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花月季怎么修剪?
大花月季的整枝修剪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其成长好坏、开花数量与质量。科学的修剪办法应依据大花月季的成长时节、树势、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等因从来决议。在整枝修剪时有必要把握去劣留优、强者弱剪、弱者强剪的原则。即对变老枝、衰弱枝、病虫枝、内膛枝、穿插枝悉数剪掉,保存的枝条有必要是成长健壮的1~2年生枝。长势好的修剪时枝条可留高些,长势弱的则留低些。其修剪技能如下:
一、冬天重剪冬末早春是大花月季修剪的好时期。过早修剪,会迫使芽萌生,易遭受冻害;过迟修剪,植株已萌生,养分损耗过多,影响树体成长。冬天要重剪。首要是剪除枯枝、病枝、弱枝、穿插枝,坚持植株的适合姿势。一般应保存一年生健壮新枝作骨干,每株留3~5枝,每枝上保存2~3片羽状复叶。要求留下来的顶芽应是健壮丰满,并且是向上、向外侧成长的。
大花月季
二、成长期轻剪大花月季开花后,大都能结果实,因而会影响新枝的萌生和后期开花。此刻应剪除残花或轻度修剪。一般只去除顶芽2~3片羽状复叶,以促腋芽萌生、不断开花。剪下的枝条,如侧芽已丰满,可用作扦插材料。特别需求留意的是,夏日高温期间不宜过早修剪,否则会因气温高、花枝发育时刻短,而导致花朵小、花期短。
三、剥芽、疏蕾为削减养分的耗费,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大花月季成长期应及时剥除植株基部及内膛堆叠穿插不孕花蕾的幼芽。特别应留意剥除由砧木萌生的脚芽。对过多的花蕾也应及时摘除,使养分能集中供给到几个经过挑选的花蕾上,确保花大色艳。
二、月季玫瑰怎么修剪?
步骤/方式一
第一次花后修剪
月季花第一次开花后,时间一般在春季4月底至5月上中旬,月季花后可以在花下第二片叶子轻剪,剪后会发侧枝,多数品种会在四十天左右,侧枝长满七片叶子,开始出花苞。月季花后修剪需要注意保持株形匀称,同时可以促成月季在6月的第二次花开放比较整齐。
步骤/方式二
第一次花友,一般要将弱枝先剪、高剪,强枝后剪、矮剪。即使较细弱的枝条,也要剪到花下第一片具5枚小叶的复叶,以后保留一个壮芽。而对长势非常旺盛的枝条,可剪去1/3至1/2,但不能大于1/2,否则下部腋芽发枝迟,会导致第二批花开放参差不齐,以后保留2个壮芽。
步骤/方式三
第二次花后修剪
月季花第二批花后,会进入高温雨季,大部分月季花品种处于半休眠状态,相继抽发的新枝繁杂细弱,开花质量较差,在这期间不可强剪,只需要去掉内生交叉重叠的枝芽,维持通风透光良好的株型,必要时可摘掉花蕾,养护壮枝。此次修剪时间在8月底或9月初是较好,一般修剪后三天内最好施一次肥,让花苗有充足的养分生长。
步骤/方式四
休眠期修剪
修剪时间在12月下旬冬至前后,月季花进入休眠期,所以选择春夏季节长出的粗壮花枝,从基部向上保留2—3个芽,其余枝条可以剪掉。对病弱枝、枯老枝、交叉枝、砧木萌蘖枝,尽量剪去。枝条上残留的老叶,可能有很多越冬的病菌和害虫的卵,所以一定要摘掉并清理干净,否则,来年你赏的不是月季花,而是一树的害虫。另外在修剪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到弱枝强剪,强枝弱剪,则明春萌发后,高度一致,日后月季花开花就更整齐,大大提高观赏价值。
三、刚收到的中苗月季怎么处理?
1、带花苞苗或者高大苗移栽修剪,阴凉通风处缓苗,不可暴晒,养根等缓活,新芽萌发后展叶即表示缓苗成功。
2、带花苞移栽剪枝——剪口也是在腋芽或者完整五叶上方约1厘米处,纸条长时剪除一半高度,短时减除三分之一高度。
3、株型不高大的灌木,在夏季花后轻剪,修剪位置在5小叶上端1厘米处即可。
4、微型月季中小苗,抹去内向芽,避免通风不良,生长不良。
5、直立品种月季,侧芽萌发能力较差,女王初期懒花,花后中剪促侧芽。
6、丰花月季修剪——在饱满的腋芽上部约1厘米处剪枝,侧芽群发,多芽点位置,抹掉副芽。
7、枝条单边且稀少的月季,只好留着来牵拉补位了,另侧枝条长全了,即可解开,阳台养花要注意植株的光照平衡,经常转动花盆,避免因向光性造成枝条单向偏长。
8、大花月季(切花月季),如果枝条老化,可以下手狠一点,老枝条剪短,萌发不定芽,适合在春季花后或者秋芽萌发前操作,下图是正常生长苗的修剪方式。
9、病态植株修剪——月季水涝黑杆后修剪。
10、月季新芽枯萎,上盆后补救性修剪。
11、月季小苗感染后黑杆修剪,要在剪口涂药或用滴蜡封闭。
12、月季上盆后植株萎靡补救修剪。
13、月季缓苗期暴晒后严重脱水,修剪后阴凉处缓苗,连续喷雾加湿直至新芽萌芽,盆土保持稍湿即可。
四、怎样修剪月季花?
第一次花后修剪第一次花后修剪在5月中下旬进行,要及时剪去残花,避免结实,以便集中营养萌发新枝,使二次花开得大而美且较强枝条,为适当抑制其生长可轻剪,保留4-5个芽即可;中等发育枝条应中剪,留2—3个芽,上部应剪去;生长较弱的枝条要强剪,只留1-2个芽,以促其萌发壮枝。这样,由于不同新生枝条上修剪轻重程度不同,会使株形发育平衡,避免枝条参差不齐或出现徒长现象。修剪时要注意,剪口应在芽上方o .5厘米的地方,过高不仅影响美观,也会推迟枝条的萌发。
方法/步骤2:
第二次花后修剪第二次花后修剪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此时正值盛夏,植株生长势弱,修剪应轻剪,只在残花下第二个叶处下剪,不必剪去过多枝叶,以免减少光合作用的面积,但应及时将残花和徒长枝去除。
方法/步骤3:
第三次花后修剪第三次花后修剪在8月以后进行.改为中剪,每个枝条留2-3个芽,为照顾株形平衡,可在上批开花的枝条上剪,并应去除重叠交叉和过密枝条,以保证通风透光。
方法/步骤4:
在12月下旬,冬至节前后,气温下降,月季将进入体眠期.此时应重修剪一次。选择春夏季节长出的粗壮花枝,从基部向上保留2—3个芽,其余剪去。对病弱枝、桔老枝、交叉枝、砧木萌藁枝,应尽量剪去。修剪时如果能照顾到弱枝强剪,强枝弱剪,则明春萌发后,高度一致,开花就更整齐:月季重修剪后,可准备过冬.至明春发芽后,应注意剥芽工作,把副芽、内部芽修去,促使第一次芽健壮发育。同时可以依枝条健壮程度决定芽的保留与否。修剪时也应注意枝条的合理布局,以促使月季生长繁茂。
五、月季过冬修剪方法?
月季修剪需在月季落叶后至萌芽前,这段时间的修剪称为冬季修剪,冬季修剪宜在月季休眠期进行;长江以南地区一般在12月底至来年2月份,都可进行月季的修剪工作;北方地区因冬季温度太低,修剪工作可在来年3月进行,如果修剪得太早,萌发的芽一旦遇到倒春寒等逆境就易冻伤,影响第一波成花。
2、修剪工具准备
月季刺比较多,容易扎伤手,需要备有专用的防刺手套,同时还需要专业的修枝剪,可使剪口平滑。一般粗枝不易修剪,可使用依贝新动能剪刀,更轻松快捷。若需要绑缚拉枝等处理时,可用不易腐烂的宽布条或带胶皮的铁丝。
3、修剪手法
首先将树体的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及生长不好的弱枝从基部剪除。其次,对月季的修剪要根据其品种及植株的健壮程度而定,弱株重剪,强株中剪。在修剪过程中,要注意切口的剪切高度和方向一般应在某一腋芽上方的0.5-1cm的地方,北方寒冷的地方也可稍长。切口的方向应朝向芽生长的反方向向下斜剪,倾斜角为45度左右,伤口较易愈合剪口芽的生长也较好。如果是直立型月季 , 还要使每个枝条保留向外生长的侧芽,以扩张和丰满树型。
4、修剪要点
4.1树状月季修剪
树状修剪也叫冠状或伞状修剪, 成形植株一般都有 1个生长健壮的直立主干, 保持干高 60-120 cm, 每年冬季修剪时应保留主干顶部 3个主要一级分枝,而每个一级分枝上留3-5个二级分枝,每个二级分枝在从基部3-5个饱满芽处短截,全株共有15-30个饱满芽, 可形成近30个首批花枝。
树状月季特点是主干多采用高干嫁接的方法培养, 一般需3年以上连续整形修剪培养, 植株以球状或半扇形为佳,成形后花期可形成别致的树状繁花景致。
保留4~6个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为主枝,并在主枝基部留5-6个饱满芽短截,全株共有30~40个壮芽,可形成近40个首批花枝。多主枝丛状株形的特点是整形修剪后单株开花多,花朵均匀分布于全株,立体式开放,可形成高低错落的繁花景致,是园林露地栽培月季冬剪采用的主要株形。
根据景观设计的目的不同,可将月季做成支架,整形为花柱式、花篱式、花廊式等。根据造形大小可栽植数株至几十株不等,每株保留4~6个主藤作为骨干架,在主藤上每隔50cm保留1个侧藤,每个侧藤按其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保留3~5个一年生枝为成花母枝、冬季修剪时保留成花母枝基部3~6个饱满芽短截,保证能形成发育良好的花枝,开花时花枝密度为4~6枝/㎡;以在2~3年生老藤上分枝开花最好。
修剪时注意保留一定数量的老藤,以在2~3年生老藤上分枝开花最好,修 剪时注意保留一定数量的老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