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是怎样的动物
狐狸(犬科动物)一般指狐属
狐属(学名:Vulpes):体长为45-90厘米,尾长25-60厘米,体重2-10千克,最大的超过15千克,雌兽体形比雄兽略小。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爪粗而钝,略能伸缩。尾多毛,一般较发达。
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杂食性,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有些食腐肉、植物或杂食。狐狸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食性杂,好饲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还被引入到澳大利亚等地。
形态特征:狐属物种的体长为45-90厘米,尾长25-60厘米,体重2-10千克,最大的超过15千克,雌兽体形比雄兽略小。是一些耳朵尖,头部三角形,身材苗条,皮肤柔软的动物。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
它们的身体背部的毛色多种多样,赤色毛较多的,俗称为火狐,灰黄色毛较多的,俗称为草狐。头部一般为灰棕色,耳朵的背面为黑色或黑棕色,唇部、下颏至前胸部为暗白色,体侧略带黄色,腹部为白色或黄色,四肢的颜色比背部略深,外侧具有宽窄不等的黑褐色纹,尾毛蓬松,尾尖为白色。此外,还有不少体色的变异类型,如全身毛色为黑色的叫黑狐或黝狐;全身底毛为黑色,但毛尖带有白色,在光照下呈现出银色光辉的,叫银狐或玄狐;全身为赤褐色,肩部有黑色十字形毛的叫十字狐,此外还有倭刀狐等。分布于世界不同地区的有孟加拉狐、阿富汗狐、南非狐、藏狐和北极狐。根据皮毛和形态习性分类的有沙狐、藏狐、苍狐、草原狐、赤狐和耳廓狐。
一、特点
狐狸的眼睛能够适应黑暗,瞳孔椭圆,发亮,类似于猫的眼睛,这一点狐狸和其他拥有圆形瞳孔的犬科动物不同。狐狸具有敏锐的视觉、嗅觉和听觉。大部分狐狸具有刺鼻的味道,由尾巴根部的臭腺放出。
二、生活习性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所以能捕食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等,也食用一些野果。
当它们猛扑向猎物时,毛发浓密的长尾巴能帮助它们保持平衡,尾尖的白毛可以迷惑敌人,扰乱敌人的视线。
扩展资料
种群现状:2018年轿子雪山保护区再次发现赤狐身影
继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年首次拍摄到赤狐影像后,记者2018年10月9日从市林业局获悉,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整理筛查野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再次惊喜地发现了三个不同日期内被拍摄到的赤狐活体影像。
经过几个月的拍摄,科研所工作人员在整理筛查野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于2018年4月17日18时07分58秒在四方井地带样线范围内布设的红外相机再次清晰记录到了赤狐的活体影像。2018年3月21日和4月2日也在同一地点拍摄到了赤狐的活体影像。
保护区第一次拍摄到赤狐的影像是2017年3月20日15点31分,在四方井区域内拍摄到。“时隔一年多的时间在该保护区内再次监测到赤狐,说明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链,我们推测赤狐种群数量有上升趋势。”
该负责人表示。赤狐是食肉目犬科动物,体长50~90厘米,体重5~10千克,最大的超过15公斤,行动敏捷,喜欢单独活动,主要在夜晚捕食,主要以旱獭及鼠类为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狸
狐狸是什么时候换毛。
成年狐狸每年换毛一次。
赤狐和银黑狐在早春3~4月开始换毛。先从头、前肢开始换毛,其次为颈、肩、背、体侧、腹部。最后是臀部与尾根部,绒毛一片片脱落。新绒毛生长的顺序与脱毛相同。在夏初即停止生长。夏毛较冬毛色暗、稀短。在7至8月时剩下没有脱掉的粗长针毛大量脱落,以后针绒毛一起生长,一直到11月形成冬季的长而稠密的被毛。
北极狐春季脱毛从三月末开始,下毛更换在十月底基本结束。12月初或中旬冬毛基本成熟。
银黑仔狐出生时全身。就长满稀短灰黑色的胎毛紧贴在皮肤上,随着仔狐年龄增长,毛色渐渐变黑。当生长到30~40日龄时,银黑狐仔狐在面部能看到白色银毛露出,2~3月龄时,银毛在全身分布就更明显了。
北极狐仔狐十月以前基本是绒毛组成的毛皮。
狐狸的季节性换毛,受光照周期性变化影响,一般在每年九月份狐狸就进入冬毛生长期了,随着气温的降低,日照时间的缩短,狐狸脱去夏毛,生长冬毛,所以在这-时期,我们就要通过改变狐的光照周期,人为控制狐狸的换毛活动。如采取搭棚遮荫等人工增加黑暗时间的方法,来尽量缩短日照的时间,以促进狐狸脱夏毛长冬毛。缩短光照时间,可使狐狸的冬毛提早成熟,提前打皮,降低饲养成本,也能使狐狸皮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
生小狐狸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