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如何养殖(笋壳鱼如何养殖的)

养殖吧 2022-12-10 01:15 编辑:admin 52阅读

1. 笋壳鱼如何养殖的

笋壳鱼是一种肉食鱼,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进行,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2. 笋壳鱼怎么养殖

1000斤左右。

笋壳鱼原产于澳大利亚、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之后才引进到我国珠三角地区进行养殖。笋壳鱼肉质厚肥美、营养价值丰富,肉质细嫩,无小刺,味道鲜美。尤其适合清蒸,堪称美味,而且就久蒸不老这一特点,因此,笋壳鱼在市场上受欢迎程度高。笋壳鱼在市场上价格也是最昂贵的,由于目前市场上野生资源较少,多为人工养殖的,目前广东这边价格差不多在30-60元/斤上下。而不同产地、规格大小以及品种的差异都会影响其价格,具体价格大家最好还是去当地市场进行咨询。

3. 笋壳鱼是养殖的还是野生的

笋壳鱼是河鱼。

笋壳鱼为底栖穴居性鱼类,常栖息于水质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水库、池塘的底部沙泥或草丛中,也常栖息于岸边的沙石缝隙、洞穴及杂物中。游泳能力不强,不能快速和长距离游动。性温驯,对低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喜藏进泥里。适温范围15~35℃,最适温度25~30℃,10℃以下大量死亡。可适应pH值为5的酸性水体及15‰的咸淡水。在自然界捕捉它比较困难。

4. 笋壳鱼如何养殖的好

每年的6月份至10月份是钓笋壳鱼的黄金季节,而黄金季节中尤其晚上佳。因此选择夜钓。

2112V照明灯一部(连续照明时间不低于8小时,亮度越高越好)。

3小湖虾1斤。挑个体小的0.5斤用剪刀剪成0.5cm的小段放入塑料袋中,冰冻保存。其余的也放入塑料袋中在太阳下暴晒4小时。然后放到钓包中。

4摘钩器或镊子一把。笋壳鱼吃食猛,能把钓钩吞入很深。

5. 笋壳鱼生活环境

一般养殖四大家鱼的普通鱼塘就可以养殖笋壳鱼,在养殖前期,鱼种相对较小,鱼塘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生长较为良好,随着鱼种的生长和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水深至1.5-1.8米,这样有利于促进鱼种的生长。一般鱼塘保持水深1.5-1.8米,面积3-5亩为佳。因为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鱼塘中的野杂鱼虾可能携带病菌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要时常清理鱼塘。

6. 笋壳鱼苗养殖

笋壳鱼学名褐塘鳢或尖塘鳢,为暖水性经济鱼类,笋壳鱼为热带、亚热带鱼类,畏寒,适温范围15-35℃,最适温25-30℃,最高、最低致死温度分别为40℃和10℃。泰国笋壳鱼的经济养殖周期约为12-15个月,当年繁殖的鱼苗不能养成上市,要经过越冬阶段,经越冬后50-150克重的鱼种,养殖达到商品鱼规格需5-7个月。笋壳鱼的越冬水温要在15℃以上,我国大多数地区养殖要有人工加温设备,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简易的罗氏沼虾越冬大棚则可以安全、经济地过冬。 

      笋壳鱼在冬春季节长速缓慢,进入夏秋高温天气长速较快,在养殖过程中发现,从9月-翌年6月的养殖前期平均只有150克/尾,而到了10月则快速长至400克/尾,虽然商品规格一般要达200克,但经济养殖期要1年以上为好。 

      养殖笋壳鱼要有越冬设备,可采用三种越冬方式:①在4-5月份投放新苗,年底可上市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其余的继续越冬养殖至翌年8月;②9月份投苗,成活稳定后进入越冬季节,翌年12月前收获上市;③10月购进种苗集中越冬标粗,翌年4-5月份塘放养,年底可全部上市。笋壳鱼的越冬水温要求在15℃以上,在广东地区采用罗氏沼虾越冬的塑料布大棚较为安全、经济。越冬期要减少投饵和加强水质管理,可使用有益菌降低水中的氨氮。

7. 笋壳鱼可以人工养殖吗

淡水鱼,河鲜。笋壳鱼是尖塘鳢属鱼类的俗称,原产于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是虾虎鱼中较大的淡水名贵种类,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已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先后引进我国珠三角地区,并作为特色品种得到推广,成为热门的人工养殖水产新优品种之一。

8. 笋壳鱼养殖基地

笋壳鱼养殖这六大关键必注意:

池塘消毒与肥水培育"水蛛"

培育足量适口的麦鲮等鱼苗

驯食

人工饲料投喂

分级

水质调控

1. 池塘消毒与肥水培育"水蛛"

"水蛛"是笋壳鱼鱼苗的重要饵料,它的丰欠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笋壳鱼鱼苗孵化后的15天是其关键期,这期间开口饵料大小是否适口和供应量是否充足是决定苗种存活率的关键。用生石灰每亩50公斤和茶籽每亩20公斤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的同时采用发酵或者干鸡粪、猪粪等家禽粪肥水可以快速培育出大量水蛛,具体作法是用10%左右的生石灰与之混合后装入60目网袋(或者饲料袋,但要扎若干小洞)后悬挂在鱼塘四周,一般每亩悬挂2袋即可。足够的浮游动物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最有效保障。当然,最科学的方法是泼洒肥水的微生物制剂,这对水质不但没有污染影响,而且还能开始培育出大量生物饵料。

2. 培育足量适口的麦鲮等鱼苗

"养好小鱼虾,育肥笋壳鱼"就是指适口活饵料的重要性。利用1.5厘米以上笋壳鱼鱼苗可摄食家鱼鱼苗的特性,要提前3~4天培育麦鲮等"鱼花",放养量为笋壳鱼苗数量的80~100倍;或直接投喂全长为笋壳鱼苗的1/3左右的饵料鱼,数量为笋壳鱼的40~50倍,保证笋壳鱼苗有充足适口饵料鱼吃食。此外,视鱼苗的培育量另行安排池塘培育饵料鱼,保证整个鱼苗培育期间,有充足适口饵料鱼供鱼苗、鱼种吃食。饵料鱼一般10~15天补充一次。

3. 驯食

笋壳鱼苗长至4~5厘米时,可开始驯食人工混合饲料,混合饲料以鱼糜为主,添加适量的鳗鱼饲料,成糊状,全塘遍撒,逐渐诱食上饲料篮。饲料篮每个0.6~1.2米,饲料篮间隔2米左右,沿塘边分内外二排分布。投喂时间约在10:00和17:00,以后者为主,占总量的2/3。每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0%。

4. 人工饲料投喂

养殖前期的人工饲料以鱼糜为主,添加10%的鳗饲料形成团状;养殖后期根据笋壳鱼的口裂大小将冰鲜鱼切成不同大小的鱼块。每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7%。视天气、鱼摄食情况增减。投喂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5. 分级

对于笋壳鱼来说,6厘米以下都属于幼苗期,以游动捕食活饵料为主。如果此时池塘内活饵料供应不足,极易相互残杀,导致存活率偏低,影响后期商品鱼的产量。在幼苗时期,若条件允许,分塘间隔时间若能缩短到40天,效果会更好。进行分塘操作时,应选择晴天早、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高温对笋壳鱼的伤害。另外,由于笋壳鱼需要频繁进行分塘,所以必须准备几口池塘以分养不同规格的鱼。至少要准备3口以上池塘,如果没有多个池塘就养不好笋壳鱼。

6. 水质调控

混养规格约每尾克100的鳙鱼每平方米400~600尾。注意水质变化,如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加换新水,或施用生石灰和使用微生物制剂,如采用光合细菌等来调节水质,保持塘水"肥、活、嫩、爽"。保持塘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注意防逃,加水时在入水口用网孔尺寸0.5~0.6毫米的锦纶、尼龙或力士筛绢筛布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9. 笋壳鱼怎么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养殖笋壳鱼的池塘要求并不严格,面积3~6亩、水深1.5米、淤泥少、水源良好的池塘便可。从方便日常管理和覆盖越冬大棚考虑,池塘不宜过大,此外视养殖密度可设置增氧机。

        过去通常要求在塘底布设人工鱼巢,以适应笋壳鱼易受惊吓和洞居避光的习性,但是随着种质的驯化可省去这些设置,生产实践证明,经驯化养殖的笋壳鱼不再藏匿鱼巢,并形成闻响水而集群抢食的习惯,设置鱼巢反而会因积聚鱼粪腐土影响鱼的健康生长,也影响鱼的聚食。

       二、种苗选择

       1、注意选择本地人工孵化的鱼种,多代产的鱼种成活率会更高。

       2、尽可能选择越冬后的鱼种。笋壳鱼的养殖期长达18个月,要经过越冬阶段。当年投放的鱼苗生长缓慢,越冬后才加速生长,通常在8月份放养3厘米以上的当年鱼苗,到翌年4月才长至0.1~0.3市斤,而继续养殖至年底可达0.8市斤以上,因此放养越冬的大规格鱼种当年便可收获。

        3、投放当年的鱼苗也要选择3~5厘米或以上的规格,由于笋壳鱼苗体长小于3厘米时养殖成活率较低,而在3厘米以上才能比较稳定地生长,因此尽可能选择大规格的鱼苗,通常鱼苗的规格越大越好养殖。 此外,现有养殖的笋壳鱼有泰国笋壳鱼(云斑尖塘鳢)和澳洲笋壳鱼(散纹尖塘鳢)两种,由于后者引入较早,相对好养,但商品颜色不及前者,目前市场价格仅是前者的一半,在投苗放养时要权衡考虑。

       三、饲料改进

       笋壳鱼的养殖在前几年的推广中以投喂活饵为主,鱼苗标粗投喂红虫、淡水鱼花和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