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肉鸽品种系列是怎样的?
分布于欧洲的著名肉鸽品种,由经过严格选育的4个品系生产具有高遗传潜力的种鸽。所选育母系(两个品系)利用其繁殖性方面的优势,包括产蛋、受精率、孵化率、营养等方面。所选育父系(两个品系)利用其肉用品质,包括育成鸽的体重及体型、均一性、饲料转化率的提高。
经过周密的杂交育种,使欧洲肉鸽获得了杂种优势。纯系欧洲肉鸽指数选择结果为:繁殖性能方面的遗传潜力达18。23只,体重方面的遗传潜力达649。5克。杂种优势为:孵化率83%~91%,每对种鸽年产乳鸽15。3只,28日龄时平均体重(禁食活重)597克,均一性6%,屠宰率87%(注:上述数据为36个月生产期的年平均数,包括2个月的雏鸽期)。
(一)米尔蒂斯鸽
该鸽是由不同的专门化品系杂交育成的“双杂交”种鸽。公鸽为全白色,母鸽为花色(或者相反),杂交种羽色以白色为主,有花斑。每对种鸽年产乳鸽15~16只,28日龄乳鸽空腹活重610克,体重均匀性8%。
(二)米玛斯白鸪
为欧洲肉鸽系列中的一个超高产系,我国江苏省畜牧局已从法国引进该品系,试养效果良好,已向全国推广。
体羽全白色,体型优美。每对种鸽年产乳鸽16~17只,28日龄乳鸽空腹活重590克,体重均匀性6%。
(三)蒂丹鸽
欧洲肉鸽系列中的一个超重型肉鸽新品系,也是为适应分割鸽肉产品而开发的新品系。每对种鸽年产乳鸽12~13只,28日龄空腹活重700克以上,体重均勻性6%~8%,羽毛为花斑色。
肉鸽品种的选种方法是什么?
对肉鸽的词养品种进行选择称为选种。选种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进所选肉鸽种群的性能,而且更着重提高后代的生产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类型,生产出具有某种特色的新品系。因此,应根据育种和生产的需要,有计划地选优去劣,从而定向改变群体的遗传结构,达到选种的目的。
选择肉鸽品种,不但要选择质量性状,而且要选择数量性状。对品种的鉴定是选种的基础,准确地鉴定品种的各项性能,是选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肉鸽品种的鉴定是通过对生产力的鉴定、体型外貌的鉴定、生长发育的鉴定和系谱的鉴定等来完成的。幼鸽和青年鸽以系谱鉴定为主,结合生长发育性能的鉴定;成年鸽以体型外貌和生长发育鉴定为主;产鸽则以生产力即根据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肉鸽的选种是建立在品种鉴定的基础上的,对已鉴定合格的个体再进行某些重点性状的选择,为配对做准备。选种的方法-般有表型选择、家系选择和估算育种值选择等几种。不同性状,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选种方法。1。表型选择在肉鸽群体中,根据个体性状表型值的髙低进行选种的方法,称为表型选择。
其选择方法一般采取与所在鸽群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在同期、同龄及相同条件下,与群体的其他个体相比,或者与统一制定的选择标准比,再根据个体的表型值做出选留决定。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较好。在选择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个体表型选择对遗传力高的性状如体长、肉质、蛋重等,可以得到较好的选择效果。
但对个体本身不表现的性状,如产蛋量、哺育能力等性状,不论其遗传力是高还是低,都不能采用个体表型选择。2。家系选择指在一个群体中,以家系为单位,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予以选留或淘汰。家系是指全同胞或半同胞的亲缘群体,在肉鸽中一般只有全同胞家系。
当然,为育种需要,也可有半同胞的家系。家系的选择有同胞选择和后裔选择两种方法。根据全同胞中半同胞的平均成绩确定选留的方法,称为同胞选择。适应于限性性状,如鸽的产蛋量限于母鸽的生产能力,选择公鸽则可根据其同胞的成绩做出判断,并适应于一些难以度量的性状,如胸肌率、肌间脂肪沉积量等。
由于同胞选择是在同代中进行的。因此可以缩短世代间隙,但准确性不如后裔选择。后裔选择是根据供选个体的后代子女的平均表型值来进行选种,常用的方法是后代同父母对比法及后代同龄间对比法。用女母对比来鉴定公鸽,若被鉴定的公鸽的女儿的成绩超过女儿母亲的成绩,则该公鸽为优良,反之则为低劣。
后代同龄间的对比法,是根据后代各个体的生产成绩的对比来衡量其父母的优劣。后裔选择比较可靠,但所需时间较长。在育种及选种时,一般可在乳鸽离巢时根据系谱及同胞兄姐的成绩选做后备种鸽,待青年鸽期间有了性能表现后,再根据本身的发育情况和外貌表现作进一步选择,到上笼及繁殖几代后,根据后裔的生产成绩作鉴定,确认优良后方可利用。
3。估算育种值选择家禽的遗传理论认为,数量遗传的表型值是因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表型值不能完全遗传给后代,表型值中能遗传和固定的部分叫育种值,根据育种值进行选种,能更快地提高选择效果。但育种值不能直接度量,要根据表型值间接估算。在育种中,计算育种值的公式为:A=h(P—P)+P(式中,A为估算育种值,h是遗传力,P是表型值,P是平均表型值)。
在实际使用时,根据肉鸽的个体、祖先、后裔等不同资料估算育种值,并变换不同加权的遗传力系数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