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治理现状(水葫芦治理现状调查)

养殖吧 2023-05-13 12:15 编辑:admin 223阅读

一、治理水葫芦?

抑止水葫芦生长的办法有三种,第一,引种水葫芦天敌,其以水葫芦为食物,可以抑制水葫芦生长,第二,减少水中的营养,现在水葫芦的疯长全部是因为水质富营养化造成的,如果水质较好,则水葫芦不会疯长,并最终被当地种排斥出去.第三就是人工打捞了.

目前治理水葫芦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办法,因为水葫芦在水温低于10度就不能越冬,因此水葫芦为患都是发生在南方,而过了安徽就没有水葫芦的分布了,更提不上疯长.而水葫芦疯长后在水体腐烂,产生的热量可以保持一部分营养体越冬,待来年水温升高又会疯长,因此这种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如何治理水葫芦?

主要是因为水体污染治理比较成功,以前的河道大都污染严重,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整天臭哄哄,迎风臭八百里。水葫芦越是在这种环境里越是生长旺盛。奇怪的是在水质好的环境里,水葫芦倒难以存活。所以把水质污染治理好,水葫芦自然就消失了。水葫芦生长得越好,说明污染越严重。水葫芦本来就是用来治理污染的。

一言概之就是水的肥力不够了

三、印度沙漠治理的现状?

印度的环境比起中国来说气温更高、降水更少,然而印度却采用了完全不同于我国的方法更好地治理沙漠。因为印度的地理位置特殊,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以印度只需要让山上的水源顺流而下,就可以直接将水引入所需的地方。

青藏高原

印度首先是修建了水坝来阻止青藏高原上的水流出去,随后修建的拉贾斯坦运河的作用就是将青藏高原上的水通过运河引进干旱地区,这就是印度治理土地荒漠化最主要的手段。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平原和青藏高原的中间,并且山脉常年积雪,降雨量非常多。因此印度在此选择了一个取水点,然后修筑水坝成功将水引进荒漠,河流的上游就是青藏高原。印度正好利用它们的地理优势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土地荒漠化,而且使印度成为农业大国。

青藏高原的湖泊

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改变了印度的环境,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挡住了由西向东的风,然后空气不断积累在高原西侧,那么北侧就因为缺少风成为弱风区。

在迎风坡降水量会增加,然而背风坡因为没有空气就很难降雨,印度就处于青藏高原的迎风坡之下。而且还有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恒河的存在,使得印度的气候宜人,降水充足,适合农业发展,在减少土地荒漠化取得显著成果。

四、沙漠治理现状与方向?

面对沙漠化治理的相关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必要的人工补植、补种管理,加快生态系统转变。加大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政策,退耕还林、禁牧等生态治理政策的实施力度。

针对严重干旱缺水沙区采用大面积节水、杨柳插干深栽、封沙育林等造林技术,有效恢复沙区植被以及提高沙区生态功能的成效,遏制我国土地沙漠化蔓延的速度。

五、腾格里沙漠治理现状?

取得很大成就: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形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

六、巴丹吉林沙漠治理现状?

1 目前巴丹吉林沙漠治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继续加强管理和治理措施。2 主要原因是巴丹吉林沙漠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加之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沙漠化加剧,环境恶化。3 为了改善巴丹吉林沙漠的治理现状,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开展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控制人类活动等,同时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沙漠治理进程。

七、中国8大沙漠治理现状?

中国是沙漠和沙地比较多的国家之一,沙漠和沙地,其区别何在?科学界将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沙漠,半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沙地。因此,从沙漠、沙地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干旱半干旱区的分野。

一、塔克拉玛干沙漠

面积为33.7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65万平方千米),沙丘最高达200米。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行政范围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巴州的部分地区。在维吾尔语中,塔卡拉玛干就是“走得进,走不出”的意思。如今,中国陆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建起了沙漠公路、绿色长廊,沙漠面积有所控制。

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目前总面积4.88万平方公里,中国第二大沙漠,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和很多沙漠的干旱不同,它是一个水源比较多的沙漠,沙漠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梭梭树、红柳、胡杨,是一个治理起来比较轻松的沙漠。行政范围包括昌吉和阿勒泰。10年时间治理减少了0.8万平方公里沙漠(2009年统计数据沙漠面积为5.68万平方公里)

三、巴丹吉林沙漠

中国的第三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行政区包括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的部分地区。早些年,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仅有4.43万平方公里,如今面积却是达到了5.50万平方公里,10年时间增长了1.17万平方公里沙漠(2009年统计数据沙漠面积为4.4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增长主要原因是:流动沙丘难以治理。这个区域的沙漠中,大部分是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大约有83%都是流动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几乎全是流动沙丘,一般高200~300米,最高近500米,是我国最高大的流动沙丘。近几年,巴丹吉林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还要大。

四、腾格里沙漠

目前总面积达到4.30万平方公里,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沙漠中沙丘占到了70%以上,沙丘常年向东南方向移动,沙漠中大小湖盆约有400多个,多为淡水湖,湖泊周边植物生长茂盛,是中国主要的沙漠观光旅游地。涉及甘肃、内蒙、宁夏三个省区。沙漠化增长主要原因是:流动沙丘难以治理。腾格里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是我国流动速度最快的沙漠。

五、柴达木沙漠

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以流动沙丘为主。其分布比较零散,多与戈壁相间,多新月形沙丘,高5~10米,少数高20~50米。柴达木沙漠,目前总面积3.49万平方公里,中国第五大沙漠,海拔在2500米到3000米之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也是中国目前管理得比较好的沙漠,沙漠中有30多个盐湖,有一条横跨盐湖的32公里长的盐公路从中穿过,这条公路全是用盐修成的,素称“万丈盐桥”。面积在增加,增长主要原因是:1是保护盐湖资源,2是多处是山丘不适合植树。

六、库姆塔格沙漠

位于新疆南部东端,罗泊湖以南、以东,目前总面积2.20万平方公里。中国第六大沙漠,约53%的面积在新疆,47%的面积在甘肃,沙漠中不仅包括雅丹地貌、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窝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等,它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羽毛状”沙丘的沙漠。如今,库木塔格沙漠中已经建立了三个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得动物主要为野生双峰驼。

七、库布齐沙漠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目前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中国第七大沙漠,目前该沙漠,已经实现:成功绿洲化!是全球首个沙漠变绿洲的沙漠,居世界之最!库布齐沙漠是近几年来重点治理区域,到目前已经近30年!可喜的是,目前这个沙漠的面积缩水了大概三分之一,数十万沙民在沙漠中找到了独属于沙漠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种植作物、瓜果。

八、乌兰布和沙漠

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东北部,河套平原的西南部,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这也是中国近代治沙的主战场之一,每年从乌兰布和沙漠走红刮来的风沙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1950年开始,中国人开始在乌兰布和沙漠中治沙,经过几十年时间,彻底实现了人进沙退。

八、沙漠治理,现状与方向中哪些具体方法可以治理沙漠?

答案: 从沙漠中缺乏绿色植物 缺水植物无法生存 风沙流动

科学家治理沙漠的三种新技术分别是从沙漠中缺乏绿色植物、缺水植物无法生存和风沙流动不能固定的现状入手研究的

九、求有经验的大神给出一个水葫芦最佳治理方案?

水葫芦是外来品种,在夏季特别容易生长,对水质及湖区居民影响极大,现南方很多地方都进行河长制,解决水葫芦治理是其中一方面。

在目前的实际治理中,主要有二个方法,第一,人工法,在冬季水位较低的时候,用闲散劳动力进行人工的打捞;第二个方法,机械法,目前市面有销售的葫芦打捞船,可以进行机械化作业,快速的治理。这二种方法各有好处,第一种就是可以解决当地老百姓的收入问题,缺点是治理时间慢,费用高。第二种方法可以快速、彻底解决,但小面积就成本问题就不合算,更适合大面积处理。

十、水葫芦是什么?水葫芦是什么?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俗称布袋莲、水荷花、假水仙。水生直立或漂浮草本。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光滑,叶柄长或短,中部以下膨大如球,基部有鞘状苞片,花茎单生,中部亦具鞘状苞片,穗状花序呈蓝紫色。

  水葫芦,近年来被视作是一种“毒草”,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困扰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南方城市。人们为如何消除它的危害而伤透了脑筋。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等。它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高约0·3米,在深绿色的叶下,有一个直立的椭圆形中空的葫芦状茎,因而得名。每年夏秋之间,江河里的水葫芦大肆泛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有弊必有其利,水葫芦也不例外。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植物。武汉专家提出“吃论”:水葫芦的味道像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绿色蔬菜”。爆炒水葫芦、汤煮水葫芦,味道都很不错,除了它的根部并无害处。用它制成的饮料,曾在武汉上市10万余瓶,一销而空。水葫芦还可以加工提炼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治感冒。水葫芦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人类生存所需又不能自身制造的8种氨基酸。水葫芦真是个好东西。因此,应为水葫芦正名。

  这个消息是可信的。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处,我曾亲眼看见农民把水葫芦从河里捞起来,切碎了用来喂猪,猪很爱吃。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猪也不吃这种青饲料了。不料时过境迁,丰富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向江河排放,水富营养化了,导致水葫芦疯长,成了“绿魔”,也是始料所不及的。

  现在,科学家的上述发现,为水葫芦的“解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水葫芦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对它作综合利用,可以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有识见的厂家不妨一试。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美食家们也不妨试吃一下。上海市民日后的餐桌上如能出现这道家常菜,饭店里也推出这款新的佳肴。那么,上海江河里每年涌起的十万吨水葫芦,也许不是太多,而是不够呢!

  凤眼莲

  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

  科属:雨久花科、 凤眼莲属

  别名:水浮莲、水葫芦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但是也有害处: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和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

  形态特征:

  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其根须发达,靠毛根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叶顶端微凹,圆形略扁;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生态习性:

  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每年4月底5月初在历年的老根上发芽,至年底霜冻后休眠。在水质符合、气温适当、通风较好的条件下株高可长到50cm,一般可长到20cm~30cm,如漂浮到沼泽地的边坡,潮湿的岸边株高只有10cm~20cm。凤眼莲萌蘖非常快,母株仲春发芽后长到6~8片叶就开始萌发下代新苗。先是小苗长出两片叶,紧接着长出主根(肉根),随着叶片增多,主根增长,伸到不影响母株的水面生长。生长较壮的母株一次可分蘖4~5株新苗,因此繁殖非常快。凤眼莲在长江中下游每年8月至10月开花,花期较长。每茬花4~5天,第一茬花谢后4~5天,本株又开第二茬花,共开两至三茬。生长良好的大秆花穗有花苞15~18朵,最少的有三朵以上。开花时平均温度25℃,漂泊在沼泽边坡,潮湿岸边生长的极易开花,比水中浮生的多开一至两年。每穗约5~10朵花。

  栽培:

  批量栽培可利用房前屋后潮湿的零散地或空闲的沼泽地,在6、7月间,将健壮的、株高偏低的种苗进行移栽,要预留出50%的空地以利栽后分蘖繁殖。 移栽后适当管理,保持土层湿润,加强光照,确保通风。如果想花期延长,可进行塑料棚保温,中午通风一、二小时。在花芽形成后可移栽到小盆。用偏酸性土或营养液培养。摘除老叶,留4~5片嫩叶及花穗,既能延长花期,又可移至案头等地观赏。

  病虫害防治:

  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很少发生病害。气温偏低、通风不畅等也会发生菜青虫类的害虫啃食嫩叶,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乐果乳剂进行杀灭。

  管理:

  凤眼莲喜生长在浅水而土质肥沃的池塘里,水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我国各省多采用母株防寒越冬,春季放养于池塘中。高温季节,繁殖迅速。其各种栽培管理同其他水生花卉。

  [用 途]

  凤眼莲可栽植于浅水池或进行盆栽、缸养,观花观叶总相宜。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

  1901年,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之后,凤眼莲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在我国上海一带分布最广;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

  [缺 点]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

  现在,我国有这种水葫芦184万吨,其中,为了防止水葫芦的危害加强,政府投资数亿元捕捉水葫芦,捕捉出了6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