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麂子最喜欢什么环境活动?
麂子生活的主要区域,大多是热带或亚热带的雨林,还有针阔叶混交林,最喜欢在山坡下啃食植物的嫩芽或者青草,在我国的麂子主要分为三种,赤麂,黑麂,小麂,其中黑麂是数量最为稀少的,分布区域也最为狭窄,目前已经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二、麂子生活在什么地方?
麂子一般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森林地带,比如我国的大小兴安岭地区
三、麂分布于我国哪些地方?
中国有黑麂、赤麂和小麂3种。
1、赤麂,又名黄猄。为麂类中最大的1种,体长80~150厘米,肩高约55厘米;颜面部棱长;体背棕褐或暗褐色,胸部鲜棕,后腹毛色从淡黄到纯白,腋部有白色块斑,鼠鼷部、臀部、尾下为纯白色。栖息于密林、草丛、山地丘陵,有时也进入居民点和农田周围。白天活动。单独生活。性机警。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春季交配。妊娠期半年左右。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2、黑麂。为中国特有种类,是中国国家级保护动物。体型略小于赤麂,体长约120厘米,肩高约50厘米;耳短圆;侧蹄较其他麂发达;体背毛色棕黑,眼周至额部有1束鲜棕色簇状刚毛,前额、耳与两颊间有呈V字形橙栗色暗纹,腰腹部和四肢暗黑色,臀周、尾下部和鼠鼷部纯白色,边缘深栗色。栖于地势较高多岩石的密林和山坡灌丛中。以嫩枝、叶子、果实、蔬菜、豆类为食。主要在春季产仔,每胎1仔,幼仔约6~10个月性成熟。数量较少,仅见于中国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交界处。
3、小麂。麂类中最小的1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类。叫声如犬吠,故又称吠鹿或犬麂。体长70~90厘米,肩高约40厘米;脸短,颜面棱也比赤麂短;体背毛色变异较大,呈黄褐、棕黑色,颈背中央有1黑色条纹,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于赤麂和黑麂;泪窝深而圆。栖于地势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丛。以嫩叶、幼芽、青草、果实、种子为食。全年繁殖,产后还可受孕,怀孕期约6~7个月,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台湾。3种麂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四、一般一座山有几只麂子吗?
一座山有几只麂子不一定,有的可能没有,有的可能比较多。麂子习性胆小谨慎,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活动范围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生活在低海拔山区丘陵的森林、灌丛。以植物嫩枝、叶、花、果实、农作物为食。
五、麂子习性?
答:麂子习性介绍如下:麂类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林缘灌丛种类,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风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高山湿暗针叶林。
主要为夜行性,常单独活动,喜在林缘草坡处啃食青草,也吃疏林中新鲜的枝叶。
六、麂子窝在什么地方?
麂子又名红头鹿,是体型较大的麂属动物。体重21-26公斤,体长100厘米左右,全身皮毛暗青灰色,毛尖棕色。是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西和福建的交界山区。2004年在中国西藏的达木和察隅也发现了麂子。
麂子窝在海拔1000m左右的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林中。
七、麂子生活范围有多大?
山麓林缘、灌丛、草丛、长绿阔叶林、针阔湿交林、半山腰上、小丘陵、低山或森林边缘的杂草丛中。以晨昏时出现最为频繁,以青草、嫩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也食树皮、植物的种子和蕨类,有时也吃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不超过35公斤,体长75~115厘米。
八、麂子几月份会到山下?
5月到6月份
麂类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林缘灌丛种类,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风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高山湿暗针叶林。主要为夜行性,常单独活动,喜在林缘草坡处啃食青草,也吃疏林中新鲜的枝叶。
通常5~7月产仔,孕期5~6个月,每年1胎,每胎3~5仔,麂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毛皮动物。皮张是生产高档皮革的重要原料,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传统商品之一。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濒危。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致危因素:
1、分布区面积缩小,种群数量也有所下降。
2、偷猎现象较严重。
3、栖息地破碎化引起的雌性介导的基因流量减少。
九、麂子喜欢躲哪里?
喜欢躲在灌木丛里。
麂子白天活动,善于单独生活。性机警。麂子食草性动物。多活动在阔叶林里,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春季交配。妊娠期半年左右。每胎产1~2仔。
其食物有,山苍子,野蔷微,野草莓,油茶树等阔叶类植物的叶子,每年的秋季因为阔叶林里底层的叶子因气温降低和日照不足而脱落,麂子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麂子到林边矮小的植株处觅食,故有麂子下山之说。或被山火烧过的山林,第二年的山上也是麂子觅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