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鲈鱼的养殖方法(淡水鲈鱼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吧 2023-01-04 03:35 编辑:admin 119阅读

1.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   

1、清塘、培水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投苗密度 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   

3、投饵 鲈鱼暴食,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上午的7—9时和下午的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饵桥,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招呼鱼群游来抢食,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变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   

4、水质管理 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病害防治   1、氨氮中毒 高温天气时,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亚硝酸盐,致使鲈鱼缺氧中毒死亡。主要症状:鱼群全塘狂游不安,上下乱窜,鳍条充血,鳃丝暗红。防治方法:立即注入新水,放出老水,注水时注意用木板把水挡散,以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每亩施放氟石粉(底质处理剂)10—15公斤,中和水中氨氮;发病前注意用生物制剂预防。   2、肠炎病 病鱼食欲低,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轻压有黄色粘液流出,全年均可发生。预防措施是不要投喂变质的小杂鱼。治疗方法:按每100公斤鱼糜掺入300克呋磺合剂,连续投喂3—5天。   3、烂鳃病 此病易暴发流行,死亡率高。主要症状: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部粘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糜烂,体消瘦,离群,最后致死。治疗方法:每100公斤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6—8克、氯霉素4—6克混合拌饵连续投喂3天。   4、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病 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预防上多采用大量换水,改良水质。治疗可用0·7—1ppm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ppm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   5、赤皮病、溃疡病 病鱼鳍基部充血,红肿,脱鳞,表皮腐烂,肌肉外露。此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

2. 鲈鱼养殖注意

一,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二,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  

三,鲈鱼暴食,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上午的7—9时和下午的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饵桥,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招呼鱼群游来抢食,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变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  

四,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3. 鲈鱼怎么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的要求

鲈鱼的养殖池塘面积要尽量保持适中,面积过大不宜生产操作,面积过小难以保证产量。一般以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的养殖池塘较为合适。同时需要保障池塘内沙质优良,淤泥较少,此外,还需要为鲈鱼养殖提供完善的排水系统,以便能够及时更换污染水质。

而鲈鱼的养殖池塘在经过干塘、清淤等工作之后即可放入鲈鱼的养殖鱼苗,在放苗前期还需要注意好池塘内的消毒管理工作,建议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带适量池水进行消毒。

2、鱼苗的培育放养

鱼苗的放养时间最好选择在每年的冬末春初时节,如果是海鲈鱼品种的话,还需要经过盐度淡化,方能投入养殖池塘进行暂养。一般而言,鱼苗下池的第二天就可以投喂饲料,饲料以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为宜。

在鱼苗养殖到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就需要按照鲈鱼大小来分池饲养,这样可以避免互相斗争,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2500~3500尾。

3、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的要点其一就是水质问题,养殖户要学会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增加产量。在9、10月份等高温时期,可以适当在池塘内投放一些复合肥培育浮游生物,以此来促进鲈鱼的生长发育速度。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鲈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喜欢清洁、溶氧较高的水体环境,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水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

4、科学防范疫病

鲈鱼喜欢暴饮暴食十分容易引发肠炎疾病,因此在白天投放饲料的间隙,还要注意观察鲈鱼的进食情况以及鲈鱼本身的外形变化。若鲈鱼出现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这时候应该要及时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可以采取减餐措施并用广普抗菌药进行治疗。

除了肠炎疾病之外,秋季也是寄生虫病的高发期,一定要做好鲈鱼池塘内的消毒杀虫工作,建议用每升20~25毫克福尔马林对全塘泼洒,间隔为15天一次。

4.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鲈鱼吃饵有两个特点:

第一,鲈鱼会栖息于石缝、岩洞中,等到小鱼、小虾等小动物游动到它们嘴边的时候,就会立刻捕食。

第二,鲈鱼会上浮,离开水底到中、上层水食物丰富的水域觅食,例如水草处、障碍物处、浅滩砂石处等位置。

所以我们垂钓鲈鱼,从水底到水的上层,全水体都是可以钓到的。在垂钓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垂钓的时间、天气、水情、鱼情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饵料,搭配恰当的钓组。

现在已经进入夏季,我们就来说一说,在孟夏、仲夏、季夏三个阶段,随着天气、水情的变化,垂钓鲈鱼的钓组搭配和技巧的应变之法。

手竿钓鲈鱼

鱼竿选择4.5-6.3米的硬调竿;主线选择线径6-8号强力线,配3.5-6号同款子线;鱼钩选择中号的长柄宽腰伊势尼或者伊豆,型号选择10-12号;浮漂选择立式长尾纳米材质漂。

使用手竿可以选择用悬坠钓法或者传统铅坠卧底钓法。

悬坠钓比较适合在池塘、水库等水流缓慢和江河的回流、浅滩等水流慢的水域垂钓。卧坠传统钓法除了适合在以上水域垂钓外,因为使用的大号铅坠卧底比较稳定,因此还可以在江、河等水流比较急的水域垂钓。

悬坠钓时,使用双钩,两条子线长度分别为18厘米和20厘米;卧坠钓的子线要短,不超过6厘米。鲈鱼是食肉性鱼类,牙齿比较锋利,为了避免子线被咬断,可以在子线上套一段5-8厘米长的塑料管或者气门芯。

手竿垂钓鲈鱼有四种方法:

第一,底钓

选择的饵料最好是活饵,可以选择小鱼、泥鳅、大青虫等。如果有沙虫、赤虫等海产动物,效果就更好了,因为海滩产出的虫类腥味比较浓,更能吸引鱼儿。

选择3-6米水深处作为钓点,使用3支长度不同的鱼竿,呈扇形摆放,后将钓饵投入钓点之后,等待鱼儿咬钩即可。

鲈鱼咬钩时,浮漂表现为上下点动,此时说明鱼已经将钩饵吞入嘴中,要立即提竿。提竿的速度要快,借用手腕的力量迅速有力地抖竿,让鱼钩刺穿鱼唇,然后遛鱼上岸。

第二,钓浮

如果是钓上浮的鲈鱼,可以选择用串钩钓。使用大铅坠触底定位,坠上每隔50厘米绑一只钩,一个钓组可以绑3只钩。绑钩的线长15-18厘米。浮漂选择稍大一些的棒形或者球形漂。饵料选择小虾、虫螺。这种方法适合在水草的边缘、陡岸的石块底下,水深2-3米处垂钓。

还有一种钓浮的方法是,用4~5只钩组成的串钩钓组,钓钩之间的距离改为每隔30厘米绑一只钩,绑钩的线长12厘米。钓饵选择活的小杂鱼,抛钩后小鱼能游动,更能吸引鲈鱼。不用浮漂,换成白色的泡沫块,或者用黄布包裹小皮球、乒乓球都可以,只要其浮力能让钩坠悬在水中即可。

第三,走钓

这种方法适合在桥梁、涵洞口、堤坝出水口等有流水的位置使用。垂钓时一边走一边手持钓竿,在一定距离内反复走,寻找鱼儿下钩。钩饵位于流动水体上层的40-60厘米处,让其顺着水流流动。浮漂可以用乒乓球或者泡沫块。钓饵选择小鱼、小虾等活饵。

第四,提拉钓

这种方法适合在急流深水中使用。最好的钓竿是荆竹细竿,竿梢韧性、弹性、强度都很好。拴6号齐竿主线,4号子线2条,各15厘米和20厘米。铅坠选择10~15克重的吊钟形空心活坠,以方便提拉。鱼钩选择长柄宽腰锐钩,伊势尼、挪威10~12号都可以。饵料为活虾、小杂鱼或软虫等。

垂钓方法是将钩饵投向钓手站点的上游深水急流的石砾、石堆水域,铅坠落底后立即提竿,将鱼竿、鱼线缓慢上移举过头顶,让钩饵在急流中游动诱鱼。

当有鱼咬钩时,钓线就会被拉拽下沉,同时竿梢下压,手感明显,此时提竿就会有所收获。

如果发现没有鱼咬钩,则要将竿放平松线,再提拉,重复以上动作,直至钩饵顺水流到站位下游时,再提起鱼竿重新抛投。如此反复,直到上鱼。

抛竿钓鲈鱼

抛竿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利器,包括海竿、筏竿和一般的竹车鱼竿。其长度从1米至3米不等,都是经常使用的。如果是用提岸钓法,则选择2.1米至3.6米为好。使用的鱼线、鱼钩与手竿相同,只是铅坠要换成15~20克重的锥形空心活坠,适于卧钩底钓和串钩悬钓(倾斜式)。

卧钩底钓

选择有缓流、回流水域或者有大漩涡的深水区将双钩饵投至钓点后,摇轮紧线挂铃,等待鱼儿咬钩。如果发现竿梢有点动或轻微的铃声,说明鲈鱼正在碰触饵料,此时要耐心等待;等到竿稍有大的弯曲,铃声响起,说明鲈鱼已将钩饵吞入口中,此时要迅速提竿。提竿之后,下一竿还是投在原来的位置,进行守钓。

还有一种拖拽底钓,与手竿提拉底钓差不多,只是钓点为距离岸边数十米的急流深水区,例如石底中流击水处、对岸水流较急的崖基部、石砬根,还有湖中岛边等水域都是鲈鱼喜欢去的地方。具体钓法是:将双钩或4~6钩组成的葡萄钩钓组钩饵投入钓点落底后,将鱼线拉紧。如果几分钟后没有鱼咬钩,就要提起钓竿点动诱鱼,并往回拖位1~2米,要缓慢收线,拖回数米再提竿点动逗鱼,直到有鱼咬钩,如果一直没有鱼,等到钩饵到近岸处时再重新抛投。

抛竿浮钓

钓组除了鱼竿之外,其它搭配和手竿是一样的,不再多说。

插竿钓

一竿一线一坠一钩就是插竿钓鲈鱼的全部钓组。鱼竿选择1.2~1.5米的细竹梢,根部削尖,便于插进岸边的泥地中。选择4号的鱼线,线长1.5~1.8米,鱼线一端绑在竿稍上,另一端绑上鱼钩,鱼钩可以选择中号的伊势尼。使用中号的铅坠。鱼饵选择用小泥鳅,或者用马口等小活鱼。

垂钓时,选择在岸边有石碓、草丛的水域。一次使用十支以上的鱼竿,每支鱼竿相距2-3米,插在岸边就可以了。

一般钓友钓鲈鱼可以选择用手竿,相对比较简单,搭配也不复杂,如果用插竿钓,一次用十几支甚至是几十支,对于以钓鱼为休闲的钓友来说太过复杂,压力也大,不划算。

5. 海鲈鱼淡水养殖技术

淡水鲈鱼在清水里面养,淡水鲈鱼喜欢在洁净、溶氧量高、水质清澈、透明度在三十到四十厘米的水体中生活,因此在饲养期间,要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采取加水、换水措施,尤其是每年的九到十月份,需要做好水质的调节工作。

养殖鲈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在一亩到五亩的范围内即可,而且池塘内的水质清洁卫生、无污染、水源充足,且地势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为一点五至一点六米,注意池塘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6.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