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龙胆石斑鱼为啥变成大点斑
遗传因素。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公)与老虎斑(母)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其肉质细嫩、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显现杂交优势,商品鱼市场价格好,也可以做为观赏鱼,市场前景广阔,其变成大点斑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所导致的。
石斑鱼和老虎斑鱼有什么区别?
一、外观不同
1、石斑鱼
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棘发达,尾鳍圆形或凹形,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
2、老虎斑鱼
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
二、分布区域不同
1、石斑鱼
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
2、老虎斑鱼
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三、特征不同
1、石斑鱼
,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
2、老虎斑鱼
具11鳍棘(稀少为10个),14~18条鳍条,臀鳍具3鳍棘,8~9鳍条,第鳍棘最强。
扩展资料:
石斑鱼营养价值
1、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
2、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3、石斑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名鱼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斑鱼 (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虎斑
老虎斑是石斑鱼的一个普通品种,二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3个方面,具体如下:
1、嘴巴形态特征:石斑鱼的嘴巴短尖小,老虎斑鱼的嘴巴宽而大;
2、鱼鳍形态特征:石斑鱼没有背鳍,老虎斑鱼有背刺还有尖刺;
3、体型及形貌:石斑鱼一般体中长,侧扁,色彩艳丽,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有条纹和斑点,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老虎斑鱼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体被细小栉鳞,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
扩展资料
1、石斑鱼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因而石斑鱼的价格普通较高。而石斑的种类也有很多,共163种。
2、老虎斑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二粗棘,鳃耙中长,数目较少。体被细小栉鳞,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一般具11鳍棘(稀少为10个),14―18条鳍条,臀鳍具3鳍棘,8―9鳍条,第鳍棘最强。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形。幽门盲囊10―20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斑鱼(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虎斑
一、区别:
石斑鱼的嘴巴短尖小,老虎斑鱼的嘴巴宽而大。
石斑鱼没有背鳍,老虎斑鱼有背刺还有尖刺。
二、石斑鱼,又称黑猫鱼如下图所示:
石斑鱼体形特征,大同小异,一般体中长,侧扁,色彩艳丽,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有条纹和斑点,口大,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背鳍和臀鳍硬棘,很是发达,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
三、老虎斑:石斑中的普通品种,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鱼皮厚,头腩丰满,多肉爽脆。
老虎斑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鱼,也可用于水族馆展示。一般渔法以延绳网及一支钓捕获,现在人工养殖产量也不小。其清蒸食用极佳,但因食物链的缘故,可能含有热带海鱼毒――雪卡鱼毒。不过我们目前市场上买到的大多是人工养殖的老虎斑,所以基本不存在中毒的情况。
另外,这几年很常见的珍珠龙胆就是老虎斑和鞍带石斑鱼(龙趸)的杂交后代,同时具有老虎斑肉质鲜嫩和龙趸生长速率快的特点。目前是我国养殖最为成功,且产量最高的杂交石斑鱼。
石斑鱼(Epinephelussp.)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棘发达。尾鳍圆形或凹形。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佳肴。石斑鱼烧芋艿,原本是嵊泗渔区一道家常菜,如今却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珍贵菜。
老虎斑鱼是是深海鱼的品种。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二粗棘,鳃耙中长,数目较少。体被细小栉鳞,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一般具11鳍棘(稀少为10个),14―18条鳍条,臀鳍具3鳍棘,8―9鳍条,第鳍棘最强。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形。幽门盲囊10―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