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和蚊子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各是怎样的?

养殖吧 2023-02-28 19:25 编辑:admin 119阅读

蝗虫,直翅目,蝗科,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不同。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蛹,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过5次蜕皮,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蛹期,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产卵后淹水时间的久暂与深浅可影响蝗卵的孵化率,土壤干燥一点比较好,湿度过大,蝗卵和幼蝻死亡率高.

〔参考资料〕

成虫:雌虫体长31-40mm,平均33mm;翅长30-3mm。雄虫体长29-35mm,翅长24一25mm,身体主要为绿色,翅长过腹。雌虫触角长23mm,雄虫的25mm。额顶突出如三角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大。触角末端淡黄色。前翅前缘及中域暗褐色,臀域绿色。后足腿节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两侧?quot;人字形沟纹,排列很整齐;胫节瘦小,表面黑绿色,有棘两排,外排14个,内排15个,刺基部浅黄,端部深黑。腹部11节,背面紫黑色,中央脊起部分颜色淡黄,腹面黄色。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一端稍尖,长6-8mm,宽2-2.5mm。赭黄色,有蜂巢状网纹。

黄脊竹蝗 1.成虫 2.卵 3、4.跳蝻

1龄蝻:初孵化时为浅黄色,约经4小时后即变为黄、绿、黑、褐相间的杂色。头灰色,额顶突出如三角形。复眼深灰色。触角尖端淡黄色。后腿有淡黄色条纹。前胸背板前端中线的两旁各有一个四方形黑斑,背板侧面也各有一个较小的黑斑。后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大黑斑。体长9.8-10.9mm,平均10.2mm,触角13-14节,长4.1-5.2mm,平均5mm。前胸背板后缘不向后突出,几乎呈一直线。翅芽不明显,仅中、后背板两侧后缘微向后突出。

2龄蝻:体色较1龄为黄,尤以胸部背板及腹部背板中线色最黄。体长11-15mm,平均12.1mm。触角18-19节,长6.2-7.2mm,平均6.8mm。前胸背板后缘仍不向后突出。前后翅芽向后突出较为明显,在放大镜下可隐约地看出数条翅脉。

3龄蝻:体色大糠趾诨啤M贰⑿亍⒏贡趁嬷醒牖粕�吒��恃蓿�卮讼吡讲喔饔幸缓谏�菸疲�宋葡旅嬗治�粕�L宄?4.9-18mm,平均16.4mm。触角21节,长8.3-9.6mm,平均9mm。前胸背板后缘略向体后延伸,将中胸一部分盖住。翅芽显而易见,前翅芽呈狭长片状,后翅芽呈三角形片状,较前翅芽为宽,翅脉较易看清,翅芽并不翻折于背面。

4龄蝻:体色与3龄相同,体长20-24mm,平均21.4mm。触角23节,长12-13.7mm,平均12.6mm。前胸背板后缘显著地向后延伸,将后胸一部分盖住。前后翅芽翻折于背面,前翅芽位于后翅芽之内,后翅芽几乎伸至腹部第一节末端,翅脉明显可见。

5龄蝻:体色与4龄相同。体长20.8-30mm,平均26.3mm。触角24-25节,长15.7-17.6mm,平均16.5mm。前胸背板后缘极度地向后延伸,将后胸大部分盖住,其上缘长几乎为下缘的1倍。翅芽较4龄时更大,已伸至腹部第三节末端而将听器盖住。将羽化时,身体变为翠绿色。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1代,以卵于土中越冬。在湖南越冬卵于次年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旬至6月初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为孵化末期,有时在7月初尚可看到个别卵块孵化。1龄跳蛹盛见于5月中旬,2龄5月下旬,3龄6月上旬,4龄6月中旬,5龄6月下旬。成虫于7月初开始羽化,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旬开始交尾,7月底8月初为交尾盛期。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在湖南莱阳地区产卵期一直拖延至10月底11月初。1龄跳蛹历期为9-26天,平均14.4天;2龄7-17天,平均9.9天;3龄5-19天,平均9.6天;4龄5-14天,平均10天;5龄7-13天,平均11天。跳蛹一生历期46-69天,平均52天。雌成虫寿命50-84天,平均69天,雄成虫则为54-56天,平均54.6天。

卵产下后随着胚胎发育,其颜色逐渐变深,及至由卵壳外面可以看到复眼、足及单眼时表明离孵化15-19天;卵内呈淡红色,腹部环节明显时表明离孵化7-8天;头部变暗,前、后胸背板出现4块褐斑时,离孵化3-4天;胚胎发育完成,充满整个卵,1-2天即可孵化为跳蛹。

卵孵化盛期为每日14-16时,约占总孵化数的54%,夜晚孵化的甚少。同一卵块的卵粒大多于同一天内孵化完,极少有延迟至第二或第三天的。一般产于南坡的卵较产于北坡的卵孵化早,产于山腰的较产于山顶的早,地被物薄的产卵地较地被物厚的早。整个卵的孵化期可长达1个月以上。卵孵化率约为89-100%,平均98%。

跳蝻孵出后多群聚于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第一天不取食,第二天才开始取食小竹及禾本科杂草叶片,使其边缘呈现许多缺刻。取食时间多为5-8时及18-22时。食量以4龄至成虫开始交尾前一段时间最大,其中尤以5龄跳蝻食量最大,约占蝻期总食量的60%以上。跳蝻上竹的时间一般多为1龄末2龄初,但如地面小竹及禾本科杂草缺乏时,孵化后不久即有上大竹现象,3龄以后则全部上大竹。跳蝻上大竹后,起初集中在梢端取食,3龄后则慢慢分散。当其集中取食竹梢时,竹梢常呈枯黄色,很远即可看到。跳蝻有群聚和迁移习性,成虫有迁飞性。当天气炎热时,常于8时下竹至阴凉处纳凉,侍17时后气温较低又上竹生活,跳蝻及成虫自天黑至次晨朝露未干前甚少活动。跳蝻在脱皮前一天即停止取食。脱皮多在6-11时,而以8时最多。

成虫羽化时间多为5-20时,而以8-10时为最盛。成虫羽化后亦如跳蝻有群聚性,在性器官成熟以前颇好飞翔。迁飞现象常见于晴天或炎热天。阴雨连绵天气对其飞翔不利。自羽化后到性器官成熟,一般需时19-25天,平均需时20天。性器官成熟后成虫即行交尾。交尾时间一般以5-7时或17-21时为最盛。交尾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产卵;据室内观察最长需时22天,最短12天,平均16天。将开始产卵的成虫,食量减少,且仅取食竹梢部分叶子。产卵多在2-6时。

卵产于土中,入土约3.3cm左右。产卵时雌虫先以产卵管挖掘泥土,直至腹部能全部插入,再分泌出一团泡沫状白色带粘性物质,然后将卵粒一层层斜产于此泡沫状物质中。产卵完毕再于卵块上端分泌一些泡沫状物质。在此泡沫状物质上又分泌一团深褐色浓厚粘液。粘液硬化后,即为圆形而中凹的黑色卵块盖,当盖上土粒被雨水所冲,即暴露于土表。一雌一生能产卵1-10块,一般为6块。平均每一卵块有卵最多22.3粒,最少14.5粒。

卵多产于柴草稀少、土质较松、坐北向阳的竹山山腰或山窝斜坡上,也有产于山麓的。由于人为捕打,也有产卵于杉林或其他林地的,但此种情况极少。雄成虫交尾完毕后即死亡,雌成虫产卵完毕后,也逐渐死亡。

跳蝻和成虫有嗜好咸味和人尿的习性。

已知天敌有黑卵蜂。寄生卵,寄生率4.4%;小寄生蝇,寄生于跳蝻,寄生率4.4%;大寄生蝇,寄生于成虫,寄生率达11.4%;红头芜青幼虫取食蝗卵;蚂蚁、蜘蛛、食虫虻吃跳蝻;螳螂捕食跳蝻和成虫;螨类寄生于跳蝻及成虫;益鸟有白颊噪鹛、画眉、黑脸噪鹛、竹鸡、乌鸦等。蝗单枝虫霉(抱死瘟病原菌)及寄生于蝗体内另一种虫霉。

卵块孵化起点温度为12℃,但以16-35℃为适宜,而以30℃左右为最适宜。相对湿度达到70%时即有孵化可能,但最适相对湿度为90-100%。自然界当气温在18℃、地温在20℃以上时,不论晴天或阴雨天,蝗卵均有孵化可能,而以晴天气温为23-26℃、地温为24-27℃,最适于蝗卵孵化。最适于跳蝻脱皮的温度为27-28℃、湿度为90%左右。成虫羽化最适温度30-32℃,湿度为75%。

风对于竹蝗的生存及飞翔扩散有相当大的影响。蝗区竹农有东风放西风收以及蝗虫只怕西风的谚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东风发生在3-5月,随着东风的吹起,天气渐渐变暖,而跳蝻也就在5月中旬左右发生。西风多发生在8-10月,此时天气已渐渐变冷,而且交尾产卵后的蝗虫,其生命本已濒于死亡,一旦西风吹起,即可促使其提早死亡。当竹蝗飞翔扩散时如遇有风吹起,则可增加其扩散距离。

通过对黄脊竹蝗生命表的研究组建了黄脊竹蝗3年平均生命表系统模型,为预测此虫数量消长趋势及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对黄脊竹蝗防治指标研究结果认为,毛竹叶片损失10%时即需进行防治。但防治指标受到许多因子的影响,例如竹林竹叶蓄积量、防治成本、不同竹林地情况等等。因此,在应用此项指标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虫情调查及预报

查卵:黄脊竹蝗卵一般产在背北向阳、土质较松、大竹和杂草较少的山腹或两山之间的山谷斜坡或小路两旁。产卵场所常常有头壳、前胸背板和后足等尸体遗骸存在。一般在竹梢叶片被害的山地和有红头芜青的地方有卵存在;又地面小竹、杂草被害严重地方可能有卵块存在。卵块上端有一胶质硬化黑色圆盘形盖,当被水冲刷,常能暴露于土表。

查蝻:孵化期中除观察孵化日期、地点、面积和密度外,还须掘出卵块检查孵化率和卵的发育进度。一般在卵壳外面看到眼点时约14天后跳蝻即将孵化。在卵发育后期,还可清楚地看出跳蝻腹节和卵壳变薄等现象。监视跳蝻活动和了解孵化数量十分重要,一般从发现跳蝻孵出之日起10天左右(大部分跳蝻是1龄末2龄初)必须施药,否则跳蝻上大竹,防治就较困难了。

分布

分布于湖南、四川、江西、福建、广西、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安徽、云南。

竹蝗的防治方法

1、除卵:在竹蝗产卵期作出标志,并绘出标记图,然后在小满节挖出卵块置于纱笼中,以便卵寄生蜂飞出,达到除卵和保护天敌的目的。又可于林间栽植泡桐树繁殖红头芜青,以消除蝗卵。

2、除蝻:在大多数跳蝻出土但又未上大竹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手持竹扫把于小竹、杂草或灌木上捕打跳蝻;或以3%敌百虫粉或2.5%甲基1605粉,每亩1.5-2kg喷撒;或在露水干后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或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雾;也可用杀虫净油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或于蝗卵地释放白僵菌,使跳蝻刚孵出就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当跳蝻已上大竹甚至已有部分成虫出现则只有采用烟剂熏杀。烟剂使用方法:使用林丹做成的烟剂,每亩用量0.5-0.75kg。放烟时风速要在1.5m/S以下。放烟时间以清晨东方快要发白至日出前一段时间最为适宜。21时左右亦可放烟,但因山路崎岖,行动不便,故非不得已时,一般多不采用。无风阴天,整日可以放烟。对于下木丛生的竹林,为便于放烟,应事先砍好放烟道。放烟道设立位置,依产卵地地形而异,以能使烟雾弥漫全产卵地直到竹林顶端而不致很快流失为宜。放烟道宽度以能容一人手执烟筒自由行走为度。放烟筒可用竹筒作成,筒的一端留节,另一端竹筒旁装一柄,柄与筒身指近筒口的一边)所成角度要稍大于900,如此放烟时烟雾才不致扑向放烟人身边。竹筒大小以能容2kg烟剂即可;无竹筒地区,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如铁筒、木盒、纸盒须用防燃物处理)均可。放烟方法以移动法收效最大,但如地形太复杂也可采用移动法结合固定法,或仅采用固定法亦无不可。采用移动法时放烟人移动方向必须与风向垂直;采用固定放烟时,烟筒必须放在上风处。烟雾流动因地形及风速大小而有一定的规律。无风时在山脊放烟,烟雾必定慢慢流向山麓,有风时(指在1.5m/S以内)烟雾随风流动,最后流向低地。在有些情形下自山麓放烟烟雾可直冲至山顶。为了掌握好风速、风向,以便把烟放好,放烟前可先点燃一小撮烟剂以确定烟雾去向,如烟雾笔直上升,表示无风;如稍向一边慢慢地斜行表示风速在1.5m/S以内;如烟雾很快地流走,表示风速已超过1.5m/S,此时一般已不宜放烟。

3、用混有农药的尿液装入竹槽,放到林间,诱杀成虫。

4、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黄脊竹蝗技术

(1).应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黄脊竹蝗的意义

A.搞好竹蝗防治是保护竹子资源的需要

我省现有竹林面积35.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30多个竹子产区县(市)内。竹子是林业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的经济林种。在主要竹产区竹子产生的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我国十大竹乡之一的广宁县,现有竹林面积达6.7万公顷,以青皮竹为主,1984年以来年竹产量有20~25万吨,1993年以来竹业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竹业的发展对该县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地方财政收入有着重大影响。因此,竹子被誉为广宁人民的命根子。又如龙门县南昆山,全镇有毛竹面积0.37万公顷,占总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毛竹50-60万根,产值300万元以上,是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竹子生产总是受到竹蝗危害的影响,我省年均发生竹蝗面积1.5万公顷左右(全国统计竹蝗年发生面积达7万公顷)。在竹产区对竹蝗防治极为头痛,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防治。如广宁县常灾年份发生面积达0.8万公顷,就1991年曾发动群众上山捉跳蝻,共收购0.7万公斤,耗资33万元。原县竹子办每年分发给竹农的'林丹烟剂'就超过20吨。龙门县南昆山1997年以前,每年防治竹蝗费用在10万元以上。因此,搞好竹蝗防治是保护竹林资源、增加经济收益的需要,是竹产区群众的迫切要求。

B.应用灭幼脲防治竹蝗的由来

由于竹子的经济效益好,竹蝗防治工作一贯较为重视,群众积极性也较高。七十年代初前,防治竹蝗主要采用'六六六'粉剂,后又改用林丹烟剂、甲基1605等高毒化学农药,且一直沿用下来。但使用这些药物不但污染环境、杀伤有益生物,而且防治成本高,防治效果不稳定、除治不够彻底,出现连年防治、年年有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探讨竹蝗防治的新技术。我们通过试验,从多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筛选出灭幼脲Ⅲ号药物。应用于防治竹蝗低龄跳蝻,其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可实现控制竹蝗不成灾。这种药物且来源广泛、防治成本低。灭幼脲Ⅲ号属特异性杀虫剂,主要通过调节和干扰昆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影响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害虫死亡及种群密度的下降。使用这种药剂可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这种药剂的另一特点是在竹叶表面粘附力强,耐雨水冲刷,不易分解,对害虫有明显的迟效作用,防治竹蝗孵化期不一致的跳蝻效果更佳。这种药物的开发利用大大提高竹蝗防治的技术水平。

(2)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竹蝗试验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a)供试药剂 25%灭幼脲Ⅲ胶悬剂、粉剂,16%灭幼脲Ⅲ号增效粉剂(内含14.5% 灭幼脲Ⅲ号、1.5%多来宝)均系广东省惠州中迅有限公司生产;20%虫死净可湿性粉剂系广州农药厂生产;20%优乐得可湿性粉剂(日本产)由广东省农科院提供;5%卡死克乳剂由氰胺(中国)有限公司提供;5%抑太宝乳剂为市售农药。

(b)供试跳蝻 1~5龄的黄脊竹蝗跳蝻,均系从青皮竹立竹上振落,用白色塑料薄膜承接,室内群体饲养1~2天,再分装到各笼中供试验用。跳蝻分1~2、3、4~5龄3个龄组进行试验。

(c)养虫套笼 室内或林间药效试验选用100目绿色铁纱网做成直径20cm、 长45cm的圆筒形虫笼,两头各缝接长20cm纱布供捆扎或套三角瓶。

(d)养虫材料 室内药效试验选用叶子较嫩的1年生青皮竹小枝,插于三角瓶中水培,竹节没入水中,药后3天起,每3天更换不带药的竹叶饲养。

(e)药剂试验方法 药效试验使用指压式小型喷雾器,喷至竹叶湿而不滴水为度;粉剂(用滑石粉按重量比稀释)喷撒用4层纱布包扎后,轻轻地抖落于竹叶上,见粉均匀分布为度。林间防治试验和大面积防治示范采用日本产久保田多用植保机。室内药效试验各设5个浓度处理,25%灭幼脲Ⅲ号粉剂设两个浓度处理;林间药效试验每种药剂各设两个浓度处理;林间防治试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用药量为300ml/hm2,兑水25kg喷雾,25%灭幼脲Ⅲ号粉剂、16%灭幼脲Ⅲ号增效粉剂的用药量为300g/hm2,加滑石粉15kg喷撒。喷药前在林间挂套笼以便检查效果。

各种试验均设空白对照,每处理设3个重复(即3个笼),1~2、3、4~5龄3个龄组跳蝻每笼分别装40、30、20头。

(f) 效果检查:室内药效试验每天检查一次,并记录死虫数, 直至最高浓度处理跳蝻死亡率达95%以上或对照处理死亡率达20%时结束试验;林间药效试验每两天检查1次。 套笼试验用校正死亡率表达防治效果。

(g) 灭幼脲Ⅲ号防治竹蝗持续效应观测

在广宁县石涧镇示范点定点调查,1996~1998年4~ 6月调查竹蝗发生和防治情况,8~10月调查产卵地,根据二类资源调查小班档案资料统计面积。

(二)试验结果及分析

(a) 室内药物筛选试验。1995~1997年使用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及灭幼脲Ⅲ号3种剂型对1-2龄跳蝻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见表1、2、3。

从表中可知: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1~2龄跳蝻致死作用明显。除虫死净、优乐得和几种药剂低浓度处理外,大部分为药后5~7天,跳蝻开始进入死亡高峰期;药后10天,死亡率达70%以上;药后15天,死亡率达90%以上。

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粉剂对1~2 龄跳蝻的室内药效试验致死效果(表1),通过两者校正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比较(P=<0.05)。 250mg/kg胶悬剂与0.5%粉剂比较, 500mg/kg胶悬剂与1.0%粉剂比较,在药后5、10、15天时的校正死亡率都无显著差异。从表3可见,药后15天,除个别浓度处理特殊外,4 种药剂不同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大部分达85%以上,充分体现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的高效和持效的作用。

用表3材料分析得出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粉剂对跳蝻的致死浓度和致死速度(结果见表4、5)。 从表4可见,增效粉剂的LC50、LC90均大于胶悬剂,药效似乎比胶悬剂差,但增效粉剂的药效是药后5天的,仅反映速效成分的药效,主要成分灭幼脲Ⅲ号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从表5可见,灭幼脲两种剂型使90%跳蝻致死的时间都是17~18天,但50%跳蝻致死的时间以增效粉剂为快,且较胶悬剂快1倍,体现了增效粉剂的速效性,这与表4的分析结果一致。

3年来对跳蝻中毒症状在室内进行了连续观察, 各种药剂处理的跳蝻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行动缓慢、取食量减少、生长发育速度减慢、脱肛、不能正常蜕皮、胫节反卷、最终死亡等症状,虫死净的中毒症状较特殊,药后7~20天,跳蝻取食量极小(拒食),虫体不长大,死亡率低,但最终难以完成生活史, 优乐得也有类似的症状表现。

由于室内药效试验,仅供跳蝻取食3天带药竹叶(以后换新竹叶不喷药),肯定少于林间的摄药量, 加上跳蝻中毒后活动范围明显减少,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在林间跳蝻死亡率必然高于室内。

(b)不同龄期跳蝻的室内药效测定。不同龄期跳蝻、不同浓度处理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随着跳蝻龄期的增加,药后死亡率明显下降。特别是灭幼脲各浓度处理4~5龄跳蝻的致死作用明显低于1~3龄跳蝻。对不同龄期跳蝻的致死浓度和致死时间作了进一步分析(见表8、9),分析结果反映:随着虫龄的增大,LC50、LC90相应大幅度增加;同一龄组, 使用浓度增大,死亡率也提高。 1~2龄跳蝻五个浓度处理LT50为4~5天, LT90为10~ 28天;当P=<0.05时,使用1000~125mg/kg浓度,药后7、18天内,校正死亡率分别可达50%、90%,这与试验观测结果一致。3龄、4~5龄跳蝻的LT50、LT90明显大于1~2龄跳蝻,致死时间长得多。

(c)林间药效试验。1995~1996年使用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1~2龄跳蝻进行林间药效测定,其结果如表6、7、10。从表中可见,各种药剂在林间测定的结果与室内相似。室内和林间药效试验, 灭幼脲Ⅲ号浓度125与250mg/kg胶悬剂;浓度0.5%与1.0%粉剂进行比较,在药后5、10、15天时的校正死亡率都无显著差异。灭幼脲Ⅲ号各种浓度处理,药后10天防治死亡率平均在90%以上,能较好地控制竹蝗的危害。

(d)综合因子分析。从上述试验结果看,灭幼脲Ⅲ号的3种剂型和卡死克、抑太宝对1~2龄跳蝻都有较强的致死作用;虫死净、优乐得虽然药效试验期内死亡率较低,可是能抑制跳蝻的取食、生长发育,最终也能导致个体死亡及种群数量减少。但由于死亡速度慢及不明显,生产单位较难接受;同时考虑到推广应用的成本,灭幼脲Ⅲ号的价格显然较其它药剂低, 适宜于大面积应用;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粘附力强, 消解速度慢(据报导,在林间树叶上的消解速度,半衰期为48天,药后60天的消解总量仅62%), 非常适合于跳蝻孵化历期长,跳蝻活动期雨水多的竹产区使用。灭幼脲Ⅲ号粉剂使用方便,增效粉剂还具有一定的速效性,虽然粉剂粘着力较差,但掌握好喷药天气便可克服这一缺点。

(e) 灭幼脲防治竹蝗的林间持续效应观测。3年来,对竹蝗产卵地及防治区次年重复发生面积的调查结果如表12。

从表12可见,1995~1997年对广宁县石涧镇2247公顷竹林通过全面规划,使用灭幼脲防治竹蝗,1996年冬的产卵地面积比1995年减少92.8%,1997年的发生面积比1996年减少77.1%,防治区相同小班次年重复发生竹蝗危害的面积仅为2.3 ~10.0%,竹蝗虫源地和发生面积大幅度减少,使多年来大面积发生、严重危害的趋势得到控制。

(3)、应用灭幼脲防治黄脊竹蝗的技术要点

(一)摸准虫情、搞好测报

虫情调查主要抓住两个时期:一是在竹蝗产卵末期(上年9月份左右)调查竹蝗产卵地,可根据竹蝗喜欢在为害区的边缘,土壤疏松、地被物较少的向阳山坡产卵等习性,通过查看林地上虫尸或挖找蝗卵等方法进行,初步掌握有虫面积及次年重点发生区。二是在跳蝻孵化期调查,初孵跳蝻在杂草或竹叶面上取食活动,容易被发现。可准确掌握跳蝻的孵化时间、发生地点及虫口密度。虫情调查要花费较大的人力,通常与发动群众相结合。为了提前掌握跳蝻孵化期及出土时间,可根据1至3月份气温、降雨情况与孵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预测式进行预测(见广东林业科技第四期)。在广宁示范点还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推算,即根据当年3月下旬至4月5日的日平均气温与上年同期比较,每升高或降低1度,孵化期将比上年提前或推迟2.6天。1996、1997年预测孵化期与实际孵化期一致,1998年因4月5日后出现特殊高温的影响,预测孵化期比实际孵化期提前了两天。另外还可利用蝗卵胚胎发育历期进行预测。

蚊子,双翅目昆虫,发育早期的卵、幼虫、蛹都生活在水里,只要断绝其孳生水源,蚊子就没法繁殖。根据温度不同,蚊子的卵孵化期是7―14天。温度在20―30度时最好,10度以下即停止发育。条件是必须有水源!!!

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卵蝗虫一般以卵越冬,在秋季雌成虫利用腹部未端的坚强“产卵器”,插入土中产卵。产卵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埂,每次产18-35粒卵成块。卵块有良好的保护层,不易受温、湿度和不良因素影响。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经4-5个月,即翌年3-4月,当气温渐暖时,是蝗卵孵化、蝗蝻出土的季节。

若虫、成虫 刚孵出的若虫又叫蝗蝻,没有翅,能跳跃。蝗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蝗蝻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一生蜕皮4-5次,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

蚊子的生活习性:

蚊子的发育过程分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蚊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都生活在水中。

卵 幼虫 蛹 成蚊

蚊子一生可活一个月左右,越冬蚊子可活两、三个月。一只雌蚊一生能产卵 3―4 次;每

次产卵 150―250 粒,从卵孵化 为蚊,最快要七天,最长要二十六天,一般要十二天左右,一

只蚊子一年可传五至十代。

气候温湿,蚊子整早都可生长,繁殖,由于冬寒时间不长,形成一串有两次蚊子的高峰

期。第一次高峰是三至五月,第二次高峰是九至十一月,民间流传的“农历八,九月蚊子咬人,八月如钻,九月如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