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幼苗(灰白色多肉都有哪些品种?)

养殖吧 2023-04-22 07:57 编辑:admin 285阅读

一、灰白色多肉都有哪些品种?

多肉是很多花友都喜欢的花卉,品种丰富,而且颜色也多,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等等,每一种都有不一样的特点,其中白色系的多肉植物大家应该不常见,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几种白色系多肉,每一款都好养又好看,而且仙气十足,灰白色多肉,共有个6品种不知道你最喜欢哪种?

1、白月影

白月影是月影系列中的一种多肉,它的全名为阿尔巴白月影,株型偏小巧一些,叶片有种半透明的感觉,在普通状态下白月影是淡绿偏白色的,而出了状态的白月影,它的叶片开始慢慢变为粉红色质感十足,而且白月影的叶片都非常紧凑,有点类似于山茶花的形状,特别是老桩的白月影全叶片变成粉红色,就像一朵盛开的荷花一样美极了。

2、银月

银月每一片叶子都是细长的形状,就像弯弯的月亮一般,全是带着银白色的粉末。几年以前,银月还属于贵货,一棵的价值都非常贵,但是随着这种多肉不断繁殖,现在数10元就可以买上一盆,我们也很容易拥有这种多肉植物。

3、白美人

白美人属于景天科厚叶草属多肉植物,叶片圆润而肥厚,表面覆一层厚厚的白粉,颇有唐朝美人的气质。幼苗期为圆润的灰绿色,养成老桩后,叶片慢慢变为扁平、叶尖带有少许红晕。

4、雪山

雪山属于景天科仙女杯属多肉植物,确实是属于大型的多肉品种,野生的老桩茎短而粗壮,冠幅可达半米以上,但幼苗期与一般的景天科莲座型多肉植物并没有两样。有短叶尖,整株披有一层厚厚的白霜,幼时叶片为灰蓝色,长成成株以后常为白色。

5、雪莲

盆栽多肉植物雪莲,为景天科拟石莲花属,是非常漂亮的白色调石莲花。植株的叶片非常的肥厚,叶片上面有很厚的粉末,日常养护中,可不要耐不住的用手老去触碰它。整个植株纯洁中透露出恬静,很整洁,可却是让人百看不腻。非常喜欢日照,植株的叶片大部分时间也都呈白色的。

6、广寒宫

广寒宫属大型石莲花,环境适宜露养可轻松破40cm,仙气十足,阳台一族种在花盆里,也会自适应花盆大小,白粉红晕,月色扫不开,生性耐热耐旱,夏季叶片相对松散平摊,冬季株型较为紧凑。

这几种好养又好看的白色系多肉植物,养护简单,适合拥有。

二、多肉植物赫拉怎么养?

多肉赫拉是喜欢阳光充足,凉爽,干燥的生长环境。生长适宜温度在18-25℃,想让其正常生长,环境温度保持在这个范围内。赫拉能够耐受的温度在5-35℃,夏季温度超过35℃,需要遮阳,避开中午强光,且保持环境通风佳。

寒冷的冬季,当温度低于5℃时,需要移到室内养,且断水,保持盆土干燥,温度不要低于0℃以下,避免冻害。

光照充足

赫拉多肉是非常喜欢光照,接受的光照越充足,植株越紧凑,叶片挺拔有劲,不管放在什么地方养,尽量放到有光照的地方。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这两个季节可以全日光照。夏季气温高,适当遮阳,避免晒伤叶片。要知道,赫拉叶片薄,很容易晒伤的。

每当看到别人家,状态好,颜色红的赫拉,都羡慕。赫拉能有这样的,都是长期充足的光照滋养出来的。所以养赫拉多肉,每日的光照,尽量保持在4小时以上。如果光照不充足,赫拉的叶片会向外摊看,降低观赏性。

合理浇水

赫拉生长期间,对水分是有一定要求,如果是小株的赫拉,这时候需要浇水充足,保持土壤有潮气,充足的水分,利于赫拉的成长。对于大的赫拉,这时候,不再是追求赫拉的成长,而是保持赫拉好的状态。这时候,浇水要根据盆土干燥情况,盆土干了及时补水即可,

但是不能过分大水,如果土壤过湿,容易让其徒长,或者摊饼。只要赫拉的根系健康,就可以对其进行控水,利于控型,让其植株茎叶紧凑挺拔,塑造完美造型。

土壤配制

赫拉喜欢透气,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家庭盆栽的土壤,可以根据植株大小,根系健壮而定。如果赫拉是小株,这时候需要让其快速成长,土壤可以以养土为主,为了保持土壤透气,可以适量加点颗粒,保持盆土的透气性。这样的土壤,利于赫拉扎根,养根。

等到赫拉的根系强壮,植株也长大可,盆栽的土壤可以用大颗粒的土壤,泥炭土,颗粒土,粗砂混合而成。这样的土壤,透水性排水性更好,利于对赫拉植株控型。往往植株挺拔的赫拉,都是控出来的。

建议在春季和秋季,可以对赫拉进行一次换盆换土,换盆土时,可以加入一些有机肥料,利于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三、李白《咏桂》 的意思?

  《咏桂》 唐 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意思是: 金秋时节,一株株桂花竞相绽放,一簇簇一朵朵玲珑隽秀的鹅黄色小花,为秋日增添了几许悠远闲雅的意趣,更有那扑面而来的阵阵馨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人们不禁慨叹:“又到桂花飘香时。”  桂花之概括  桂花,别名木犀、岩桂、十里香。桂花因其叶脉形如“圭”字而得名,据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圭。”桂花之名由此而来。  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据文字记载,桂花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就提到:“招摇之山,其上多桂。”屈原在《九歌》中也吟道:“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桂浆指的是用桂花酿造的美酒,桂旗是用桂花做成的旗帜,以装饰车辆;《九歌·湘君篇》中也多次出现“桂舟”、“桂棹”、“桂栋”等词汇,这说明,当时楚国的人们在酿酒、生活用具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已经广泛使用桂花树了。《吕氏春秋》中对芳香馥郁的桂花更是赞赏,称之为“物为美者,招摇之桂”。  汉代以后,桂花的观赏价值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开始将自然野生的桂花引种驯化,进行人工栽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奇花异树,其中有桂十株;武帝破南越后,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有关于栽种桂花的描述。唐宋时期,桂花已经从宫廷栽种普及到了民间庭院栽植,于是,咏桂吟桂也蔚然成风。  唐张九龄赞美桂花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感遇》)李白在《咏桂》诗通过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诗人王绩的《春桂问答》也通过对比的手法,衬托出桂花超凡脱俗、刚劲凛然的美质,其诗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颇具特色,“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古人云:“凡花之香者,或清雅或浓郁,二者不可得兼。”而唯独桂花之香既清芬飘逸又浓郁致远。宋代诗人洪适的《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一诗对桂花的香气做了形象传神的描述:“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桂花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十里香”;而宋代邓肃赞誉桂花的香味是,“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入新黄。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木犀》)。龙涎取自抹香鲸,是极为名贵的香料,可是与桂花一比,也相形见绌了。  桂花树与月亮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说明桂花与月亮很早就联系在一起了。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就有“月中有桂树”的记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也有这样一则故事:“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便是“吴刚伐桂”的传说,相传汉朝人吴刚学仙修道时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罚在月宫中砍桂树。但是,无论他怎样费心尽力去砍,桂树总能愈合重新长起。多少岁月过去了,吴刚仍不知疲倦地伐树,而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生机勃勃,芳香浓郁。每逢中秋这天,吴刚才被获准休息,所以,我们在中秋月圆之夜便看不到吴刚举斧伐树的身影了。毛泽东的“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蝶恋花》)便源于这一典故。  在咏桂的诗篇中,很多都与月亮有关,如李商隐的“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昨夜》);皮日休则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桂花的由来,他说:“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人白居易则显得幽默了许多,他觉得,偌大一个月宫,只有一株桂树,未免太冷清了,于是大胆建议:“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东城桂》)南宋杨万里也留有关于桂花树的名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咏桂》)桂花与明月、嫦娥的关系如此密切,自然也就沾上仙气了。  桂花的美好寓意  桂花翠叶常青,亭亭玉立,不与百花争春,却香冠群芳,因而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崇高美好的意象。  桂花是荣誉的象征。我国古代的乡试、会试一般都在农历八月间举行,其时正值桂花盛开时节,人们便用桂花来赞誉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或“蟾宫折桂”。唐温庭筠在欣闻朋友及第高中时发出感慨:“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雾尚飘蓬。”(《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钟先辈》)元代文人郑德辉在《王粲登楼》中则云:“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由于“蟾宫折桂”寓意着仕途通达,所以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和官宦之家都竞相栽种桂花。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许多古桂树。如陕西省汉中圣水寺内的“汉桂”,相传为西汉萧何亲手种植,树龄约在2000年左右,开花时金黄一片,香飘数里;还有桂林市东郊唐家里村的“唐桂”,也是千年古桂树了。  在古希腊神话中,“桂”也是一种崇高和荣誉的象征,“桂”是献给艺术之神阿波罗的圣物,从1815年开始,英国王室便把选拔出来的优秀诗人称为“桂冠诗人”,直到现在,人们还保持着给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赠送桂枝的习俗,以示赋予他崇高的荣誉。  桂花还是友谊和爱情的见证。早在战国时期,燕、韩两国就以互赠桂花来表示永结友好邻邦之意。唐代诗人王建就曾借用桂花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情怀:“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在我国广西、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定终身”的传统,男女青年通过相互赠送桂花来表达爱慕之情。  如今,“月中仙品”的桂花已成为供市民观赏的著名花卉,尤其是近年来,园林部门在西安的街道、广场中引进和栽植了许多桂花名品,为古城又添美景,真可谓是“广寒月中桂,香飘入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