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意思?
意思: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出自:唐代・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翻译: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1、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2、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3、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4、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5、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6、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7、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8、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9、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扩展资料
此词约作于大中后期。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据此可知《菩萨蛮》诸词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四年十月至十三年十月之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编为大中六年前后,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全篇内容是写一个女子早晨自娇卧未醒,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 过程。结构亦循此次序作直线型之描叙,极清晰明了。
此词写闺怨之情,却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动作、服饰,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尤其是词的末二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
这首词后来被谱写成歌曲,成为电视剧《甄执的插曲《菩萨蛮》,由刘欢填曲,姚贝娜演唱。
刚穿上的绫罗裙襦, 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出处是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译文:
眉妆漫染, 叠盖了部分额黄, 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 整一整衣裳, 梳洗打扮, 慢吞吞, 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 对了前镜, 又对后镜, 红花与容颜, 交相辉映, 刚穿上的绫罗裙襦, 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新贴”两个字,有的本子作“新帖”,“贴”与“帖”可以通用。这句词有两种解释的可能,一种解释是“熨贴”,另一种解释是“贴绣”(把一种绣花贴在衣服上),这两种解释在唐宋人的诗词中都常被使用。“熨贴”的解释可引唐人王建的七言绝句“熨贴朝衣抛战袍”(《田侍郎归镇》)为证,是说一个征战还朝的将军脱弃战袍,穿上熨贴的朝服。至于“贴绣”之意,则李清照一首小词曾有句云“翠贴莲蓬小”(《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又说“售时天气旧时衣”,是指她衣服上绣贴的花样。在温飞卿的这首词中“新贴绣罗孺”,两个意思都可以讲得通,这个女子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一步步写到穿衣,穿的是有贴绣花样的,或是刚刚烫平的最好的衣服。罗是很好的质料,“绣罗襦”表明上面还绣有花纹,再加上刚刚熨平则更是好上加好。
我猜,可能是拿着两个鹧鸪样式的新贴子,用金线绣在罗襦上。我猜的
发生过
恒温孵化鹧鸪温度和湿度是多少?
温度:(1~7天)温度为38℃,中期(7~16天)为37.8℃,后期(17~24天)为37.7℃。
湿度:孵化前期(1~7天)孵化器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中期(第8~20天)湿度降低至55~60%,后期(第21天至出雏)湿度应增加到60~70%。
通常在孵化机内加入水盘的面积相当于孵化机底面积的2/3或3/4就基本满足湿度要求,孵化室最好保持相对湿度55~60%。孵化过程中应随着胚胎发育对氧气需求的增加适当通风换气,孵化前8天定时换气,8天后经常换气。
全自动孵化器有自动翻蛋装置,可以设定翻蛋时间,否则就必须由人工翻蛋。要求上下蛋要对调,蛋盘四周与中央的蛋对调。种蛋人孵至20天前,每隔2~4小时翻蛋一次。孵化到20天以后,胚胎已发育成雏鹧鸪,应停止翻蛋。
扩展资料:
鹧鸪的生理习性:
1、通风:产蛋鹧鸪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加之又是密集式饲养,常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因而要经常通风换气,夏季的通风量应为每小时3立方米,冬季为每小时1立方米为宜。
2、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促使鹧鸪早开产,并能提高产蛋量,但光照的强度不以忽高忽低,否则会使鹧鸪烦燥不安,导致产蛋量下降。由于鹧鸪对光照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可用光照的长短控制鹧鸪的产蛋期与休产期,笼养鹧鸪产蛋期光照一般要达到14小时。
3、鹧鸪的繁殖特性:鹧鸪长到28周龄,转入种用饲养阶段。约214~245日龄,母鹧鸪开产。但由于公鹧比母鹧性成熟迟3~4周,因此必须对公鹧鸪提前增加营养和增加光照。公母比例平养时1:3,笼养时1:4,产蛋后需要人工孵化、繁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鹧鸪苗
调整孵化温度:一般情况下,胚龄小(孵化初期),要求较高的孵化温度。随着胚龄的增大,孵化温度应相应降低。冬天和早春孵化要求孵化温度较高,以后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孵化温度可稍低。鹧鸪种蛋的孵化温度略低于家鸡。鹧鸪蛋的孵化温度应根据胚龄、季节和具体条件来掌握,使孵化温度最适宜于种胚的孵化,上、下偏差在± 0 . 2 ℃ 以内。鹧鸪的适宜孵化温度见表 11 。对整批入孵的种蛋,也可采用变温方式孵化:(1~7 天)温度为 38 ℃ ,中期( 7~16 天)为 37 . 8 ℃ ,后期 (17~24 天)为 37 . 7 ℃ 。
表 11 鹧鸪的孵化温度( ℃ )
孵化
日龄 冬 天 夏 天
室温 孵化器温度 室温 孵化器温度
1~7 18~23 37.8 23~30 37.5
8~20 18~23 37.5 23~30 37.2
21~24 18~23 37.2 23~30 37.0
( 3 )调整孵化湿度:鹧鸪种蛋的孵化湿度稍高于家鸡。孵化前期( 1~7 天),孵化器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65 %~ 70 % ; 中期(第 8~20 天),湿度降低至 55 %~ 60 % ;后期(第 21 天至出雏),湿度应增加,达 60 %一 70 % ,通常在孵化机内加入水盘的面积相当于孵化机底面积的 2 / 3 或 3 / 4 就基本满足湿度要求。孵化室最好保持相对湿度 55 %~ 60 %。
( 4 )通风换气:孵化过程中,应随着胚胎发育对氧气需求的增加适当通风换气。孵化前 8 天定时换气, 8 天后经常换气。
( 5 )翻蛋:翻蛋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胚胎粘连。孵化早期,蛋黄上浮,如果不翻蛋,就容易发生胚盘与壳膜粘连。孵化中期,不翻蛋会使尿囊与卵黄囊粘连而引起胚胎死亡,降低孵化率。全自动孵化器有自动翻蛋装置,可以设定翻蛋时间,否则,就必须由人工翻蛋。要求上下蛋要对调,蛋盘四周与中央的蛋对调。种蛋人孵至 20 天前,每隔 2~4 小时翻蛋一次。孵化到 20 天以后,胚胎已发育成雏鹧鸪,应停止翻蛋。
( 6 )凉蛋:胚胎孵化到中、后期,物质代谢旺盛,会产生大量的体热,凉蛋就是在孵化的中、后期采取的一种散热降温措施。入孵 2 周后每日凉蛋 1 次,待温度降至 34~35 ℃ 停止凉蛋。机孵可关机停止加温,并打开机门让风机运行,通风凉蛋。夏季室温高,孵化后期的胚蛋蛋面温度达 39 ℃ 以上,仅通风凉蛋不能解决问题,应喷水降温,即将 25~30 ℃ 的水喷雾在蛋面上,使表面见有露珠即可。凉蛋时间的掌握,最可靠的还是看蛋温。一般使蛋温逐渐降低,当用眼皮试温(以蛋贴眼皮)稍感微凉(约 33 ℃ 左右)即可。凉蛋可结合翻蛋进行。
( 7 )照蛋:照蛋就是利用灯光或自然光透视蛋的内部状况,以掌握胚胎发育进程等情况,并据此控制和调整孵化条件。整个孵化期照蛋 3 次,入孵后的第 7 、 12 、 22 天各一次,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第一次照蛋,捡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受精蛋胚胎发育正常,血管呈放射状分布,颜色鲜艳发红;死胚蛋颜色较浅,内有不规则的血环、血弧,无放射状血管;无精蛋发亮无血管网,只能看到蛋黄的影子。第二、三次照蛋,捡除死胚蛋。活胚蛋呈黑红色,气室倾斜、边界弯曲、周围有粗大的血管;死胚蛋气室周围看不到暗红色的血管,边缘模糊,有的蛋颜色较浅,小头发亮。
( 8 )落盘:鹧鸪蛋孵化到 22 天进行照蛋后,将发育正常的蛋转到出雏器(出雏器和孵化机的区别主要是出雏器无翻蛋装置)内的出雏盘里继续孵化至出壳,这一过程称为落盘。落盘前出雏器和出雏盘必须经过彻底清洗消毒,无污染而且要晾干。出雏盘底部铺上干净、吸水性好的纸张,这有助于保持雏鹧鸪干净。落盘后要按鹧鸪种蛋孵化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来控制温度和湿度,即较前一孵化阶段而言,温度适当降低,一般要求比孵化器内低 0 . 5~1 ℃ ,而适当增加湿度,以利出雏。为保证有足够湿度,适当增加水盘数量,保持水盘内的清洁,以利水分蒸发。
( 9 )捡雏:雏鹧鸪出壳后,要停留至羽毛干后及时取出,放入温度为 24~28 ℃ 的育雏室或箱中。箱内要垫上垫草或软纸,在 30 厘米 ×50 厘米的箱内可放入 30~50 只雏鹧鸪。捡雏过早,幼雏羽毛未干,对环境适应性差。捡雏晚,幼雏羽毛干后,即可活动。出雏期间应尽量少开照明灯,一般每隔 2 小时捡一次雏鹧鸪。在捡雏的同时应取出空蛋壳,以免空壳套住幼雏的头而闷死幼雏。每天捡雏时要注意计数并记录出雏数和毛蛋数。
( 10 )验雏分群及清理:捡出的健雏和弱雏(健鹧鸪一般体格大,体重在 13~14克,眼大有神,健壮活拨,走动敏捷,将立稳定,鸣声清脆,绒毛清洁,脐带愈合良好,蛋黄吸收完全;弱鹧鸪则身体软弱无力,站立不稳,目光混浊,脐带愈合不好,蛋黄吸收不完全,大肚子)分开饲养,并淘汰畸形、叉脚、弱小的幼雏。出雏结束后,应将蛋壳、毛蛋和死雏等处理掉并记录下来,彻底清扫并冲洗出雏室、出雏器及出雏盘等,出雏盘、出雏器要用 1 %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最后将各种器械整理好,关闭育雏室门及孵化机进行甲醛熏蒸消毒。
更多鹧鸪养殖信息,请点击专题《手把手教你养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