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俗称(满族发式特点是什么?)

养殖吧 2023-04-22 21:46 编辑:admin 205阅读

一、满族发式特点是什么?

满清时期妇女头上的发式,代表不同的状态。

满族女孩年幼时,与男孩发型相同。不论男女,六七岁以前都留 “马盖子头”。头发一寸左右,分扎六簇,形状如笔头,前三后三,俗称 “王八辫儿”。长到超过三寸,则扎前二后一,或前后各一,曳之脑后,俗称“狗拉车”。

七八岁女孩,则留满发,先留后,再留前。十岁左右,等头发长到一尺左右,则分三股编花,拖于脑后,用绳束发根。用的发绳须是红色,发绳长短没有限制。服丧时,用黑绳或白绳。

女子成年待嫁,开始蓄发,或额前留刘海儿,脑后梳单辫儿,或绾两抓髻儿,这叫留头或叫留发。已婚女子开脸上头,开始后绾髻。已婚女子的发式很多,有“知了头”、“两把头”、“水鬓头”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满族发式

团头是民间常见的发式

燕尾清初时普通旗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

辫连子金代时期满族先人梳辫发

旗头清代入关后开始流行的发式

女子发式

团头

“团头”,又叫旗鬓,是民间常见的发式。满族妇女进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盘“头翅儿”,而改梳“团头”,其造型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但“团头”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妇女的“疙瘩鬓”。两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区别,疙瘩鬓在脑袋后下方。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 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一些老年妇女因头发较少,在头顶绾成一个螺旋式的“卷儿”,即简单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满族聚居的农村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叫做“水葫芦”的发式,俗称“水鬓”。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燕尾

清初时的普通旗女和汉族妇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以高髻为尚,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谓“燕尾”。清吴士赞《宫词》对这种发式作了描写:“髻盘云成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低。”这些宫词对满族妇女的独特发式作出形象的描绘。

旗头

又称两把头、二把头、把头儿、一字头、叉子头或如意头,是中国清代入关后开始流行的满族女性发型。

二把头是先将全头头发束于头顶,然后以一支长扁的发簪为基座,分成两缕向左右缠梳。两股头发在头顶梳成横向发髻后,用另一簪子横向插入固定。脑后的余发梳成燕尾形扁髻。紧贴颈部后方的扁髻限制了头部活动和躺卧,但同时也使女子的外观更显文雅庄重。

二把头在清初期只是盘在脑后,且全都使用妇女本身的真发梳成,因此整体造型上较为小且扁矮,但随着时间推移,盘梳的位置向头顶发展,也有将二把头盘的更高更大的趋势,所以在缠梳的过程中开始参入假发。

清朝晚期,发展出一种名为大拉翅的板型冠状饰物,逐渐取代了二把头。

男子发式

辫连子

金代时期 满族先人梳辫发。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金太宗曾下旨,凡女真人皆留辫发。至清代,满族男人发式未变,把前额至脑后的头发剃去一圈,将留下的长发编成一条长辫子,垂于脑后。编辫时,在发梢加缀三股线穗,编结发中,为辫梢装饰品,称为“辫连子”,俗称“练子”。随着审美需求的进一步需要,又有了很具装饰意义的“熟(丝)线练子”。如发短者,在辫梢续编三股假发,以增辫子长度。辫根用粗线绳扎上。在辫子当中再编结三股辫穗子缀上,辫穗用黑色。这种发式直到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改剃光头。解放后,仍有极少数满族老人留发,如新宾镇石碑村上堡的满族李××,人称李小辫,一直保留辫发,直至故去。

满族人的这种发式与当时汉族男子的总发绾髻有很大区别。追本溯源,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祖先,终年以渔猎、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的粗犷生活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梳妆方式。满族成年男子额前结短辫齐眉,脑后长发围颅盘环,这种发式也是便于山林中骑射。16世纪末叶,满族在关外起兵。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建立了后金政权。连年奋战,一些投降过来的满族部落酋长和抢掠过来的明朝士兵纷纷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为了稳定军心.明显区别明朝降兵和投降界限,主张清兵统一发式,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头前部剃成半个月牙式,只留颅顶后头发,在脑后编结成辫,长长的发辫绕颈下垂。

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其骨殖若无条件带回,发辫必将带回故里,隆重埋葬,俗称“捎小辫”。公元1644年定都北京后,清朝兵民带着这种发式入关。清朝统治政权为了在全国推行满俗,三令五申地强迫全国军民一律剃发易服。强权之下,全国的发式、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满民族长期骑射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剃发、垂辫以及旗袍、马褂、箭袖等遍及城乡四野。

满族男人的辫子平时垂于脑后背上,辫根辫梢均有头绳系扎。靠出卖力气吃饭的人若嫌干活时拖辫碍事,也可以一轮一轮地盘于头顶。清入关后,生活安定,经济发展.对发式的审美由实用转向装饰。以前适用于游猎骑射牛活的发辫,在确立了统治地位的清朝皇亲国戚的生活中明显地落俗了,于是,在统一章服制度的前提下,大兴修饰发式之风。男子定期剃头,剃掉脑门儿和四周的头发,以露出靛青的前额,俗称“剃圈和”。剃头刀不大,但却锋利无比,据说最快的刀子,吹发可断。头发好者,又黑又密,辫子油光可鉴,拖于脑后,颇为自豪。头发次的或者岁数大、谢顶秃圈儿的,小辫子若一根干油条,背后一垂,大煞风景。于是,产生了专供男人使用的假发:练子,即辫连子。将练子续进短小枯干的真发中。练子是用真头发做的,长二尺三尺不等,越粗越长越黑者,价码越高,反之,价则低。但练子仅可以遮遮丑,要想耀美排场,则只有用熟丝练子。“熟丝练子大辫子”,这在当时是非常讲究和时尚的。

熟线练子是用黑丝线做成的,二三尺长,下边垂三个黑穗子。练子是为了遮丑,不得已而为之。熟丝练子却是主动装扮,欲其美而为之。它们不是因头发稀少时才用,而恰恰用在发好、发黑的青春年少时。熟丝练子用时,分股和头发编在一起,垂在脑后的长辫梢上加缀五色丝线租黑丝穗子,使辫子加粗加长。辫子长者可及腰际或臀部,甚至可达到腿弯处。王公贵族还在辫子上坠以珍珠、宝石或金银坠角为饰,即可以限制辫子的随意摆动,又可以显示豪富和尊贵,是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标志。

身后垂着这么长的一根辫子,虽然看起来很神气,但行动起来却很不方便,常给日常生活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老辈人曾讲过一个笑话:一个穿着团花大袍的很讲究的人正在戏台前看戏,忽然腹中有声,忙去厕所方便,慌忙中忘记收拾起熟丝练子大辫子。舒服罢再进场时,他往哪儿去,哪儿的人便往后撤,并齐刷刷地朝他观望,他以为是人们羡慕他的衣着打扮呢,禁不住四顾自炫。熟丝练子甩到了前面,他才发现辫子上沾了屎!人们哄堂大笑,他却羞得无地自容,仓皇中夺路而逃。

编发作辫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常见的一种发式,诸如: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都是辫发,即都梳辫子,但满族除承袭女真族的梳法,与其相同以外,与契丹、蒙古则又有不同,《大金国志》记载女真族是“金俗好衣白,辫发垂肩,与契丹异。(耳)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富人用珠金饰”。文中“异”所指契丹与女真族同样剃发,但所剃形式有所不同,契丹人发饰或者从头顶制到脑后,只留前额和鬓角的散发;或者只留前额右侧右耳上方一缕头发,散梳,其余全部剃光。而女真族的发饰则是半留半剃,从额角两端即两耳之上引一条直线,直线至前额部分全部剃去,只留颅后头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露在外面。

作为女真人的后裔,满族人继承了女真族旧俗,男于的发饰与女真族完全一样。《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女真“妇人辫发盘髻,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环,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玉为饰”。金代女真人的发式风俗,经历了数百年,被其后人满族所延续下来、满族的男子直接因袭了女真人编发为辫的独特习俗,将头发半剃半留,剃去周围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以彩色丝线系结,再饰以金银珠玉等。

在萨尔浒同明朝的战争中,被努尔哈赤俘虏的朝鲜人李民寏在其所著《建州闻见录》中这样描绘道:“男胡皆拔须剪发,顶后存发,如小指许,编尔垂之左。”努尔哈赤非常重视这一习俗,凡被他攻占之地,男子发式必须划一,不分老少,一律剃发投降,并以此作为一种性利的象征。清朝定都北京之后,仍然如此。强令剃发,在全国引起震荡,不仅明末遗老遗少反对,一般的汉族百姓也难以接受,为此而毙命者不在少数。但终究强令难违,剃发之风最后还是遍及全国,清朝的男子已小分民族、地域,全部剃发垂辫。这种统一的半剃半留鲜的发饰,成了清代男子的发式特征,直到辛亥革命,清朝覆灭。这种发式才告结束。正如当时沈阳地区流传的民谣:“大清朝,改中华,人人都把小辫割(读音:嘎)。”至此,我国男子始剪短发,终于步入了世界男子通行的发式潮流中。

二、蠄蚷怎么养?

:蠄蚷,那是广东人的叫法。其实就是蟾蜍,俗称“癞蛤蟆”。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产卵于浅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并兼食嫩草嫩叶等。半夜成群活跃于露地。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进入土穴、乱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 二蟾蜍养殖对环境的要求 1、蟾蜍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饲养蟾蜍应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潮湿、阴暗、温暖凉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与水连接处有绿色草丛、蔬菜栖息地,并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其繁殖产卵创造条件。 2、饲养蟾蜍最适宜的地方:蟾蜍最适宜于野外天然环境条件中饲养。选择村庄附近,四周有草丛、灌丛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沟、沼泽地放养,四周设1米以上围栏,产卵水域须静,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养,但应设围栏防逃,注意科学施用农药,防止药死蟾蜍。还可建人工养蟾蜍场,场周围设围墙、场内建养殖池、繁殖产卵池、孵化池。养殖池周围种植饲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栖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调节水质,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场中安灯诱杀昆虫作为饵料,还可人工养殖蝇蛆、黄粉虫、蚯蚓等高蛋白鲜活动物饵料,保证蟾蜍不缺饲料。 [编辑本段]蟾蜍利用价值 蟾蜍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蟾蜍皮肤腺、耳后腺分泌出白色浆液,可加工成名贵中药蟾酥,蟾蜍可加工成干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传统名贵中药,对治疗食道癌、肝癌、肾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疗效。蟾酥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现代医缉龚光夹叱蝗癸伟含连学发现它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良药,日本用蟾酥生产出"救生丹"良药。我国用蟾酥生产出六神丸、心宝、梅花点舌赃、华蟾素等药物。 [编辑本段]蟾蜍养殖技术关键 1、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水生植物。饲养黄粉虫、蝇蛆、蚯蚓或安灯诱虫增加饵料2、人工繁殖蟾蜍:捕养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种。成蟾在10℃产卵,每次产卵约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温18-24℃经3-4天孵出蝌蚪,加强饲养3、蟾蜍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减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养。4、蟾蜍饲料配制:刚孵出的小蝌蚪5天后以熟蛋黄、水蚤等新鲜适口饵料,日喂2次。幼蟾饲喂蝇蛆、蚯蚓、黄粉虫、球藻饵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饼、糠麸 、面粉、鱼粉、槐叶粉配合饲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鸟等危害。搞好围栏、巡查,冬天将其转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三、凤眼莲的通称是什么?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俗称布袋莲、水荷花、假水仙。水生直立或漂浮草本。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光滑,叶柄长或短,中部以下膨大如球,基部有鞘状苞片,花茎单生,中部亦具鞘状苞片,穗状花序呈蓝紫色。

四、带水的植物?

一、荷花

荷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水生植物,我们经常在公园的池塘或者是河里面看到荷花,宽大的荷叶漂浮在水面上,到了夏季之后还会开放出美丽的荷花,莲子就是它的果实,是可以食用的,另外它水下的根茎也是可以吃的,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藕,是一道极具风味的美食。

二、水葫芦

水葫芦的学名叫做凤眼蓝,一般如果家里有养鱼池塘的话,比较喜欢在水面上放上几颗水葫芦。水葫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只需要把它放在水面上,它就可以很好的生长,并且还能够繁殖出很多。水葫芦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而且还能够给鱼儿遮挡烈日。

三、水仙花

水仙花是石蒜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球形的地下鳞茎,比较适合水养。不过在水养的时候需要注意水质的变化,如果水质变差的话,会直接影响鳞茎的生长,严重的话会出现腐烂的情况。水仙花具有比较强的耐阴性,适合在办公室、书房养护,上班看书疲劳的时候可以观赏缓解一下眼睛不适感。

四、风信子

风信子有肥大的球根,在水养的时候,可以直接把它的球根底部浸泡在水中,定期在水中滴加营养液,放在散光的位置养护就能够生长的很好,管理起来也是比较省心的,最重要的是风信子开出的花朵是非常香的。

五、芦苇

芦苇属于一种水生或者是湿生的植物,它的生长离不开水源,大多分布在江、河、湖、池塘、沟渠、湿地等位置,而且它开出的花朵观赏性很高。早在战争年代,白洋淀的芦苇荡就有著名的抗日伟绩。

六、其他植物

水生植物还有美人蕉、金鱼藻、睡莲、菖蒲、姜花、菱角、灯芯草等等,除了水生植物之外,还有很多植物可以通过水培的方式养护,比如吊兰、绿箩、郁金香、鸭脚木、富贵竹、红掌、一帆风顺、铜钱草、龟背竹等等非常多的植物都可以通过水培养护。

五、水葫芦可以长几年?

1年。

水葫芦生长习性:生于海拔200-1 500米的水塘、沟渠及稻田中。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很强。适宜水温18~23°C,超过35°C也可生长,气温低于10°C停止生长;具有一定耐寒性,中国北京地区虽有引种成功,但种子不能成熟。喜欢生于浅水中,在流速不大的水体中也能够生长,随水漂流。繁殖迅速。开花后,花茎弯入水中生长,子房在水中发育膨大。

六、十大水生净水植物?

十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有:1、荷花:十大名花;2、睡莲:号称水中女神;3、一叶莲:一片叶子就能开花;4、浮萍:在静水中生长;5、菱:菱角就是菱的果实;6、铜钱草:可水养亦可盆栽;7、芦苇:生长在水边;8、千屈菜:生长于溪边;9、再力花:挺水草本;10、水烛:奇特的水生植物。

1、荷花

荷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它可以说是名气最大的水生植物。荷花全身都是宝,藕与莲子可以食用,荷叶、荷花既可观赏,又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为世人所颂。荷花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比较容易养护,观赏性较高,非常讨人喜爱。

2、睡莲

睡莲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水生植物,号称水中女神。它属于多年生的浮叶植物。睡莲一般在炎热的夏天开花,它单朵花的花期其实并不长,多数睡莲品种只能持续3-4天。但花朵的确漂亮,有些特别艳丽,有些妩媚多姿。睡莲喜光,最好在户外露养。若在阳台养护,需光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

3、一叶莲

一片叶子就能开花的神奇水生植物,指的就是一叶莲。它属于多年生浮叶性草本,叶片不大,一般在浅水的小缸里就可养护。一叶莲夏季开花,花朵像白色的雪花片,非常漂亮。它喜欢温湿环境,喜光但忌阳光暴晒。冬天不耐寒,10℃以下需要在室内种植。

4、浮萍

浮萍你认得吗?它在一些水田、池塘或湿地里比较常见,一般都是在静水环境中生长,它属于漂浮水生植物。浮萍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弄一点在水塘,届时会长一大片。它是良好的猪饲料,也是草鱼的饵料。所以,在农村比较常见。浮萍喜欢温湿环境,但怕严寒。

5、菱

菱角想必大家都吃过,它就是菱的果实。菱属于一年生浮水的水生草本植物。它一般是5-10月份开花,7月份开始结果。菱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如今一般都是人工种植,从开始播种到采收至少需要5个月的时间。

6、铜钱草

铜钱草应该是普及最广的水生植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一盆。它的叶片长似铜钱,株型美观,四季常绿,好养易养。是一款讨人喜欢的水草。它可水养,亦可盆栽。在室内养护时,要稍注意光照,尽可能摆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否则容易徒长、黄叶。

7、芦苇

芦苇大家都认识吧?它也是多年生的水生或湿生植物。芦苇一般都生长在水边,它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它就会迅速扩展。芦苇的用途挺广,它可以用来造纸,制作扫帚,花絮还可以用来填充枕头。在水中它还可以净化污水,在湿地还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观赏性也非常不错。

8、千屈菜

喜欢花花草草的,只要经常逛花市,肯定知道千屈菜。千屈菜属于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它一般生长于溪边、河岸、湖畔和湿地。因为它喜强光,耐寒性强,又喜水湿。所以,很适合在户外庭院缸养或盆栽,还可用作花境材料,效果非常不错。

9、再力花

再力花也是近些年备受花友喜爱的水生植物,它属于多年生的挺水草本植物。再力花的叶片大而挺拔,观赏性非常好。第一次见到它时,给人一种特别的亲近之感。它喜欢充足的阳光,但冬季叶片会枯萎,根状茎在土里越冬。

10、水烛

水烛可以说是我见过最为特别的水生植物,远处看,它们就像一根根火腿肠。水烛在湿地或一些水塘比较常见,第一次见到水烛你会发出惊叹,大自然还有这么奇怪的水生植物。水烛喜光、耐寒,适应性强,皮实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