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分布于水深为0~270米的北太平洋,从韩国、日本、西伯利亚东岸到白令海、中国黑龙江、图们江、
鱼类洄游(5张)
绥芬河等水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和俄勒冈州。本鱼体侧扁,背腹外廓相对称,纺锤型。头长与体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颌骨后延至眼的后缘,斜向下方,似鸟喙状。上下颌和犁骨皆有齿,颌齿大而锋利。眼在体轴线的下方,较大。背鳍居于体中央稍后,腹鳍起点于背鳍后方,尾鳍分叉较浅。有脂鳍。溯河回游时,体背侧为黄绿色,腹部银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色逐渐变暗,并在体侧出现10~12条紫红色纵斑纹的婚姻色。当到达产卵地时,整个体色变得黯淡。体长可达100厘米。
大马哈鱼[1]
大麻哈鱼性成熟较早,个别的在3龄即成熟,绝大部分于4龄成熟。一生中产卵一次,产卵后便死亡。雄略多于雌。怀卵量不大,4龄鱼平均怀卵量约4500颗左右。当鱼群进入产卵地时,雄鱼便游向雌鱼,互相摩擦,当有第三者介入时,雄鱼即进行驱逐,然后进行排卵受精于窝内,产卵后雌鱼复以尾鳍拨打石砾,以此来覆盖受精卵。卵大,成橘红色。受精卵经过一冬低温孵育。到翌年春天,冰雪融化,胚胎孵出,在产卵地逗留约一个月,卵黄被吸收完毕后,开始索食,约于7月随江水归入大海。
大马哈鱼属于世界名贵的经济鱼类,经盐渍的鱼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卵磷脂,对人体的神经细胞的增补,防止脂肪代谢的紊乱均有重要作用,被誉为营养佳品。另外鱼体可制成罐头或干燥盐腌、烟熏与冷冻。适合清蒸、油炸、火烤等方式烹煮均美味。
大麻哈鱼(Chum Salmon)在鲑鱼里属于商业价值比较低的,因为它较低的市场价格,尽管极大数量的大麻哈鱼(Chum Salmon)在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生存,当地渔民也一般不会选择捕捉。1984年到1994年之间,北欧和日本对其的市场进行挖掘大大提升了这种大麻哈鱼(Chum Salmon)的需求。它们是最传统的制作干三文鱼的鱼种。
中华鲟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又名中国鲟、鲟鱼、鳇鱼、苦腊子、@等,是中国特产的珍贵鱼类,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2]
中华鲟是古老珍稀鱼类,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纪,它们与大熊猫一样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鱼类和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鲟并称为中国的“水中国宝”。中华鲟形成了稳定的生殖回游习性,有自古以来固定不变的航道:亲鱼从近海回游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孵化出的鲟苗顺流而下,漂游入海,大约十年后,幼鲟长大了,又追寻它们童年的足迹,从大海返回上游寻根产卵。
中华鲟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使其介于软骨鱼类(鲨鱼等)与硬骨鱼类之间,又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物种,因此在鱼类进化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3]
同时因个体较大,肉、卵鲜美且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中药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其肝主治疮疥,其肉补虚益气,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虚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皮可制革;鳔称为“鳇鱼肚”,含有丰富的胶质,可配制上等漆料,并可入药;肉味道鲜美;脊椎骨、鼻骨等均为上等佳肴,素有“鲨鱼 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体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在分布区其自古就为最要的渔业对象,才造成了它们被大肆捕捞破坏,从而导致中华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鲥鱼
鲥鱼(学名:Tenualosa reevesii)俗称迟鱼,属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鲥属。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1988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第一级的保护物种,IUCN则未做评估。本鱼分布于中国沿海、南海、台湾,水深0~10米。
鲥鱼体长而侧扁,体被锯齿状的圆鳞。口大,端位,呈一斜裂,上颌正中有缺刻。眼位于头的前部两侧,脂眼睑发达,遮盖眼的一半,背鳍和臀鳍基部有很低的鳞鞘,胸鳍和腹鳍各具一列长腋鳞。全身呈银白色,被侧苍黑色,尾鳍约略与头长等长。背鳍有软条18~20枚,无硬棘;臀鳍有软条18~20枚。一般体长40-50厘米,体重1到1.5公斤,最大可到4公斤。
鲥鱼为江海洄游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殖洄游期间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平时分散栖息于近海中上层,春末夏初(4月~6月)作溯河生殖洄游,产卵后亲鱼回归大海,幼鱼则进入支流或湖泊中索饵,秋后入海长肥,直至性成熟。鲥鱼性急,游动、摄食速度颇为迅速,常因被障碍物撞伤而脱鳞死亡。
鳗
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全世界的鳗鱼主要生长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除了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及美洲鳗(Anguilla rostrata)分布在大西洋外,其余均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区域。
鳗鱼[4]
鳗鱼在陆地的河川中生长,成熟后洄游到海洋中产卵地产卵,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就死亡。这种生活模式,与鲑鱼的溯河洄游性(anadromous)相反,称为降河洄游性(catadromous)。
其生活史分为6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为了适应不同环境,不同阶段的体型及体色都有很大的改变:
卵期(egg-stage):位于深海产卵地。
柳叶鳗(leptocephalus):在大洋随洋流长距离漂游,此时身体扁平透明,薄如柳叶,便于随波逐流。
玻璃鳗(glass eel):在接近沿岸水域时,身体转变成流线型,减少阻力,以脱离强劲洋流。
鳗线(elvers):进入河口水域时,开始出现黑色素,却也形成养殖业鳗苗的捕捉来源。
黄鳗(yellow eel):在河川的成长期间,鱼腹部呈现黄色。
银鳗(silver eel):在成熟时,鱼身转变成类似深似深海鱼的银白色,同时眼睛变大,胸鳍加宽,以适应回游至深海产卵。
鳗鱼的性别是后天环境决定的,族群数量少时,雌鱼的比例会增加,族群数量多则减少,整体比例有利于族群的增加。
沙丁鱼
沙丁鱼,香港人称沙甸鱼,又称萨丁鱼、和。小者长二寸,大者尺许,下颚较上颚略长,齿不显,背苍腹白,肉美,多用来制为罐头食品。最初在意大利萨丁尼亚捕获而得名,古希腊文称其“sardonios”意即“来自萨丁尼亚岛”。
非海豚鲨鱼水中掠食成群洄游沙丁鱼(5张)
一般通称的沙丁鱼不是单指一种鱼,而是泛指被做成罐头的海洋表面活动的小型鱼。根据联合国订立的国际食品标准,世界上共有二十一种可以称做沙丁鱼的鱼类,包括鲱鱼、大西洋鲱鱼、皮尔撤德鱼、油鲱、小鲱鱼(Sprattus sprattus balticus)、南美拟沙丁鱼等,最远横跨了不同的属别。 然而生物学上只有学名Sardina pilchardus的鱼类才是真正的“沙丁鱼”,于贩售时也能单纯称作“沙丁鱼”而不需加上秘鲁等地域名称。
沙丁鱼在中文界的学术性称呼是弱鱼,而在台湾,人们称它为“沙丁鱼”,台语称它为“四破鱼”,是属成群回游的鱼种。
沙丁鱼属集群性洄游鱼类。分布于东北大西洋、地中海沿岸。沙丁鱼又分2亚种,即欧洲沙丁鱼,头长为体长的20%至23%,见于欧洲沿海和非洲西北岸。地中海沙丁鱼,头长为体长的18.5%~21%,见于地中海、黑海沿岸。
拟沙丁鱼属集群性洄游鱼类。分布于东太平洋美洲沿岸、西太平洋亚洲沿岸及非洲南部沿海,有5种。常见有远东拟沙丁鱼,产于日本、朝鲜、中国、俄罗斯堪察加沿海。加州拟沙丁鱼,产于北美太平洋沿岸。南美拟沙丁鱼,产于南美秘鲁与智利沿海。南非拟沙丁鱼,产于南非及纳米比亚沿海。澳洲拟沙丁鱼,产于澳洲南部及新西兰。
小黄鱼
小黄鱼(学名:Larimichthys polyactis,Pseudosciaena polyacti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鱼类,俗名小黄瓜、厚鳞仔、黄花鱼、大眼、花鱼、古鱼。本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朝鲜以及中国东海、黄海、渤海等海域,属于暖水性底层鱼类。其多生活于水深不超过105米以及软泥或泥沙底质的海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上海。小黄鱼体侧扁,口大,唇橘色。鱼体背部色较深,为黄褐色,腹部金黄色。尾柄细长,尾鳍楔形,与大黄鱼极为相似,背鳍硬棘10-11枚;背鳍软条31-36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9-10枚;脊椎骨28-30个,体长可达40厘米。小黄鱼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主要以糠虾、毛虾以及小型鱼类为食物,秋末返回深海。
金枪鱼
鲔鱼(拼音:wěi,注音:ㄨㄟˇ,音同“伟”,又名金枪鱼。香港人起初用近似其英语的发音读做吞拿鱼而一直沿用至今。澳门以葡萄牙语旧译为亚冬鱼),是一种鲭科的海洋生物,大部分皆于于鲔属。
鲔鱼的肉色为红色,这是因为鲔鱼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红蛋白所致。有些鲔鱼,例如蓝鳍鲔(T. thynnus、T. maccoyii、T. orientalis)可以利用泳肌的代谢,使体内血液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水温。这项生理功能使鲔鱼能够适应较大的水温范围,从而能够生存在温度较低的水域。游泳速度快,瞬时时速可达160公里,平均时速约60-80公里。鲔鱼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与大西洋中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大洋性鱼。鲔鱼的游程很远,过去曾经在日本近海发现过从美国加州游过去的鲔鱼。鲔鱼有8个品种,其中多数品种体积巨大,最大的体长达3.5米,重达600-700公斤,而最小的品种只有3公斤重。鲔鱼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条50公斤重雌鱼,每年可产卵500万粒之多。鲔鱼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海产食材,经济价值较佳。但因被渔民过度捕捞,已对它们的种群数量造成威胁,最明显的莫过于蓝鳍鲔。因此国际间开始管制鲔鱼的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