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猴头菇的营养价值是什么(养殖的猴头需要焯水吗?)

养殖吧 2023-04-16 07:30 编辑:admin 161阅读

一、养殖的猴头需要焯水吗?

需要

干猴头菇要不要焯水根据怎么烹饪而定,如果是煲汤食用可以不用焯水,如果是炖煮或者炒吃,可以焯水也可以不焯;新鲜猴头菇在烹饪之前,最好用开水焯一下,这样有助于去除猴头菇中的苦味。猴头菇的肉质嫩香、鲜美可口,有“素中荤”之称,猴头菇中含有多糖体,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的恶性肿瘤,有食疗的功效。

干猴头菇怎么处理

清洗猴头菇,首先要把猴头菇的根蒂去掉,放入盆子内,加入30-40度左右的温水浸泡2-3小时,直到浸泡到用手捏猴头菇无疙瘩的时候就可以了;注意这个过程不可以用沸水浸泡,否则的话很容易造成猴头菇营养流失,也让里面的活性成分给丧失掉了。

而且沸水泡发的猴头菇内部也会产生肉筋,影响口感,用手捏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小疙瘩;甚至还会影响它的毛刺变硬,这是因为高温把猴头菇组织都汤伤了,从而产生凝结的小块。

猴头菇泡发变软以后,捞出来,就可以挤出菇中表面的黄水,然后再放入清水中泡发15-20分钟左右时间,这样反复浸泡2-3次后,用嘴巴尝尝,直到没有苦涩味的时候就即可切开。

泡发猴头菇的注意事项

1、无论是泡发还是洗猴头菇,都注意不要用高温的开水,水温只需要保持在30-40度左右就可以了,这样的话有利于猴头菇的充分涨发。

2、泡发和清洗猴头菇,大家还可以选择用淘米水来进行,这样的话既可以去掉猴头菇的苦涩味道。同时也可以提高猴头菇的香味,使泡发好的猴头菇口感更加的柔软、嫩滑一些。

3、泡发猴头菇,需要经过四道工序,分别是清洗、浸泡、清洗、蒸制,这样泡发出来的猴头菇,才会没有苦味味,而且做出来的菜、汤口感都会更加的鲜美。

二、猴头菇一个多少克?

原料分类:菌藻地衣类

食用提示:干猴头菇每次约20克

禁忌人群:低免疫力人群,高脑力人群,对菌物食品过敏者慎用。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心血管疾病、有胃肠病的患者。

分享

一、功效与作用

原料介绍 :一个大约5~6俩

猴头菇与熊掌、海参、鱼翅同列“四大名菜”。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猴头菇的形状很特殊,它的子实体圆而厚,菌盖生有须刺,须刺向上,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蘑”。

猴头蘑是食用蘑菇中名贵的品种。野生猴头蘑多生长在柞树等树干的枯死部位,喜欢低湿。我国东北产量较多,现在浙江温州地区已有人工培育。猴头蘑一般有拳头大小,在自然条件下发育较慢,但能生长巨大的菌体。

猴头蘑的品质要求:以个头均匀,色泽艳黄,质嫩肉厚,须刺完整,干燥无虫蛀,无杂质的为质量好。

营养分析

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三、猴头菇的属性?

猴头菇属性平,味甘,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钙、核黄素、粗纤维等成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菌类食物,有滋补的功效。

四、猴头菇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养殖的?

猴头菇人工裁培在各地已形成不同程度规模。突出的问题是产蚤虽能达标,但高品位产品的比率不多,降低了商品价值,影响生产者经济效益。要想生产出猴头菇,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猴头菇的种植技术吧!

种植时间安排

猴头菇属中温发菌,低温变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10℃~33℃,适25℃~28℃。子实体生长12℃~24℃,适16℃~20℃,高于25℃生长缓慢,低于12℃子实体变红。根据其生物学特征,顺应自然气温的佳生产季节,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翌春再产一批菇。

山区也可采取早春1月接种,加温发菌培养,3~4月份长菇。

培养基配置

栽培原料应按无公害食用菌基质条件,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不含有毒有害菌丝的物质,添加剂含量不超5%,比较合理配方:

1、杂木屑4%,棉籽壳40%,麦麸18%,蔗糖1%,石膏粉1%。

2、棉籽壳82%,麦麸15%,石膏粉2%,磷肥1%。

3、棉籽壳38%,杂木屑20%,种过银耳废筒20%,麦麸16%,玉米粉3%,磷肥1%,石膏粉2%。配方的含水量60%左右,灭菌前pH6为适。

栽培袋规格为春栽12.3厘米×52厘米,秋栽13.5厘米×56厘米。装袋、灭菌、冷却按常规。

优质母体培育

猴头菇菌袋通常打3~4个接种穴,为防止“病从口入”,接种时严格做到“三要求”:

1、袋温应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

2、菌种要预处理,即刮除表层老化的菌丝和已形成瘤状或珊瑚状子实体。

3、选择晴天晚上或清晨接种,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后从菌丝萌发到培养成菌丝体大约20~25天,即可长满袋。

管理上主要调节好温度,接种后头4天,室内温室以26℃~28℃为好,使菌丝在适的环境中加快吃料,定植蔓延,造成优势,减少杂菌污染。5~15天内,随着菌丝发育,袋内温度上升,袋温比室温高2℃,此时室温应调至25℃左右为好。16天之后菌丝逐步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应控制在20℃~23℃为适。春季栽培气温较低,可采取加温发菌,促进菌丝正常生长发育。秋季注意防止高温,发菌期要求室内干燥培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而且注意避光。

定向出菇诱导

猴头菇是好氧性菌类,栽培场所要求空气新鲜,野外菇棚较为理想。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育25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走满袋,就开始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阴棚内摆场,并进行搔去原菌种块表层,诱导定向整齐出菇,现有摆场常见3种方式:

1、搭架4~5层,集约化立体栽培。

2、搭架1层,排放2袋。1袋地面平卧摆放,穴口朝上,1袋平卧摆放架上,穴口向下。

3、模拟露地香菇栽培,斜靠摆袋,或两旁筑埂,单袋平卧摆放,穴口向下。

以上3种方式对比,种,空间利用率高,形成立体,但保湿性差,易形成光头菇和萎缩菇。后两种有利菇体形成刺毛,色泽较白。因为猴头菇刺毛有明显“向地性”长势,但雨季畦床积水,通风不良时,易出现烂菇。斜靠摆袋出菇期,不要轻易倒调菌袋,否则造成刺毛不顺势生长,变成畸形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