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种植密度多少合适呢图片(红尾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吧 2023-04-25 08:22 编辑:admin 266阅读

一、红尾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鱼种放养。红尾鲴鱼种的放养要求在冬、春季进行,水温5~8℃间,此时鱼种起捕容易,鱼的活动力弱,鳞片不易脱落,便于运输和防止损伤。

        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红尾鲴鱼种放养前7~10天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清塘药物以生石灰为佳,采用干法清塘,用量每亩75-100千克,进水10~15米,每亩施经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100~150千克,5~8天后池中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时即可放入鱼种。

       红尾鲴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浸泡5~10分钟,注意消毒时鱼种的密度不可过大,浸泡时间不可过长,动作要轻、快,鱼种入池前剔除体表受损的个体。放养13~18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有利于提高商品鱼的规格,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表完整、活力正常。

        高产池塘每亩放养量为1200~1500尾,条件一般的池塘每亩放养1000尾,养殖产量达400~500千克,产值7000~8000元。

         2、饲料。红尾鲴对饲料的要求不高,目前尚无专门的配合饲料,可用鲤、鲫鱼配合饲料代替,或自制配合饲料(粗蛋白为27%30%),在广大农村地区也可投喂经粉水、浸泡后的茶饼、菜饼、花生饼等,米糠、麦麸也可拌饲投喂。

        红尾鲴鱼种入池后2天即可少量投饲,每天的投饲量视鱼的吃食情况而定,水温15℃以上,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3%~5%,投饲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质、定点、定量。

       同时,还应根据鱼的吃食、水质、天气情况灵活调整,红尾鲴在水温5~10℃仍可少量摄食,故冬、春季的晴天可少量投饲。

        3、水质调控。适当的池水肥度对红尾鲴池塘养殖高产、稳产和降低饲料系数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期间水体的透明度应控制在25~30厘米左右,透明度过高,水体清瘦则表明池中浮游生物的量不足,鱼的天然饵料减少必然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可在池的四角堆放适量经腐熟后的有机肥,还可投喂经充分浸泡后的茶饼、菜饼、花生饼等,这些粗饲料来源广、成本低,不仅可供红尾鲴直接摄食,还起到培育水质、增加池中的浮游生物量的作用。

       池水透明度过低,则表明池中浮游生物的量或有机物太多,特别在7~10月的高温季节,由于池中蓝、绿藻过量繁殖生长造成的透明度下降,容易出现鱼“浮头”现象,可考虑换去部分表层水或在有风的天气于下风处藻类集中的地方,喷洒硫酸铜溶液,并及时开启增氧机,当晚应提早开机并延迟关机以防缺氧。

        高温期间还应每10~15天换去部分池水,每月用1~2次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5-20千克,这既是控制水质的良好措施,又是病害防治的重要环节,水质控制还可以采用生态调控,可在池塘一角种植水葫芦等漂浮性植物以吸收池中过量的营养盐,也可定期施用光合细菌。

二、台湾四号泥鳅养殖技术?

1.水质选择

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

除水质外,土质对泥鳅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在以沙土为底质的水域中养出来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较差;在黏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则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味鲜美。所以,最好应选择含丰富腐殖质的黏土底质的地方进行泥鳅养殖。

2.池塘选择

养殖台湾泥鳅,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池塘需整修池埂、田埂,加设防逃设施。要求池埂高出水面30厘米,水深1.5-2.5米,池边无杂草,做成斜坡状,四周池壁无缝隙。池塘内可配2台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备用),一台水车式增氧机。等泥鳅长大至100头/斤左右规格后,可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空心菜等漂浮性水生植物,占池面10%左右,起到遮阳、吸收水中过剩养分的作用,吸引水生昆虫作为泥鳅活饵料。水生植物的嫩根、嫩芽也可被泥鳅摄食,以增加营养供给。

nq2

3.放养密度

建议台湾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4.投喂管理

由于台湾泥鳅的惰性以及喜游边性,为保持台湾泥鳅长势均匀,饲料沿池塘四周进行投喂。建议放苗后的前一个月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一个月后可饲喂小粒径浮水料,预防泥鳅翻肚及肠道疾病。

在饲料选择方面,由于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更需选择营养均衡、蛋白优质的配合饲料,选择大厂家口碑好的配合饲料。不建议使用草鱼料、罗非鱼料等其它鱼类配合饲料饲料,由于食性和品种差异,没有针对性,不利于泥鳅的营养均衡与健康快速生长。

注意事项:每天实际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做出调整,为了及时了解台湾泥鳅喂料量,建议在池塘四周设置4-6个喂食观察盆(如图3),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在7-9月高温季节,建议每半个月停料一天,以调节泥鳅肠道健康,降低肝胆负荷,预防肠炎以及肝胆疾病等。此外,建议每10天拌EM菌投喂一次,以增强台湾泥鳅免疫能力。

三、水葫芦怎么栽?

养殖水葫芦时,可将腐叶土、泥塘土、园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在水葫芦生长期间还需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注意在光照过强时,需做好遮阴措施,避免强光灼伤叶片。此外还需定期往水葫芦的叶片上喷洒药剂,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水葫芦的养殖方法

水葫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可采取水培和土壤种植的方法进行养殖。水葫芦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且保水性较强的土壤中,可将腐叶土、泥塘土、园土混合后制作成栽培的基质,从而使水葫芦能够旺盛的生长发育。

水葫芦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在冬季气温低于0℃时,容易产生冻伤导致水葫芦出现生长不良的状况。,因而在就需将水葫芦转移到室内进行养护,并将室温控制在20~30℃之间,从而使水葫芦能够旺盛的生长发育。

水葫芦不耐强光的直射,被强光直射后,容易导致水葫芦叶片出现发黄的状况。因而在夏季光照过强时,需将水葫芦转移到室内通风阴凉处进行养护。待光线较为柔和后,便可将水葫芦转移到室外进行用养护,给予全天候的光照,使水葫芦能够健康的生长。

水葫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而在养护水葫芦的过程中,需定期观察它的枝叶,发现水葫芦叶片上有害虫的痕迹,就需及时修剪掉患病的叶片,并每隔1周喷洒一次杀虫剂进行治疗。

四、丝螺的养殖?

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

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五、野生黄鳝养殖技术?

一、驯养前的准备工作:

河蚌。收购鲜活河蚌置于池塘暂养贮存。黄鳝专用配合饵料。冷柜。河蚌肉使用前,先进行冷冻处理。

二、驯养方法:选用新鲜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绞肉机加6-7毫米模孔加工成肉糜。

将肉糜加清水混合,然后均匀泼洒。每天下午5-7点投喂,每天一次。投喂量控制在黄鳝总量的1%范围内。这一般喂量远低于黄鳝饱食量,因此,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这样便于建立黄鳝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3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

一般每20平方米设4-6个点,继续投喂2天,投喂量仍为1%,此时黄鳝基本能在3分钟内吃完。第六天即改为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投喂量为鳝苗体重的2%。每天下午5-7点投喂一次。特别注意投喂量应以15分钟内吃完为度,以提高饵料利用率。这样就完成了黄鳝的驯养。

三、黄鳝人工配合饵料的调制:饲料厂生产的专用饲料不能直接投喂,必须先进行调制,用黄鳝专用饲料65%加人新鲜河蚌肉浆35%(用3-4毫米绞肉机加工而成)和适量皖龙五号(黄鳝消化功能促进剂),手工或用搅拌机充分拌和成面团状,然后用3-4毫米模孔绞肉机压制成直径3-4毫米左右、长为3-4厘米的软条形饵,略微风干即可投喂。

如此配制的饵料投喂效果极为理想。在有土的规模养殖中,饵料系数为3,在无土流水工厂化养殖中,饵数系数可降至2-2.5。

六、1亩塘可以养多少福寿螺?

摘要福寿螺养殖亩产可达5吨左右,在华北地区饲养3-4个月,单个的平均重量可达70g以上,而在南方养殖一年,平均个体可达200g左右,最大个体可达到400-600g左右,因为池塘养殖较开阔,水质比较稳定,其福寿螺的生长速度较快,产量高,福寿螺的养殖方式可分为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沟养殖、稻田养殖等。

一、福寿螺养殖亩产多少吨

1、福寿螺在我国华北地区进行饲养3-4个月,平均体重可达70g以上,在南方地区养殖1年可达200g左右,最大个体可达400-600g左右,一般可选择在池塘中专池进行饲养,亩产可达5吨左右,其产量与经济价值比较好。

2、养殖福寿螺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常见的水域或水体都可以进行养殖。可以从小螺到成螺一起养殖,也可以分阶段进行养殖。

3、幼螺可以在小池、盆、缸中饲养,成螺可以在水泥池或缸等小水体中进行饲养,也可在池塘、稻田及沟渠中养殖。

二、池塘养殖

1、池塘水面比较开阔,水质比较稳定,所以池塘养殖福寿螺生长速度比较快,产量较高,每亩产量可高达5吨左右。

2、为了便于管理,养殖福寿螺的池塘面积不能过大,水位也不宜太深,面积在1-2亩为好,水深在1m左右比较适宜,每亩可放养小螺5-10万只,需一次放足,多次进行收获,捕大留小。

3、同时,需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有效促进其自然繁殖,自然补种。

三、网箱养殖

1、网箱养殖在水面大、水质比较好的水库、湖泊及池塘里,设置网箱进行养殖。因为网箱环境较好,水质比较清新,所以福寿螺生长比较快,产量较高,且方便管理,易于收获等优点。

2、放养的密度高于水泥池,每平方米的放养量在1千克,收获时的产量可达6千克。

3、网箱的网目以小幼螺逃不出为宜,通常采用10目的网片进行加工制成,养螺的水深需低于网箱养鱼的深度,箱高为50cm左右,在网箱内可以布设水花生、水葫芦等攀爬植物。

四、水沟养殖

1、水沟进行养殖福寿螺,其水沟宽为1m、深为5m为宜,也可利用闲散杂地进行挖沟渠养螺。

2、新开挖的水沟需进行水源排灌改造,同时也需做好防逃设施。开好沟以后,先用栅栏把沟拦成若干段,便于后期管理,沟边还可以种植瓜、草、豆及菜等,有利于夏季遮荫,空间也充分利用了,从而提高经济收入。

3、水沟养殖的优势:投资较少、产量比较高、放养密度和小土池精养密度差不多。

五、稻田养殖

稻田进行养殖福寿螺需要增加土地肥力,具体方法分别有:第

七、黄鳝养殖技术和池子的建造?

1、黄鳝池建设的场地:一些不适合养殖其他鱼类的废弃水体可以用来养殖黄鳝,也可以在不适合种植作物的水池和池塘中养殖,也可以在适合种植荷花的水体中养殖。家庭养殖黄鳝池应靠近住宅,选择有通风水源的地方建设池塘养殖。冬季要保暖,夏季要凉爽,水源方便,注入的水不应含有农药等有害物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2、黄鳝池的结构:黄鳝池的结构对黄鳝放养后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采用砖池和土池。砖砌池塘;可建在地面或地下。池塘的墙壁是砖或石头做的。池底采用水泥沟,可铺石块、黄沙或三合土,必须夯实。池壁和池底不能留有孔隙,以防黄鳝从孔中逃逸。池顶用十字砖做成T形,防止黄鳝尾巴钩墙上逃跑。水池底部应该有一个水位差。应在离池底40厘米处的墙上开一个排水口,并用铁丝网覆盖。平时要封堵,大雨时用以排水。池塘建成后,先注入水浸泡几天,然后排干水,在池塘底部铺上一层粘土或草土,养殖前灌上清水,水深约10厘米。

2.土塘:应建设在排水灌溉条件好,而且土壤坚硬的地方。挖出来的土要夯实围在周围,高40-60厘米,池宽60-80厘米,土池适合大规模养殖。3、模拟黄鳝生长的生态环境:首先,在池塘底部铺上约10厘米厚的稻草,然后在稻草顶部铺上约20厘米厚的乱砖乱石,人为地为黄鳝创造了一些生存的洞穴。池塘内还可种植青蒿、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改善池塘环境,降低池塘水温,促进黄鳝生长。

(二)苗种放养:育苗是黄鳝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渠道解决黄鳝种源问题,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取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黄鳝品种的来源和质量:黄鳝品种的来源规格和质量,与黄鳝育种生产的成败密切相关。要做好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1)苗种来源:目前,黄鳝苗种的来源主要依靠捕捉或购买天然幼龄黄鳝。在其他季节,利用黄鳝的夜间觅食习性,可以捕捉它们。捕苗最好的办法是用黄鳝笼子捕捉,此外,对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2)苗种的质量:购买或猎捕黄鳝苗时,应选择健康、无病、无害的苗种。被钩伤的黄鳝养育后生存率较低,即使没有死亡,生长也相当缓慢。所以捕捉时不要用铁丝钩黄鳝。如果你在市场上买黄鳝苗的话,不要买用糖精和米汤水喂养的黄鳝幼苗。

2、苗种的规格:每公斤20-40尾一般适合种苗规格。合格的种苗健壮、成活率高、增重快、放养后产量高。黄鳝种苗规格太小,取食能力差,增重不快,当年无法获利。苗种的大小不能相差太大。以避免争夺食物或相互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3、放养时间和密度:放养时间要提前,早春捕获的第一批黄鳝苗最好。越冬后,黄鳝体内的营养只能维持其生命。春天过后,它需要大量的食物,并且这个时候的黄鳝吃得多,而且不挑食。因此,应尽早释放黄鳝苗,有利于驯化早食和延长生长期。放养密度随黄鳝池大小、饵料的来源、苗种大小和饲养管理而变化。人工养殖的黄鳝,放养密度可稍大一点,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幼龄黄鳝100-150只,即每平方米放养幼龄黄鳝体重2.5-4公斤。放养规模较大,密度可相应降低。相反可以相应地增加。如果有足够的饵料,你可以放养更多。家庭式养殖一般是每平方米2.5公斤的放养量较好,池塘可以配上一些泥鳅放养。由于泥鳅不与黄鳝竞争食物,泥鳅上下游动,可以防止黄鳝因密度高,而相互缠绕,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八、鳖缸里放什么绿植好?

鳖缸里放水葫芦好

水葫芦投入甲鱼塘没多久,就开始大量繁殖,一段时间后,几乎覆盖了整个水面。归毛头发现,种植水葫芦令甲鱼池有了很大变化。通常人工养殖甲鱼密度较高,甲鱼的排泄物等会造成水体变浑。但种植了水葫芦之后,池水明显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