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吃什么 喂养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1、对于新生鱼的喂食,可以喂食轮虫和纤毛虫类的浮游动物,就是人们称的“洄水”。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用煮熟的鸡蛋黄代替,将蛋黄用1至2层纱布包起来,将其压碎;然后将纱袋放在水面上,在水面上轻拍,让蛋黄均匀地漂浮在水上,供鱼食用。每天喂食2次,喂量要控制在1小时内进食完毕是最适当的。喂食时要注意减少水污染,以免造成小鱼苗死亡。
2、鱼苗还可以喂食丰年虾,可以买自己的虾卵孵化,比较方便,成本低廉,也可以直接喂壳虾卵,许多鱼苗可以直接食用,简单方便。丰年虾虾孵化后,可以立即觅食,成长为大型个体时,可以饲养稍大的鱼苗。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鱼类的饲养,不仅营养价值高还不会受季节的影响。当小鱼能游到水面时,就可以开始喂水虱了。另外还可以人工干饵料或者干红虫稍加研碎后喂。其中,水虱是水生甲壳动物,喜欢群栖,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经年可见。它们体型很小,适合用来饲养鱼苗,同时它们也是饲养鱼苗的重要食物之一。红虫即水蚤,俗称鱼虫。是水生枝角类和挠足类两大类的浮游动物,体形细小,长约2毫米,呈浅红色生活在淡水中。因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鱼苗、鱼种的最适口饵料。
鱼苗主要有哪些培育方法?
我国各地饲养鱼苗的方法很多。浙江、江苏的传统方法是,以豆浆泼入池中饲养鱼苗;广东、广西则用青草、牛粪等直接投入池中沤肥饲养鱼苗,并在草鱼、鲮鱼苗池中辅喂一些商品饲料,如花生饼、米糠等。另外,还有豆浆饲养法、混合堆肥法、有机肥料和豆浆混合饲养法、无机肥料饲养法、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饲养法以及综合饲养法等。
(1)豆浆饲养法浙江、江苏一带的传统饲养方法。鱼苗下池后,即开始喂豆浆。黄豆先用水浸泡,每1.5~1.75千克黄豆加水20~22.5千克。18℃时浸泡10~12小时,25~30℃时浸泡6~7小时。将浸泡后的黄豆与水一起磨浆,磨好的浆要及时投喂,过久要发酵变质。一般每天喂2次,分别在8:00~9:00和13:00~14:00。豆渣要先用布袋滤去,泼洒要均匀。鱼苗初下池时,每亩每天用黄豆3~4千克,以后随水质的肥度而适当调整。经泼洒豆浆10余天后,水质转肥,这时,草鱼、青鱼开始缺乏饲料,可投喂浓厚的豆糊或磨细的酒糟。
(2)混合堆肥法堆肥的配合比例有多种:
①青草4份,牛粪2份,人粪1份,加1%生石灰;
②青草1份,牛粪1份,加1%的生石灰。制作堆肥的方法:在池边挖建发酵坑,要求不渗漏,将青草、牛粪层层相间放入坑内,将生石灰加水成乳状泼洒在每层草上,注水至全部肥料浸入水中为止,然后用泥密封,让其分解腐烂。堆肥发酵时间随外界温度高低而定,一般在20~30℃时,20~30天即可使用。肉眼观察,腐熟的堆肥呈黑褐色,放手中揉成团状不松散。放养前3~5天,塘边堆放2次基肥,每次用堆肥150~200千克。鱼苗下塘后,每天上、下午各施追肥1次,一般每亩施堆肥汁75~100千克,全池泼洒。
(3)有机肥料和豆浆混合饲养法在鱼苗下塘前3~4天,先用牛粪、青草等作为基肥,以培育水质,每亩放青草200~250千克,牛粪125~150千克。待鱼苗下池后,每天投喂豆浆,但用量较苏浙地区豆浆饲养法为少,每天每亩施黄豆(磨成浆)1~3千克。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还适当投放几次牛粪和青草。
(4)无机肥料饲养法在鱼苗入池前20天左右,即可施化肥做基肥,通常每亩施硫酸铵2.5~5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施肥后如水质不肥或暂不放鱼苗,则每隔2~3天再施硫酸铵1千克和过磷酸钙0.75千克,可直接泼洒池中。一般施追肥时,每2~3天施硫酸铵1.5千克,过磷酸钙0.25千克;作追肥时,硫酸铵要溶解均匀,否则鱼苗易误食引起死亡。一般每亩水面培育鱼苗的总量为硫酸铵32.5千克,过磷酸钙22.5千克。
(5)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饲养法鱼苗下塘前2天,每亩施混合基肥,包括堆肥50千克,粪肥35千克,硫酸铵2.5千克,过磷酸钙3千克。鱼苗入池后,每天施混合追肥1次,并适当投喂少量鱼粉和豆饼。
(6)综合饲养法其要点如下:
①作为池塘清整工作,鱼苗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带水清塘;
②青、草、鲢、鳙鱼苗分别培育;
③肥水下塘,鱼苗放养前3~5天,用混合堆肥作基肥;
④用麻布网在放养前拉去水生昆虫、蛙卵和蝌蚪等,或用1毫克/升敌百虫杀灭水蜈蚣;
⑤改一级塘饲养为二级塘饲养,即鱼苗先育成1.6~2.6厘米火片(每亩放养15万~20万尾),然后再分稀(每亩放养3万~5万尾),育成4~5厘米夏花,二级塘也要先施基肥;
⑥供足食料,每天用混合堆肥追肥,保持适当肥度,到后期食料不足时,辅以一些人工饲料,如豆浆饼等;
⑦分期注水,随着鱼体增长,隔几天注新水10~16.5厘米;
⑧及时防治病虫害,每隔4~5天检查鱼病1次,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⑨做好鱼体锻炼和分塘出鱼工作。分析上述各种鱼苗的培育方法,其中,以综合饲养法和混合堆肥法的经济效果、饲养效果较好,但其他方法也各有一定的长处。因此,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加以选用。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