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尾副鳅养殖场地要求?
1.池塘养殖: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
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 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5-6月为鳅体重的4%一5%;7—8月为8%一10%;9—10月为5%一6%。池塘内要搭设饵料台,饵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据大小设3—4个饵料台。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吃完为度,还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2.池塘混养: 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
3.稻田养殖: 我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1)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2)放养与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
4.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5.坑塘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坑塘养鳅,每千方米可放养120尾左右,其管理方法亦与池塘养殖相同
二、养泥鳅需要那些条件?
养泥鳅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养殖池,养殖前要提前消毒。
水源:养殖泥鳅需要有充足的水源,适时换水,水中还需有适量的淤泥,不能只用清水。
饲料:需要准备鱼虾、昆虫、蚯蚓等动物饲料,以及豆渣、麦麸、米糠等植物饲料作为它们的食物。
水温调控设备:养殖时要用水温调控设备将水温维持在22-28度之间。
三、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步骤/方式1
池塘条件
目前人工养殖泥鳅多用水泥池进行养殖,池塘条件要求:面积以2-3亩为好,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选址上要考虑排灌、交通、阳光、水质等环境因素。
步骤/方式2
清塘消毒池四周离岸边1厘米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对于水质培育也有好处。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亩)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当池水呈绿色时,即可放入苗种。
步骤/方式3
鳅苗投放一般情况下,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步骤/方式4
饲料喂养
刚下塘的泥鳅苗,只要适量投喂一些熟蛋黄、豆粉、豆饼等易消化的精饲料。待到苗体长到1cm时,已经能够捕食水体中的小虫,这时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糠及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4次就可以了。
四、怎么养泥鳅啊?
步骤/方式1
池塘条件
池塘养殖泥鳅,可选靠近水源区域,面积以200-400㎡为宜,池塘水深在40-50厘米,水质偏酸、池底平坦淤泥少。在苗种下塘前,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水深在10厘米左右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步骤/方式2
投放鳅苗
泥鳅苗要选择规格整齐,差距不太大的,有效避免大鳅吃小鳅。一般投放的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步骤/方式3
鳅苗饲喂
刚下塘的泥鳅苗只需要投喂适量的熟蛋黄、豆粉、豆饼等易消化的精饲料,待到苗体长到1cm时,可以捕食水体中的小虫,这时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糠及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4次。同时要及时肥水,可适量泼洒一些肥水产品,调节好水质。
步骤/方式4
日常管理
池塘水温超过30℃时,泥鳅会钻入泥中避暑,容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因此要勤加换水,经常的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水体溶解氧,还可以降低水温,另外要做好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要注意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步骤/方式5
日常投喂
人工养殖泥鳅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豆渣、豆饼、麦麸、米糠、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达到25-28℃时,泥鳅摄食最为旺盛,此时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步骤/方式6
病害预防
泥鳅为了有效预防疾病,要保证水质清新,可通过水质调控措施,形成良好的水域环境,使得泥鳅生长旺盛,抵抗力强。要尽量做到不用药或少用药,避免有关的药物残留,确保泥鳅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步骤/方式7
捕捞
捕捞泥鳅时,可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或者是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此法捕获效果较好
五、养殖泥鳅都是需要什么条件啊?
如何养殖泥鳅?养殖泥鳅需要哪些条件?这几点你一定要知道
记得小时候,夏天的时候爸爸经常捉泥鳅炖着吃。虽然它们长得难看,但是吃起来却特别的美味。这几年人们越来越爱吃这些野生的食物,特别是泥鳅,现在也是常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它不仅仅味道好,而且它们营养价值特别高,它含有很多蛋白质又低脂肪。一些农户都叫它水中的人参。养殖泥鳅也成了现在农户们最先选择的水产养殖业了。但是想要的养殖它们却没那么容易,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该怎么养殖泥鳅?养殖它们需要哪些的条件。
跟其他水产生物一样,它们对水的要求也很高,水源一定要无污染,水质要好。水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它们的成长情况和病情发生的概率。如果水质不好的话,就会一抑制它们的生长,而且还会因为有污染的水导致它们生病。这些因素都会完成我们后期的利润多少。
其次就是它们所生活的池塘了,与其它的水产生物不同,它们的池塘要有一定量的淤泥。因为它们喜欢在淤泥里生活和嬉戏。最好能够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池塘能够接受到更长时间的光线,这样水里的海草,藻类植物都能够很好的生长,能给它们提供一些植物性饲料。而且还要做好消毒和排水系统,这样方便我们系统的清理池塘和放水排水。能够保证水质不被污染而且还能改善水质。
如果你想看养它们挣钱,那么就要加大养殖的规模,这样的情况下苗中的选择和长期的供应就成了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就要选择一个抗病性强,好存活,繁殖能力强的品种,在这同时,为了保证苗种的供应,应该自己建一个培育苗种的地方。这样一来我们就不怕因为规模大的原因,苗种供应不足了。这样的话就能节省不少的成本。
等我们选择好了苗种就可以运输到池塘放养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就是不要让它们在运输的过程中死亡,我们建议运用塑料袋添氧的方式运输它们。等到苗种到了以后,可以把这些装有它们的袋子放到池塘里适应一下水温以后,再将它们从塑料袋里移到水里。这样它们就不会因为温差过大造成死亡。而且我们也要根据池塘的大小来决定放养的数量,我们不能只想着利益,一股脑的往池塘里放苗种,这样会影响它们的成长,反而我们不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将它们出售。这样就卖不上一个好价钱。但是也不要放养的太少,那样的话,一是我们不方便管理,二是造成池塘资源的浪费。所以要好好掌控放养它们的密度。
它们要在合适的水温下才能够更快更好的生长,一般它们最适合在26度左右的温度中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们喜欢吃东西,而且活动量比其他的温度要大的很多,所以长得也很快。这时候我们就要给它们足量的食物,满足它们的成长。每天给它们补喂一些饲料,让它们长得更好。切记,水温一定不要超过30度,在那样的温度下,它们就不爱吃东西,还喜欢钻到泥土里,一直不出来。同样的道理,水温也不能低于五度,它们也会这样做。所以我们就要人工掌控水温,夏天热的时候温度高,我们就可以在池塘四周建立遮挡物,让水面不会被暴晒,冬天的时候可以通过加热来升温,
它们吃的东西比较多,一般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饲养,第一种就是让它们自己找食物吃。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利用人工进行喂食。根据生长周期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在它们处于幼苗期时,不能进行人工喂食,我们就要多种一些水草,这样它们就能自己在这些水草里找吃的。等到它们能进食人工饲料时,我们就给它们一些蚌肉,海螺这类的饲料。它们的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其实所有的水产养殖都需要注意这点,因为它们对水质要求高,所以要经常的换水,还要定期给池塘进行消毒杀菌,包括日常清理它们的食物垃圾以及排泄物,这样能够确保水质,减少细菌的滋生和预防病情的发生。
相信大家都已经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了解一些关于养殖泥鳅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了吧,希望你们都用到我们的养殖中去。希望每个养殖户都可以提高自己的产量,今年能有更好的利润,让我们把这个行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