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生产现状和前景怎样?
獭兔的生产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1)市场好,效益高
獭兔作为“兔中之王”,与肉兔和毛兔相比,前几年只算个朝阳产业,但在今年养兔业上却独领风骚,因其被毛短,毛密、平整、美观漂亮,人们把它鞣制成高档裘皮服装或作装饰用品,很受人们的青睐,价格一涨再涨,市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产业,特别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不但利用其皮张,制成各种裘皮、革制品,而且还把兔肉加工成各种兔肉制品,供应市场,大大提高了经济价值,这样便引起了各级领导、下岗职工和农民们的广泛重视。
种兔价格从去年以来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稳中有升的态势,每只达150~200元,纯种法系种兔价格更高,每只竟达500元,作为獭兔主要产品――獭兔皮,每张价格在45~80元之间振荡,在这种效益驱使下,许多想致富的人们和一些养殖户和企业经营者都纷纷转产于獭兔。
好獭兔皮更是不愁卖,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缓解,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外商来订货,国内獭兔皮加工也开始启动,内外争购獭兔皮,导致供不应求,致使价格不断攀升。从根本上讲,獭兔生产,只要皮张质量好,不用愁销路。在国外一张特等獭兔皮已卖到10~12美金,但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说前景非常乐观。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獭兔皮出口方面,目前,只有机遇和优势,没有挑战和担忧,养殖户可以放心地养。
(2)数量多,质量差
我国各地獭兔的饲养量逐渐增加,尤其在近十年来,獭兔发展迅猛,1998年全国的饲养量已超过200万只,2000年以来,獭兔的数量成倍增加,全国可达700万只。从饲养区域上,由东北地区发展到华北、江浙一带,现在从沿海省市,向西部地区扩散;饲养方式,由小规模户养为主,变成了较大规模的獭兔场。
所谓质量差,主要表现在种兔的种质差,被毛粗,密度稀,皮张面积小。质量下降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倒种者太多,倒种的后果是獭兔一代不如一代;二是,管理粗放,交配过频。有些场户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个体利益,为了多卖兔子,买来后不管成龄否,急于早配,早得兔崽早得利。由于过度频密繁殖,配种过早,近亲繁殖,饲养管理粗放,导致獭兔体型越来越小,有的地方成年兔只有2.5~2.8千克,质量严重下降。
(3)领导重视,群众欢迎
由于獭兔与肉兔相比,经济效益高,这样便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如河北省临漳县,由于领导重视,县委领导带头抓兔,全县各乡镇也都抓兔,县财政资金投向首先满足发展獭兔的需要,还重点修建了獭兔屠宰场、肉制品和皮张鞣制厂等配套设施,面对广大饲养场、户,实行保护、就地收购与加工,并做到产、销服务一体化,解除了饲养者的后顾之忧,使全县獭兔发展很快,全县獭兔已超百万只,形成了全县支柱产业,使很多农户脱了贫,致了富。
獭兔发展前景:獭兔因其被毛具有短、密、平、齐、光亮如丝的特点,酷似珍贵的水獭皮而得名。獭兔裘皮的特点是毛厚绒丰,细密平齐,柔软光亮,弹性强,光泽好,皮板轻,韧性强,穿着保暖性能好,绚丽多彩,华丽美观。獭兔的肉质也优于一般家兔,在国内被称为保健肉,国际上被誉为“美容肉”。是一种以皮为主,皮肉兼用的优良种兔。
目前,獭兔皮在国际市场畅销,缺口很大,优质獭兔皮一直是供不应求,欧洲、美洲及港澳等市场都很需要。欧洲毛皮加工业加工的毛皮,兔皮占60%以上。从出口獭兔皮最多的浙江、吉林等有关单位情况看,出口卖价多在9~12美元左右。有一位口岸公司的裘皮部经理,在谈到獭兔皮出口前景时曾说,獭兔皮出口现在不是有没有销路,而是质量太差和数量太少的问题。可见潜力是很大的,3~5年内不会供大于求。浙江省德清、广西平南、河北省承德、吉林汪清县等有关獭兔皮经营实体,均与外商签订獭兔皮合同。河北省有三大毛皮市场,獭兔皮交易较为活跃。全国还有元隆、莱阳等獭兔加工厂。獭兔皮的国内市场开拓将要迈出新的步子,加工促进养殖,而生产又保障加工业,獭兔皮的商品开发前景是广阔的。
图1 獭兔皮制作各种工艺品
为什么今年肉兔价格这么好?
近几年兔价的波动,让众多养殖户心里都没了底。不管是养殖毛兔、獭兔还是肉兔,大家都心存疑虑:能赚钱吗?能赚多少钱呢?怎样养才能赚钱呢?近日记者走访了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养兔专家任克良。 任克良告诉记者,相对于前几年来说,今年肉兔的市场行情特别好,这一方面得力于今年的出口形势,虽然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但对兔肉的出口却影响不大,因为国外尤其是欧盟对兔肉的消费需求一直很大,而国内市场也在逐渐打开。另一方面,前几年兔价低,导致养殖户杀兔卖笼,存栏量下降,货源不足。一些规模小的散养户,因为投入少,成本低,今年赚了不少钱。养兔业看上去一片兴旺,但大家关心的却是:这样的状况究竟能持续多久呢? 俗话说得好:“兔子尾巴长不了。”难道今年兔业的利好就像兔子的尾巴一样短吗?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兔肉年产量六七十万吨,主要销往欧盟和俄罗斯,如果老是这么几十万吨,以后的发展就困难。此外,兔肉消费品类单一、兔肉风味国人不易接受等原因也使得兔肉的国内市场难以取得重要突破。据统计,国内兔肉年人均消费量,一年一人平均连一只兔子都吃不了。内需不扩大,只依靠出口,发展就不会有前景。而品种退化,仔兔成活率低,产品加工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兔产品的消费和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高。 对养殖户来说,最头疼的是兔子 “不难养也不好养”。任克良说:“如果想养兔,那么你想养多少?有没有地方养?养什么兔?就养殖獭兔来说,养50只就需要投入3万多元,比投资养猪要高得多。养少的话利润低,养多的话风险大,如果没有养殖经验,不讲技术,还很容易失败。像这几天气温高,兔子说中暑就中暑,一天死个二三十只不成问题。”他认为,今年兔价好只是暂时现象,如果养兔五年,一年挣钱两年保本就不错了。同时,任克良认为,品牌意识很重要。三聚氰胺让奶牛不再“牛”了,瘦肉精让猪肉价格也“瘦”下来了,到现在兔子虽然是一个没有什么类似“禽流感”病的特养品种,并且其生理习性也不适合添加太多抗生素,这就更容易让它成为一个“绿色健康”品牌。同时因行业小,经不起折腾,这就更需要兔业界共同来维护这个品牌。各个科研单位与企业、养殖场之间应该加强互动交流,省内外之间做到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开放互动的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兔肉在肉类中的比重,积极扩大国内市场,兔业才能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