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 土地承包,道路,销售,招商,

养殖吧 2023-02-24 22:10 编辑:admin 167阅读

潍坊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国际化,全市呈现出了向现代化农业迅速迈进的良好发展趋势。在这一新的时期,农业与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认识农业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关系到农业和金融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我市自199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农业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剧烈竞争和即将入世的挑战,又不失时机地实施了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在有关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全市农业经济空前活跃,具有现代农业特点的典型和新生事物迅速涌现,呈现出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十大发展趋势。

(一)农业发展从增产型向增效型加速转变,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深层次推进。

按照农业经济国际化的要求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潍坊农业的新特点。各地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积极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培植农业比较优势,再创潍坊农业新优势,使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向更深的层次推进。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品种调新。更新、引进和培育市场适销的新品种的热潮正在兴起。政府、农民、龙头企业联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从国外、全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毗邻省份地区引进一大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适合市场消费需求的优质新品种,品种更新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全市引进、试验、推广种养业新品种1000多个,种植业良种率达到97%,养殖业良种率达到85%以上。二是品质调优。各地都加大了农产品名牌战略的实施力度,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成为一种时尚,全市有38种农产品取得绿色食品标志,有188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为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开始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按国际惯例进行运营,农业生产、农业监测、农产品评价“三大标准体系”正在建立完善。三是区域结构调特。各地打破“样样都有一点,样样只有一点”的格局,注重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对区域农业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象寿光的蔬菜,昌乐的西瓜、肉鸭,安丘的大姜、大葱、诸城的肉鸡和得利斯系列肉制品,都形成了面积达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连片种植、养殖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具有十分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

(二)农民分工分业和土地规模经营明显加快,一批实行专业化经营的核心农户脱颖而出。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农民的分工分业和阶层分化也明显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开始提升。全市县以下小城镇已发展到226个,城区人口达到230万人,城市化程度达到39%。与此同时,农业经营户的分工分业也明显加速。在众多兼业农户逐步从种植业分离出来的同时,土地相对集中和农业规模经营又呈加快势头。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政策的全面落实,为建立“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土地流转制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地方,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一批专业化经营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运销大户成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市场主体,规模经营效益和区域特点日益突出。另外,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生产基地,使一批农民成为新一代的农业工人和产业农民。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崛起。

我市自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一大批龙头企业群体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全市70%以上的耕地成为龙头企业的配套基地。近几年,适应经济国际化的需要,全市按照“大(规模)、高(高水平)、外(外向型)、强(强带动)”的要求,集中扶持建设一批大的龙头企业。通过政府扶持、与国外合资、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等多种途径,组织国有、集体、联户、个体、外资一起上,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培植起了一批外连市场、内联基地、农户的龙头企业群体。这些企业依靠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信息手段和加工技术,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通过订单农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带领农民进军国际、国内市场的“航空母舰”。如诸城外贸集团,肉鸡产品在日本市场免检,对日出口占我国出口日本总量的40%;淀粉生产能力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色素年加工能力占世界市场的二分之一;全国6个省市有诸城外贸集团的基地。诸城市仅外贸公司和得利斯集团两个龙头企业,就带起20多万农户搞养殖,占总户数的90%以上。现代化的龙头企业建设,增强了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了农业走向市场的步伐。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龙头企业4000多家,其中,有4家国家级、5家省级、50家市级,年加工能力达600多万吨。

(四)工商企业竞相投资农业领域,正在引发农业逐步趋向多元化经营新格局。

我市当今农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良好的农业基础,突出的产业优势,日益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优惠的政策,使我市农业成为工商企业投资的热土,并表现出五大特点:一是投资主体多。过去农业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和集体。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一些曾经跳出农门务工经商的农民企业家,凭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经营才能,投资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业,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我市的农业投资环境备受外商青睐,目前,全市与瑞士、诺华、美国孟山都、法国福克斯等一批大财团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兴办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459家,利用外资2.39亿美元。二是投资领域广。有搞名特优新农产品基地的,有投资种子种苗业、农产品加工的,也有投资办农产品市场的,还有投资荒山、丘陵开发观光农业的。三是投资规模大、一般每个投资项目都在百万元以上,象日本池田株式会社在安丘独资创办的福华食品有限公司,两期投资达到1400万美元。四是投资项目科技含量高。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都非常注重科技进步,一般都有科研机构作依托、有农业科学家和各方面农技专家参与。如以北京大学为技术依托的生物技术开发园区,正在建设的四条农业高新技术走廊,汇集了全国及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已有20多名院士、30多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在走廊落户。五是经营方式新。一般都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这种工商企业家携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热潮,不仅使资本缺乏的农业增加了资本,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商企业家引入了经营农业的全新理念和全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将会引发传统农业一场新的变革,也对转变金融投资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农民开始注重提高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我市农民越来越感到单家独户和提篮小卖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不适应。组织起来搞加工,联合起来闯市场已成为众多农户的共同心声,符合国际农业发展共同趋势的农业产后加工流通领域的合作应运而生。全市已涌现出了5000多个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46%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这类农业合作组织大多是与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专业大户发展相伴相生的,它是农户以相同的产业经营为基础,组织起来进行技术、资金、加工和营销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合作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和功能:一种是以共同的技术需求为基础,组建专业技术协会。主要是相互交流技术经验,由懂行的社员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为全体成员提供技术推广服务。这类合作组织主要存在于种养业。象肉鸭养殖协会、蔬菜生产合作社等等。第二种是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要合作内容,旨在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市场营销水平,合作创立共同的农产品品牌,使全体成员共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增值利润,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寒亭固堤镇的西瓜协会,诸城绿宝蔬菜协会都打出了合作社的注册商标和地方名优品牌。第三种是类似于行业协会的专业合作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是通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联合协作,协调农产品原料收购价格,协商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有关政策,避免价格剧烈波动、互相哄抬抢购原料和竞相压低外销价格等生产者之间无序竞争,促使该行业稳定发展,使农民和加工企业从生产稳定发展中得到好处。

(六)农业经营突破了社区封闭性,出现了全方位开放的态势。

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打破了传统社区界限,在越来越广阔的地域空间上实行优化配置。一方面,全市通过实施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农业对外开放和对外招商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各地兴起了农业招商热。通过参加和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洽谈会、到国外招商等形式,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洽谈投资。今年的寿光蔬菜博览会就吸引了联合国农畜牧组织、世界银行、欧洲联盟等35个国外组织协办,7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外商参会、参展,签约项目92个,合同额1.5亿美元。去年,全市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299个,其中,50%以上属于农业领域种养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另一方面,我市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也把农业发展的眼光投向省外和国外。通过走出去,到国外建农场、搞基地、办加工企业、设立经营公司或办事处,产品就地销售,把生意做到国外,开通潍坊农业走向世界的直接通道和信息窗口。目前全市已在国外建立各类农业企业、站点近100个,到国外从事农业生产的上千人,年创外汇近1亿美元。寿光市已在美国的洛杉矶、西雅图等地创办农场4家,设立经销公司11家,年经营额2000万美元。我市农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生产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七)工业化装备和经营理念正在引入农业,企业化方式经营管理农业方兴未艾。

伴随着农业市场化、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农业的工业化生产正在广泛地采用。设施农业、温室栽培、工厂化养殖正在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的生力军。我市与以色列合资的潍禾农场,从育苗到生产,全过程实现了微机自动化控制,走进大棚就象进了农业生产车间。位于寿光北部的卧铺镇,依靠设施农业和无土栽培技术,创造了盐碱地生产名优蔬菜的奇迹。无土栽培技术、微滴灌技术、生物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已进入了普通农民种养大棚。我市农民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正在被现代的绿色生产经营理念所取代。农业高新技术生态原理和工厂化生产的综合,使我市正在走出一条把自然再生产与工业化生产有机结合的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八)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青睐,多样化的农业功能开始显现。

我市全面进入小康阶段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对农业正在产生重大的影响。人们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讲营养、讲健康安全的消费变化,引导我市农业出现了绿色食品热和有机农业热。寿光市适时叫响了寿光绿色蔬菜的品牌,在全市推广了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从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种植管理等各环节,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今年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等5个“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和两个“无农药残毒放心菜”专营区,已经农业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授牌,为带动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打造过硬的蔬菜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使人们的环境意识觉醒,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追求使农业的生态功能得以呈现,在优化生态环境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共识。有机、生物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尤其林业,以生态功能为第一目标,将营造和保护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与集约经营的高效经济林建设结合成为新时期发展的主题。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增加,假日经济火爆,引发了农业的休闲功能。迎合人们的消费需求,花卉业迅速发展成我市的支柱产业。以安丘的青云山、奎文的金宝乐园、潍城的浮烟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我市休闲观光农业也迅速崛起,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使人们意识到农业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衣食等物质产品,而且还能够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提供休闲娱乐等精神产品。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开发应用,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发展农业的视野,开辟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天地。

(九)农业科技热潮迭起,科技兴农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我市把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科技兴农的突破口来抓,各地实施“良种工程”的力度大大增强,高科技含量的种子种苗业得到广泛重视。有些蔬菜种子超过了黄金价格,但仍成为农民的抢手货。农业科技开始从高产技术到高效技术的转变,高产模式栽培正在被高效优质安全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所取代。全市的272处农业科技示范园和4条农业高新技术走廊成为农业高、精、尖技术引进、推广和科研的“集散地”和示范区。科技园区内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校、科研人员联手,使农业土地资本、工商资本、科技知识结合找到了有效的载体。科技人员下海,以技术参股、专利成果折股等等多种形式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办农业科技企业,乡镇农技站、农技员通过土地反租倒包和股份合作等形势,领头创办农业科技服务实体,使一批农大毕业生和农科人员成为直接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自觉追求。全市每年有20多万人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累计有8万多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许多农民拿到中级甚至高级技术职称,不少农民掌握了外语,成为跨国经营的行家里手,农民自费请专家到田间地头传授技术在我市已不再鲜见。

(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修修补补的格局,全面推进高标准大规模建设。

潍坊地形地貌复杂,农业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痛下决心,把推进高标准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着眼于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的50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正在进行,力争用几年的时间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树成行、排灌配套、早涝保收”的标准。水利建设,以缓解水资源紧缺为主线,重点抓了蓄水、调水两大工程。蓄水工程重点是大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恢复和提高蓄水标准。工程完成后,可增加蓄水2亿方。调水工程,采取“多库串联、水系联网,优化配置水源”的办法,建设大型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十分注重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紧密结合,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使河道整治、水库整修、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生态林建设同步进行,这种高标准的农田基本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保障。各县市区还把搞工业开发区的思路引入到农业建设中来,对成片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搞好“四通一平”,整体推出对外招商,成为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开发区。

二、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表明,我市农业正处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急剧变革的转折时期,农业发展正处于十分关键的阶段。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态势,必须对现代农业的先进典型和新生事物给予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实现新的突破。而这种突破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作用。回顾农村经济体制改造20多年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每一次大的飞跃、农村改革的每一项大的突破,必然带来农村金融体制上的大改变和业务上的大发展。在我市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金融行业应在更高的境界上重新定位,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和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支持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着力支持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促进发展的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也是金融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我市通过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形成了1800多家大型龙头企业,70多家龙头企业集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象诸城外贸集团公司是我市较早推行产业化经营的以肉鸡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为了进一步膨胀规模,拓宽经营渠道,这家公司在金融部门的支持下,仅去年一年就投资1.5亿元,扩大淀粉、熟食品、色素等骨干项目。年肉鸡加工量达到14万吨,去年年出口3.4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11%;淀粉年加工能力达到34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四分之一;色素年加工能力2亿克,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色素生产基地。去年,这个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利润1.5亿元,年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良好的效益,使多家银行与之建立了相互信任和相互依存的良好银企关系。昌乐县通过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几年时间就形成了乐港、永昌、佳盛、凯盛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年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因此,今后金融部门应加大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力度。不论是新办企业还是老企业改造,谁有前景支持谁。要在继续支持市场型、中介组织型等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的同时,重点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出优质企业金融客户,通过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名牌,占领市场,在新的层次和境界上实现“双赢”。

(二)大力支持发展新兴主导产业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会使经济迸发出巨大的活力。活跃的经济必然给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在传统农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风险确实很大,金融对农业投资一度进入低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逐步提高,因市场需求而逐步兴起的新兴主导产业成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也为农村金融开辟了新的市场。畜牧业在稳定发展猪、肉蛋鸡生产的同时,肉牛、奶牛、羊、兔等食草性动物以及肉鸽、狐狸、貂等特种动物养殖业将持续快速发展。海洋水产业实行捕捞与养殖相结合,海水养鱼、养虾、养蟹以及稀有品种养殖前景十分广阔。花卉是我市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支柱产业,由于市场前景好、效益高,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花卉面积发展到5万多亩,亩效益都在万元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元以上。随着我市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一大批具有农业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和品牌产品,象寿光蔬菜、昌乐西瓜、潍县萝卜、青州柿饼、安丘蜜桃等正在培植壮大,逐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对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共同利益机制,化解经营风险,把农业由平面开发纳入多层次立体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培植一个主导产业、发展一批加工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出口一批系列产品、富裕一方群众的良性循环系统,有效地吸收转化本地农产品,提高了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当地金融也得到了健康发展。我市凡主导产业突出、产业化经营好的地区,当地居民储蓄明显增加,金融资产质量也明显提高。

(三)支持发展高科技农业

高科技农业的总体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价值高、成本低,效益好。因此,高科技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也比较高。据资料表明,农业科技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世界平均达到40%,其中亚洲国家为67%,拉丁美洲为42%,22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平均40%,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也高达56%―60%。因此,高科技农业成为非政府部门投资的重点。为提高我市的农业科技水平,全市大力组织实施了“种子工程”,多层次、大规模引进、推广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名特优稀新品种,大量采用组织快繁、种子包衣、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实施工厂化育苗,有效地提高了种、养业良种率。实施“种子工程”不仅提高了全市农产品质量,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种、苗企业到我市投资。仅寿光市就有世界500强之一的瑞士诺华集团,以色列、美国等多家公司来建立种子公司。我市正在规划建设的农业高新技术走廊,成为高科技农业项目的投资热土。率先建设的潍坊至寿光农业高新技术走廊,总长50公里,第一期建设面积十万亩,吸引投资近3亿元,现已基本建成了40个高新技术项目,消化吸收高新技术成果60多项。寿光蔬菜高科技园被确定为科技部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区,北京大学生命科院和山东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山东省蔬菜研究中心到此落户。农业高新技术走廊在为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为我市的金融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四)扶持种、养、加大户

随着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农业领域出现了一大批种、养、加大户。他们多数为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小能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原始积累,再通过合伙、入股、民间借贷等途径筹集一定的资金,使自己的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些种、养、加大户由于数量多,几乎遍布每个乡村,因此,成为带动乡村经济的最活跃因素。然而,由于资金所限,他们的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如果金融部门积极给予资金扶持,他们就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象寿光市孙家集镇通过政府扶持、银行信贷支持,使以蒜苔为主的蔬菜加工冷藏业迅速发展,一年就涌现出20多个加工大户,每户建有1―3个恒温冷藏库。仅此一项年销售收入就达到2.5亿元。安丘市农民吴卫东创办的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大葱、大蒜和牛蒡种植出口,去年完成销售收入8000万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实现利税800万元。带动起专业化生产基地2万多亩,专业户1万多个。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农户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们的经济活动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五)大力支持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潍坊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的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村有效需求不足,除了收入的制约外,还有消费环境方面的制约。能否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尽快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如果单靠每年自然增长的地方财力,显然力不从心,而金融却可以发挥巨大的杠杆作用,在短时间内较好地解决问题,并且信贷资产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事实证明,国家实施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为金融部门提供了难得的商机。各金融单位应抓住时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大投入力度,以农村的水利、道路、电网、通讯和农产品市场设施为重点,大力支持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居住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六)大力支持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市实现现代化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农村和农业诸多问题的关键。我市把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全市农村工作的三篇“大文章”一起运作、整体推进,推动了生产要素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多数龙头企业都集中到了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达70万人。目前全市县以下小城镇发展到226处,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230万。其中2万人以上的20个,1万人以上的40个,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9%。据专家论证,小城镇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农村各种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和聚集的过程,是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根本出路;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持久的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市自1994年至今,全市小城镇建设累计投入达40多亿元,其中90%以上是社会投入。在今后的城市化过程中,银行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对小城镇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等多方面予以信贷支持,前景是十分看好的。

有需要建网站的,请百度HI我,或Q我.

现在的农业就是高风险项目,没有保险的,据我所知,今年江苏省种植土地的,每亩亏损在500-600左右,种黄瓜的倒是赚钱,1.5亩的棚,大约赚了5万左右,番茄也可以。但明年就不好说了。花草肯定不行。考虑一下草莓吧,基本上亏不了,也赚不了多少。

交通只是一方面,通往河南,河南 不是蔬菜主产区,这一点很重要,蔬菜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的成熟度,建议您再考虑一下,这个可能实际操作中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需要很大的资源来管理,如果投资不在,建议考虑一下全家来介入这个事情吧……

如果可以的话种早熟桃子或者李子!这两个管理成本在水果里很低!而且这两年的价格都还可以! !李子要选口 感好的!桃子要早熟和耐储运的大果型桃子好!

你可以考虑考虑河南需求量大的蔬菜,来个反季节种植啊。但是一定要把市场考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