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傻狍子,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傻”,据说猎人在冬季上山狩猎傻狍子时,根本不需要费劲捕捉它们,如果一枪没有打中它们,那么在原地等一会儿它们就会自己又跑回来,看看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傻狍子的奔跑速度虽然快,但是跑不了一会儿,它们就会一头扎进灌木丛中或者雪地里,并且屁股毛会炸开,猎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它们捕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傻狍子这么傻,那为什么它们还能在人类眼皮底下活到现在,至今还未灭绝呢?
傻狍子
事实上,傻狍子并没有人们描述的那么傻,相反傻狍子可是相当的聪明,在我们看起来傻傻的行为,其实都是它们长期适应环境所演化的结果。
傻狍子属于食草动物,为了适应以植物为食,它们的牙齿又粗又大,舌头又长又灵活,但这也使得它们没有能够用来反击的利刃,在面对食肉动物的攻击时,它们只能逃命,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演化出了适宜奔跑的蹄子。
由于傻狍子没有什么反击能力,所以它们成为了许多中大型食肉动物们的最爱,不仅老虎、狼、熊等会捕杀它们,就连猞猁都会以它们为食。为了在天敌环伺的环境中生存,傻狍子对自己的栖息地有所选择,它们一般会选择郁闭度较高的森林,这样食肉动物就很难看到它的身影,即使看到它的身影,只要没有一击而中地将它击杀,它就能凭借复杂曲折的地形迅速逃生,而食肉动物也会因为视野受限,无法知道它的逃生方向而放弃猎杀。
傻狍子还非常机警,它们喜欢群居生活在一起,一旦其中一只发现了天敌的身影,就能够相互提醒,以便逃生。
傻狍子的屁股呈白色,在逃生时它们的尾巴会炸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同伴,另外也可以反射周围的光线,迷惑天敌。
傻狍子为什么能活到现在?
在过去,傻狍子是鄂尔春人最为重要的动物之一,他们会用傻狍子的皮毛制作当地民族特色衣服,甚至是毯子、毛毡等。前阵子曾有鄂尔春族的人大代表头戴狍子帽出现在热搜中,而狍子帽就是当地的特色标志之一。
既然傻狍子这么傻,并且鄂尔春人又会经常猎杀傻狍子,那傻狍子为什么依然能生活到现在,还没有灭绝呢?
这其实是因为我们低估了傻狍子,它们并不傻,只是它们没想到人类居然开外挂。
傻狍子可以在厚达30厘米内的积雪中生存,但是厚厚的积雪会淹没地表上的植物,导致它们难以啃食草根,只能以树皮和树枝为生,而这又使得它们获得的能量较低,所以在冬季时猎人们上山捕捉傻狍子,相对而言比较容易。
傻狍子在冬季时为了节省能量,会在积雪之中刨一个雪坑,然后躺在雪坑之中,这样可以防止热量快速流失。但是雪坑的打造较为辛苦,而且找一个合适的雪坑并不容易,所以当它们遇到猎人之后,它们虽然会逃跑,但过一会儿它们会再回头看看猎人们走了没。
在野外时,虽然老虎也可能会在它的雪窝子里等它回来,但是傻狍子不会过于接近老虎,它们如果发现老虎还在就会继续跑掉,而老虎擅长伏击狩猎,当傻狍子距离它们有一定的距离时,老虎也难以捕捉到它们,而且密林的阻隔会使得老虎难以找到它的存在,所以傻狍子的逃生概率还是非常高的。
但是猎人们不一样,猎人们有枪,猎人根本不用追赶傻狍子,只需要在傻狍子跑回来后开一枪就能捕获傻狍子。
傻狍子在自然界中会寻找带有钠、钾等类碱性物质,尤其是在春季,它们会前往一些废墟残垣去舔舐碱,而人类利用了它们这一特性,会故意在含碱丰富的地区设下圈套,等待它们钻入其中。
不过要说明的是,虽然人类可以根据傻狍子的习性猎杀傻狍子,但是生活在当地的鄂尔春人也会懂得保护它们,一般情况下,在春季时他们并不会猎杀傻狍子,因为这是傻狍子育雏阶段,无节制的滥杀会导致当地生态走向失衡。
而现如今,傻狍子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随意猎杀傻狍子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我们的保护之下,傻狍子又开始重新在森林之中繁衍生息,数量也开始恢复,这种林中精灵出现在当地红外线摄像机里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狍子虽然不够机灵,但是它在水下却是异常的迅捷和凶猛,因此可以躲避很多天敌。
因为狍子几乎没有天敌,而且繁殖能力较强,所以能活到现在还没灭绝。
狍子虽然比较少,但他因为数量比较多,繁殖能力不错,再加上现在很少有人去猎杀狍子,所以他们没有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