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殖户认为建养鳖池很棘手,那么山瑞鳖养殖池该怎么建造?

养殖吧 2023-03-15 09:38 编辑:admin 275阅读

一、新手养殖户认为建养鳖池很棘手,那么山瑞鳖养殖池该怎么建造?

山瑞鳖也就是甲鱼,其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随着野生的减少,现在已经发展人工养殖。养殖山瑞鳖,首先就要建造养殖池 山瑞鳖养殖池的建造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建造水池。水池的面积根据场所的大小和养鳖 数量水确定。池的四周高度1米,确保山瑞爬不出池外。水 池要安装进水管、排水管和控水管(控制水位从池底部到水山瑞鳖养殖池要建造在水源良好、排灌方便、土质结构良好的地方。根据鳖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对环境要求的不同,最好分别建造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和成鳖池等。甲鱼池采光既是为了利用光能增加室内温度又可通过光源调节水质,以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实践证明,用同样的方法,在保温不透光和既保温又透光的2个温室中饲养,生长速度差不多,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面的高度为80厘米左右,水位高于控水管时会自然排出)。

二步:建造食台。用1米宽2米长的平滑木板斜靠固 定在水池的旁边作为食台。

三步:建造蛋池。在水池的旁边(不占用水池面积) 建造产蛋池。产蛋池面积相当于水面积的1/5,产蛋池装沙 的深度为50厘米左右。产蛋池四周从沙面到顶部的高度为50厘米。保温是保证养殖产量的主要条件之一,无论利用电热、地热、工厂余热和锅炉加热都是为了把水温调节到最有利甲鱼生长的适温内,避免因昼夜温差或室间的温差过大而影响生长甚至引发疾病。

在养鳖地的四周必须有牢固的防逃墙。墙要垂直,高30厘米即可,稚鳖和幼鳖池可以稍低些,亲鳖池要适当高些。防逃墙顶部要有出檐,檐向池内伸出10~15厘米。防逃墙四周要光滑。如防逃墙不加檐,可在墙角的地方加角檐,因为墙角鳖容易逃逸,在鳖池的进出水口要做好防逃装置。

山瑞鳖养殖池需要建造在水源良好、排灌方便、土质结构良好的地方。根据鳖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对环境要求的不同,最好分别建造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和成鳖池等,在养鳖地的四周必须有牢固的防逃墙。墙要垂直,高30厘米即可,稚鳖和幼鳖池可以稍低些,亲鳖池要适当高些。防逃墙顶部要有出檐,檐向池内伸出10~15厘米。防逃墙四周要光滑

山瑞鳖养殖池要建造在水源良好、排灌方便、土质结构良好的地方。根据鳖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对环境要求的不同,最好分别建造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和成鳖池等。

山瑞鳖喜欢生活在了无毒害、无污染、水质清洁、新鲜的水体中,另外山瑞鳖是喜食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动物,特别爱吃鱼、虾等

二、9月份甲鱼池塘消毒吗

不消毒。甲鱼池是甲鱼的生活场所。结构不适宜的甲鱼池不仅影响甲鱼的正常生活,抑制甲鱼的生长,而且还易引起甲鱼病,导致死亡。根据查询甲鱼池糖官方使用方法可知,消毒时间预计在3月份清塘时,所以9月份不应该消毒。做好甲鱼池的清整与消毒工作,是防病养甲鱼进行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减轻环境对甲鱼产生不良压力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池塘怎么分层养鱼和甲鱼

一、高密度加温养殖;

二、两头加温养殖;

三、自然越冬养殖。3种情况的共同特点是,在移至室外池塘高温养殖前甲鱼商品率低,因此室外池塘养殖阶段在甲鱼养殖全过程中显的尤为重要。本人认为:甲鱼的生长好坏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内因是甲鱼对环境的适应性,生存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个体不同的生理状况,外因是甲鱼生活环境的变化,因此甲鱼养殖应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一、饲料选择 饲料是保证甲鱼正常生长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足将影响甲鱼的生长,饲料质量差或适口性差将使甲鱼的摄食严重不足,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而目前几种养殖模式的甲鱼在移至室外池塘放养时体质均相对较弱,急需补充营养,以便快速恢复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立即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因此选择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优质配合饲料成为今后甲鱼养殖的关键。

二、水质管理

1.新建池

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保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由于没有遮蔽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在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更加剧烈活动,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缓慢,且易发病。

2.水色

培养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稳定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衰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剧变。

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保持弱碱性水环境。室外池塘甲鱼养殖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合生存的微囊藻为主。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亩,施肥注水培养。

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防止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保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保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后换水1/4左右。

3.防水变

由于水体控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其过程一般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剧变成暗黑色,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止,而增加的大量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剧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

遇水变后应注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由于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磷肥为主,以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的。

4.水体溶氧应充足

虽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保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量含丰富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因此水体由于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补充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三、放养密度

多年来多数养殖户在室外池塘甲鱼养殖过程中,为了甲鱼快速生长而采取低养殖密度,但却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有两方面:首先,甲鱼是一种争食性很强的动物,低密度下甲鱼争食性下降,反不利于生长;其次,由于甲鱼数量少,在投饵方面难于控制,少投则摄食量不足,多投则又容易造成甲鱼过食而引起病害,所以室外池塘甲鱼放养时应按不同规格将其放养密度加大为8只/平方米~13只/平方米。

四、投饵

室外池塘甲鱼的投饵应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由于气温尚偏低,因此多采取水下投饵,以达到多摄食的目的。中期则采取“两头多、中间少”的办法,因两头水温、气温均属甲鱼最适生长条件,因此应多投喂,以加快生长,中间由于温度太高,甲鱼代谢下降,少投饵有利于甲鱼的正常生长。晚期由于天气变凉,气温下降,投饵应改为水下,否则由于温差的原因,甲鱼摄食量将急剧下降。

五、用药

室外池甲鱼养殖由于水体条件好,往往病害较少,因而用药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1.预防

首先甲鱼开始进行养殖时应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以增加其抵抗力;其次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

2.治疗

治疗过程中由于水体大应以内服药为主,外用药为辅。而内服药则应掌握适时用药,对症下药,用足药量,来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