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麂子一般多少只在一起?
两只以上。
一般一座山最少两只以上的麂子,因为这种动物属于群居动物,一只两只不会存活,一般一座山有两只以上麂子。
麂子成体体重不超过35公斤,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猄”。
二、麂子怎么杀?
麂子安装较为简单,网绳较细,用补鞋的那种线绞成4股就可编制,编好的网重大约8两,网杆绳用八股或十股绞合就可以了,安装的时候麂子网、网杆绳要拴在固定的小树上这样捕住的麂子只有守网人的动作快基本上都是活的(不被狗咬死)
三、赶山人是什么意思?
赶山人是一个精壮的年轻人,传说是上古神人的后代。
赶山人 gǎnshān
[go hunting] 〈方〉∶上山打(围)猎
详细解释
指上山采集、打猎等。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五:“有年冬里,他跟 王菊生 出去赶山,他用鸟枪打死了一只麂子。” 孙健忠 《甜甜的刺莓》二三:“ 毕兰大婶 晓得,这是 布谷寨 在赶山撵肉,为明天的现场会备办野味呢。”
四、豺和狼如何区分?
主要区别:
1、形态特征不同。
豺
豺的外形与狼、狗等相近,但比狼小,而大于赤狐,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20千克左右,大的豺王可以勉强30千克左右。
头宽,额扁平而低,吻部较短,耳短而圆,额骨的中部隆起,所以从侧面看上去整个面部显得鼓起来,不像其他犬类那样较为平直或凹陷。
四肢也较短,体毛厚密而粗糙,体色随季节和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侧等处的毛色为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淡白色、黄色或浅棕色,尾较粗,毛蓬松而下垂,呈棕黑色,类似狐尾。
狼
外形似家犬,吻较尖,两耳直立,裸露无毛,尾毛蓬松但不卷曲,无拇指和蝩垫,爪粗钝,不能弯缩,额部和头顶灰白有黑色,上下唇黑色,体色多灰黄,但个体变异较大,有棕灰黄、棕灰或淡棕黄色等。
体背及提侧长毛尖多为黑色,额部耳廓及背中央毛色较暗,腹部及四肢内侧灰白色,尾色与体色相同,头骨粗壮,眶上突发达,眶后突粗钝,鼻骨前宽后窄,听泡略呈三角形。
2、分布范围不用
豺
世家: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泰国、越南。
中国:黑龙江、吉林、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西藏。
狼
世界:世界性广泛分布,但当前狼的分布区已大大缩小,特别是在北美和西欧。
中国:在国内分布于除台湾、海南岛及其它一些岛屿外的各个省区,但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以及西藏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
3、生活习性不同
豺
性喜群居,多由较为强壮而狡猾的“头领”带领一个或几个家族临时聚集而成,少则2-3只,多时达10-30只,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当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会互相撕咬,常常咬得鲜血淋漓,有时甚至连耳朵也被咬掉。
听觉和嗅觉极发达,行动快速而诡秘。稍有异常情况立即逃避。豺以群体围捕的方式猎食。食物主要是鹿、麂、麝、山羊等偶蹄目动物,有时亦袭击水牛。
狼
狼群之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会以嚎声向其他群宣告范围。幼狼成长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有的则会迁移出去(大多为雄狼)。
狼群由家族成员为主,成员数在2-37只之间,由於拥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领域范围,因此狼群不可能与别的狼群合作,也不会出现小说中由数个狼群组成、百来头的狼群。
野生的狼一般可以活12-16年,人工饲养的狼有的可以活到二十年左右,奔跑速度极快,可达五十五公里左右。狼的耐力也很好,它们有能力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奔跑20公里。
智商高度发达,可以通过气味、叫声、肢体动作进行沟通,狼是以肉食为主的肉食动物,是生物链中极关键的一节。不过虽然狼是以肉食为主。
五、老虎的生活习性?
狮子:
狮是继虎后第二大的猫科动物,它还是非洲最大的猎手。雄性狮可长达1。80米,肩高约1。20米,尾长1米,平均重225千克。雌性狮的身长一般为1。60米,肩高约1米,尾长约0。85米,体重150千克。非洲南部的狮最大,亚洲的最小。
狮的毛短,呈黄色,雄狮还有很长的鬃毛,一般呈深棕色,但也有黑色、淡棕色或红棕色。
这些鬃毛从面部一直扩展到肩部和胸部。这些鬃毛可能使雄狮在鬣狗等其它食肉目对手眼中显得更大。另一种理论是长的鬃毛对雌兽来说更有吸引力。野地观察似乎证明特别深色和长的鬃毛的确对雌兽更有吸引力。亚洲狮的鬃毛比非洲狮的短。幼兽没有鬃毛。一般幼兽需要过五年才会获得完整的鬃毛。
此外狮的尾端有一簇黑色的长毛。幼兽身上有深色的斑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斑点在第一年就消失了。在极少数情况下这些斑点也可以在成年狮身上看到,但非常不清晰,往往要在很近的地方才辨认得出来。
过去从欧洲南部、西亚、印度和非洲都有狮。冰川期间一个亚种还在中欧和北美洲生存过,但冰川期后它们就消失了。
按当时学者的报道,到古希腊时期在巴尔干半岛还有狮生存。一般认为欧洲的狮在公元1世纪由于人类的活动灭绝。
今天绝大多数狮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撒哈拉沙漠以北的狮于1940年代灭绝。20世纪时在亚洲的狮几乎全部被消灭,只有在印度的一个自然公园还有少数幸存。
过去除森林外,狮在所有的生态环境中都有,今天它们的生存环境大大地缩小了。它们比较喜欢草原,也在旱林和半沙漠中出现,但不生存在沙漠和雨林中。
社会结构
与其它大型猫不同的是狮生活在群中。一个狮群主要由互相之间有亲缘关系的雌兽组成。地形和猎物的多少决定一个群的大小,一个群可以由3至30只狮组成。
雄兽在一个群内只待一段时间,此后它往往去找另一个群。虽然如此在一个狮群中雄狮的地位比雌狮的高。一般在一个狮群中只有一只成年的雄狮,幼狮在狮群中一般待三年,此后雄性的青年被驱逐出群,而雌兽则留在群内。
年轻的雄狮组成不稳定的小群过着游荡的生活,直到它们自己成为一个狮群的首领。
一般它们要到六岁或更老才能达到这个地位。
往往一个狮群的领导地位会被另一个雄狮占据,一般当老的雄狮老了或虚弱了时,就会有年轻的雄狮向它挑战,战败的雄狮不是死亡就是逃亡。假如新来的雄狮战胜,它一般将它前任的幼兽杀死,这样雌兽就比较容易和它交配了。
一个狮群的领地面积从20到400平方千米不同。一个领地的大小与狮群的大小和领地内猎物的多少有关。狮群一般用粪便、尿和从远方就听得见的呼叫声来标志它们的领地。
也有的狮群没有领地而过着游荡的生活。
繁殖
虽然雄狮在一个狮群中占最高的地位,但只有在一只雌兽同意的情况下它才能与它交配。
假如雌兽愿意,它就趴到地上,让雄兽跨上。从雌兽对雄兽的态度上一般可以看得出雄兽在群中的地位有多高,以及它是否在下一次角斗中会被驱逐。
雌兽的怀孕期一般是四个月,此后它生二至四只幼兽。幼兽的体重一般是1。5千克。幼兽不但可以在它的母亲身上吸奶,而且可以在群中的每只雌兽吸奶。
对幼兽的抚养是整个兽群的任务。幼兽的吸奶期是四个月,此后它们还跟着母亲约两年。雌兽一般在三年后,雄兽在五年后性成熟。
狮可以活20年。一般只有雌兽会活这么长。雄兽一般在此之前就会被一只年轻的雄兽杀死或驱逐,它们一般不会再找到一个群,往往饿死。
一般雄兽的寿命不超过12年。在动物园中有些狮子活到34岁。
老虎
虎,俗称老虎,是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身体被满浅黄到红色毛,有黑色至棕色条纹,是一种孤独的森林食肉动物,一般每个老虎有自己的领地,除了交配时期,从不和其他虎交往,雌虎独自生产和喂养幼虎,当幼虎成年后,雌虎将领地遗留给它,独自去寻找新领地。
每个虎占领一块领地后,就会将本地所有大型食肉动物如狼、豹等赶走,所谓“占山为王”,老虎以鹿、獐、野羊等食草动物为食,必须有足够的猎食领地以维持生命。虎一般采取潜伏袭击的猎食方式,从猎物后方攻击,在食物严重短缺时,也会攻击人。印度农民用头后戴假面具的方式避免遭受老虎攻击,因为虎以为假面具是人以正面对它,它决不会从正面攻击猎物。
亚种
虎有八个亚种,其中4种已经灭绝,主要是由于人类猎捕和入侵使其生活范围缩小,使它的领地不足以维持生存。
东北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也叫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黑龙江的俄语名称为阿穆尔河)、乌苏里虎、满洲虎、朝鲜虎,生活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体形最大的虎,达3米长,300公斤重,可以轻易地博杀一头壮牛,毛色浅黄,毛厚,不畏寒冷。
据统计目前野生的只有150-400只,中国政府规定了严格地保护办法,对牛羊被虎捕食的农民国家给予赔偿,并以法律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以虎为原料的中药,如虎骨膏、虎骨酒等,堵塞应用市场,但野生的仍然非常稀少。
华南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生活在中国,从山东半岛到岭南广大地区,由于中国人口稠密,华南虎和人接触比较多,中国历史上描写的虎人斗争的故事都是说的华南虎,华南虎体形不大,仅大于中南半岛虎,所以《水浒传》中山东大汉武松可以赤手打死一只。
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在1994年被射杀,之后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生种群的存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湖南、福建和贵州都有华南虎踪迹出现,有关专家预测野生种群的数量仅为30-50只。分布在中国各地动物园中饲养的华南虎,大约有60只,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的6只华南虎,其基因组合的变化不足以维持此亚种,普遍相信此亚种最后会灭绝。
巴厘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bal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是身上条纹最多最密的一种虎,条纹细密多达100条以上,最后一只巴厘虎据报导是在1937年被猎杀的,已经灭绝。
印度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corbetti)是体形最小的虎,大约有1。
6米长,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一带,由于多年的战争,基本已经灭绝,据说在马来西亚还有野生的,但没有确实证据。
爪哇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onda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最后一只目击者报导是在1979年,据信已经灭绝。
苏门答腊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umatrae)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颜色深,接近红色,毛短,因此肌肉轮廓明显,非常壮观。目前苏门答腊虎大约还有400多只,都生活在5个国家公园内,不过1998年就报导有66只被偷猎者杀害。
孟加拉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tigris)是目前残存最多的一种虎,生活在印度森林中,可能有3000-4600只,当年曾是英国殖民者最喜爱的捕猎对象,英国的蒙巴特勋爵一生曾猎杀180多只老虎。目前印度政府也给予保护。孟加拉虎在漆黑的热带森林中有黑色的变种,不过很稀少。
只有孟加拉虎才有白虎变种。
里海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virgata)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前苏联中亚地区和伊拉克一带,适应荒漠地带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猎食领地范围,据报导最后一只里海虎被发现是在1968年,此后再没有出现过,已经灭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