制品保管的比较好,比如将茶树菇和花椒、陈皮等有吸水性的中草药放一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茶树菇受潮,放很久仍旧能保存较好的营养成分,适合食用。

若是保存的环境比较差,茶树菇容易受潮,那么这种放久的茶树菇多半都已经腐败变质,有的甚至已经生长了毛霉,其内部的营养成分全部流失,还带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合食用。

五、鸡枞菌出菇管理方法?

黑皮鸡枞属于土生木腐菌,采用覆土栽培,覆土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力,使子实体发生整齐,生长健壮。

覆土用土需要较好的透气性,用1.5cm筛网过筛,摊铺在晾晒场中晾晒,利于减轻出菇过程中的病虫害,亦可在覆土中适量添加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 高效低毒杀虫剂和杀菌剂,塑料膜盖严,2~3d后打开塑料膜,将土摊开,消除气味,备用。

六、茶树菇为什么叫茶树菇?

茶树菇得名于其生长的环境——茶园。茶树菇是一种生长在茶园中的食用菌,因为其生长环境与茶树一致,所以被称作茶树菇。此外,茶树菇还有着浓郁的茶香味,与茶叶的香味相似,也是得名的原因之一。茶树菇有着高营养价值,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同时还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脂等功效,备受人们的喜爱。茶树菇在制作菜肴时,可以与各种蔬菜、肉类等搭配使用,口感鲜美,是一种健康、美味的食材。

七、双孢菇出菇期怎么不出菇?

1.播种后菌丝滞长  

接种后菌丝生长不良,表现为菌种不萌发、不吃料,菌丝只在料面生长或出现萎缩现象。主要原因是:菇房内温度、湿度不当及通风不畅。

解决方法:当菇房内温度较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使其达到22℃-25℃;若培育料表现偏干,可及时喷0.3%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溶液;若料面过湿,则要加强菇房通风;如菇房有氨臭时,要加大通风量,并在料面戳洞,排除氨气。

2.覆土后菌丝徒长  

播种后菌丝生长过旺,料面形成一层致密地不透水、不透气地“菌被”,主要是由高温、高湿引起。

解决方法:当菌丝长出覆土层时,加强菇房通风,降低菇房内温度、湿度,早晚气温低时对料面进行适量喷雾,菌丝“结被”时用小刀或竹片及时剔除。 

3.覆土层菌丝退化  

覆土后3-5天菌丝不上土,呈灰白色,细弱,严重时料面见不到菌丝或发黑。主要是由覆土后喷水过多引起,造成菌丝缺氧萎缩。

解决方法:停止喷水,加强通风。  

4.死菇  

出菇期成片或整茬菇萎蔫变黄,停止生长最后死亡。主要原因是:温渡过高,造成菇体营养倒流;菌丝生长过快,出菇较密,营养供给不上;菇房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氧气不足;菇棚温度较高(超过20℃),湿渡过大(超过95%),喷水后通风不及时,菇床积水缺氧。

解决方法:适量接种,避免菌丝生长过旺,出菇过密,造成营养缺少;覆土层含水量不要过高,喷水降温后要及时通风,避免菇床表面积水。

5.空心白根菇  

菇柄疏松变白,以致收缩形成中空。主要原因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干燥(湿度低于85%)和高温(超过18℃)。

解决方法:白天及时喷雾,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菇棚内温度保持在14℃-18℃。 

6.硬开伞  

菌盖过早开伞,招致商品性差。主要原因:出菇初期突遇低温,温差大,菇房湿度偏低。

解决的方法:出菇期要注意调节菇房温度和湿度,温度掌握在12~1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并注意通风换气。  

7.鳞片菇  

菌盖龟裂形成磷片。主要原因:菇房内气温小于14℃,湿度小于80%,温差和干湿差过大。

解决的方法:加强保温措施,避免冷风攻击。

8.子实体不分化  

有菇蕾而子实体未分化,没有形成菌盖和菌柄,只形成一个菌丝团。主要原因:子实体生长前期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后期环境条件不适宜;使用农药不当(如过量、滥施农药)。解决方法:掌握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换气;搞好菇房消毒和四周环境卫生,避免病虫害发生;合理使用农药。  

9.锈斑菇  

子实体出土后,菌盖表面产生褐色铁锈斑,影响双孢菇品质。主要原因:喷水后未及时通风,菇房空气湿渡过大,菇体表面长时间存在水滴。

解决方法:经常保持菇房空气清新,喷水后及时通风散湿。

八、干茶树菇保质期是多久?

新鲜的茶树菇在低温冰箱中可保鲜15天以上;干的茶树菇在干爽、低温处储藏,用塑料袋或密闭容器可保质两年。若保存期间受潮变软,可用微波炉等烘干。

九、白茶树菇与普通茶树菇区别?

1。一看大小:在挑选茶树菇的时候,要挑选茶树菇粗细、大小一致。

假如茶树菇大小不统一,就意味着这些茶树菇不是一个生长期的,

也就是说,这里面掺有陈年的茶树菇。

2。二看颜色:粗大的,杆色比较淡,白的也不行,稍微有些些棕色比较好。

3。三闻气味:挑选的重点就是茶树菇是否清香。闻起来有霉味的茶树菇不建议购买。

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十、平菇出菇期长绿霉?

出现绿霉菌有可能是在发菌快完成时,不小心将菌袋破损,使得绿霉菌乘虚而入;

培养料消毒不严,菌袋的某一局部培养料带有少量杂菌,在发菌的过程中,绿霉菌同时也在繁衍,直至逐渐扩散到菌柱的外侧而被发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在菌袋快发满的时候才突然发生大量绿霉菌的。

还有就是因为在发菌过程中,平菇菌群会释放大量的热,并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这个时候没有及时改善室内的空气和温度条件,形成了菇房温度太高烧料,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形成酸性环境,使得平菇的生长条件恶化,却给杂菌带来更优越的生长条件,所以,发菌后期,绿霉菌大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