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的作者生平简介
伊索,弗里吉亚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得罪当时的教会,被推下悬崖而死。死后德尔菲流行瘟疫,德尔菲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另外还传说,庇士特拉妥统治期间,他曾到雅典访问,对雅典人讲了《请求派王的青蛙》这个寓言,劝阻他们不要用别人替换庇士特拉妥。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得墨特里奥斯(公元前345—公元前283)编辑了希腊第一部寓言集(已译)。1世纪和2世纪,费德鲁斯和巴布里乌斯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写成两部诗体的伊索寓言。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
塔布效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有一个关于猴子与香蕉的科学实验,我们暂时把四只猴子命名为A、B、C、D,然后,把这四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当然这个笼子是特制的笼子,上方挂着香蕉,香蕉连着机关——触动机关,笼顶降雨。当这四只猴子进入笼子之后,它们一下子看见了笼顶的香蕉,出于本能的反应,它们马上扑向这只香蕉。最终还是那个力气大的、蹦得高的猴子先拉着香蕉,如人所料:笼顶随即降雨,把这些猴子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四只猴子退到了一边。它们不知道为什么吃个香蕉还要遭到水淋?可是过了一会儿,第二只猴子又开始去抢这个香蕉,结果笼顶又开始降雨;过了一会儿,第三只又去抢这个香蕉,同样第三只猴子又浇了下来了。它们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吃香蕉要冒这么大的危险。但是它们又不甘心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最后,第四只没有拿到香蕉的猴子,它还是不甘心,又在那儿跃跃欲试。就在正想去拉那香蕉但还没去拉的时候,它突然感觉背上一阵狂风暴雨的拳脚——前三只猴子终于明白了这个香蕉不能动,一动香蕉就会有灾难,这三只猴子都会阻止另外一只。猴子似乎明白了在香蕉和淋雨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果拉香蕉就会淋雨,如果不拉香蕉就不会淋雨,反复的经历终于使它们形成了这样一个条件反射。这个时候,科学家们就开始变换试验对象,把第一只猴子A拉出去,然后再把第五只猴子E放进去。这个时候,这只猴子也看见了香蕉,就在它想去拉香蕉的时候,B、C、D就冲上去,对E一顿痛打。最后,挨过雨水浇的ABCD那四只猴子全换出了笼子,从未挨过雨水浇的EFGH这四只猴子依然保持着谁动香蕉就打谁的行为,究竟为什么要打或挨打,被打的猴不知道,打猴的猴子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或挨打。究竟为什么这个香蕉不能动,为什么一动就要挨打,谁也不明白。这时候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就产生了,叫做塔布效应,塔布即是禁忌。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站在我们人类的角度去想这件事情,因为香蕉在那上面一定不会很结实的,如果一只猴子拼了命上去往下拽也能拽下来;如果四只猴子一起冒着浇雨的危险上去拽也能把它拽下来。我们可以这样讲:如果有一只猴子敢于去违反常规,不怕浇雨,不怕挨打。那么,以后的猴子就不会挨打,但可惜的是没有这样。实际上,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情景: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我们有句话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其实,我们人类社会就如同猴子一样——没有人去突破自己,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举个例子:在生活当中,有很多我们都在遵守却无人去问为什么的忠告:如果你把耳朵里的脏东西吃到肚子里面,就会成哑吧;还有一个禁忌就是一个人蹲着那儿,另外一个人用腿从他头顶上过一下,这个时候,蹲着的那个人就得赶紧起来对着天吐一口吐沫,否则会长不高的;还有一个讲究就是是牙掉了以后,上牙要埋在土里,下牙掉了要扔在房屋上面;小孩不能在路上睡觉,睡觉了以后,当爹妈的回来之后就要赶紧不停地喊他的名字,否则小孩的某一件东西(如灵魂)就会丢在路上,等等。这些东西,我们每一个人可能信,也可能都不信。但如果你不信,可能会有人说你的不是。所以,我们都抱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态度。别人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究竟为什么这样做呢?不一定很清楚,那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和猴子没有什么区别。比如用油炒菜的习惯——等油烧热了以后就把花角、八角放里头这样炒菜,我看见很多地方也有这样,北方人喜欢这样炒菜,因为这样炒完的菜比较香,等到我们长大了,我们念书了,知道油荤了就有几百度的高温,疏菜的营养成份会被破坏,疏菜应当能生吃的尽量生吃,不能生吃的放在开水里面过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我们用油炒菜对疏菜营养破坏是很大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比较清楚,可是我们依然还要回家去炒:因为我们的爷爷奶奶都这样去炒菜,如果你不这样炒的话,自己都觉得特别别扭,所以,人不明白的时候,会这么做;人明白的时候可能还会这么做,这是惯性。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存在着这些情况。当我们结婚了生小孩以后,会给小孩买“尿不湿”,尽管很贵:四块“尿不湿”十七块钱,我们坚信对孩子好。其实,“尿不湿”对小孩来讲是利少弊多。因为小孩的头脑不发达,他需要凭借外界多种的刺激来促进他的大脑成长。这种刺激包括用身体去感觉外界,而这种干湿的感觉对小孩的大脑发育非常重要。还有,在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个语言习惯:来宝宝吃饭饭、这是什么呢?是凳凳、桌桌、椅椅,我们都会这样说,我们怕孩子听不懂,所以,学孩子的话来教育孩子,但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教育孩子应该从小就对孩子用大人的语言来教育孩子,这一点是没有坏处的。我们应该试着去和他沟通与交流一些道理,虽然,你所讲的道理和小该明白的道理不一定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道理当中存在的思想性和逻辑性,小孩是能够理解的。我们不能忽视小孩的理解能力,一定要用比较正规的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另外,我们还有很多教育形式值得反思:当小孩摔倒以后,我们会用扶他来体现父母对他的爱;他哭的情况下,我们会用脚跺地来安慰他。这样的情景好像当时是对孩子有用,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种方式对孩子是有害的:一个小孩的摔倒是正常现象,这就如同我们大人在工作当中遇到挫折一样,那么,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要自己去解决问题,因为你自己完全有能力站起来;第二,你不能把摔跤的原因归结为地,因为它是一个环境,是一个客观的东西,而你是一个人,是一个主观的东西,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能把自己的失误怪罪在客观的事物上。所以,应该告诉孩子:出了事儿,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怪别人。我4月份去东莞的时候,有一个老板的孩子说:“叔叔呀!你帮我背课文好吗?”我说:“好呀!”这篇课文是讲一个十四的小男孩,为救火,而献出了幼小的生命。当时,我问他:“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怎么做呀?”小孩回答:“当遇到着火的时候,我也会像小英雄一样去救火。”这是很值得反思的。就是说,我们处理事情,不能仅仅以道德的标准去衡量一件事情、去处理事情,而且,还要从自己的能力和科学的角度去解决一些事情。如果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首先要教孩子做什么?打119!因为,你本身就没有力量去解决这个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同时,我还告诉小孩,如果你看见你班上的一位同学的鼻子流血了,你应该拿出一块儿小手绢来给他擦擦,如果你看见一个人在马路上被汽车撞了,你应该去打120;如果你班的扫把着火了,你应该拿盆子用水把它浇灭,如果你看见你家的房子着火了,你应该去打119;如果你班上有两个同学在打架,你应该去把他们拉开,如果你在街上看见有人打架,你应该去打110。我们希望能用一种更新的、更理性的方式去教育后代怎样去处理一些事情,而不能单纯的用一种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去要求孩子。其实,在企业当中同样有许许多多我们认为正观念,比如:“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顾客是上帝,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企业就应该生产物美价廉的东西,只有质量好,成本低,那么,我们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就强”等等,这些话,似乎很难说它有什么地方是错的。在工作、生活当中留传下来的许多的道理和常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熟识无睹。某种意义上,我们很多的人就像在温水里游泳的青蛙一样。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周围的环境,觉得这样挺好的。因为,太阳昨天是这样的,所以,今天也应该是这样的,明天更不用说还是这样升起来的。所以,等你自己觉得不对劲儿的时候,那时你自己可能已经没有力量改变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突出这一点?常言道:有人贵在自知之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人知道自己是谁,能吃几碗干饭。还有一点就是吃几碗干饭的你在你所处的环境当中处于什么位置。单纯的说你吃两碗、三碗是没有用的,在你所处的环境当中如果大家都吃一碗饭,那你就是第一大碗;如果大家都吃四碗饭,你还吃少了。所以,了解自己是重要的,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是更重要的。所以,在孙子兵法当中有一句话我们常说,叫做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在原著中,它不是“知己知彼”,而是“知彼知己”。首先要了解别人,了解环境,这个比了解自己更重要。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比较定位”后,才会知道我们与别人的不同,才会知道别人与我们的差异,才有可能发现我们自己身上自以为是“真理”的谬误,自以为是“正确”的错误,才可能使我们自己活得轻松一些,真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