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的生活习性?

养殖吧 2023-05-01 21:27 编辑:admin 176阅读

青虾学名为沼虾 ,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淡水水域中,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食性广,肉味鲜美,可常年上市等优点.其生活习性具有以下特点:

1.沼虾属杂食性水产动物,偏食动物性饲料,人工养殖以商品饲料喂养为主.

其最适生长水温为18-30℃,当水温下降到4℃时进入越冬期,当水温升到10℃以上时活力加强,摄食逐步加强.

2.营底栖生活,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的缓流处.栖息水深从1-2米到6-7米不等.夏秋季青虾在岸边浅水处寻食和繁殖.冬季则移到较深的水区越冬,很少摄食和活动.

3.水温18℃左右,性成熟青虾开始交配产卵,青虾的交配往往在临近产卵时才进行.

4.青虾具背光性,白天隐伏在暗处,夜间出来活动.生殖季节却一反常态,白天也会出来进行交配活动;还有投料时,白天也会出来争食.

青虾是杂食性动物,生物。幼虾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自然水域中的成虾主要食料是各种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水生动物的尸体、固着藻类、多种丝状藻类、有机碎屑、植物碎片等。人工养殖的青虾能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如酒糟、豆腐渣、豆饼、蚕蛹、蚌肉、麦粉、鱼肉粉、大米饭、螺蛳,尤其喜欢食蛆躬。

青虾主要靠嗅觉或触角寻找食物,觅食时,青虾的触角不停地在水中探索,当找到食物时,即用第一、第七对步足将食物钳起送人口中。青虾的消化道直而短,因而常常需不停地进食。在极度饥饿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掳食的情况。

青虾平时喜居于安静的角落,或藏身于洞穴中,或栖息在水草从中,它对食物的占有、空间的占有和配偶的争夺有领域行为,不容他虾入侵,一旦发现入侵者,即举起第2对步足奋力驱赶。

青虾通常栖息在水草丛中,因而养虾池中必须种植适量水草或设置人工虾巢,一般可就地取材,利用现成的树根或用塑料网等物。

它白天潜伏在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因而对青虾投食饲养应在傍晚为宜。只有寻找配偶时,它白天才出来活动。

青虾喜逆水游动,遇敌时先用第2对步足防御,临危时,则借助腹部屈伸、尾扇拨水而急速退缩避敌。

青虾游泳能力差,只能作短距离的游动,常在水底草丛中攀缘爬行。但是在受惊或受到敌害时,能用腹部急剧收缩、尾扇拨水后退,然后身体突然伸直一弹便从水中逃遁。

青虾具有广盐性,可生活于淡水和低盐度河口水域。多集群于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近岸水域。一般是夏秋季在沿岸浅水处摄食及活动,冬春季移动到较深的水域越冬,适温范围较广,可自然过冬。

青虾的游泳能力较弱,只能作短距离的游动,多数时间攀附于水草或其他水中物体上,在遇敌害时,依靠腹肌骤缩向后弹跳。

青虾的摄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温,一般3月当水温上升到14℃ 左右时开始摄食,4-10月摄食强度最大,12月低温期进人越冬阶段,很少摄食,只有气温略有回升时才少量摄食。

青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它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它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河、池、沼中,以河北省白洋淀、江苏太湖、泗阳县、兴化市、山东微山湖出产的青虾最有名。

青虾喜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 沟渠沿岸浅水区或水草丛生的缓流中,白天蛰伏在阴暗处, 夜间活动,常在水底、水草及其他物体上攀缘爬行。 ⒈水质

要硬度较高的淡水,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偏碱性,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⒉水温

水温不可过高或过低,其最宜水温为20~25度,繁殖盛期为26~30度

⒊溶氧

青虾不耐低氧环境,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都比一般鱼类高,当鱼池缺氧时,青虾会最先浮头,最先死亡。

⒋光照

光照是青虾生长育肥的重要因素,其成虾较惧怕光照,但幼虾则有较强的趋光性,青虾对光色有选择性,黄光和绿光对它较易引起趋光反应,对红光则有避光反映。 青虾生长快,在5-6月份孵化出的幼苗,一般约40天就能长到3厘米左右,到11月份每只体重一般可达3-5克。青虾一生中蜕要13-15次皮,它的生长发育就是靠蜕皮来完成的,生命一般为14-18个月。

青虾的繁殖季节在每年4~8月份,以6~7月份为盛期。繁殖水温18℃~29℃,最适22℃~27℃。当年虾可达性成熟产卵。一般每尾亲虾每个繁殖季节可产卵2~3次。产卵活动多在夜间进行,交配24小时后即产卵。产卵量的多少与体型大小有关,4~6厘米亲虾产卵量在600~5000粒,一般1000~2500粒。卵附着于腹肢上孵化,一般约需20~25天孵出蚤状幼体。

人工养殖青虾目前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鱼虾混养几种方法。网箱养殖产量较高,能取得一年二熟的收成。青虾是一种在水底栖息的甲壳动物,与鱼一塘共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潜力,增加经济效益。 青虾属纯淡水产,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和沟渠内,冬季栖息于水深处,春季水温上升后,始向岸边移动,夏季在沿岸水草丛生处索饵和繁殖。

产卵期自4月至9月初,盛期为6、7两月。适宜的水温是18-28℃。越冬后的母虾,在4-7月间可连续产卵二次。当第一次所产的卵孵化时,卵巢又已成熟,接着进行蜕皮、交配和第二次产卵。两次产卵所隔的时间约20-25天左右。当年的新虾群中,有部分虾(体长一般在24-35毫米间)在8月份性成熟并抱卵,而它们所生的后代在当年是不能产卵的。

雌虾的卵巢发育成熟后,卵巢呈褐绿色,腹部侧甲的边缘呈淡黄色,且向两侧张开。交配在雌虾产卵前进行。交配前,雌虾一般都要先蜕皮。交配时,雄虾将雌虾抱住,身体的腹面与雌虾的腹面相贴,侧卧水底或水草上,随后雄虾排放精荚。交配的时间很短。交配后的雌虾,一般在24小时内即产卵。产卵的时间多在黎明以前。卵巢内所有成熟的卵一次产出。

抱卵数与体长成正比,体长45毫米以上的雌虾,抱卵数在1,500-4,000粒之间;体长45毫米以下的,抱卵700-2,000粒;在当年新虾群中的抱卵虾(体长24-35毫米),抱卵数在200-500粒之间。

雌雄虾的比例平时约为10:7,而在产卵盛期,由于雄虾在交配不久即死亡,因而雌雄的比例可降为10:4。雌虾在繁殖结束以后也陆续死去,因此,青虾的寿命一般仅为一年左右。 生殖腺位于头胸部消化腺的上方。精巢白色微黄,表面皱折不平。它的前部分两叶,后部合并,有一对输精管长而迂曲,最终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的内侧(图1)。精子呈图钉形。头部的宽约11.5-16.1微米,长约5.75-6.9微米。尾部长约10.35-16.1微米(图3)。精子在精巢和输精管内均不活动。成熟的精子当经过输精管时,被输精管的分泌物包被成精荚。精荚为乳白色半透明胶状体。交配后精荚粘着在雌虾的第3-5对步足基部之间。

卵巢呈椭圆形,前端略尖,分两叶,后端钝圆,不分叶。成熟的卵巢呈褐绿色,表面较光滑,两侧有一对短而直的输卵管,

开口于第三对步足基部的内侧(图2)。卵巢背面有蓝色和桔红色的分枝状色素。成熟的卵巢很柔软,膜薄,解剖时很容易破碎。

卵巢在10月至翌年1月间均不发育,2月份以后随水温的上升开始发育,3月份大部分卵开始积累卵黄,卵径不断扩大,4月下旬已有少数雌虾卵巢成熟并产卵。

卵呈椭圆形。卵产出后附着在雌虾第1-4腹足上(腹足上出现许多刚毛以附卵)。卵刚产出时,其卵径为0.55-0.57×0.65-0.68毫米。孵化前的卵径为0.65×0.80毫米左右。发育早期的卵,颜色较深,为黄绿色或褐绿色,以后随着发育越来越淡,由黄绿色或褐绿色变成淡黄色,即将孵化的卵,除两复眼外几乎透明无色。卵与卵连接的牢固程度在发育的不同时期也不相同,起初连接牢固,晚期的则彼此很容易分离,而且容易从母体上脱落下来。 青虾的卵为中黄卵,卵黄很多。1963年5月12日晨,作者捕得带精荚的雌虾一只,养在培养缸里。至13日5时10分检查已抱卵。卵柔软,易碎,无分割面,充满卵黄。卵的长短径为0.65-0.68×0.55-0.57毫米左右。核位于卵的中央,周围有辐射形的原生质部。此卵为受精卵,估计是在1-2小时前产出的(图4)。此后,每隔适当时间摘取少数卵粒进行观察,其胚胎发育的概况如下:13日6时,核分裂为二,并沿卵的长径方向彼此分离。原生质部在核分裂之后亦分为二部,并随核移动。卵的表面看不到明显的分割沟。此为第一次卵裂,二细胞期。

8时,核分裂为四,但四个核不在同一平面上。卵表可见不甚明显的分割沟。胚胎具有螺旋分割的特点(图6)。9时30分,卵分裂为八,此为第三次卵裂,八细胞期。此时,8个核及其周围的原生质已接近卵的表层,分别居于各分割面的中心,清楚可见。从第三次卵裂起,由于螺旋分割的影响,分割球的排列很不规则,同细胞期的卵,分割球的排列方式也往往是不同的。随着卵裂的进行,细胞核逐渐移向分割球的表面,分割球也愈来愈小,且因相互挤压而呈多角形。15时10分完成第四次卵裂,为十六细胞期。

17时完成第五次卵裂,为三十二细胞期。14日7时检查为囊胚期(图8)。20时分割面变小,且不甚清楚。15日20时10分原口出现,

原肠期开始。此时卵的一侧向内凹陷,其形如口(图9)。3-4小时后,原口消失。

16日10时出现无节幼体期(Nauplius)。此时卵的一端出现透明无色的一块,该处有二个较大的突起,分别为上唇和胸腹部原基,

中间的三对小乳头状突起呈单肢形,为大触角、小触角和大颚的雏芽(图10)。

自无节幼体期之后,胚胎的变化十分复杂,且发育得较缓慢。多数胚胎在17日进入后无节幼体期(Metanauplius)。此时的胚胎,

卵黄比上期减少,上唇和胸腹部原基增大,腹部出现,但不分节。附肢约5对,为双肢形,但都为原始的乳头状突起。在最后一对附肢的后方,有一小堆似油点状物,心脏不久就在这里出现。头胸甲已具雏形(图11)。大约在20日复眼出现,先为条形,后逐渐扩大为新月形。在复眼的附近有二颗大的分枝状桔红色色素。不分节的腹部延长,弯向头部。附肢5对,双肢形。尾部(体末端)分叉。心脏做不规则跳动。此时之胚胎仍为后无节幼体期。

⒋胚后发育 青虾于前凶从滋迤诜醭觯笞杂缮睿谡雠咛シ⒂讨校缘谝挥滋迤诘酵瓿杀涮季9次蜕皮。本文仅描述到第8次蜕皮以后的幼体情况。

从1963年6月8日,卵孵化而成为第一期幼体,6月10日第一次蜕皮而成为第二期幼体。以后约每隔3-4日蜕皮一次,到7月9日总计蜕皮八次而成为第九期幼体。

第一期幼体(图14):体长(复眼后缘至体末端)约2.2-2.4毫米。复眼无柄,不活动。额角短小,上下缘无齿。

第一触角柄部不分节;外肢粗短,末端有4-5根羽状毛;内肢为细长的1根羽状毛。第二触角外肢扁平,内缘排列着7根羽状毛和2根短刺;内肢较短,呈棒状,末端有1根长的羽状毛和1个短刺。

大颚呈弧形,有4-5个齿,不分切齿部和臼齿部。

第一小颚基肢的末端有刺,内肢短小,无刺。第二小颚基肢有3-4个突起,每个突起的末端有刺毛2-3根,内肢小,

末端有1根刺毛;外肢宽大,亦称为颚舟片,它的前缘有3-4根长羽状毛,后端突出有1根长羽状毛和1短刺。生活时,由于颚舟片的不停波动,能使鳃室内的水川流不息,有利于呼吸。

第一颚足内肢短小,不分节,末端有1根刺毛;外肢长,末端有4根羽状毛和2根短羽状毛;基肢分2节,内侧略膨大,在第一节的外侧有个小突起,为肢鳃的雏芽。第二颚足内肢分4节,末节呈爪状,其基部有3-4根短刺;外肢和第一颚足同。基肢内侧有3-4根短毛。第三颚足和第二颚足相似,但较大。

第一、二步足双叉形,不分节,无刺毛。第三、四、五步足及腹足尚没出现。尾节与体躯不分开,呈三角形,后缘有7对尾毛。

幼体在水中活动的姿态是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做倒退运动。具有趋光性,喜群集于水面,尤以容器的边缘处为最多。靠卵黄营养,不摄食。

第二期幼体(图15):体长2.5-2.6毫米。眼有柄,能活动。头胸甲前缘有1对眼上刺。第六腹节后缘两侧有1对刺。

第一触角柄部分2节,内侧有刺毛。大颚前缘有齿部分增大。第一、二小颚略有增大,刺毛数增多。第一颚足内肢末端增加1根刺毛;基肢内缘出现4根刺毛。第二颚足无明显变化。第三颚足内肢分5节。

第一、二步足内肢分5节,每节上都有1-2根刺毛,末节呈爪形。尾肢仍没出现。尾部的形状与上期相似,仅在后缘中央凹陷处增加了2根短小的刺毛。

幼体的运动情形似上期。运动器官主要是颚足的外肢。营养仍以卵黄为主,但已开始摄食少量食物。摄食的对象主要是低等藻类。摄食器官主要是大颚和小颚,颚足和步足具有辅助作用。

第三期幼体(图16):体长2.7-2.8毫米。额角基部有1个齿。

第一触角柄部分3节,内缘有羽状毛4根,第一节的外侧稍弯曲。第二触角外肢增大,有16根羽状毛;内肢分3节,末端有刺毛4-5根。大颚、小颚和颚足无显著变化。第一、二步足增大,末节增长。第三步足出现,呈双叉形,不分节,无刺毛。

第五步足为单肢,较大,不分节,无刺毛。尾节与体躯分开,后缘有7对尾毛。尾肢出现,外肢有羽状毛6根,内肢小,无毛。

卵黄消失,完全靠摄食营养。摄食的对象除低等藻类外,也吃死水蚤及同类幼体等动物性食物。该阶段的营养极为重要,

如果缺乏足够的适口食物,在下一次蜕皮时将造成幼体的大量死亡。幼体的活动范围扩大了,趋光性减弱。

第四期幼体(图17):体长2.9-3.1毫米。第一触角柄的内侧有羽状毛7根,第一节的外侧向外扩大。第二触角内肢分3节,外肢有羽状毛15-16根。大颚、小颚和颚足无显著变化。

第一、二步足内肢增长,掌节较上期粗大,指节较短。第三步足内肢5节,和外肢约等长;外肢不分节,末端有4根长羽状毛。第四步足具雏芽。第五步足最长大,分5节,无外肢。尾节变狭,似梯形,后缘有4对尾毛和2对短刺。尾肢的外肢有羽状毛9-11根,内肢有6-7根。

第五期幼体(图18):体长3.4-3.6毫米。第一触角柄的内缘和前缘有羽状毛11-12根。在第一节的外侧,柄刺已形成,

其附近有许多细毛。第二触角内肢仍为3节,长度约与外肢相等;外肢宽阔,边缘有羽状毛18-19根。第一小颚发达,

二片基肢上各有粗刺6-7个。第一、二步足较粗大,掌节较粗。第三步足的内肢长度超过外肢。第四步足出现,呈双叉形,

不分节,无刺毛。腹足的雏芽已具备,形似瘤状突起。尾节的两侧有2对短刺,后缘有4对尾毛。尾肢的外肢有羽状毛15-16根,内肢有11-12根。

第六期幼体(图19):体长3.9毫米左右。触角和大小颚无明显变化。第一颚足的外肢短粗;内肢末端和基肢内侧的刺毛数较上期增多。

第二、三颚足及第一、二、三步足的变化甚小。第四步足成普通形,内肢分5节,较外肢长。腹足双叉形,无刺毛。尾肢的外肢有羽状

毛19-20根,内肢有14-15根。

第七期幼体与上期相似,无显著变化。

第八期幼体:体长4.9-5.1毫米。第一触角有3鞭:内鞭、外鞭和副鞭。但都很短小,不分节。柄刺很大。

第二触角鞭分8-10节,末2节超过鳞片的前端。第一颚足外肢基部向外扩大,边缘有刺毛;内肢短小,

不分节,有5-6根刺毛;基肢分2片,甚宽大,有许多刺毛。第一、二步足粗大,呈原始的钳形。

其他各节都有1-3根刺毛。第三、四步足与六、七期相似。第五步足显著的增长,掌部内侧增加了两个刺。腹足均无毛,除第一腹足外都有内附肢。尾节尖细,在后半部有2对背刺;末端有1对后侧角刺和4对尾毛,其中以外侧的一对尾毛为最粗长。

幼体在水中活动的姿态仍是头部向下倒悬着。

第九期幼体:体长5.5-6.5毫米。额角稍弯曲,上缘有11-12个齿,下缘有1-2个齿。幼体已转入底栖,可以爬行或水平游泳。

第一触角内鞭10节左右;外鞭约为内鞭长的1.5倍;副鞭粗短,分3节。第二触角鞭的长度超过鳞片的2倍。

第一小颚与成虾完全相似,基肢二片的末端具有8-9个刺,内肢末端有1个突起和1个短刺。第二小颚基肢二片细长,稍向内弯曲,与内肢远离;内肢1片,无毛;外肢(颚舟片)十分发达,有很多刺毛。第一颚足基肢发达,内肢细小,无毛。第二颚足外肢短小,向内弯曲;内肢粗短,分4节;肢鳃发达。第三颚足外肢短小;内肢分3节。第一、二步足仍留有残余的外肢。第三、四、五步足的外肢消失。第一腹足内肢短小,末端有2根刺毛;外肢宽大,有12-13根羽状毛。第二、三、四、五腹足的外肢与第一腹足相似,但内肢较大,边缘有羽状毛多根,内侧有内附肢。

自繁自育苗种,是搞好养虾生产的根本途径,而正确掌握繁殖技术是自繁自育的基础。

(一)产卵期 选留亲虾产卵所需的水温在18℃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4月中旬到9月中旬,6-7月是产卵盛期,6中旬到7月中旬为最盛期。

(二)产卵和孵化 在产卵群体中,6-7月产卵的亲虾,个体较大,这是经过越冬的老龄虾;7月以后产卵的亲虾,个体较小,这是当年繁殖后长成的虾。产卵和孵化的全过程,都在网箱中进行。网箱分培育箱和孵化箱两种。培育箱用网目为196目/平方厘米的聚乙烯网布制作,规格为10米x 667米x 1.7米,箱底和箱上口各装一根聚乙烯杠绳,网箱为敞口浮动式,安装时使网箱有0.3米露出水面,防止逃虾。箱内放置用于孵化的木染小网箱1-2只,用网目为12目/平方厘米的聚乙烯网布制作,规格为1.7米x 1米x O.5米,安装时使网箱露出水面5厘米,并在箱底四角各系一小砖块。

亲虾宜在产卵前移到培育箱中育肥。当水温达到18℃时,亲虾即进行交配,一般交配后24小时内产卵。雌虾临产时,腹部时伸时屈,背部耸起。

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卵黄很多,并成团附着在雌虾有刚毛的腹部l-4对附肢上。越冬后的老龄虾可连续产卵2次,第二次产卵是在第一次产出的卵孵化以后,青虾的产卵数和亲虾的年龄及体长有关系,越冬后的老龄

龄虾,产卵最多可达5000粒,而当年繁殖成熟的虾,体长3厘米,产卵最多只有700粒左右。

当卵出现复眼时,应将抱卵雌虾放进孵化小网箱中,每只网箱放700-1000只。6-7天后,幼体即能破膜脱离亲虾并落进培育箱中。此时应把孵化箱连同产过卵的亲虾,一并拿出网箱。

青虾的繁殖与苗种培育

一、虾池清整和消毒

虾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667――1334平方米(1――2亩),水深1――1.5米。在实际养殖中,一般应有2――3口这样的虾池以便配合利用。繁育前,首先对虾池进行清整,除去过多的淤泥,加高加固池埂,并使池四周浅,池 青虾

中深;其次对虾池消毒,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化浆趁热全池遍洒,或每667平方米1米水深用15――20公斤漂白粉或五氯酸钠1.5――2公斤化水全池遍洒,杀灭池中的病虫害。

在放养抱孵虾前,离塘边1米处,种植水花生或其它水生植物,用绳或网片固定,形成水草带,水草带面积占水面20%――30%。

二、孵化方法

抱卵虾采用网箱培育较为理想,且可收回亲虾。孵化网箱用聚乙烯网片制成2米X1米x0.8米的小网箱,网目0.8厘米,固定在池塘中,每平方米放抱卵虾0.5――1公斤,每667平方米放4――5公斤。抱卵虾应选择在无污染的外河水域捕获的,体长5厘米以长,卵子发育程度比较接近的雌虾。孵化的具体方法是:将2――3倍抱卵虾先放入第一口池塘孵化,等1/3或1/2的抱卵虾产空后,将剩下的抱卵虾连网箱一起移入第二口池塘继续孵化,然后移入第三口池塘让全部抱卵虾产空。

三、虾苗培育孵化出的苗种在培育阶段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⒈基础饵料培育

孵化期间,定期取样检查抱卵虾,受精卵颜色从橘黄色变成灰褐色并出现眼点时,表明即将孵化,应向池中施有机肥,培养浮游生物,供青虾幼体摄食。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消毒发酵过的畜禽大粪150――250公斤,新开挖的池塘加大量,老池塘酌情减少,以后通过换水、施追肥等措施,促进饵料生物繁育,保持适口饵料密度,保证青虾幼体期鲜活饵料的供应。

⒉注换水

幼体出膜后每天或隔天注新水1次,每次加高水位5――7厘米,使水质保持清新,溶氧量高。10天以后,一般5――7天注水1次或换水1次,换水量为塘水的1/4;高温季节,隔天换水1次,池水不宜太深,否则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且易引起塘底缺氧,最高水位控制在1――1.5米。进水口60――80目的筛绢双层包扎,防止有害生物随水入池。

⒊施追肥

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5――7天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畜禽类粪75――100公斤或无机肥加磷酸钙1――2公斤,保持水质肥、活、爽,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米之间。

⒋投饵

蚤状幼体脱离母体后第2天开始就要摄取外界营养来维持自身生长和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从蚤状幼体到幼虾这段时间,主要以天然饵料(浮游生物)和人工投喂豆浆、蛋黄为主。在培育了基础饵料供幼体食用的同时,每天还必须辅以适量的人工饵料。初期,每天每667平方米投喂用筛绢过滤后的豆浆1――1.5公斤或捏碎过滤的熟蛋黄4――6个。投喂蛋黄时速度要慢,因蛋黄易沉。投喂时间,1昼夜分3次投喂,上午8时,下午4时,晚上12时各投1次。大多数生产单位都是1天投2次,即上午8――9时,下午5――6时。池中可设置数个罾作食品台,以便检查吃食情况。

⒌水体消毒

幼体培育期间,每10天每667平方米1米水深用生石灰15――20公斤化浆趁热全池泼洒,在调节pH值的同时还可起到水体消毒、补钙的作用,并有助于虾的生长蜕皮。

⒍及时分塘

经20――30天培育,幼体多次蜕皮,胸部和腹部的附肢已发育完全,外形与成虾一样,体长达到1厘米左右,游泳弹跳力较强时,应及时起捕、分塘,进行成虾养殖。拉网时动作要慢,以防幼虾贴网窒息死亡。

通过以上管理方法,一般来说,每公斤越冬抱卵虾,可育出体长1厘米左右的幼虾10万尾左右。

青虾网箱高效养殖技术

青虾是中国淡水水域中分布广、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经济虾类,以往多为野生,许多地区已开展人工养殖。网箱养殖青虾具有养殖周期短、成活率高、收效快、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也是开发利用大水面资源的重要途径。笔者指导农产利用河道、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发挥其水体的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的优势进行青虾的网箱高效养殖,取得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以期对青虾养殖有所帮助。

生活习性:

青蛙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里。它主要以一些农业害虫为食,每只青蛙每天要吃掉60多只害虫。生活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草绿色的,在无绿草的水沟里,体色是带灰棕色的。青蛙的体色与环境色彩比较一致,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以便更好地在水里和陆地上生活。 外形特点:

青蛙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青蛙头上的两侧有两个略微鼓着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过它可以听到声音。青蛙的背上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它的皮肤还可以帮助它呼吸。它的气囊,只有雄蛙有。青蛙用舌头捕食,舌头上有黏液。青蛙是卵生的,卵孵化成蝌蚪,最后才变成青蛙。 青蛙的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皮肤光滑。 运动捕食方面就是:游、跳、用舌捕食。 繁殖发育方面是:卵生、发育变态。 它的生活环境是: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 蛙类除了对农业生产有很大贡献之外,还有其他的用处。

扩展资料:

青蛙,英文名frog。是两栖类动物,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始蛙亚目、中蛙亚目、新蛙亚目。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

无尾目是属于两栖纲的动物,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主要包括两类动物:蛙和蟾蜍。这两类动物没有太严格的区别,有的一科中同时包括两种。

无尾目是生物从水中走上陆地的第一步,比其他两栖纲生物要先进,虽然多数已经可以离开水生活,但繁殖仍然离不开水,卵需要在水中经过变态才能成长。因此不如爬行纲动物先进,爬行纲动物已经可以完全离开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