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叶的种植与管理实验报告总结(箬叶的种植与管理实验报告总结怎么写)

养殖吧 2023-05-16 14:35 编辑:admin 166阅读

一、箬叶种植前景?

前景还是很好的,亩产量2000~3000斤。

箬叶5-6年丰产,亩产2000-3000斤鲜叶,每亩年产值预计可达到5000元以上。

箬叶是一种特殊的绿色宝贵产品,因其叶大、轻薄、耐磨、清香、清凉等特性,是天然无公害产品,被广泛用于民用编织、食品包装、防潮、防霉、提炼箬叶油,化工医药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意义。

二、箬叶种植如何修剪?

1、分株时间。一叶兰的分株繁殖,可在春季气温回升,新芽尚未萌发之前,结合换盆进行分株。一般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

2、分株方法。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使每丛带3—5片叶,以利于成活。

3、装盆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4、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最好是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5、上盆或移栽。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基质作为滤水层,再放入植株。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草炭:珍珠岩:陶粒=2:2:1;草炭:蛭石=1:1;或者草炭:炉渣:陶粒=2:2:1;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2:1、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等。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

三、如何种植箬叶?

箬竹适合在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种植在背风向阳,排水较好的地方种植,土地选择好后,先将土地简单整理一下,比如平整土地,除去土地表面的石头。

之后就是挖坑,挖坑的深度一般是根据主鞭的长度而定,大概40~60厘米最佳,我们在挖坑时一定要把表土层和深土层分开,这样在掩埋时,能够分类掩埋。在坑的最底下进行施肥,而是否一定要选择基肥,因为它比较喜欢这一类型的营养,只有它的养料充足才会长势迅猛,叶子又大又绿。如果在农家里可以选择农家肥或者有机肥,也可以把那些腐烂的农家肥倒在竹子坑里掩埋,掩埋时先用之前挖出来的表土层,进行10厘米深度的埋藏,这时在家罄竹鞭放进坑中。

四、箬叶需要种植多久?

       箬叶种植需要3年才能达到丰产期,因此目前的长势还不算好看,有些箬叶叶片发黄,有些箬叶还达不到裹粽子所需的尺寸。但地面密密麻麻长出的小芽,还是让大家对基地的未来充满信心。

       等到了丰产期,所有的箬叶成熟后,都会由粽子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预计到第三年丰产期亩纯利润4000元以上,总效益220万元以上。而土地流转、箬叶种植、施肥、除草、收割时需要聘请的劳动力,也可以帮村民增收近40万元。

五、箬叶与麻叶的区别?

麻竹叶和箬叶的区别

麻竹叶和箬叶是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外形不同、长宽度不同、产地不同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外形不同

麻竹叶的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是圆的,先端渐尖而成小尖头,上表面没有毛,下表面的中脉隆起并在其上被小锯齿,幼时在次脉上还生有细毛茸,次脉7-15对,小横脉比较明显。叶柄无毛,长5-8毫米。而箬叶的叶片在成长过程中稍微下弯,呈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短柔毛或无毛,中脉两侧或仅一侧生有一条毡毛,次脉8-16对,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叶缘生有细锯齿。

2、长宽度不同

麻竹叶长15-35厘米,宽2.5-7 厘米,而箬叶长20-46厘米,宽4-10.8厘米。

3、产地不同

麻竹叶植株产地主要在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区域,而箬叶植株的产地在海南岛、台湾等区域

六、箬叶的用途与加工?

箬叶除了能够包粽子,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1.作盆栽,加工  箬叶:可用作食品包装物(如粽子)、茶叶、斗笠、船篷衬垫等,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

七、箬叶适合在河南种植吗?

箬叶是一种南方植物,在北方是没有这种植物的

不过有人常常把芦苇误认为是箬叶,箬叶其实是原产于海南岛,在我国的广东还有广西、湖北、湖南、贵州、浙江等地也有,它比较喜欢潮湿的地方,所以在灌木丛旁边比较多,箬叶是一柄一叶终年常绿,叶形优美,在山上的一些密林还有竹林的地方比较多,根据箬叶的生长特性来看,它主要适合在于海拔300-1400米的地方。

八、七叶南瓜的种植与管理?

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抗性强,雌花节位低,耐寒性强的一代种。

2.播种:多数农民喜欢直播,需覆盖地膜保湿增温。按行距0.6m,塘距0.5m,亩栽2000塘,每糖播2粒,3―4叶龄间苗,每糖留长势较好的1苗。集中育苗移栽,方便管理,可用育苗钵或纸杯装营养土育苗,选择没有栽过七叶瓜的土壤过筛与优质腐熟农家肥按6:4的比例配制。为保证出苗土温不能低于10℃。

3.整地:选择没有种过瓜类的,地势高,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田块。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4t,复合肥30K,翻耕耙细整平,按1.2m开墒,墒面宽0.8m,沟宽0.4m深0.3m,墒面弧形中间高两边低。

4.定值:苗高10cm,3―4片真叶约30天苗龄时进行定植。按株行距0.6×0.5m,每墒种2行,盖地膜增温。

5.水肥管理:定植后保持高温高湿促进缓苗,日温28―30℃,夜温18―20℃。缓苗后降温日温22―25℃,夜温10―15℃,控水促根,防止徒长。第一朵雌花开放后根瓜开始膨大时保持日温23―28℃,夜温不低于13℃,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K,或冲施肥3K,每次采收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可尿素和冲施肥轮换使用。

6.点花:维护保证小瓜能正常授粉结实,需人工授粉即农民所说的点花。选择8:00―10:00,将雄花摘下在雌花的柱头上抹一下,一朵雄花可点3―4朵雌花。或者用25―30J/K2,4-D溶液抹在花柱基部与花萼基部之间,处理时溶液中加入0.1%速克灵可预防灰霉病。及时摘除侧枝,并疏掉难坐稳或化掉的瓜。一般保持2叶左右一条瓜。

7.病虫害防治:蚜虫采用黄板诱杀,要求黄板高出植株15―20cm,固定住不摇晃。或者用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000―6000倍液喷雾。正反面都要喷均匀。白粉病用40%杜邦福星(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喷雾,7―10天用药一次,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8.采收:以嫩瓜采收为主,一般定植后35天开始采收,隔2―3天收一次,单瓜约重250g。采收过晚影响食用价值,口感和后期产量。

九、蒌叶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1、气候土壤性喜高温、潮湿、静风的环境,年平均温度在19.5~26℃的地方均可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24~28℃时生长最快,15℃时停止生长,2℃左右受严重冷害。以年雨量1500~2000毫米分布均匀为适宜,雨量太多或过于集中会引起瘟病的流行和水害的发生。以选结构良好、易于排水、土层深厚、较为肥沃、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种植为佳。

2、整地选避风、平坦的地方全垦深耕,将育苗地起成平畦,大田则按株距2米挖深40~60厘米的穴,施足腐熟基肥,再覆土3~4厘米厚,待植。

3、繁殖方法:有插条繁殖和种子繁殖。生产上多采用插条繁殖,在1~3年生的优良母株上选健壮的主蔓做种苗,按常规方法扦插于苗床上,一般20天生根后可出圃定植。

4、定植:于春、秋两季进行。定植时同时竖立石柱作攀援物。

5、修剪整形,一般采用留蔓4~6条,剪蔓4~5次的整形法。

6、绑蔓、摘花、摘叶,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7、施肥,对结果前植株,春季施迟效的有机肥和磷肥;正常生长期,勤施水肥,冬季增施钾肥。对结果时植株,萌芽期施辅助攻花肥,果实生长初期施攻果肥,果实发育期施养果肥,采果后施攻花肥。

8、合理排灌、松土、培土、除草。

十、箬叶的意思?

箬叶,为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植物叶。箬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小枝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肋,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毫米,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厘米,宽4-10.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圆锥花序(未成熟者)长10-14厘米,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花药长约1.3毫米,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笋期4-5月,花期6-7月。

原产中国海南岛、台湾等地。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