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刚竹种植办法有哪些要注意的?
种植 刚竹种植可采用埋株分植方法繁殖。3月中旬,选择1-r3年生,发枝低,无病虫害的刚竹母竹,在母竹根基附近15cm附近挖圈至竹鞭,将母竹和竹鞭从螺丝钉处分开挖起,根系带土5kg左右。将竹秆上各节的次枝及主杆上着地一面的侧枝剪去,侧枝2-3节短截,再平埋于育苗地。埋株时,沟宽与修剪后的竹冠大小相当,沟间距40cm,沟深10cm,在放置母竹根莞的地方挖30cm的正方形穴,根莞放在穴内,地上部分放在沟里,倾斜15度左右。在竹根周围施适量有机肥后分层填土,逐层踩实,再用稻草覆盖,洒水后盖上塑料薄膜。竹苗展叶、生根后,第二年春分至清明,可将1年生竹成丛挖起,小心分成单株或双株,每株适当带土,进行分植苗繁殖。 养护 刚竹苗展叶前,应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注意薄膜内通风。展叶后,揭去稻草和薄膜,搭上荫棚,此时仍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天气转凉后拆除荫棚。枝芽长2cm时,开始培土,以利于幼竹基部节上生根,人冬后停止培土。在埋株初期,应根部追肥2-3次,生根后前叶面追肥1次。幼苗生长期间,注意松土除草,防治竹蚜危害,雨季要注意排水。
二、竹苼的种植管理要注意哪些?
竹笙(Dictyophora indusiata (
Vent.ex
Pers) Fisch)又名竹荪、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栽培技术及种植管理注意事项:
竹荪在气温7℃以上即可栽培,以10~12月份栽培为宜。
一、室内箱栽
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在箱底先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其上铺竹段、木段或其它代料,于料上接入竹荪栽培种。每平方米用3瓶菌种,最后覆盖肥土5~8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常洒水,保持湿润。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4~5个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当气温达20~24℃时,便在表土内形成菌蕾。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当菌球钻出表土后,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95%以上。
二、床畦栽培
选择背风阴凉场地,挖深10~15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床畦。畦底留10厘米松土,先铺一层竹片或段木(干竹片需洗浸泡8~12小时,晾干表面水分),在竹片或段木上播1层菌种,撒1层干竹叶,最上部覆盖肥土10厘米。若遮荫条件差,应在床畦上搭荫棚。经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从接种到采收经10-12个月。
此外,还有菌种压块栽培方法、塑料袋直接栽培法等。
管理:
(1)水分管理是栽培成败的关键。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65~70%,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
(2)各生长阶段的管理。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可每天喷水3~4次;每天开窗通气1~2次,每次30分钟。
(3)室外床畦栽培的管理。严防人、畜践踏。在发菌过程中,平时不要挖开检查,以免弄断菌丝。
(4)及时补土。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应及时补土覆盖。
三、坑式栽培
1、栽培林地
栽培 竹荪的林地应选择管理方便、坡度平缓、背北风、有水源、土壤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土质为沙壤土的毛竹林或竹阔混交林地,林分郁闭度为0.8~0.9,最好是小溪流的山谷地段。
2、开设栽培坑
在选好的林地内,按水平带开设长2米、宽1米、深20厘米的栽培坑,并填入肥沃表土,厚约5厘米。四周开挖排水沟,以免积水。
3、培养料处理
处理方法有生料法、煮料法和发酵法等。现仅介绍发酵法。竹荪培养料主要是干枯的竹竿、竹枝、竹鞭、竹叶等竹料,将其截成长3~5厘米、宽1~1.5厘米的小块(竹叶截成2~3厘米的小片或粉碎均可)。
培养料的配方为:竹片77%、竹叶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尿素0.5%、石灰0.5%。先将竹片和竹叶用澄清的石灰水预湿至湿度约60%~65%,加入尿素后堆放。料堆中层温度将上升至60℃以上,待温度下降至3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此阶段约需7天时间;随后加入石膏粉总量的50%,补足水分至湿度65%,又经过6天后,再进行第二次翻堆;加入剩下的50%石膏粉,调整湿度至65%,再过5天,进行第三次翻堆;加入过磷酸钙并喷入锌硫磷杀虫剂500倍液,调整湿度至60%~65%,约相隔4天后,进行第四次翻堆,再调整湿度至55%~60%。每次翻堆均应在堆中心温度下降时进行,并将表面干燥层翻至中层,把中层翻至外层。发酵结束时,料呈咖啡色,略有氨气味,无霉变,竹片变脆易折断。栽培接种时,另加占堆料总重量1%的蔗糖水。此法适用于批量栽培竹荪,效果较好。
4、接种
栽培竹荪选择菌种是关键。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品质好,市场价格高,但人工栽培较难掌握;而红托竹荪栽培简单,产量也高,但品质差,售价低。在生产中应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菌种和优良菌株。
由于竹荪菌丝体生长对温度、湿度要求较严,栽培接种时间一般以4~5月份及10~11月份为宜。接种应选择阴天或没有阳光直射的时日进行。接种前一周,先用50%的多菌灵1000倍药液或700倍锌硫磷药液进行栽培坑内土壤消毒。然后将处理好的竹片铺于坑内,厚约4~5厘米,再在上面铺经过处理的竹叶厚2~3厘米。在竹叶上按横向间距10厘米、纵向间距12厘米梅花形点播竹荪栽培菌种。再铺上一层厚为4~5厘米的竹片,竹片上覆盖一层2~3厘米厚竹叶,然后又按横向间距6厘米、纵向间距8厘米点播菌种,最后在菌种上层覆盖一层竹叶,厚度以盖住菌种为准,并轻轻压紧,使菌种和培养料紧密接触。菌种用量为每平方米24瓶,其中面层用量为70%,底层用量为30%。当天取出的菌种和培养料,必须当天接种完毕。
5、覆土与搭棚
接种后,待菌丝长满培养料面层后,需覆盖一层厚约2~4厘米的经太阳曝晒过的肥沃细土,土面上再盖一层厚约2厘米的竹叶,以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适宜湿度。覆土后,要立即搭拱形塑料棚,棚高50厘米左右。郁闭度不到0.8的竹林,还应在塑料棚上搭遮荫棚,棚高80~100厘米。
6、注意事项
在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保温保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高于33℃或低于12℃,就停止生长。当天气干旱时,要适当喷水,喷水时避免直喷土壤,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20%左右。当塑料棚内温度超过26℃时,应揭开薄膜降温,中午要揭开塑料棚四角,使其通风换气。成蕾阶段的管理,主要是避免阳光直射,保温和防虫、防病。子实体发育阶段较适温度为17~25℃,低于8℃或高于30℃时就会出现死菇。出菇期每天上午8时,必须进行换气和及时收菇;湿度低时,应在早上或傍晚及时喷水,喷头要远离菇床,避免伤害小蕾。
7、采制与包装
竹荪破蕾开裙一般在凌晨,必须做到随开随采。也可将开裙一半的子实体或成熟的菌蛋采收回室内待其全部开裙。采收时,用刀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先轻轻取掉菌帽,然后去掉菌托,留菌柄和菌裙,用湿纱布揩干净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垫有白纸的提篮或竹篮里,切不可撕破弄断。取回后及时分级进行烘干或晒干,烘干宜用低温烘烤,先用40℃温度烘烤,半小时翻动一次;以后温度可慢慢上升到50℃,每隔1小时翻动1次,约烘4小时;温度降至40℃继续烘烤约3小时。烘干后,取出摊凉20~30分钟,待菌体变软后再分级包装。鲜竹荪干燥得率约为2.6%~2.8%。
三、甜竹种植办法?
1.选用良种:甜竹又称麻竹,为我省常见笋用竹种。一般选用软枝品种的一、二级苗木。
2.选地与种植:种植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石砾含量少的红壤土为宜,并按4.5米×4.5米株行距挖穴,穴的规格为1米×1米×1米,每穴施绿肥25~30公斤、土杂肥或火烧土150~250公斤,加适量石灰,然后回填表土,待绿肥腐熟沉实后,于翌年清明前后种植。每穴植一株,亩植30~33株,种植时竹杆与地面成45~60°,基部芽眼水平朝向两旁,回填松土压实,淋足定根水。
3.植后管理
(1)确保竹苗成活: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遇晴天每隔3~5天浇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渍,保证竹苗发芽成活。
(2)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每年要求中耕除草培土3~4次,以保持土壤疏松;通过培土覆盖竹笋,保持竹笋不外露,使竹笋肉嫩,味甜,色美。
(3)科学追肥:每隔3~4个月追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穴施复合肥0.5公斤,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
(4)留母竹:一般于每年8~9月份,选择生长健壮、位置合适的地方留1~2条作为母竹,每丛保留原竹苗和1~2根母竹(成品字形),作为下一代接替植株,其余除去。
4.收获与加工
(1)收获(挖笋):竹笋生长进入拨节期前后,即顶端二片小叶长2厘米左右并反转时,为挖笋最适期。挖笋时选择专用笋凿,沿笋块将土扒开,在缩节处平切,保持切口平整,防止下部笋蔸和腋芽损伤。一般于早晨挖笋,傍晚回填土壤,让切面风干,防止腐烂。
(2)初加工:将挖出来的竹笋剥去外壳,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笋刀加工成笋片,然后用60~70℃热水浸泡2小时,再清水泡24小时,捞起洗净成食用竹笋片,或晒干制成竹笋干片。
四、刚竹绿化种植方法?
刚竹种植可采用埋株分植方法繁殖。3月中旬,选择1-r3年生,发枝低,无病虫害的刚竹母竹,在母竹根基附近15cm附近挖圈至竹鞭,将母竹和竹鞭从螺丝钉处分开挖起,根系带土5kg左右。
将竹秆上各节的次枝及主杆上着地一面的侧枝剪去,侧枝2-3节短截,再平埋于育苗地。埋株时,沟宽与修剪后的竹冠大小相当,沟间距40cm,沟深10cm,在放置母竹根莞的地方挖30cm的正方形穴,根莞放在穴内,地上部分放在沟里,倾斜15度左右。
在竹根周围施适量有机肥后分层填土,逐层踩实,再用稻草覆盖,洒水后盖上塑料薄膜。竹苗展叶、生根后,第二年春分至清明,可将1年生竹成丛挖起,小心分成单株或双株,每株适当带土,进行分植苗繁殖。
五、刚竹什么季节种植较好?
最好是春季或秋季,温度适宜,湿度正好,种植刚竹能够得到极佳的效果,成活率是相当不错的。刚竹是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植物,无论是在阳光处,干燥处,都可以得到成长。
刚竹是禾本科刚竹属,在国内很多地区都会看见刚竹的身影,自身拥有不错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尤其是在生长期枝叶茂盛全身上下翠绿具有不错光泽,尤其是在阳光照射下观赏价值会大大提高
六、种植牙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术后当日,病人进半流或全流食。术后一周内刷牙不能刷手术区域,以免刺激伤口。2、术后两周内随时观察种植体及创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大夫联系。3、术后一个半月内不宜吃过硬、过韧的食物,防止种植体受力过大。4、种植牙防止受到外力的撞伤,一旦撞伤应立即与医生联系。5、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种植牙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病人应按时做有效的口腔清洁。术后两周内,饭后及时漱口,每天用漱口水含漱数次,以免造成感染。修复完成后应定期洗牙,早晚用软毛牙刷及牙线清洗种植体1次。
七、刚种植的龙眼核要注意什么?
最有效的种植方法龙眼核应注意
步骤一:先把吃过的桂圆果核清洗干净,去干净果肉,不干净果肉的话水容易发臭,种子容易变坏掉,用清水浸泡,泡足七天,每天更换清水。
步骤二:泡足七天后,龙眼核会裂开一条缝。
步骤三:往盆里放上营养土,用水浇透营养土。
步骤四:把龙眼核的芽口朝上,一圈圈的紧密的种在上面。
步骤五:然后在往龙眼核表层盖上薄薄一层营养土,用水喷湿透,然后在上面盖上小石头,用手压一下,在往石头层喷水湿透。
步骤六:放在客厅或者书桌上静待发芽就可以了,不需要直接拿到阳台晒阳光。3天后便可看到桂圆已经开始发芽了,很小的芽,还没有冲破石头。大约再过一周左右就会看得长势了
八、刚竹种植每平多少株?
一般是每公顷5万左右。也就是每平米5棵较为适宜。拓展:刚竹属(学名:Phyllostachys),是禾本科竹亚科下的一个属。共分七十五余种,大部分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大陆地区覆盖面积主要为黄河流域以南、南岭以北。
九、种植兰花三七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种及种子处理 每年10-l1月,选3-4年生植株所结的饱满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入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 65%代森锌4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 (2)播种 用工具划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进行点播,然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以腐熟农家肥或与其它肥料混合),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持畦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每亩用种7万一10万粒,折合果实10-12千克。 如播种浇水后采取复盖银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显的增产和良好的保水节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 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排去积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齐后进行,后2次分别在5月、7月进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度变化加以调节。三七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起根时,严防损伤根条和芽胞。选苗时要剔除病、伤、弱苗,并分级栽培。三七苗根据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级:千条根重2千克以上的为一级;千条根重l.5-2千克的为二级;1.5千克以下的为三级。移栽行株距:一、二级为18厘米×15-18厘米;三级的为 15厘米×15厘米。种苗在栽前要进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锌浸蘸根部,浸蘸后立即捞出晾干并及时栽种。 田间管理 (1)除草和培土 三七为浅根植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层,因此不宜中耕,以免伤及根系。幼苗出土后,畦面杂草应及时除去,在除草的同时,如发现根茎及根部露出地面时应进行培土。 (2)淋水、排水 在干旱季节,要经常淋水保持畦面湿润,淋水时应喷洒,不能泼淋,否则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别是大雨过后,要及时除去积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发生。 (3)搭棚与调节透光度 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棚高1.5-1.8米,棚四周搭设边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行条作棚柱,棚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棚透光多少,对三七生长发育有密切影响。透光过少,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少;透光过足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应掌握“前稀、中密、后稀”的原则,即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为45%-50%,秋季气温转凉,透光度逐渐扩大为50%一60%。 (4)追肥 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则。一般幼苗萌动出土后,撒施2-3次草木灰,每亩用50-10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4-5月施1次混合有机肥(厩肥、草木灰2∶1),每亩用2000千克,留种地块加施过磷酸钙15千克,以促进果实饱满。冬季清园后,每亩再施混合肥 2000-3000千克。 ⑤打薹 为防止养分的无谓消耗,集中供应地下根部生长,于7月出现花薹时,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产量。打薹应选晴天进行。 病虫害防治 (l)立枯病 为害幼苗。2-4月开始发病,低温阴雨天气发病严重。防治方法:①结合整地用杂草进行烧土或每亩用1千克氯硝基苯作土壤消毒处理;②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③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处理;④未出苗前用1∶1∶1倍波尔多液喷洒畦面,出苗后用苯并咪唑1000倍液喷洒, 7-10天喷 1次,连喷2-3次;⑤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处理病穴,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5-7天喷1次,连喷2-3次。 (2)疫病 为害叶。5月开始发病,6-8月气温高,雨后天气闷热,暴风雨频繁,天棚过密,园内湿度大,发病较快而且严重。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后用2波美度①的石硫合剂喷洒畦面,消灭越冬病菌;②发病前用1∶1∶20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③发病后用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4次。 (3)蚜虫 为害茎叶,使叶片皱缩,植株矮小,影响生长。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 (4)短须螨 又称红蜘蛛。群集于叶背吸取汁液,使其变黄、枯萎、脱落。以6-10月危害严重。花盘和果实受害后造成萎缩、干瘪。 防治方法:①清洁三七园;②3月下旬以后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每隔7天,连喷2-3次;③6-7月发病盛期,喷20%三氯杀螨砜800-1000倍液。
十、刚采回来的米竹怎么种植?
刚采回来的米竹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选择
想要把米竹养好,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它喜欢中性或略偏酸性的土壤,因此一定不能使用碱性土壤进行种植。另外,还应选择疏松肥沃、透气良好的土壤,不能使用粘性土壤。建议大家使用园艺土和腐叶土进行混合配制,同时在里面使用一些发酵的粪尿肥作为基肥。
二、水分管理
种植米竹要给它提供适量的水分,如果缺乏水分,叶子会出现卷曲干枯的情况,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当然浇水过多也不行,容易使根部腐烂。在春天的时候大概四到五天浇一次水;夏天天气炎热,每天都需要浇水,保持比较湿润的生长环境;冬天可以每隔半个月浇一次水。
三、施肥管理
米竹对于肥料的要求并不高,在春秋季节,大概每隔20天用一次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的增添一些氮肥即可。夏季和冬季米竹生长比较缓慢,不需要给它施肥。
四、光照管理
米竹的生长需要光照,但又非常害怕强光。种植的时候不能把它放在强光下照射,否则它的叶子会慢慢变黄,尤其是夏天一定要注意适当遮荫,其它几个季节可以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
五、温度管理
米竹适合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最好保持温度在15~23摄氏度之间,冬季温度较低,需要将其放置于室内养殖,同时做好保暖措施。
六、注意事项
养殖米竹挑选合适的容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米竹的根系并不发达,一般建议大家用浅一些的盆子来养,不要用深盆,否则盆底容易积水,根系容易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