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种植密度多少合适养活(刀刮布养殖黄鳝高多少合适?)

养殖吧 2023-04-25 16:03 编辑:admin 291阅读

一、刀刮布养殖黄鳝高多少合适?

高40-60厘米,池宽60-80厘米,池塘内还可种植青蒿、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改善池塘环境,降低池塘水温,促进黄鳝生长。

(一)苗种放养:育苗是黄鳝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渠道解决黄鳝种源问题,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取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黄鳝品种的来源和质量:黄鳝品种的来源规格和质量,与黄鳝育种生产的成败密切相关。要做好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1)苗种来源:目前,黄鳝苗种的来源主要依靠捕捉或购买天然幼龄黄鳝。在其他季节,利用黄鳝的夜间觅食习性,可以捕捉它们。捕苗最好的办法是用黄鳝笼子捕捉,此外,对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2)苗种的质量:购买或猎捕黄鳝苗时,应选择健康、无病、无害的苗种。被钩伤的黄鳝养育后生存率较低,即使没有死亡,生长也相当缓慢。所以捕捉时不要用铁丝钩黄鳝。如果你在市场上买黄鳝苗的话,不要买用糖精和米汤水喂养的黄鳝幼苗。

2、苗种的规格:每公斤20-40尾一般适合种苗规格。合格的种苗健壮、成活率高、增重快、放养后产量高。黄鳝种苗规格太小,取食能力差,增重不快,当年无法获利。苗种的大小不能相差太大。以避免争夺食物或相互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3、放养时间和密度:放养时间要提前,早春捕获的第一批黄鳝苗最好。越冬后,黄鳝体内的营养只能维持其生命。春天过后,它需要大量的食物,并且这个时候的黄鳝吃得多,而且不挑食。因此,应尽早释放黄鳝苗,有利于驯化早食和延长生长期。放养密度随黄鳝池大小、饵料的来源、苗种大小和饲养管理而变化。人工养殖的黄鳝,放养密度可稍大一点,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幼龄黄鳝100-150只,即每平方米放养幼龄黄鳝体重2.5-4公斤。放养规模较大,密度可相应降低。相反可以相应地增加。如果有足够的饵料,你可以放养更多。家庭式养殖一般是每平方米2.5公斤的放养量较好,池塘可以配上一些泥鳅放养。由于泥鳅不与黄鳝竞争食物,泥鳅上下游动,可以防止黄鳝因密度高,而相互缠绕,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红尾鲴养殖?

       1、鱼种放养。红尾鲴鱼种的放养要求在冬、春季进行,水温5~8℃间,此时鱼种起捕容易,鱼的活动力弱,鳞片不易脱落,便于运输和防止损伤。

        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红尾鲴鱼种放养前7~10天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清塘药物以生石灰为佳,采用干法清塘,用量每亩75-100千克,进水10~15米,每亩施经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100~150千克,5~8天后池中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时即可放入鱼种。

       红尾鲴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浸泡5~10分钟,注意消毒时鱼种的密度不可过大,浸泡时间不可过长,动作要轻、快,鱼种入池前剔除体表受损的个体。放养13~18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有利于提高商品鱼的规格,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表完整、活力正常。

        高产池塘每亩放养量为1200~1500尾,条件一般的池塘每亩放养1000尾,养殖产量达400~500千克,产值7000~8000元。

         2、饲料。红尾鲴对饲料的要求不高,目前尚无专门的配合饲料,可用鲤、鲫鱼配合饲料代替,或自制配合饲料(粗蛋白为27%30%),在广大农村地区也可投喂经粉水、浸泡后的茶饼、菜饼、花生饼等,米糠、麦麸也可拌饲投喂。

        红尾鲴鱼种入池后2天即可少量投饲,每天的投饲量视鱼的吃食情况而定,水温15℃以上,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3%~5%,投饲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质、定点、定量。

       同时,还应根据鱼的吃食、水质、天气情况灵活调整,红尾鲴在水温5~10℃仍可少量摄食,故冬、春季的晴天可少量投饲。

        3、水质调控。适当的池水肥度对红尾鲴池塘养殖高产、稳产和降低饲料系数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期间水体的透明度应控制在25~30厘米左右,透明度过高,水体清瘦则表明池中浮游生物的量不足,鱼的天然饵料减少必然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可在池的四角堆放适量经腐熟后的有机肥,还可投喂经充分浸泡后的茶饼、菜饼、花生饼等,这些粗饲料来源广、成本低,不仅可供红尾鲴直接摄食,还起到培育水质、增加池中的浮游生物量的作用。

       池水透明度过低,则表明池中浮游生物的量或有机物太多,特别在7~10月的高温季节,由于池中蓝、绿藻过量繁殖生长造成的透明度下降,容易出现鱼“浮头”现象,可考虑换去部分表层水或在有风的天气于下风处藻类集中的地方,喷洒硫酸铜溶液,并及时开启增氧机,当晚应提早开机并延迟关机以防缺氧。

        高温期间还应每10~15天换去部分池水,每月用1~2次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5-20千克,这既是控制水质的良好措施,又是病害防治的重要环节,水质控制还可以采用生态调控,可在池塘一角种植水葫芦等漂浮性植物以吸收池中过量的营养盐,也可定期施用光合细菌。

三、花斑鱼的养殖条件?

这里给您介绍花斑鱼(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方法供您参考:

(一)苗种培育技术

1、鱼苗地要求: 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 50~100立方米,水深 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 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2、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 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立方米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食盐水浸泡鱼体。

3、投喂: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 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4、培育管理

(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 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 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二)成鱼养殖技术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在混养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淡水石斑鱼,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2~50尾左右。二是主养鱼为淡水石斑鱼,混养种类有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 尾,混养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 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四、辣锥鱼养殖的场地要求?

1、辣锥鱼,也叫纳锥,学名大刺鳅。

2、采用水泥池培育,也可直接用孵化池培育,放养密度3000尾/平方米-5000尾/平方米。刚孵化的大刺鳅鱼苗,全长3毫米-4毫米,腹部有一膨大的卵黄囊,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侧卧池底,在3天-4天内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不必投喂。5天以后,鱼苗的卵黄囊完全消失,开始主动摄食。鱼苗初期,主要投喂丰年虫幼体或小型枝角类,每天投喂4次;鱼苗经过8天-10天的培育,体长可达1.5厘米-2.0厘米,体色转黄,此时可投喂切碎并经消毒的水蚯蚓;经过30天的驯养,鱼苗体长达2.5厘米-3.0厘米,开始成群觅食,体色变黑。培育期间,每天适当换水充气,且用胶管虹吸池底的排泄物,保证水质清新。随着个体增大,对饵料生物、溶解氧等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应及时分池转入鱼种培育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大刺鳅鱼种培育可使用土池或水泥池。其中,使用水泥池培育时,培育池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40平方米为宜,池深60厘米-80厘米,且排灌水方便。鱼苗放养前,使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等消毒清洗培育池,然后贮水即可投放鱼苗。投放的鱼苗必须同一批次、规格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1500尾/平方米。因为在水泥池中培育,池水中天然饵料生物严重不足,所以必须投喂人工饲料,小规格鱼种时投喂切碎消毒的水蚯蚓,个体增大后可直接投喂水蚯蚓。当规格达全长8厘米以上时则开始驯化摄食鱼糜,经过5天-7天的驯化可完全摄食鱼糜(冰鲜鱼浆)。如果由于冰鲜鱼来源困难,还可驯化摄食鳗鱼饲料。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少量多餐,并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其摄食,同时注意定时、定位、定量投喂。日常管理中,由于投喂大量的鱼糜会败坏水质,所以要经常巡塘,观察水质,如发现水质变坏则要及时换水,一般采用先排后灌,换水量为池水的1/2左右。另外,可在池中放入占水面1/2左右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同时可供大刺鳅鱼种隐蔽。

3、适时分级分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大刺鳅鱼种在规格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当差异较大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过筛、分级、分养。

4、大刺鳅成鱼养殖一般采用精养方式。

五、水葫芦能和金鱼一起养吗?

水葫芦和金鱼不能一起养。 原因是:水葫芦如果种植数量少的花,会被金鱼啃掉根部从而死亡。但是水葫芦繁殖能力非常强,在合适的条件下两个星期即可繁殖一倍,这样一来就会覆盖水表,减少鱼的活动空间,最重要的是,会消耗水里的氧气,同时阻止空气中氧气的进入,然后鱼会缺氧而死。 养金鱼的方法:

1、喂食 可以喂有营养的动物性饲料和白芝麻等。动物性饲料如水蚤、蚯蚓、黄粉虫、青虫、皮虫等。红、黑的蚯蚓也可以喂。可以喂食生的白芝麻为主。金鱼很爱吃白芝麻,而且容易消化,并不容易污染水质。 不要喂劣质金鱼饲料。这种饲料淀粉太多,营养差,不易消化,还容易污染水质,金鱼吃了营养不良,生长就比较慢,还容易得病。金鱼只要吃的是容易消化的食物是不会撑死的。 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不宜多喂,以吃尽为止。

2、光照 最好把鱼缸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阳光的紫外线可以杀菌。这样可以减少疾病。同时,由于光合作用,鱼体的颜色也比较鲜艳美观。

3、换水 要经常换水,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换水时只能换去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能一下子换去很多,鱼会不适应。保持水族箱中水质澄清至为重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鱼才能生长,长的快。否则就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4、放养密度 家养的长方形水族箱因体积较小,千万不可多养,宜少不宜多。 鱼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大玻璃缸中或的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备用,以防缺氧。 一般说来,鱼体大,养数少;冬季多养,夏季少养;水温低时可多养,水温高时要少养。 水葫芦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亦被称为凤眼莲、浮水莲花、水浮莲、布袋莲、水芋仔、猪乸[ nǎ ]莲。凤眼蓝在水中漂浮,叶直立光滑,根在水中,呈须状,叶柄中空膨大如同“葫芦”,因此可以漂浮水面,花为蓝紫色。凤眼蓝繁殖迅速,在合适的条件下两个星期即可繁殖一倍。凤眼蓝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六、400斤田螺养殖技术?

       1.种螺放养

       田螺大多数是自然繁殖,养殖时可以到河边、水田等地人工收集,也可以去市场上购买。要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

        田螺适宜生长在15~30℃的环境中,放养时要要注意避开高温炎热的时间,自然环境内放养,每平方放10~15个种螺即可,如果是人工建设的池塘,可高密度养殖,每平方可放100~500个(根据池塘大小),底泥厚度在10厘米以上,以方便田螺取食、休息,将雌雄螺一起放养就可自然繁殖。

        2.养殖场地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人工建设水泥池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要设置进出水口并装好防逃网,只要底泥厚度保持在15厘米左右,水深30~50厘米,大小不限。池面可养殖藻类、水浮莲、菱白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食用、遮荫避暑和栖息。池边四周种些花生,作田螺栖息遮荫之用。

        放养田螺前,用石灰清除敌害,然后施基肥培育天然饵料,基肥用75%的鸡粪和25%的切细稻草,每平方米施450~530克。7天后水质变肥,即可投放亲螺。新建的水泥池,每平方洒白醋0.5~0.75千克,清洗后注入清水放螺。

        3.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

        田螺有越水潜逃的习性,所以要经常检查维修进出水口的防逃设备。除此之外,田螺疾病少,重点是防止受化肥农药污染的水流入池中,防御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鸟类、家禽、猫、鼠等天敌混入池塘捕食田螺。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高温季节要加大水流量及水位,以防止水温升高,保证水体溶氧量。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4.捕捞上市

        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

七、水葫芦怎么养?

步骤/方式1

养殖水葫芦可以采取水培的方法,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株苗,将根部受损、腐烂、老化的部位剪除,然后用多菌灵药剂浸泡6小时,再将水葫芦放在水培容器中,加入静置24小时的自来水即可。

步骤/方式2

水葫芦喜光照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葫芦放在向阳的场地,让植株每天接受6小时以上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而且水葫芦喜温暖,养殖温度不宜低于25度,以免植株生长不良。

步骤/方式3

水葫芦的长势较快、繁殖性强,养殖期间要不断修剪根部老化、感染病害的部位,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植株的观赏价值,而且要每隔一年为水葫芦分株一次,以免栽种密度过高,容易滋生病害。

八、养殖小龙虾需要什么条件?

第一点是要注意水质。既然现在的小龙虾都不是在泥潭力量生长 ,那么水质就一定要非常注意。其实小龙虾并不是喜欢在脏水中生存,只不过是它的适应性非常强,所以就算是污水也可以生存。实际上生活在脏水中的小龙虾我们是没办法食用的,因为它的外壳会因水的颜色而加重,变得又硬又黑,完全不同于我们平时吃到的鲜红色。所以真正适宜小龙虾生存的环境应该是水质非常清澈的,而且要水草丰富,含氧量比较高。比较适宜的水的环境应该是能见度30到40 厘米,但是谁也需要换或者加水新水,大概半个月多一点加入一次生石灰来对水质进行调节。至于这样的水质才能帮助小龙虾更快的褪壳长大。一般只要是水达到很高的标准,那么两个月就可以售卖了。

第二点是在水中增植一些隐蔽物,这就是上面说过的水草。因为小龙虾生性比较凶猛,再没有很多水草时会出现互相打架的情况,这就像螃蟹不能家养很久一样,过不了多久就会断很多的爪子。水草的可选种类也有很多,比如黑藻和水浮莲,都能非常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出自之外小龙虾还喜欢穴居,这就可以利用它们这个特点,人工的掏出一些小洞供它们生活。水草还可以作为食物,补充一些私聊中没有的物质,对小龙虾的生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三点是小龙虾的食物。它们的饵料不像鱼那样单一,需要比较严格的配比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而且每次投喂的量也要把握好,少了就会造成它们互相抢食甚至残杀,多了就会使水很快变得浑浊影响小龙虾们的健康。小龙虾偏向于杂食,所以喂养的时候最好把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掺在一起,在根据时间和生长的大小来判定它们到底需要多少的饲料。一般情况下是白天喂四分之一,傍晚的时候喂剩下的四分之三。

第四点是小龙虾的苗,想要以后的质量有所保证,那前期选苗的时候就要好好筛查,把有病的缺肢体的都剔除掉,只留下了完整的,个头还不能太小的。而且刚开始养殖要把小龙虾按照大小分类,再放到三个水池中,也要求不同的大小,这样是为了以后生长出来的这批小龙虾成活的最多。

第五点是养殖的密度,不能一味的追求高产,而把小龙虾养在一个池塘里,否则光是排泄物都足以对水质进行污染。虾苗的投放还要注意时间,在春季的时候一般一次性可以放两万只,但是像在夏天这个生长最快的季节就不能放和之前一样的小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