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哪里有青蛙养殖基地?
浙江省嘉兴有青蛙养殖基地。
青蛙,属于蛙科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鼓膜明显隐于皮下,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大多具缺刻。
青蛙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青蛙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青蛙头上的两侧有两个略微鼓着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过它可以听到声音。青蛙的背上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它的皮肤还可以帮助它呼吸。它的气囊只有雄蛙有。青蛙用舌头捕食,舌头上有黏液。
青蛙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横裂,由上下颌组成。上颌背侧前端有 1 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当眼睑闭合时,两眼后各有一圆形鼓膜。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
鼓膜之后为躯干部。蛙的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
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5部组成。4指,指间无蹼。后肢长而发达,分为股、胫、跗、跖、趾5部。5趾,趾间有蹼。在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的距。
蛙眼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号输送到大脑视觉中枢――视顶盖。视顶盖上有四层神经细胞,第一层对运动目标的反差起反应;第二层能把目标的凸边抽取出来;第三层只看见目标的四周边缘;第四层则只管目标暗前缘的明暗变化。这四层特征就好像在四张透明纸上的画图,迭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图像。因此,在迅速飞动的各种形状的小动物里,青蛙可立即识别出它最喜欢吃的苍蝇和飞蛾,而对其他飞动着的东西和静止不动景物都毫无反应。
蛙类最小的只有5厘米,相当一个人的大拇指长,大的有30厘米(一尺多长),体型短阔,拥有强健的后肢。瞳孔都是横向的,皮肤光滑,舌尖分两叉,舌跟在口的前部,倒着长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虫子。有三个眼睑,其中一个是透明的,在水中保护眼睛用,另外两个上下眼睑是普通的。头两侧有两个声囊,可以产生共鸣,放大叫声。体形小的品种叫声频率较高。
青蛙养殖行业有什么技术和经验可供学习呢?
一 场地选择
应选安静、进排水方便、便于管理之处,面积以200平方米起,采取生态立体养殖。
二 产卵池、孵化池
面积200平方米为例,其中在池当中修建宽1.8m,深度0.35m孵化池。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亲蛙产卵和受精卵孵化。场地建设不同孵化池也有所不同。
三 青蛙的培育
经过一个冬眠,到开春即3月下旬,温度上升到16℃以上时,青蛙就要开始觅食,此时要投喂固体饲料等,让青蛙近快恢复体能,以利下一阶段繁殖、孵化。
四 蛙沟的改造
如果养殖基地均为“回”型沟,有着进排水不方便,水流通性较差,管理不方便等缺点,后边准备改造成三级“单沟”,改善效果。
五 水稻种植密度
两种遮阴方式,水稻和遮阴棚,两种效果各有利弊,水稻有附加收益,并且对养殖环境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缺点就是中间密度过大,死蛙情况看不到,有较大的隐患,遮阴棚效益不高,但蛙的情况简单直观,方便管理也省时省力。虽然大部分是稻蛙混养的模式,但是水稻的种植目的是为了青蛙的遮阴作用,并不是增加收益,收的水稻都是放自己吃的,没有农药吃的放心,专门稻蛙双收益的模式,在青蛙养殖户比较少见的。
六 市场行情
现在的青蛙市场相比较小龙虾来说比较混乱,出塘价到了旺季特别低8、9元/斤都是正常的,但是到了餐馆,均价都是25-30元/斤,中间的差价都被蛙贩子赚走了,使得养蛙的人都没有信心和干劲了,所以现在需要做的,如果可以将一二三产业联合,稳定青蛙的市场,才能使养蛙的人放心。
1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出垫活动。
2养殖池的建造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青蛙养殖行业确实有很多技术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比如说像这个疾病防控以及繁育技术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