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田地上姜与什么轮流种植更科学?

养殖吧 2023-03-07 02:37 编辑:admin 106阅读

一、在一片田地上姜与什么轮流种植更科学?

种植生姜的前茬因当是新茬或粮食作物地块,而菜园地以葱蒜茬较好;尤其不要与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轮种;特别是产生过青枯病的地块也不易种植生姜。

二、姜的种稙方法与技术?

一、土壤选择。选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轮作在4年以上前茬未种茄科作物的荒坡地、熟地种植。

二、土壤整理。一般采取冬耕晒垡,要求土地深翻、耙细、整平。高墒种植、根据实际地块理墒,墒宽1.2—2米,墒高0.3米(用田种植墒高0.35—0.4米)、墒间沟宽0.3米。

三、肥料准备。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千克以上,过醋酸钙100千克,复合肥 50千克,硫酸钾15千克。同时要求种植前15—20天混合堆沤发酵腐熟后使用。

四、合理密植。日本姜种植规格.株行距为30厘米×70厘米,每吨姜种植6亩,每亩用种量160千克。

本地小黄姜每千克种植25—30塘,其种植规格.山坡地株行距为25厘米×30厘米,每亩用种量240—280千克;田和肥地株行距为25厘米×35厘米。每亩用种量200—240千克。

五、适时播种。

1、播种期:清明过后(4月中下旬至5月初)描种。日本姜要求在4月上旬播种。

2、种姜选择:认真筛选种姜,剔除霉烂变质姜块。掰姜种时,每炊保留1—2个壮芽。

3、姜种处理:产姜区多年种植,土壤带菌,姜瘟病突出、姜种易感染带。播种时期采用姜瘟散、福尔马林、多菌灵、农用链霉素等药剂,按说明书进行浸种处理.再出摊开,晾干待种。

4、播种方法:采用沟播或穴播。盖土3—4厘米。

六、管理期间中耕除草、追肥、培土。管理期间保持地面无杂草,土壤疏松。在播种后姜种未出苗前可采用丁草胺、除草醚等药剂除草。同时,使用尿素分期分批追肥。幼苗期每次每亩用尿素20千克,立秋前后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追肥,每亩用尿素30。

七、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姜瘟病、斑点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姜螟。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姜斑点病、炭疽病使用多菌灵、百菌消处理。姜螟使用敌百虫防治。

姜瘟病防治较难,大部分采取农业措施。首先要求到无姜瘟病的新产姜区选好姜种;其次,根据地形、深挖排水沟,断绝雨水冲剧而带来的病菌源;其三,发现中心病株,将中心病株周围50厘米以内的土壤及健株一起铲除,并用石灰撤穴处理;其四,使用50%代森铵800倍,每7天喷1次,或者使用姜瘟散、姜瘟灵等药剂处理。

三、生姜的种植条件

生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忌连作。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为宜。

四、牛榜如何种植

牛 蒡 的 种 植 牛蒡,又称大力子,蝙蝠刺、东洋萝卜等,属于菊科二年生草本直根类植物。原产于亚洲和北欧,我国各地均有野生牛蒡分布。主要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质根,草本蔬菜。其种子是中药名为大力子,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之功能,牛蒡根富含菊糖,可祛风热,消肿毒。而菜用牛蒡栽培多从日本引进,在日本牛蒡的肉质根煮食或淹渍。在日本,牛蒡是人们日常喜爱的主要根菜类蔬菜之一,人工栽培开发较早,并对品种进行了系统的选育。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可达2500公斤。我国栽培的食用牛蒡品种引自日本。 牛蒡的根肉质,具有特殊香气,富含菊糖和维生素B、C,还有铜、锰、锌等矿物质,可炒食、煮食、盐渍、凉拌,加工成酥脆片或牛蒡汁等。牛蒡具有利尿、解毒、散风热、宣肺气、利咽化痰、透疹功效,长期食用,可以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尤其对胃肠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素有胃肠“清道夫”之美称,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 在我国,牛蒡的栽培历史也比较悠久,但过去只做为药源性植物栽培,仅利用其种子作为中药材。近年来,食用牛蒡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多年栽培在7-10万亩,产量在10-15万吨,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结构层次的变化,以及对其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的认识,市场需求逐年增大,其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一、生物学特性 1、植物学性状:牛蒡的根为直根,园柱形,根长因品种而异,一般为40-100厘米,根表皮粗,近于黄褐色,肉质为灰白色,暴露在空气中会由灰白色转为褐色。牛蒡一般5-6月份抽苔,7-8月开花期,虫媒花,开花后30-40天果实成熟。种子为瘦果,千粒重11.2-14.4克。 2、对环境条件要求:种子在10℃以上即可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温度在15℃以下和30℃以上时,发芽率降低。牛蒡为喜光作物。地上部分耐高温,而耐寒性弱,气温在3℃以下几天即枯死,根耐寒性强,越冬后重新萌生叶片。 牛蒡不耐涝。牛蒡为直根,深入土层较深,较适于在表土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壤土中种植。尤其在河道冲积地,表土层深厚的壤土中生长最佳。应坚持轮作,忌连作,以减少线虫对根部的危害。 二、主要品种。 种植户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中熟品种:播种至采收85-110天,主要品种有柳川理想、三芳早生、渡边早生、松中早生等。中晚熟品种:播种至采收110-150天,主要品种有白肤、潼野川等。 川理想。中熟品种,地上部长势旺,其根圆柱型,条型光直,长达100cm以上,具有增产潜力大,耐寒性强,晚秋季 适播期长,春发快,长势旺,增粗快,皮色好,香味浓,采收期长等优点,是目前越冬牛蒡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但秋播不易过早,以免先期抽苔。 渡边早生。中早熟品种,根长80厘米左右,肉质根质软、香气浓,品质佳,该品种晚抽苔,春、秋均可种植。 三、茬口安排 春茬:采用这种茬口安排的最为常见,一般4-5月播种,10-11月采收,可贮藏4个月左右,并可大量贮运。常选用中晚熟品种。 秋、冬茬:于10月上旬、中旬播种,在翌年的5-7月采收,种植时要严格选择晚抽苔品种,适期播种。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根据牛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特点,种植牛蒡必须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无砂石、排灌良好、PH值为6.5--7.5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二阴地,粘土地不宜,否则,易造成肉质根弯曲或分叉,商品性降低。 2、整地。为了确保牛蒡肉质根的正常生长,有效的防止叉根的发生,播前必须进行整地。按70-90厘米的行距,挖宽30--40厘米,深90--100厘米的沟,然后按每亩施2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做为基肥,一层肥,一层土均匀回填,做成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小高垅,同时为了防治地下害虫,在整地的同时,每亩施0.5公斤的辛硫磷,于播前10天将地浇透,待播种。 3、播种。 确定播期。牛蒡的适宜播种时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种子处理。一般于播前3天,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边浸边搅拌,待降到20-25℃,浸泡12-24小时,并反复淘洗,去除抑制发芽物质,然后将种子放在泥陶器皿中,保持20-25℃,约3-4天,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在高垄上开宽7-10厘米,深5-6厘米的沟,顺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