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的意象

养殖吧 2023-01-07 08:16 编辑:admin 110阅读

一、鹧鸪的意象

鹧鸪的叫声听起来像是“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达离别的伤感惆怅或是对故乡的思念。

如:

南行直入鹧鸪群,万岁桥边一送君。李益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张籍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司空图

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许浑

客思莫牵蝴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齐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陆游

萧索凄凉的意思

二、古诗词中的鹧鸪意象

意象”,简单地说,是人内心情感的“意”与客观描写的“象”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意象,是诗词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

禽鸟意象,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诗词中。描写种类之多,描写频率之高,足见禽鸟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而人类情感的倾注,赋予禽鸟更加丰富的文化意蕴与审美价值。

在众多禽鸟意象中,杜鹃和鹧鸪是较为常见的两种。它们之间,既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寓意。

布谷鸟

一、“杜鹃”与“鹧鸪”意象起源

杜鹃,嘴细长而弯曲,背部大多青灰色,脚细小而黄。其别名众多:鹈_、`周、周燕、杜宇、子规、谢豹、怨鸟……

杜鹃鸟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鸟多尸鸠』,以及《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O鸠在桑』。这里皆指“布谷鸟”,杜鹃的一种。

但是古人一般对“布谷”和“杜鹃”的意义范围加以区分。他们笔下的“杜鹃”,最早出自《楚辞》:“恐【鹈_】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寓意指向。而宋朝,是杜鹃意象使用的巅峰期间,对比其他朝代有着压倒性的数量。

红腿鹧鸪

鹧鸪,形似母鸡,头像鹌鹑。胸前布满白色圆点,脚黄褐色。别名亦甚众:越雉、山鸪、怀南、阳随、鼻亭公……

鹧鸪最早的记载,据考究是在《山海经》:『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习鸟』,这里被认为说的就是鹧鸪。《文选・左思.吴都赋》有记载:『鹧鸪南翥而中留』,鹧鸪是南越之鸟,“其志怀南”。

鹧鸪意象在诗词中出现比较晚,唐宋时期才被大量使用。“鹧鸪”还有一个特殊的使用――名入词牌,诸如“鹧鸪天”、“瑞鹧鸪”、“鹧鸪引”等,词作众多。其运用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出现了多重意义指向。

诗词中“杜鹃”、“鹧鸪”意象的共通处

百结愁情

杜鹃、鹧鸪的叫声凄清、哀切,极具煽情性,很容易牵动人的愁绪,与愁”紧紧联系在一起。似乎就是“天地间愁种子” ,被视为悲情的代音。

▪羁旅之思、不归之愁

春末夏初,杜鹃昼夜啼叫,连续不断。其声拟似“不如归去”,以此得名“催归鸟”或“思归鸟”。鹧鸪啼声,音韵响亮,声如“行不得也哥哥”。

在外漂泊的游子,听到杜鹃和鹧鸪的啼叫,触动了内心脆弱的情弦,不禁悲从中来。羁旅的哀愁、思乡念亲的情绪都被无限放大。借啼鸣声声,渲染出哀怨感伤的氛围。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过尽路牌无客影,一冈秋雨鹧鸪啼。】

古人觉得鹧鸪的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太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离愁别绪。所以这屋是一种哀怨的象征。

三、郑谷鹧鸪诗中联联都有鹧鸪,有何作用?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四、鹧鸪塘外鹧鸪啼”可用于描写什么呢?

“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见清·金志章《鹧鸪塘》。

鹧鸪塘:塘名。这两句大意是:忽然听见一声“行不得”的声音,原来是鹧鸪塘边的鹧鸪在那里鸣叫。游子行于外,内心不免孤单凄楚。这时忽听一声“行不得”,怎不评然心动?四顾无人,叫声何来?原来是鹧鸪悲啼。作者触景伤怀,思乡之情备增。这两句语言浅近,意味深长,耐人深思。可用于描写鹧鸪,也可用于表现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情。

五、莫教空恨鹧鸪啼”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

“自是行人行不得,莫教空恨鹧鸪啼”见明·刘基《山鹧鸪》。

行不得:据说鹧鸪鸟的啼鸣声与“行不得也哥哥”谐音,故古人诗词中多借鹧鸪啼鸣抒发客愁哀思。这两句大意是:游子客愁只不过是行人自己的伤感罢了,(它本与鹧鸪无关)不要白白地恼恨鹧鸪的啼叫。

古老的传说使鹧鸪声成了抒发乡思悲愁的传统题材,而刘基的《山鹧鸪》诗“黄茅垅上雨和泥,苦竹冈头日色低。~”则反其意而用之,作了一篇为鹧鸪鸟翻案辨诬的文章,在同类咏鹧鸪作品中蹊径独辟,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但全诗的归结点,依然在抒写和强调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