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孢子虫能长多大(虾苗孢子虫检测方法?)

养殖吧 2023-03-04 22:40 编辑:admin 194阅读

一、虾苗孢子虫检测方法?

孢子虫的检测,大多数时候,根据虾苗上的孢囊很大,肉眼就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如果要进一步确诊是哪一类孢子虫引起,就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调试时,先从400倍开始观察,最后调至高倍。根据极囊、极丝、碘泡进行判定区分。有时发生孢子虫病孢囊很小,大一点的在体表、鳍条上出现如粟米大小的乳白色胞囊,或是寄生在肌肉里,致虾体表高低不平,或有瘤状突起,或是寄生在肌纤维中、颅内、脊柱,后者判定起来比较困难,可结合虾在水中游动是否异常,是否消瘦加以判定。

二、虾得了孢子虫有救吗?

没救了。

微孢子虫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虾生长缓慢(干吃不长),个体差异大,且会伴有白便;这个病虽然是慢性疾病,但由于会同弧菌混合感染,致病率可以达到60%以上。

到目前为止,微孢子虫病到了后期是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的,因此,对于微孢子虫最好的思路是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早期还能挽回不少损失)。

三、孢子虫虾能长多大?

该病症多见于1至3厘米的右下河虾一般可以长到3到8厘米

四、孢子虫虾可以吃吗?

不可以吃,还有使虾患病。

南美白对虾肝肠孢子虫病是由一种微孢子虫寄生引起的,孢子很小,长 2~10 微米、宽 1.5~4.2微米,先是感染对虾肠道表皮,进而感染肝胰腺,寄生在虾肝胰腺管上皮细胞中,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很难发现,用PCR等技术才能确诊。染病的对虾不长个,偶尔伴有白便,刚染病的虾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的出现肠炎和肝胰腺萎缩,有些染病个体虽食欲正常,但是体瘦、壳薄、身体柔软。

五、南美白对虾多大容易得孢子虫?

微孢子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和危害较大的慢性疾病,该病症多见于1-3厘米的幼虾,但仔虾、幼虾和成虾均可被感染患病。

六、“虾长得慢元凶是肠孢子虫”的可信度有多高?

大家可能有点误解,按我理解,虾生长缓慢原因很多,这个肠胞虫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在国内比例有多高还没有人去统计,这个肠胞虫导致的生长缓慢跟EMS没有关联,我确信黄海所的黄首席是肯定在国内检测到这个肠肠虫,确切的说虾这个肠胞虫与我帖子中石斑鱼苗种期间的白便瘦身微孢子虫是同一科的,都属于肠上皮微孢子虫科,但两者不是一个种,这虫在虾上只导致生长缓慢,而在鱼上直接挂掉。

七、对虾养殖常识中什么叫做微孢子虫病?

【病原】寄生在对虾上的孢子虫,在国外文献上报告的有3属4种。【症状】主要是感染横、纵肌,使肌肉变白混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所以此病也称之为乳白病或棉花虾。【防治方法】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预防。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和消毒。养殖过程发现受感染的病虾或已病死的虾时,立即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腐败后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进而感染健康的对虾。

八、孢子虾能吃吗?

不可以吃,还有使虾患病。

南美白对虾肝肠孢子虫病是由一种微孢子虫寄生引起的,孢子很小,长 2~10 微米、宽 1.5~4.2微米,先是感染对虾肠道表皮,进而感染肝胰腺,寄生在虾肝胰腺管上皮细胞中,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很难发现,用PCR等技术才能确诊。染病的对虾不长个,偶尔伴有白便,刚染病的虾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的出现肠炎和肝胰腺萎缩,有些染病个体虽食欲正常,但是体瘦、壳薄、身体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