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苗养殖(蛋种鸭养殖技术)

养殖吧 2022-12-02 16:01 编辑:admin 51阅读

1. 蛋种鸭养殖技术

种鸭是鸭的一种 是专门用作配种的鸭! 是比较优秀的身强力壮的公鸭!

祖代种鸭相当于纯种的种鸭的意思!

通俗地说,在动物名称前加“种”,指的是用于繁殖的动物。

想要保证自己养殖场地的鸭苗质量,那么种鸭的养殖管理就很重要了。养殖种鸭会和普通的蛋鸭、肉鸭有所区别,种鸭更倾向于优质的养殖服务,各方面均衡的发展,才能养出优质的种鸭。

2. 蛋鸭养殖场

鸭子被赶上了网床,从水鸭变成了旱鸭,这个模式叫水禽旱养新模式,不仅破解污染难题,还提高养殖效益。

普通养殖场养鸭,一平米只能养7只。而鸭子上了架,一平方米可养27只鸭。靠着这种新模式,2018年,浙江省养殖户林柳伟养殖蛋鸭9万多只,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网床养鸭,提升成活率

在网床上的鸭子不和粪便接触,羽毛干净整洁,有效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因为是蛋鸭养殖,他把养殖场分为了三部分,前头是产蛋房;中间是休闲区,铺的是镂空网格,使鸭粪掉落,确保清洁、减少病害;后头是浅浅的“澡堂”,2000只鸭仅用8立方米水。

这种养殖大棚需要铺设地板砖,安装自动除粪和通风系统,地板砖刮粪干净,粪水不往地下渗,对土壤没有污染,达到环保目的。

鸭粪浇果园,环保省钱

为了消耗鸭粪、液体肥,他300多亩的基地中,搭建了160亩的橘园和40亩水塘。鸭子的冲栏水、洗澡水先贮于水塘,待沉淀和发酵后,用作橘园的液体肥。

目前,林柳伟养了9万多只鸭,每年花费20多万元便可解决污染问题,刚好抵去了橘园的用肥成本。

水禽旱养技术在大棚内进行,不受季节、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养鸭。

根据《农业科技报》报道:这种网架还可养肉鸭,40天就能出栏,周期短、见效快,不仅养殖户收入高,而且还环保。这种新生产方式的运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养鸭队伍中。

3. 蛋鸭养殖技术和方法

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一.鸭场与设施要求  (一)场址要求  1.鸭场周围500m内无其它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应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500m以上;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 鸭舍附近有一定的水面,水深1m以上,水体清洁、无污染。  3 .鸭舍应有运动场,一端连接舍门,一端连接鸭滩(鸭上下水的地方)。鸭滩面积与运动场相似,宽约2m~3m,其坡度呈20度~30度。  (二)场内布局与设施要求  1. 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划分,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2. 与外界接触应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2. 生活管理区设有主大门及消毒池。区内建有生活、办公设施和兽医室、饲料仓库、车库等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4.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各区域间、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5. 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及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应设防鸟、防虫和防鼠设施。  二.卫生防疫要求  (一)卫生要求  1.进鸭前必须对鸭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并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消毒剂对料槽、水槽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在日光下晒干备用。每周至少对鸭舍消毒2次,鸭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勤换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2.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厂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按照GB/T 16569-1996的要求进行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入生产区。特定情况下,严格消毒穿戴保护服后方可进入。  3. 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进入鸭舍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鸭舍入口设供工作人员鞋消毒用的消毒池或消毒盆。舍内和水陆运动场至少每周消毒1次。  (二) 蛋鸭免疫  1. 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搞好免疫工作。  2. 推荐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8~14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2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60~9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疫苗。  三 饲养方式  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宜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  四. 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0~6周)饲养管理  1. 进雏: 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2. 雏鸭选择: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活泼喜动的雏鸭。  3. 雏鸭饲养  ① 开水:“开水”,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雏鸭干毛,打转,有三分之一小鸭伸长头颈,形似觅食状,即可“开水”。  ②开食: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调教让鸭啄食。  ③饲喂次数:(1~7)日龄,每天喂6次,其中白天4次,晚上2次;(7~21)日龄,每天5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只为宜。饲喂原则为“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  4. 雏鸭管理  ① 温度:在鸭子休息时及夜间,鸭舍内离鸭背20cm处的温度应达到:第1日龄32℃,(2~7)日龄31℃~28℃,(8~14)日龄28℃~25℃,15日龄以后保持在25℃~20℃。白天及鸭子活动时舍内温度可低2℃~3℃。应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  ② 密度:(1~7)日龄25~30只/ m2,(7~14)日龄20~25只/ m2,(15~28)日龄15~20只/ m2。 夏季适当降低,冬季适当增加。  ③ 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60%~65%,14日龄后相对湿度65%~75%。  ④ 光照:(1~3)日龄24小时,4日龄以后每天减少0.5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⑤运动与戏水:5日龄后雏鸭可以调教下水,分批分时将雏鸭慢慢赶入浅水中活动3~5分,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每天1次~2次,一周后增加到3次~4次,每次5~10分,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下水时如果发现雏鸭发抖,应立即停止,并烘干羽毛。7日龄后在鸭舍内外温差低于5℃时,需运动20分左右。  (二) 育成期(7~16周)饲养管理  1. 育雏料过渡到育成料宜5天,替换比例一般每天为20%左右。  2. 喂料应遵循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控制总量的原则。  3..蛋鸭进入育成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伤残鸭。  4. 育成期间的鸭每周末应称重一次,称重鸭只的比例是该批蛋鸭的5%,一般不少于60只。  5. 蛋鸭育成期只利用自然光照,通宵以弱光照明。光照强度在3Lux~5Lux之间。(Lux:勒克斯)  6. 每天观察项目:鸭群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产蛋期(17~72周)饲养管理  1.在蛋鸭开产前二周放入少量公鸭,放入比例为2%~3%。  2. 根据蛋鸭品种的不同,适时掌握开产期。开产期体重要求在1400g~1500g。  3.从产蛋初期(100~120日龄)开始,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饲料营养,提高粗蛋白水平,并适当增加饲喂餐数。白天喂3次,夜间9~10点增喂1次。  4.从产蛋率达到60%起应供给蛋鸭高峰期配合饲料。应掌握饲料过度时间,一般以5天为宜,每天替换比例为20%。每只鸭日采食量控制在150g左右。  5. 采用自由饮水,并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6.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7. 室内相对湿度宜为60%~75%。  8. 根据蛋鸭品种和鸭舍面积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8~9只/ m2。  9.改自然光照为人工补充光照。日平均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少于14小时,增加人工光照时每次增加1小时,每隔7天增加1次,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7小时。光照时间稳定后,不得增减。通宵以弱光照明,弱光强度为3Lux~5Lux。  10. 产蛋中期不断挑选出停产鸭、低产鸭、残次鸭。  11. 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包括蛔虫、鸭虱等。  12. 鸭蛋收集:  ① 盛放鸭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  ② 定时集蛋,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  ③鸭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五.废弃物处理:鸭舍清理出的垫料和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肉尸处理应符合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  六 记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雏鸭数量及鸭舍编号、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日龄、存栏数、产蛋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喂料量、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死亡原因。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4. 笼养蛋鸭最新养殖技术

笼养鸭因长期在鸭笼中饲养,活动空间受到限制,鸭子大部分时间伏着休息,活动少,易导致软脚病等脚部问题。 夏天高温季节,如没配备降温设施,热应激反应严重,中暑时常发生。

另外笼养蛋鸭的饲养管理操作都是在与鸭子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进行的,难免会对鸭子产生不良影响。

5. 产蛋鸭子的养殖技术

为提高产蛋鸭的产蛋量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营养元素,或是通过头部降温、电刺激、食槽着色等方法促进产蛋量,具体如下:

1、加喂维生素C

研究成果表明:当鸭舍温度为32℃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0毫克维生素C,1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2%左右;舍温为35℃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4毫克维生素C,在2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1%。在17.8℃~44.4℃的气温下,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400毫克,3个月可增产约6%的鸭蛋;在7℃~20℃的气温下,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毫克维生素C,48周内增产鸭蛋7%。

2、加喂胆碱

试验结果表明:加喂0.05%胆碱的蛋鸭产蛋率为96.2%,平均蛋重68.5克,平均最终体重1743克;而不添加胆碱的蛋鸭产蛋率为93.3%,平均蛋重63.7克,最终体重只有1706克。

3、加喂花粉

研究表明,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母鸭,产蛋量可提高11%,而且蛋色鲜艳、蛋黄比一般蛋黄大。

4、加喂色氨酸

某养鸭试验场的试验表明,在蛋鸭的基础口粮中添加500毫克/公斤的色氨酸,产蛋率比不添加的要提高9%,日产蛋量增加 5.5克,而且在53周龄以后的产蛋率仍有提高。

5、加喂刺五加叶粉

农业专家经试验发现,对处于产蛋后期的13~14月龄的母鸭,按每公斤体重给予刺五加叶粉0.15克,饲喂的第10天,每千只鸭能多产蛋242.8个,比对照组提高4%,10天以后的产蛋量比对照组提高5.7%~17.8%。

6、加喂红辣椒

畜牧学家的研究表明,将红辣椒晒干磨成粉拌入饲料中喂蛋鸭,既可提高产蛋量,还可使蛋黄颜色由淡黄色变深黄或土红色。具体做法是:在鸭饲料中添加1%的红辣椒粉和苜蓿粉,再加入少量的植物油,然后用来喂鸭,产蛋率可提高7%~8%。

农牧研究所的试验证明,采用饥饿法可提高母鸭的产蛋量。其方法是:在母鸭进入产蛋期的前1个月进行饿饲,即从第1周开始逐步减少饲料量,1周后的饲料量控制在正常量的1/20,主要以饮水为主,使母鸭处于高度饥饿状态。饿饲1月后逐渐添加饲料到正常量,恢复到正常量以后即进入产蛋期,由于在饥饿阶段,母鸭的营养生长受到控制,转入生殖生长,故促进了生殖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因而可提高产蛋量40%左右。

8、头部降温法

大学研究发现,夏天只要使母鸭的头部经常保持清凉,就可以增加产蛋量。因此,他们在每个鸭笼的顶部安装一条风管,供给冷气,降低母鸭头部温度,结果使母鸭的产蛋率提高25%左右。

9、电刺激法

专家研究证实,采用电刺激法可提高母鸭产蛋率,使通常只有14个月的产蛋期延长到2年。其方法是:首先接上电源并调至鸭体能适应的电压,然后把正负极棒的尖端分别接触在鸭体表面与卵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3秒的电刺激后,停1秒,再刺激1次3秒。采用电刺激,宜在开产后第7天进行,效果最好。产完蛋后(1年左右)要继续产蛋,也按上述方法进行,但原则上每只鸭1年内只能进行1次电刺激。

10、食槽着色法

学者发现,鸭喜欢绚丽多彩的颜色。因此,将喂母鸭的食槽涂以各种颜色,使其彩色相间,母鸭的食欲大增,产蛋量可提高12%左右。

拓展资料:

养殖窍门:

1.避免着凉

应在背风向阳、高爽干燥的地方建鸭舍,并勤换垫干草或干炉灰,舍温控制在5摄氏度以上。

2.补充光照

每天应保证光照时间15小时左右,以促进蛋卵成熟。每15平方米安装40瓦灯泡1个,灯头高度距鸭体2米,灯与灯距离3米。

3.适宜密度

每平方米面积:地面平养6-8羽,网上平养8-10羽,笼养20羽,以利蛋鸭之间相互取暖。

4.补喂精料

产蛋率在6成左右时,每天补喂3次;在8成以上时喂4次,饲料量也要相应增加,每只蛋鸭每天喂100-200克饲料,但不要更换饲料品种,更不能过多喂食谷粒料,相应增加一些青绿饲料和粗料。

5.吆喝噪鸭

每天至少要进行4次“噪鸭”,就是在棚舍内轻轻吆喝鸭群全部起身,并缓缓驱赶鸭作圆圈运动,每次至少兜5圈,以增加运动量,健壮身躯。

6.灵活放水

晴天宜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左右下水洗澡,时间10分钟左右;多云、无风日,上午下水一次,下午可不下水。

7.加喂夜食

冬季昼短夜长,夜间气温较低,可添喂一次温热饲料,不仅能增加鸭子的营养,也有利于鸭子御寒,提高产蛋率。

8.防止应激

日常应保持圈舍安静。白天、晚上,特别是凌晨禁止受到狗、猫、鼠、鞭炮等袭击和刺激,以防蛋鸭受到应激而破坏排卵规律,甚至停产。

6. 蛋鸭最新养殖技术

一、棚舍与设施结构

鸭舍建筑为封闭式钢架结构,面积1200m2,参数如下:鸭舍长度72m,宽度18m,檐高4.5m;舍内网床离地高度1.5m,网床材料采用无毒的聚丙烯或者是聚乙烯塑料制作,防止肉鸭形成腿患。单个网片外形为:1000mm*500mm*40mm,网格尺寸为16×16mm,采取插接方式固定,单片承重600斤左右。网床一侧为蛋鸭产蛋区,宽度为5m,设置产蛋箱,另一侧为自动饮水设施,中间为自动喂料设施,发酵床垫料厚度40cm,配套一套自动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通风降温为纵向湿帘加风机通风方式,并在鸭舍进口处建有饲料储存间和鸭蛋储存间。

二、养殖技术要求

1、雏鸭饲养管理

1.1 育雏前准备

育雏期为0~2周龄,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鸭的成活率;将网床隔成2m*3m左右的单元格,育雏前一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饲养密度15只/m2~25只/m2,饲养密度不宜过小,以免造成空间浪费和保温不佳,并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注意观察雏鸭的活动状况,避免出现“扎堆”和“出汗”现象。

1.2 饮水与开食

掌握“先饮水,后开食”原则。饮水时间依据天气和运输时间而定,天气较热或运输时间较长,为防止脱水,应延长饮水时间,一般饮水后6~12小时后开食。前一周采用自由采食,从第八天开始分餐饲喂。

1.3 光照与管理

育雏第一周需24小时光照,从第二周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逐步过渡到每天16~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不少于20勒克司,光照制度一经确定后须严格执行。适时巡护,防止雏鸭打堆,及时捡出弱、死雏,保持舍内安静、通风干燥及饮水器、料槽清洁,并定期消毒等。

1.4 营养与选留

雏鸭料选择全价、适口性好、易消化的粹粒或颗粒料。2周龄育雏结束时选留,凡发育正常、健康活泼、体重外貌特征达到品种标准要求的雏鸭作为选留对象,剔除残弱病次鸭。

2、育成鸭饲养管理

2.1 密度与消毒

第3周起至15周为育成期。去掉育雏期的单元隔板,逐渐增加在网床上的活动范围, 3周~8周每平方米养10~12只,9周~15周每平方米养8~10只;注意舍内温湿度及通风条件,并定期消毒。

2.2 营养与管理

喂以全价育成鸭料,到育成中后期,对育成鸭采取每天仅喂至标准采食量的70%~80%,保持适宜的体重,防止体重超标;专人管理、避免应激、规范日常管理规程,及时淘汰病弱鸭。

3、产蛋鸭饲养管理

3.1 营养与环境

逐步从育成料过渡到蛋鸭料,喂以产蛋期全价颗粒饲料;保障舍内适宜温度15℃~25℃,湿度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5只~6只。

3.2 管理与淘汰

执行严格的免疫程序和卫生清洁制度,舍内外环境和用具用及时清洗消毒;每天及时收集种蛋并记录;专人管理,避免应激,规范日常饲养管理规程,及时发现病残鸭;使用年限一般为1年~1.5年。

三、发酵床制作与管理

1、发酵床制作

1.1 垫料原料选择

垫料原料要求无腐烂、毒害、霉变,而且要求透气性好、吸水性能强,一般以稻壳和锯末为主。

1.2 垫料原料配比

以稻壳和锯末按照2:1的比例混合制作发酵床垫料,料厚度不低于50cm.

1.3 湿度控制

发酵床表面水分应保持在30%~40%,发酵层水分保持在50%左右。

1.4 温度控制

将适量的发酵菌均匀撒在发酵床垫料上,用自动翻耙机将发酵床垫料与菌种混合均匀,翻耙深度不低于30m,垫料发酵3~5d后,气温高则时间短,气温低则时间长,待发酵层(发酵床表面10cm以下)温度达25~35℃即可。

2、发酵床管理

2.1 发酵床的翻耙频率

一般从雏鸭饲养至第7日龄翻耙1次,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个体增大,排泄量增加,8~20日龄每隔3~5d翻耙一次,21~30日龄2~3d翻耙一次,30日龄之后1d翻耙一次,直至出栏。

2.2 发酵床的翻耙深度

采用自动翻耙机翻耙,翻耙深度30cm左右。

2.3 发酵床的温度控制

发酵床适宜的温度控制范围为20~40℃左右。发酵层(发酵床表面10cm以下)温度不宜低于15℃,否则应增加垫料厚度或补充菌种;另外,当温度出现异常时,还要检测湿度,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

2.4 发酵床的湿度控制

发酵床适宜湿度控制范围为38~43%(手握不成团,摊开即散)。当发酵床垫料湿度超过65%时,发酵由好氧向厌氧转化,发酵床温度急剧下降,影响粪便的降解能力,应改进供水系统防止饮水系统滴漏,立即用翻耙机进行翻耙,加强舍内通风换气,降低发酵床垫料湿度。当发酵床垫料湿度低于15%时,垫料干燥出现扬尘,抑制发酵菌生长,应配合适量发酵菌适当喷雾洒水,保持适宜水分含量。

2.5 出栏后发酵床管理

饲养一批结束后,及时对发酵床垫料进行翻耙,便于粪便及时发酵分解,待鸭舍消毒完毕后按初次添加量的10~30%补充发酵菌,保障发酵床正常发酵过程。

3、垫料使用年限

一般情况下,发酵床垫料可使用3年以上。如养殖过程中发现粪便味和氨气味严重,进入鸭舍咽部和眼睛出现不适时,则需要及时补充菌种和新鲜垫料,使用3~5年后,如果补充菌种也无法达到满意的发酵效果,特别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舍内氨气的浓度大于0.005%,进入鸭舍氨气刺激眼睛出现发红、流泪;发酵层温度低于20℃时;垫料吸水性严重下降,易湿不易干时,就需要把原发酵床作为有机肥处理,重新制作发酵床。

四、效果观察

蛋鸭上网下床技术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蛋鸭养殖模式,避免了蛋鸭养殖污染水体的局面,改善了蛋鸭养殖环境条件,经对160日龄产蛋鸭(绍鸭)3个月的饲养观察,平均产蛋率87.6%,较同期鱼鸭混养的同类蛋鸭82.3%,提高了5.4个百分点,死淘率下降2.3%,耗料水平下降6.8%,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五、注意事项

1、蛋鸭上网下床养殖技术对鸭舍的环境控制技术要求比较高,在鸭舍建设上要注重通风口的设计,要做到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协调,在春秋季节以自然通风为主,夏冬季节强制通风为主,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蛋鸭生产性能。

2、鸭舍可预留通道与鱼塘相连,采用上网下床养殖与定期亲水放水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中蛋鸭每周放水一次,放水时间2小时,可有效满足蛋鸭水禽特性。

3、蛋鸭上网下床养殖一定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密度要和单位面积发酵床消纳降解能力相匹配,同时要注意渗透漏现象对床体的影响,避免死床。

7.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

饲养蛋鸭五大要点

1、正在产蛋期间的鸭,一见饲养员拿食盆进鸭圈,就很快围聚争食,表明食欲旺盛,可适当多喂一些;反之,说明食欲差,应少喂一些。

2、所产的鸭蛋形状圆满,说明食足鸭肥,饲养管理好。若蛋的大端偏小,是欠早食;小端偏尖,是欠中食,均应补充足够的饲料。

3、蛋壳薄、有沙眼,或粗糙、壳软,说明缺钙,要及时补充钙粉、骨粉、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保证营养齐全。

4、水、料充足,鸭产的蛋形圆满而个大,一般14个蛋为1公斤;料、水不足情况下,需16~18个蛋才有1公斤。平时应根据鸭蛋重量情况,调剂鸭的饲养管理。

5、鸭在早晨2~5时产蛋,说明喂料得当;若产蛋时间推迟,且越产越小,说明快要停产,应迅速补充精饲料,提高蛋鸭营养水平。

公母搭配

鸭的性欲越强,产蛋愈多。因此,产蛋鸭群中要配备足够的公鸭。小群饲养每100只母鸭配一只公鸭,大群饲养每200只母鸭配养1只公鸭,可提高产蛋率5%~8%。蛋用种鸭每20~30只母鸭配养1只公鸭。商品鸭在产蛋期、休产期、换羽期将公鸭隔离,以免骚扰。

定期防疫

切实做好防疫工作。预防鸭瘟,可用鸭瘟弱毒疫苗,雏鸭20日龄后接种,每只腿肌注射0.5毫升,成鸭每次每只胸肌注射1毫升,成鸭每隔6个月注射1次。预防,可用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雏鸭20日龄后每只腿肌注射1毫升,3月龄时胸肌注射2毫升,免疫期为75天。也可用土霉素,按100只鸭用25万单位的土霉素5粒的剂量研末混入饲料或溶于水中,2~3周喂1次。

目前,国际鸭蛋市场看好,鸭蛋和鸭蛋产品出口呈现大幅度增长之势,鸭蛋的年出口量已达5万吨左右。国内市场需求也很旺盛,年产鸭蛋约300万吨,每人平均 不足2.5公斤,未来鸭蛋的消费量还会继续上升。我国养鸭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大的鸭蛋消费和贸易国,养鸭的数量、品种资源及生产技术等方面均居世界前 列,发展蛋鸭养殖业潜力巨大,

8. 种蛋鸭的养殖技术

适宜的湿度使初期胚胎受热均匀,后期有益于胚胎散热。 出时水与二氧化碳作用使蛋壳变脆,有利于破壳出。湿 度太大,蛋内水分蒸发少,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长,卵黄吸收 不全,出现大肚子鸭,雏鸭成活率低。  湿度太小,蛋内水分蒸 发快,胚胎发育加快,雏鸭出壳早,绒毛干燥,出壳难。  整个解 化期,湿度控制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合适的空气相对湿 度为:1~8天为70%,9~16天为60%~65%,17~24天为 50%~55%,25~28天为70%。  如恒温孵化则空气相对湿度 宜控制在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