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木耳养殖技术毕业论文
用温水泡发之后,用开水焯一下就可食用,凉拌热炒均可,清肝明目,有益健康 对于黑木耳煮熟后食用会破坏其有效成分的说法,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有关黑木耳研究的论文,均未见相关记载。药理学研究表明,黑木耳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黑木耳多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高,因此黑木耳煮熟后更有利于黑木耳多糖的吸收利用。国内有关对黑木耳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中,木耳的服用方法大多采用煎汤后浓缩服用,且其临床研究结果均已证实,这种服用方法在降低血脂、血液黏稠度以及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具有较明显效果。煎汤后浓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煎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此外,未经炖、煮的黑木耳较难消化。因此,黑木耳在食用时还应以熟食为宜,特别是消化功能相对减弱的老年朋友更应格外注意。 其实,黑木耳除了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外,对各种结石也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这是因为黑木耳中的发酵素和植物碱能够促进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各种腺体的分泌,使结石易碎变小,因而可起到辅助排石的作用。此外,黑木耳还具有抗辐射的作用。实验研究证明,黑木耳对放射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因此,医院放射科工作的人员以及整日与电脑朝夕相处的朋友也应适当多吃点黑木耳。 人们吃东西时常认为越新鲜越好,但新鲜的黑木耳则不宜食用。这是因为,新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食用后身体被太阳照射的暴露部位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出现瘙痒、疼痛、水肿,甚至发生感染,严重者因喉头水肿还可发生呼吸困难。此外,因黑木耳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的作用,因此患有血小板减少等有出血性倾向疾病者,应少食或不食黑木耳,否则,会加重出血倾向。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黑木耳虽然对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在病情未稳定时还应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黑木耳食疗,对于轻症或亚健康者方可以黑木耳食疗为主。此外,黑木耳有一定的滑肠作用,故脾虚消化不良或大便稀者忌食,对本品及相类似真菌过敏者也应慎食。
2. 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栽培技术
菌丝体生长适温23~25℃,子实体为15~20℃。
段木栽培的适宜含水量50%左右为宜,代料栽培的基质含水量以55%~65%为宜。
子实体生长发育以大气相对湿度85%~95%最适。
子实体的抗旱能力较强,给予干干湿湿的湿差,可使子实体生长健壮,出干率高。
金耳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大生产方式。
段木栽培需注意的有:
① 段木含水量要求高于香菇和黑木耳,因此砍伐后要注意切勿干燥过度,有的树种含水量较低,砍伐剃枝后可立即接种。② 接种期以自然温度15~20℃最适,接种期较黑木耳要晚些。
③ 采收后干制以自然晾干为好,切忌碳火烘熏。
代料栽培中需特别处理:
① 必须选择有子实体的母种或原种,每袋的接种物必须带有一定大小的子实体块。
② 培养菌丝阶段要采用控温控湿措施,调节金耳和粗毛硬革菌之间的关系,以使金耳菌丝旺盛生长,积累足够的养分,以利出耳。具体温湿度的调控为:接种后置于20~23℃下培养至菌丝长至料深3/4,然后降温至15~20℃,抑制粗毛硬革菌的生长,刺激金耳子实体原基形成。
③ 原基形成后,要干干湿湿管理,光照充足,以利子实体健壮、色泽鲜艳,成为优质产品。
栽培季节栽培季节为春、秋两季,通常从10月开始至翌年4月份止,每年安排2-3个生产周期,每个生产周期50-70天。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第一季安排在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第二季安排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海拔500米以下地区,第一季在安排10月上旬至翌年1月中旬,第二季安排在1月下旬至3月下旬。
3. 黑木耳养殖过程
野生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枝上,丛生,常屋瓦状叠生。也可以用阔叶树类的椴木和木屑人工栽培;生长需散光、湿润和温暖。
木耳从颜色分有白木耳和黑木耳两种,从养殖分有野生的和人工培育的两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是人工培育的,野生黑木耳珍贵稀少,以长白山黑木耳最为著名。
黑木耳状如耳朵,系寄生于枯木上的一种菌类,富含铁、钙、磷和维生素B1等。木耳是木耳科真菌木耳。 新鲜的木耳呈胶质片状,半透明,侧生在树木上,耳片直径5~10厘米,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极细的绒毛,呈黑褐色或茶褐色。
4. 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能生长黑木耳的树种很多,已发现长有野生木耳的树种有:壳斗科、杨柳科、桦木科、榆科、桑科、胡桃科、槭树科、豆科、悬铃木科、樗树料、漆树科、柿树科等树种。华中农业大学校园里的樟树上,经整枝的截面上和已裂口的树杆上也长有许多黑木耳,伐到的樟树上也可采到黑木耳。
究竟用哪些树种来生产黑木耳,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资源较多、易栽培、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而营养丰富的树种,以利于黑木耳生产的发展和获得高产。
华中地区多采用栓皮栎和麻栎来生产黑木耳。这类树种资源多,易造林,萌蘖更新能力强。同时,它的栓皮层还具抗晒、保温、保湿的功能,木材的髓射线较宽,导管粗,有利于菌丝生长蔓延,且其边材发达,营养丰富,木质硬耐腐,
5. 人工养殖黑木耳
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与代料栽培等多种,现主要介绍段木栽培。①制种: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②耳木准备:栽培场地选好后就应准备耳木,常用的耳木种类有完斗科和桦木材的树种,选胸高处直径10~12cm的耳树,砍伐后截成1~1.2m长段,截面用新石灰涂刷,然后置于通风向阳处架晒。③接种:接种用的工具应预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电钻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锯木屑菌种则应填满穴,按紧后盖好预制的树皮盖。枝条菌种插入接种孔后用锤敲紧,使之与段木表面平贴、无孔隙。④定植管理:首先应上堆发菌,将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内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当菌丝已伸延到木质部并产生少量耳芽时,应及时散堆排场。一般采用平铺式排场,用枕木将耳木的一端或两端架起,整齐地排列在栽培场上,经过1个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方法,先埋两根有杈的木桩,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横放一根横木,耳木斜立在横木两侧。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约45°为宜,晴天或新耳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耳木角度应小些。起架阶段栽培场的温、湿、光、通气条件必须调节好,但管理中心是水分问题。起架后最好隔 3d有一场小雨,半月有一场中、大雨,干旱时应人工喷水,解决干干湿湿的问题,保持相对湿度在90%~95%左右。喷水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
6. 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
深坑种植
宽度和深度是一米,而看上去很长的地形是由木耳的数量决定的。我们可以在坑上面用棍子或竹子架起一个架子,把树枝摊开。在坑的底部,两边挖一条窄一点的水沟,中间作为管理通道。该方法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小,且湿度易于保证,无论是用水还是采收都非常方便。如果到了深秋,气温下降了,我们也可以把棚子里的遮蔽物移开,然后盖上一层薄膜来保暖。这种方法目前也是一种高产方法。
2.浅坑种植
宽一米深达33厘米长不限浅坑。在坑底,可以在坑的两边放一块木头,将耳目垂直的放在枕木上,放了以后继续放第二层,放在架子上,根据天气和其他因素盖上胶卷。因为坑里没有管理好的过道,而且太低,所以我们进不去。当木材被翻转和收集时,上面的覆盖物应该被移除,在收获完成后,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麻烦。而且产量不如深坑种植好。
二、黑木耳种植技术
1.制种
有枝条菌种和锯木屑菌种。第一种是把直径1厘米的枝条切成1.5厘米长,加入一些稻壳、蔗糖等,高压杀菌后放入瓶中,放入母种,在25-28度以下培养一个月,菌丝可以装满瓶子,第二是用锯末和麦麸等,形成培养基。
2.耳目的准备
我们经常使用桦木和完斗科。选择胸高直径10-12厘米的耳树,切成1-1.2米段,用石灰刷切碎的一侧,然后把它放在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
3.接种
我们先用乙醇消毒工具。然后,用电钻在树上钻孔,钻孔距离7厘米,垂直深度1.5厘米。将树枝应变放入接种孔,然后用锤子将其与木材表面匹配,使其服帖没有缝隙。
4.定植管理
我们把耳木堆成"山"或"井"的形状,反应器内温度为20-28℃,湿度约为80%。当菌丝长到木质部和少量的耳芽时,必须及时散堆排场。
7. 黑木耳培养技术
最好的方法是直接购买已经接种好且培养至可出耳的菌袋或菌棒,放置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科学管理,待到可以采收的时候直接采收就好。
因为种植木耳过程中制作菌种,接种等过程技术含量比较高且对工作环境比较严格,新手做起来难度比较大。
8. 黑木耳种植技术
答十种木耳种植方法放砖上常期浇水取暖
9. 黑木耳养殖基地
全国十大木耳基地是东至县、东宁市、黄松甸镇、房县、抚顺、扎兰屯、亚东、尚志、长白山、康县、汪清
木耳可分为两种:白木耳和黑木耳,以及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市场上出售的木耳绝大多数为人工栽培,野生木耳珍贵稀有,以长白山木耳最为著名。随着黑木耳大市场的强劲发展,一批创业者和经纪人脱颖而出,开拓自己的事业。已成为我国投资吸引力最大、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10. 木耳的养殖技术
室内培养:利用室内培养,要有保温和通风的设施才能达到要求,先用材料制作放菌袋的架子,高度可以根据培养室的高度来定,一般是3~4层,每一层高45~50厘米。把培养室的窗户用帘子盖上,再把消毒后的菌袋放在架子上面摆放整齐,每一层架子上可以摆放4~5层,两排之间要保持10厘米的距离,以便通风透气,60平方的面积可以摆放4000~6000袋。室内保持黑暗的环境,在架子上面要挂温、湿度计,用来监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当菌丝吃料达到1/3时,就把打开培养室的通风设施,把以前紧密摆放的菌袋拉开1厘米间隔开来,室温保持在25度以下。
此时,菌袋的菌丝处在生长期,里面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温度也要比室温高出几度,用手摸菌袋的外面就有明显感觉。如果菌袋内的温度超过了35度,就有可能出现“烧菌”的问题,菌丝也会出现伤亡,不长子实体,种植户就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