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虫病1)焦虫病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病寄生于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和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此病以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2)球虫病牛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本病分布广泛,尤其在潮湿地区往往呈地方性流行及大批死亡。
(2)蠕虫病1)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由吸虫纲片形科肝片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或胆囊炎,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造成大批死亡。牦牛肝片吸虫病,分布普遍,感染率为20%~50%。人偶或感染。
牧民们知道沼泽低湿地带放牧牛、羊,容易感染肝片吸虫病。因此他们对利用沼泽地有丰富的经验,春季一般是半天利用沼泽地、半天利用干燥地放牧,暴雨后不利用沼泽地;每年冬季轮换烧沼泽地,以消灭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
2)棘球蚴病是由某些绦虫的中绦期囊体―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脏器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严重。在我国牧区分布广泛。在四川省阿坝州牧区解剖的牦牛、犏牛,几乎每头都有棘球蚴感染,感染强度从数个至十余个不等。
3)肺丝虫病牦牛的肺丝虫病主要由圆形亚目网尾科网尾属的胎生网尾线虫寄生在气管和支气管引起,主要危害犊牦牛。
4)消化道线虫病是指在反刍兽消化道中的毛圆科、毛线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多种线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这些虫体寄生在反刍兽的第四胃、小肠和大肠中,在一般情况下多呈混合感染。
5)犊牛新蛔虫病是由异尖科新蛔虫属犊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内,引起犊牛肠炎、下痢、腹部膨胀和腹痛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分布极广,初生牛犊感染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引起死亡。被感染犊牛0.5~3月龄期间症状最严重,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和腹泻。有时泻粪中含有血液及特殊恶臭味。有时泻粪中有新蛔虫成虫虫体。有时腹部膨胀,有疝痛症状。体温、心跳、呼吸一般正常。畜体虚弱消瘦,精神萎靡迟钝,后肢无力站立不稳。
(3)蜘蛛昆虫病1)牛皮蝇蛆病是由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皮革质量降低,犊牛发育受阻。牛皮蝇蛆病是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蝇蛆病,在牦牛、犏牛中流行极为普遍。
2)外寄生虫牦牛的外寄生虫,主要有腭虱、毛虱、蠕形蚤、蜱等。主要寄生在体表被毛稀少的部位,如胸背部、肩胛部,一般全身都可见到。
羊寄生虫疾病发病的过程缓慢,造成的羊只死亡的概率比较低,这使养殖人员在养殖中难以发现,但是在羊患有羊寄生虫病之后,会造成其他的疾病,导致羊只免疫力降低,还会产生其他的疾病,对养殖业发展带来不利。为了有效的控制羊寄生虫病的发生,应加强对羊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重要采取预防的手段进行控制。
羊消化道线虫病
1 病理特征
羊消化道线虫病是在羊的体内肠胃中出现了寄生蠕虫,这种寄生虫对使胃肠粘膜受到刺激,还会产生毒素,导致羊的胃肠粘膜出现损伤,对羊的消化功能造成影响,使羊的营养吸收出现问题。羊一般产生的消化道线虫病中包括捻转血矛线虫、球形毛首线虫等,这些寄生虫病在羊食用还有线虫污染的草料或者水源容易产生。
2 诊断症状
羊在感染了消化道线虫病治好,会出现流涕的现象,在咳嗽较为严重的时候,能够在其中发现成虫,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羊只的病情,会使肺部产生炎症,导致羊只出现困乏、不喜食、消瘦等症状。在长时间的作用下,病羊会产生贫血和水样便等情况,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最终导致病羊的支气管全部堵塞,肺部出现膨胀,造成死亡。
3 防治措施
消化道线虫病主要原因是养殖环境消毒工作不到位,造成了环境污染,应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在消化道线虫病高发时期应进行用药驱虫,使用阿维菌素、 敌百虫等药物对羊只进行驱虫。其次,应将羊群的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还应在羊群的饲草中加入适量的硫化二苯胺,有效的预防消化道线虫病的发生,加强防控效果。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进行用药,一般病羊应按照每千克体重使用8-10mg用量的左旋咪唑,还应在日常用粮中加入适当的药物。或者使用丙硫苯咪唑进行治疗,也能够达到驱虫的效果。
羊绦虫病
1 病理特征
不同年龄段的羊只都或感染绦虫病,尤其在幼羊阶段,在成年的羊只中发病概率较低。这种寄生虫病具有地方性流行特点,通常在二月和三月之间最容易发生,在四月份开始发病,在五月份到七月份之间为感染高峰,之后逐渐减少。
2 诊断症状
患有绦虫病的羊只通常呈现精神状态不佳、毛发粗乱、不喜食等症状,身体情况比较虚弱,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当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时候,病羊的身体温度会升高,产生腹泻、心跳速度加快等症状,能够在粪便中发现绦虫节片,之后会卧地不起,导致死亡。另外,患有绦虫病的病羊还会受到虫体的影响出现肠阻塞的问题,造成腹痛的情况,甚至出现肠破裂的现象造成死亡。
3 防治措施
在羊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不应使羊使用带有虫卵的饲草,避免在潮湿的区域放牧。定期的进行驱虫预防处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绦虫病发病的前30d采用药物进行驱虫,一般使用硫双二氯酚或吡喹酮。在驱虫后应将其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将其中的虫卵除掉。其次,应对养殖环境进行有效的处理,定期消毒,当发现了绦虫病的时候,需要进行隔离,在治疗中使用丙硫咪唑悬混液,用量按照羊体重每千克15mg进行使用,或者使用硫双二氯酚进行内服。
羔羊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疥癣、虱蝇;体内寄生虫病主要有线虫病、绦虫病等。防治寄生虫病的基本原则:外界环境杀虫,消灭外界寄生虫环境中病原,防止感染羊群;消灭传播者蜱和其他中间宿主,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对病羊及时治疗,消灭体内外病原,做好隔离工作,防止感染周围健康羊;对健康羊进行化学药品预防。根据寄生虫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年定期驱虫。一般每年4~5月份及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还可用辛硫磷(浓度为0.25%~0.5%)、林丹乳油(浓度为0.025%)、单甲脒杀虫脒(药液与水按1∶500配制)、倍特(即5%溴氰菊酯水剂,50×10-6~80×10-6浓度)等药浴。
羊是草食动物,在日常饲养管理上如不注意,往往会因寄生虫的感染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患病羊轻者消瘦,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重者死亡。
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在于平时加强羊群饲养管理,注意羊舍卫生,饲草干净,饮水清洁;增强羊群体质,提高抵抗力;治疗病羊,消灭体内外病原;粪便处理,环境杀虫,消灭外环境病原体;对羊群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特点,一般每年4月份~5月份及10月份~11月份各驱虫一次。药物驱虫一周后,宜再驱一次,以便使体内幼虫得以驱除。驱虫后要注意羊粪的收集,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引起重复感染。
预防羊寄生虫病,应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用药物给羊群进行预防性驱虫。预防性驱虫通常在每年4~5月及10~11月各1次,或根据地区特点调整驱虫时间。羊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疥癣、虱蝇,体内寄生虫主要有线虫、绦虫等。
防制寄生虫病的基本原则:外界环境杀虫,消灭外界环境中的寄生虫病原,防止感染羊群;消灭传播者蜱和其他中间宿主,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对病羊及时治疗,消灭体内外病原,做好隔离工作,防止感染周围健康羊;对健康羊进行化学驱虫。
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道绦虫、肝片吸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癣、羊鼻蝇、羊虱、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