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土质的要求
生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甚严格,不论在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生姜最为适宜。如山东莱芜市东汶南村,家家户户种姜,产量高,品质好,是远近闻名的种姜专业村,也是名产生姜的栽培中心。这里的土壤特性是:土层深厚,酸碱度适宜(pH为6~7),土表0~20厘米内为中性壤土,容重为1.29克/厘米3,总孔隙度与固相之比约为1∶1。这种土壤松紧适宜,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在20~40厘米土层内为重壤土,物理沙粒与物理黏粒大约各占一半,土壤容重为1.32克/厘米3,土壤总孔隙度为50%,其中空气孔隙度为7%,土质稍紧实,但保水保肥力强,可防止水分和养分渗漏。这种土壤的特性是:土壤表层沙黏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松软透气,有利于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而土壤下层保水保肥,营养充足,可为生姜生长后期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非常适于栽培生姜,生姜产量高,品质好。莱芜市孤山村是生姜的集中产区,为丘陵地,土质疏松,酸碱度适宜,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也非常适合种植生姜(表4)。
表4 主要生姜产地土壤物理性质
从土壤肥力状况来看,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原产区有机质含量一般都在1.5%以上,高者达2.96%。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尤以速效钾含量更为丰富,这与生姜的高产优质有密切关系(表5)。从表5中看出,平原产区与丘陵地产区的土壤肥力有一定差异,平原姜区的土壤肥力较好,无论是有机质含量,还是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丘陵姜区。
表5 生姜主要产区土壤肥力状况
注:采样地块1、2、3为平原,4为丘陵。
虽然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但不同土质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却有一定的影响(表6)。沙性土一般透气性良好,春季地温升高较快,姜苗生长亦快,但往往有机质含量较低,保水保肥性能稍差。若生姜生长后期追肥不及时,容易因脱肥而使产量降低。黏性土春季地温上升较慢,因而幼苗生长亦较慢,但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且肥效持久,到生姜生长后期,仍可为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因而产量较高。
表6 不同土质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2)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
生姜幼苗期,尤其在小苗时期,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反应不甚敏感。据章淑兰等试验,种植在pH为4~9土壤上的姜苗,其生长状况均基本正常,表现无明显差异;自7月中下旬开始,即幼苗生长后期,就可看出不同酸碱度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在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以后,其影响越来越显著。
①土壤pH对生姜茎叶生长的影响。据9月11日及10月23日对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状况的调查,其结果显示(表7),pH为7的植株最高,分别为80厘米和83.2厘米;其次是pH为5和6的植株,而pH为4及pH为8和9的植株较矮。至10月23日收获时,pH为8和4的植株,株高分别仅为62厘米和67厘米;尤其以pH为9的处理,植株最矮,至收获时,株高仅有53.8厘米。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pH为5~7的范围内,生姜地上茎的高度基本正常,但在pH为4以下或pH为8以上时,对生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土壤酸碱度,不仅影响生姜地上茎的高度,而且对叶片的发生和生长亦有明显的影响。以10月23日收获时调查为例,以pH为7的处理,平均每株具有169.4片叶;以pH为5和6的处理,叶数均略少于前者;以pH为9的处理,平均每株只有55.4片叶,与前者相比,其叶数仅为前者的1/3左右,且植株矮小,生长势弱。由此可见,酸性或碱性过强,均对生姜叶片生长不利。在pH为5~7的范围,对生姜叶片的发生和生长较为适宜。
表7 土壤酸碱度对生姜株高及叶片生长的影响
表7 土壤酸碱度对生姜株高及叶片生长的影响(续)-1
②土壤pH对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生姜分枝的多少,与根茎产量有密切关系。由试验看出(表8),生姜在中性和微酸性条件下,长势较旺,分枝较多。如pH为5~7时,以10月23日调查为例,平均每株具分枝12~14.8个;在酸性条件下,分枝则较少,如pH为4时,每株具分枝10.2个;若在碱性或强碱性条件下,则分枝数更少,如pH为8和9时,平均每株分别只有5.6个和5.4个。各处理差异十分显著,可见碱性特别是强碱性会严重抑制生姜分枝的发生和生长,从而影响根茎的产量。
表8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
表8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续)-1
从表8还可以看出,生姜不耐碱。在pH为8以上时,不仅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茎也发育不良,平均每株只有10个姜球,平均单株根茎重仅为104~117克,姜块又瘦又小。而采用pH为5~7的处理,则根茎较大,发育良好,平均每株具姜球20个以上,单株根茎重约为前者的3倍。其中以pH为6的处理,根茎生长最好,每株具姜球25.6个,单株根茎鲜重为362克。
综上所述,土壤酸碱度的强弱,无论对生姜地上茎叶的生长或地下根茎的生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姜喜中性及微酸性反应,不耐强酸及强碱,但对土壤酸碱度又有较强的适应性。据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5~7的范围内,植株均生长较好,其中以pH为6时,根茎生长最好。当pH为8以上时,对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长势不旺,根茎发育不良。生产实践也表明,栽培在盐碱地上的生姜,不仅植株矮小,而且茎秆纤细,分枝少,叶片薄而稀疏,根茎瘦小,产量很低。因此,栽培生姜应注意土壤选择,盐碱涝洼地不宜种姜。如果要在碱性土壤上种植生姜,需先进行土壤改良,把土壤酸碱度调整到适合于生姜生长的范围内,才能使姜苗生长良好。
严格选地,避免连作: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精选姜种,促进早发: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种姜消毒后,先晒2-3天,待姜块表面发亮时,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惊蛰节令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亩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复合肥作种肥,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湿润细土5厘米左右。
施足基肥,科学追肥:生姜生长期长,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整地时,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作基肥。当苗高30厘米左右、1-2个分枝时,追1次肥,亩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粪水浇苗;立秋前后,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茎膨大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遮阴降温,促进生长: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以促进生长。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进行间作。
防旱防涝,及时培土: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为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劣,要进行培土,一般结合浇水施肥进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7、搞好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一般在7月始发,8~9月为发病盛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生姜一般什么时间种植?种植的要点又是什么?老农来帮你回答
排水良好,土松,肥,不用太晒的地方
姜原产于热带多雨的森林地区,要求阴湿而温暖的环境,生育期间的适宜温度为22~28℃,不耐寒,地上部遇霜冻枯死。地下部也不能忍耐0℃的低温。也不耐热,如温度过高,阳光直射,生长受阻,故在栽培上夏季应遮阴。对土壤湿度的要求严格,抗旱力不强,如长期干旱则茎叶枯萎,姜块不能膨大,但若雨水过多,田间排水不良,会引起徒长和姜块腐烂。
姜对氮磷钾肥的要求:以钾需要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所需养分除由基肥供应外,还需要追肥,苗期以追施氮肥为主,姜块迅速膨大期要补施有机肥或含氮、磷、钾三要素的复合肥。姜忌连作。在腐殖质多的壤土或粘壤土栽培,产量较高,但辛辣味淡,组织较嫩,适于收嫩姜供菜用。若栽培在腐殖质少的沙壤土,产量则较低,但辛辣味较浓,适于作种姜或制姜粉用。
姜适宜生长在低温的沙土地,四月份取母姜种下,五月就会长出像嫩芦苇的苗来,但叶子有辛辣味,是成对长的,很像竹叶,但比竹叶稍宽。秋分前后就会长出像排列的手指那样的新芽来,这就是最宜食用的子姜。秋分以后长的就差了一些,经过霜冻后就老了,不宜食用。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