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中期怎样管理?注意什么?

养殖吧 2023-06-21 01:53 编辑:admin 259阅读

一、棉花中期怎样管理?注意什么?

棉花中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加强肥水管理

及时浇水。目前,多数棉田已到干旱临界期,如果近日无有效降雨,要积极利用各种水利条件对棉田进行浇水,不要存有等雨的侥幸心理。

及时追肥。根据今年棉花的生育特点,7月中旬重施花铃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亩左右;基肥施用钾肥不足的,可追施氮钾复合肥15至20公斤。施肥时应开沟深施,提高肥效。

适时整枝,科学化控

适时整枝。提倡简化整枝,对于亩密度3500株以下棉田,提倡保留叶枝,当棉株主茎见花时打掉叶枝顶尖;在7月15至20日打掉主茎顶尖,旺长棉田8月10日前打掉中上部群尖。要及时拔除空株、去空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科学化控。缩节安化控应掌握“少量多次、轻控勤控、前轻后重”的原则,确保棉株“壮而不旺、稳健生长”。一般蕾期亩用缩节安0.5至1克,初花期1至1.5克,盛花期2至3克,打顶后7至8天,一般亩用缩节安3克。天气干旱或棉株长势较弱时,适当减少缩节安用量,雨水较多或有旺长趋势的棉田适当增加缩节安用量。化控措施应在灌水施肥之前或雨后施行,以主茎高度不超过1米,植株自然高度不超过1.1米为宜。

综合防治病虫害

棉花黄萎病。由于春季低温干旱,棉花枯萎病发生危害轻于前几年,随着雨季的到来,棉花黄萎病将陆续发生危害。对于多年种植棉花的黄萎病严重发生区域,要及时采取通风散湿措施,并增施钾肥、微肥、叶面喷肥等提高抗病力,减轻危害。

棉伏蚜防治。防治指标:百株三叶蚜量10000头。推荐农药: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氧化乐果、丁硫克百威等喷雾可兼治棉盲蝽象。在防治中要注意交替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延缓蚜虫抗药性。

喷药时间应避开晴天中午,最好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加强安全保护,避免农药中毒。

二、怎样能 更好的种植棉花?

棉花的种植:

棉花吸收养分量随其产量增加而提高,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1.0:0.3:1.0。氮磷钾肥用量比例约为1:0.65:1.0。一般将氮肥的40%做基肥,40%做花铃肥,20%在开始坐桃时施用。磷肥以做基肥全层施用为好,钾肥以基肥、追肥各半施用效果较好,棉花对锌和硼有良好反应,应注意锌肥和硼肥的施用。

一、棉花的营养特征和需肥规律。(1)出苗到现蕾。棉花一生中的含氮水平以这个时期为最高。(2)现蕾到开花期。这时如氮素供应过多,常会引起棉株徒长,增加蕾铃脱落,因而要避免施用过多氮肥。增施钾肥,可提高茎叶中含钾量,对茎叶中含钾量的提高尤为明显。(3)开花盛期到始絮期。生殖器官中磷和钾的含量迅速增加。磷、钾供应不足,均会影响对氮素的摄取。

二、棉花施肥技术。

厩肥、堆肥和氮肥。它们是棉田常用的农家肥,棉田一般每公顷(1公顷约合15亩)用30—45吨作基肥,高产棉田每公顷45—75吨。一般棉田,在每公顷施总氮112.5-150千克的情况下,以纯氮37.5千克作基肥,与农家肥一起在耕翻前施入土壤(其余的在花铃期作追肥),可获得良好效果。中上等地力壤质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较强,氮肥分两次施为好,一次作基肥施45%左右,另一次以在花铃期施55%左右为宜。地力较高,保肥能力强的棉田也可将适量氮肥一次作基肥;对土壤肥力较差,质地偏砂,保肥能力较差的棉田,氮肥可分3次施用,即基肥30%,蕾期追肥20%,花铃期追肥50%。

钾肥以基肥、追肥各半施用效果较好,单作基肥施用也有良好效果。施用钾肥要根据地力状况而定,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一般中等地力棉田每公顷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135—150千克,中下等地力棉田每公顷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225千克左右。

硼肥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严重缺硼的棉田(土壤有效硼低于0.2毫克/千克)每公顷用3.75-7.5千克施在播种沟或移栽沟、穴中作种肥效果很好。苗蕾期:棉花苗、蕾期对养分需求量不大,一般棉田在施足基肥的条件下,可以不施追肥。但棉麦两熟套种的情况下,由于棉苗在棉麦共生期间受小麦吸肥影响,长势较弱,需适当追肥以促进生长。在小麦收割后要尽快中耕灭茬,追肥浅水,一般苗肥用量每公顷约用尿素52.5-75千克或腐熟人粪尿2250-3750千克。

磷肥主要作基肥使用,就可以满足棉花全生育期的需要,所以棉花一般不再追施磷肥.

三、种棉花技术

种棉花这个活,无论将“种”理解为狭义的“播种”抑或理解为广义的“种植”,都是一件很麻烦而很辛苦的事。我没有见过大面积种植的棉花如何耕种到采摘,而就小家小户的小农经济条件下,棉花种植几乎无法以机械作业,只能靠手工劳动,便是将每亩万株左右的棉花植株,从种到收每株要抚摸过十遍以上,才是一年的收获。

春天的耕种,从耕地到施加底肥,再到耙平,棉花地与其他作物无异;由于保温和保湿方面的需要,在耙平后先以井水浇过,等稍干后,铺上地膜。铺膜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了,两个人拖了地膜卷前行一段,拉直,压平,再由另外两人从两边将地膜边缘都压进土里去;遇了刮风的日子,风将地膜刮得哗啦啦响,一不小心便扯破了,便要抢着时间压好。

然后,便是破膜播种了:先以一个专门的工具,在地膜上以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的距离凿出小洞来,再将棉籽在每个小洞中放进七八粒(因为棉花苗的生命力较弱,放少了无法出来),再在后面以沙土将那些小洞填起。说时这么简单,做来便不是那么容易了,这是要在五月的太阳下,站着凿洞、弯腰放籽、蹲下填土,每亩地要如此机械重复一万次;而那凿洞要不偏不倚正好在那个位置,放籽要不多不少便正好七八个,填土要不深不浅正好鼓起个小包,哪一步操作不当都会导致无法出苗。一天下来,腰酸背疼,躺到炕上都累得睡不着觉。

而这样的操作,还不一定能保证出苗。遇了天气晴好的日子,在种下去六七天后,便有小苗开始出土;但它们常是不能直直地破土而出,却常会钻到比较松软的地膜下去。而太阳一出,地膜下的幼苗便会被烫死;所以,每天早上早早起来便要去放苗,在黎明的模糊中到初露的微熹中,目不转睛地扫过一行一行的地膜,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将地膜下的幼苗扶出地面来。而出苗总是不够齐整,往往一亩地的一万株棉花苗,总要四五遍才能完全放出来。以上的程序是假设天气晴好,而如果阴雨连绵数日,种到地里的棉花籽都会霉烂,而又须从破膜播种的程序开始重复;等出苗了如果再遇了沙尘暴,刚出土的幼苗便会被扭断脖子,而又无法复生,也须从破膜播种的程序重复。遇了天气不好的年份,往往要种三四遍,每亩一万株,仅在种的阶段便要数上十几遍了。

以上所讲,仅为狭义的种棉花,即为播种。再往后去,至少还须以下工序:间(读四声,是由稠而稀的意思)苗,如前所述,因棉花的出苗能力差,每株需同时种下七八个籽去方能出土,而出来了,又须将多余的再一一拔去;脱裤腿,这是一个通俗而形象的说法,是在棉花长出几排叶子时,将最下面的一对老叶子掐去,这样棉花才能茁壮成长;掐油条,便是将棉花植株上除去主干外旁生的枝条掐去,以保证其长直长高;打头,是在棉花长到一定高度时,为防止其只长高而不结桃,便将其顶端掐去;喷药,是在打头的同时喷上矮壮素等药物,使棉花不再长高而专心结桃。而其间的除虫、拔草等工作,自不再赘述。

到了九月中,棉花开始绽放,便到最后一道采摘工序了。而这采摘,是种棉花的一场持久战,时间长而任务重。一般棉花会从九月中旬到十一二月陆续开放,而便是到了腊月,植株已经枯干的棉花经太阳一晒还会破壳而出;摘棉花便也要跟了棉花的一茬又一茬开放,随开随摘,而现开了的,又马上便须摘下,否则一经雨淋,棉花便变了品质。摘棉花是一项精细活,因棉花开在植株从低到高的不同位置,所以有些需要半弯腰摘下,而有些又需要蹲低伏身才能摘下了。而且,摘棉花时又不便戴上手套,在九月摘头花时尚且好办,最多便是早上的露水淋坏了手指;而到了十月,棉叶棉枝已经干枯,为了不弄脏棉花,便要小心地探手进去摘下,往往会被枯枝将手指戳破,而再往后去便磨成老茧了;到了十一二月如果还有要摘的棉花,刺骨的寒风往往又会把满手的老茧吹裂,淌出血来还怕染脏了棉花。实在摘不出的“铁壳”,便将棉桃摘回家去,坐在冬日的太阳里,以裂口累累的双手一一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