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网能直接放在养蚕盒里吗?

养殖吧 2023-01-12 07:22 编辑:admin 151阅读

蚕茧网能直接放在养蚕盒里吗?

蚕茧网不能直接放在阳台和里面,因为他们是需要活动的,一般都是在开阔的地方布满桑叶。

不能的,。。。

养蚕的小知识???

把它放在纸盒子,或是筛米的小筛子里,用筛子的话要放一些纸垫在筛底。

小蚕刚从卵里孵出来时,要特别小心对它,用比较嫩的桑时喂它,换桑叶的时候用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要注意力量;有时桑叶太干燥,不细心就会在换桑时的过程中把小蚕留在要丢弃的桑叶上。小的时候难养一点,长大些就好办了。

等它要结茧子的时候,拿些麦秆子札成枝枝桠桠的型状就可以了。

破茧后,把它们一起放在一个盒子里,它们会在一起交尾,然后产卵。有时因为养的蚕少,所以破茧的时候蛾子会有落单的,但不用担心,只要有一对蚕成功,相信也够你养了。

桑叶要新鲜的,也可以每次采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洒点水装在冰箱里保鲜。采来的叶子会有一定的灰尘,可以洗净后凉干,一定要凉干,不然小蚕或大蚕吃了会拉肚子的,说不定还会翘辫子。

养蚕技术

一、 喷桑叶用于添食养蚕:一市斤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10市斤桑叶添食,每天一次。蚕爱吃、粪便不臭,生长快,蚕茧厚,质量好,可增产10%左右。

二、 二、 喷蚕体降温解暑:夏天气温高,蚕容易生病,室温过高蚕还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温天气,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于蚕体,每天中,下午各喷一次。

三、 三、 喷桑叶保鲜:夏天气温高,采回的桑叶堆放久了会发黄变质,秋天气候干燥,采回的桑叶,留久了会干枯变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用来将桑叶喷湿,然后将桑叶装入编织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盖好,保存24小时仍然鲜绿如初。

四、 四、 喷桑叶促生长:按一斤水加1―2毫升发酵液,喷洒桑田的桑叶,一个月喷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氢钾效果更好。喷到桑叶全湿不滴水为宜。桑叶生长快,叶油绿肥厚,可增产20―25%。还可减少病虫害。

注意:在使用活力99生酵剂发酵液前后6小时不能使用抗菌素,发酵液不论保存多久,只要还有甜醇曲香气味,就可以使用,如果发臭则就不能使用。

夏秋养蚕应注意什么?

一、防农药中毒。养蚕季节不要蚕室附近农田喷洒杀虫双等有机氯农药,其熏蒸作用会导致蚕儿中毒;喂蚕桑叶要经过试喂确认无毒后,才能采叶喂蚕。

二、蚕室内禁用蚊香或灭蚊、灭虫剂。在邻近蚕室的住房内使用,也要关闭蚕室门窗,以防蚕儿中毒。

三、蚕室要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蝇类入蚕室内危害蚕儿,并添加“灭蚕蝇”乳剂或喷蚕体,以杀灭蝇蛆。

四、养蚕前要堵塞鼠洞,蚕架与墙壁要保持一定间距,蚕架脚周围要撒上石灰粉或蚕药,以防止老鼠上爬。养地蚕,要做好药物灭鼠。

五、夏、秋养蚕气温较高,要打开门、窗,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桑叶喷洒清水,室内用电风扇吹微风,也有利于室内降温。

六、发现病蚕要及时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浆的消毒盆内,禁用病蚕饲喂畜禽,以防止病原传播扩散,污染环境。

七、蚕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蚕室周围摊晒,应集中到野外堆沤或放入粪坑内沤制,以防止病原扩散。

八、夏秋高温,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叶、及时运叶,合理贮叶。贮桑池每个龄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过夜桑叶。

九、高温多湿天气忌喂湿叶,贮桑叶不能洒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鲜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养蚕季节,蚕室不要存放谷物、糠麸等物,以免受潮产生螨类,养蚕时危害蚕儿。

养蚕节桑有什么窍门?

正常情况下养蚕,每生产1公斤蚕茧需15公斤桑叶。采取节约用桑措施后,每张蚕种可节约用桑50公斤左右,而蚕茧产、质量可丝毫不受影响。其节约用桑措施是:

1、桑叶要合理采、运、贮。尽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抖松后放入贮桑池或贮桑室内,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造成桑叶浪费。

2、防止桑叶萎凋。稚蚕期采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盖育,以利保温保湿,使桑叶保持新鲜。大蚕期喂蚕后适当关闭门窗,待蚕食去桑叶70%左右,再开门窗通气,能有效地防止桑叶萎凋。

3、确保蚕室温度。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5℃,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

4、推广少回育、条桑育。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5%左右。

5、计划用桑和定量给桑。按不同蚕期逐龄、逐日、逐回制定标准用桑量,做到“蚕儿饱食不浪费,节约用桑不饿蚕”。每龄蚕初、末期,蚕食桑量减少,这时喂叶要适量。5龄蚕盛食期要让蚕儿充分饱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内。

6、添食蜕皮激素。蚕儿见熟5%左右,每张种使用1支蜕皮激素,兑水25公斤,拌和20公斤桑叶,一次给蚕吃完,能促使蚕儿一齐老熟,每张种可节省桑叶10公斤左右。

如何抓好眠起处理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眠起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养蚕技术,处理得好与不好,关系到蚕儿的健康状况和发病率,以及产茧的多少。因此应着重抓好如下技术环节:

1、适时眠除。小蚕发育快,就眠快,眠期短,下眠网宜提早;四龄蚕催眠期长,下网宜偏迟些。在高温多湿宜早,低温干燥宜迟,上午就眠宜偏早,下午就眠偏迟。眠除时见蚕座有少量(2-3条)眠蚕时,撒上糠灰或鲜石灰粉(使蚕迅速上爬)再加眠网,给桑(桑叶适熟稍偏嫩),蚕全部爬上后即可进行。如果是晚上加眠网,应第二天早给一次桑叶后眠除。

2、提青分批。眠除后喂两口桑,蚕儿全部眠定,不用提青,座中极少数弱小迟眠蚕用手执出淘汰。如果有一半未入眠,就用中心分批法,把蚕分成二批入眠。方法是:蚕眠一半,再加眠网一次和均匀给桑,使蚕儿爬上网后移至加一窝饲养就眠。如果蚕儿生长发育参差不齐,就用提中心分二头的方法,把处于眠中状态的大批蚕分出来,将早眠与迟眠蚕在起蚕饷食时并窝饲养。

3、眠中管理。蚕儿入眠后,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防止阳光直射。高温多湿天气,要在蚕座撒糠灰或石灰粉吸湿,既防止病菌孳生,又防止早起蚕食残桑造成发育不齐。

4、适时饷食:应贯彻迟饷食,即是在见蚕基本蜕皮完,而且有80-90%的起蚕头部为淡褐色时进行饷食。遇高温闷热或白撞雨时,宜提早饷食。一般见起后5-7个小时饷食。各龄饷食前要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而后下网给桑,用桑要新鲜偏嫩。

5、控制日眠。控制日眠,应以三、四眠为重点。一般来说,三眠日眠,大眠亦日眠,三眠踏夜眠,大眠也会踏夜眠。日眠蚕儿,熟蚕就在中午,上簇也就方便了。

要悉心照料 包括温度湿度给桑等小细节

给桑最好和人们吃饭一样按时按量,根据蚕宝宝的成长逐渐增加

温度二十几度最合适,湿度不宜太大,蚕宝宝的住所要通风,但不能太透风,否则桑叶干瘪就没“营养”了,并要及时处理其便便,还需多交流的话可以Q250943593

养蚕基本设备

1、蚕房

蚕房分大蚕房、小蚕房和贮桑室。要求实行专室饲养,有利于防病。养一张蚕种(10克蚁量),小蚕房需2平方米;大蚕房,地面育需24平方米,蚕匾育需12平方米,贮桑室约需5―6平方米。

2、蚕具

养蚕使用的器具包蚕网、采桑箩、尼龙膜、温湿度计、喷雾器、蚕筷、鹅毛,切桑刀等。养一张蚕种,地面育需备:蚕匾7个(80×100厘米)、薄膜7张(80×100厘米)、小蚕网14张、方格簇200片。

二、养蚕前的清洁消毒

养蚕前,蚕室及周围要搞好清洁卫生,堵塞鼠洞、蚁穴。室内外墙壁、地面能冲洗的,要冲洗干净,冲洗时要注意自上而下,先内后外。不能冲洗的要扫刷石灰浆。蚕匾、蚕簇、薄膜等蚕具在使用前后要用清水或在流动的溪河洗刷干净,不得在鱼塘死水或污水沟洗刷。

洗刷后的蚕室、蚕具还必须消毒,常用1%的漂白粉澄清液喷洒,喷洒要均匀,自上面下,先室内后室外。喷后关闭门窗,保持半小时湿润状态,次日才可使用。蚕室(24平方米)约需漂白粉2.5斤,加水65斤。配制时先称取所需的漂白粉量和应加水量,然后取少量水先将漂白粉调成糊状,再加水搅拌均匀,静置半小时后即可用其澄清液消毒。

三、蚕种的选择

适应我县饲养的蚕品种有“两广二号”、“桂蚕1号”、“桂蚕2号”。各品种特性如下:

1、“两广二号”饲养成绩:茧层率22.095%,单茧丝长976.48米,解舒率73.15%,解舒丝长714.55米,可缫制3A级以上生丝,全龄通过20天,单张产鲜茧64斤,适应全年饲养。

2、“桂蚕1号”饲养成绩:茧层率22.79%,单茧丝长1042米,解舒率73.65%,解舒丝长767.5米,可缫制3A级以上生丝,全龄经过20~21天,单张产鲜茧72斤,适宜春、秋季饲养。

3、“桂蚕2号”特性与“桂蚕1号”相同。

四、精心饲养小蚕

小蚕饲养更要注意彻底消毒防病,采叶、喂叶前必须冼手。严格掌握标准温度、湿度、用桑叶标准和喂叶时间,才能使其眠起齐一,上簇齐一,为取得蚕茧丰收打下基础。

1、蚕种催青

把蚕种保护在适宜的温湿度等条件下使蚕种胚子发育孵化出小蚕的技术过程,叫做催青。具体做法是:在消毒好的蚕室内,将蚕种平铺于蚕匾中,卵面向上。第1~4天要求室温24℃,干湿差2~2.5℃;第5~10天要求室温27℃,干湿差1.5~2℃。

当蚕胚子发育到后期,发现有少数蚕卵呈现有青色小点时,立即把蚕种用黑布遮暗,约经过40小时即第三天黎明前4~5时,除去黑布,把蚕种用白纸包好,卵面向上,开灯感光,让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

2、收蚁与小蚕蚕饲养

收蚁就是把已孵化的蚁蚕收集移至蚕座纸上进行饲养。收蚁前必须准备蚕座纸、切叶刀、切叶板、蚕筷、鹅毛等。收蚁的法,常用桑引法,即把0.5厘米大小的细桑叶直接撒在即将出蚁的蚕种纸上,经10~15分钟后,蚁蚕爬上桑叶,把蚁蚕连同桑叶翻倒在蚕座上,稍加整理后盖上薄膜。收蚁后在给第二回桑叶前,用“小蚕防病一号”薄撒一层在蚁体上经5分钟后再给桑。1~2龄蚕用薄膜上盖下垫;3龄蚕只盖不垫。收蚁宜在上午8时前完成,以利控制蚕儿日眠。若未能一次孵化出齐,可继续遮暗保护,第二天早上再收蚁一次,但要分开饲养。收蚁选用黄绿色第一展开嫩叶。1~2龄选采2~3叶位绿色有光泽偏嫩叶。3龄蚕选采4~5叶位适熟偏嫩叶。喂蚕时,蚁蚕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1龄蚕叶切成0.8厘米小方块;2龄蚕叶切成1厘米小方块;3龄蚕叶切成三角形叶片。1~3龄蚕用叶量大体如下:

1龄蚕用叶2斤;2龄蚕用叶6斤;3龄蚕用叶22斤;每天给叶3~4次。

小蚕期蚕的生长发育很快,因此必须及时扩座、分匾和除沙。1龄蚕每次给桑叶前,先扩座再给桑。给桑要适量,根据蚕儿发育、蚕座疏密以及残桑多少灵活掌握,给桑过多,浪费桑叶,残桑堆积蚕座潮湿,容易染病;给桑过少蚕儿受饿,营养不足。

小蚕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进入眠的阶段,这时蚕体逐渐缩短,体皮收紧有光泽,食欲减退,表示小蚕将眠,此时在蚕体上薄撒一层石灰粉,加上眠网,将桑叶薄撒在网上,当小蚕爬上新叶后眠除。眠除后数小时,小蚕吐丝固定腹足,不吃不动昂首就眠。蚕眠定后蚕座上再撒一层石灰粉,以防早起蚕偷吃残叶,而导致生长发育参差不齐。

眠蚕约经过20小时开始脱去体皮,头大,体细长,四处爬动觅食。待起蚕达95%以上时在蚕座上撒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约经10分钟加分匾网后给新鲜偏嫩桑叶饷食。起蚕的消化力不强,初喂叶8成饱即可。待蚕儿全部爬上新叶片起除、分匾。

饲养一张蚕种所需蚕座面积:1龄蚕需0.6平方米;2龄蚕需1.2平方米;3龄蚕需3.5平方米。

小蚕室的温度湿度直接影响小蚕的生长发育,要加以人工控制,保持1~2龄蚕适温为27~28℃,干湿差1.5~2℃;3龄蚕适温为26.5℃,干湿差2~2.5℃。

五、大蚕的饲养

4~5龄期为大蚕。大蚕饲养的重点是通风防闷,喂饱喂好,增强体质,加快丝腺发育成长,提高茧丝量。可在蚕室用蚕匾育或地面育。

地面育多在4龄起蚕移到地面喂养养。移蚕前先在地表撒一层石灰。要求移蚕放得均匀、宁稀勿密。最好室温在25℃左右,干湿差3~3.5℃。每天早上给桑叶前先撒石灰进行蚕体消毒和隔沙,不得翻动地面残叶,不让蚕吃残叶。如发现病蚕要及时拾起,集中到石灰缸内消毒后远离蚕室处深埋。4龄蚕眠时注意提青(即将未眠蚕提出),眠起后用大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适时饷食。

大蚕每天喂叶4次,喂给好叶鲜叶,不得喂养黄叶、泥叶、虫口叶和凋萎发酵叶。每次采叶前必须洗手。采叶时间上午宜在露水干后开采;下午宜在4时后或傍晚采。切忌中午采叶以防叶片凋萎变质。

大蚕吃叶较多,应采一些叶回贮桑室备用。采回的叶,要立时摊开,干燥时适当洒一些水散热,不能过高堆放,起成畦状加盖薄膜保鲜。尚未用的叶要定时翻动,以防发热变质。

5龄蚕在第一、三、五天,每天喂一次用氯霉素或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六、上簇和采茧

熟蚕时注意先熟的先上簇,未熟的也要把它集中另放继续喂叶。捉完熟蚕必须及时清理场地,铲走蚕粪残叶,运离蚕室较远处堆沤,以防病原污染环境。

常用上簇方法有:

1、方格簇自动上簇法: 就是利熟蚕向上爬行的习性,把方格簇直接挂在熟蚕上面,让熟蚕自动爬上蔟具结茧的方法。

2、振落上蔟法 就是用人工拾取熟蚕或用大蚕网放在熟蚕上面,根据熟蚕向上爬的习性,吸引大批熟蚕爬上,再提起蚕网,将熟蚕振落在蚕匾或塑料薄膜上,然后再收集撒到蔟具上。

上簇初期,熟蚕要排出粪尿后才吐丝结茧。这时簇室的湿度很大,必须打开门窗通风排湿。室温以25℃为好,如低于22℃要加温。要清除簇中死蚕,捉出未结茧的游动蚕另行上簇。

采茧和蚕茧分级。蚕上簇5~6天即可采茧。如采得过早,未化蛹易弄伤污染蚕茧;采得过迟,蛹化为蛾也影响茧质。采茧时按上簇先后分批采集,采下的蚕茧要薄铺于蚕匾上,上茧和下茧要分别放。凡茧壳比较坚实、白净、茧形匀整的为上茧;死笼、黄斑、柴印、穿头、薄皮、畸形、蝇蛆等次茧为下茧。双宫茧要另放。分别出售。

七、桑蚕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

桑蚕的病害一般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前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发病后会互相传染蔓延,对生产威胁较大,常见的蚕病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细菌性胃肠病、细菌性败血病、白僵病;后者是因虫害或药物中毒所致,发生并不普遍,受害较少,常见的有:多化性蝇蛆病和农药、氟化物中毒等。

1、血液型脓病

血液型脓病属急性病。蚕发病后经过5~6天死亡。主要症状:蚕体肿胀,体色乳白,行动狂燥,常在蚕座四周及蚕匾边爬行,皮肤易破,爬行经过之处留有乳白色脓液痕迹。死亡后尸体腐烂发黑。

防治本病主要抓好蚕室蚕具消毒,发现病蚕,立即捡出放入石灰缸中,减少由于脓液污染桑叶,造成食下传染和接触传染。常用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2、中肠型脓病

主要症状:蚕群体大小参差不齐,眠起不齐,瘦小。食桑少或不食。粪粒变软并有乳白色粘液,有连珠粪。病蚕胸部略透明,腹部肿胀,尾部萎缩,蚕体背面带乳白色。病蚕爬至匾边吐出大量胃液后死亡。

此病的病原为中肠型脓病病毒引起。其防治主要是搞好全面消毒,用新鲜石灰做好蚕体蚕座消毒,减少食下传染。发现此病,可用2%的石灰水澄清液进行添食,大蚕每隔一天添食一次。

3、空头性软化病

主要症状:病蚕食桑少或不食桑叶,蚕体明显缩小,皮肤多皱,体色灰黄,口吐胃液,排黄褐色稀粪或污水。蚕体各环节扁瘪,尾角下垂,萎缩而死。多在簇中死亡,死后尸体软化。该病病原为软化病病毒引起。防治方法与中肠型脓病防治基本相同。

4、细菌性胃肠病

主要症状:食欲不旺,行动呆滞,蚕体皱缩瘦小,蚕体前半部消化管没有桑叶而充满消化液,呈半透明状。病蚕排稀粪,不规则形粪或连珠粪。

此病病原是由球菌、链球菌和杆菌引起,此病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下雨多时,最易发生。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管理增强蚕体抵抗力,防止桑叶污染病菌,减少蚕体创伤。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大蚕用氯霉素或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物添食。

5、细菌性败血病

主要症状:发病初期行动迟滞,不久即死。尸体胸部膨大变黑腐烂,皮肤易破,流出酱油状污液。细菌性败血病常见的有黑胸败血病和灵菌败血病。

此病病原是败血菌引起的。防治方法与细菌性胃肠病基本相同。

6、白僵病

主要症状:小蚕期病症不明显。大蚕病后蚕体出现针尖大的黑褐色病斑,常平伏于蚕座中死亡。初死蚕体变硬并呈桃红色,尔后全身长满白毛和白粉。

此病病原是白僵菌分生孢子落在蚕体上,分生孢子发芽侵入蚕体寄生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发病。防治方法除蚕室通风排湿之外,小蚕用含有效氯2%、大蚕用3%的防僵粉撒于蚕体蚕座上进行消毒。

7、多化蝇蛆病

这是一种寄生蝇产卵于蚕体皮肤,蝇卵孵化出蛆蝇,钻入蚕体内寄生引起发病。

主要症状:蚕受寄生后,经36~48小时孵化成幼蛆钻入蚕体,体皮上留有白色卵壳。卵壳脱落后出现明显的黑斑点。随着蛆体成长,黑斑点扩大成漏斗状,约4~5天蚕儿被寄生处的体节肿起、弯曲。5龄蚕被寄生后有早熟倾向,一般能结茧或结薄皮茧,但不能化蛹,死于茧内。蝇蛆在蚕体内发育成熟后,咬破蚕皮和蛹壳而出,蚕茧有蛆孔,不能作缫丝原料。

本病自推广“灭蚕蝇”蚕药后,已能有效控制。

8、农药中毒症

是一种急症。蚕受农药中毒后,一般乱爬不安,胸部膨大,头部昂起,吐水,颤抖,严重的大批死亡。

农药中毒的防治:

(1)注意桑园附近大田作物喷施农药情况,是否污染到桑叶上,桑叶喷药除虫是否过了残效期。

(2)农药不能接近蚕种或蚕儿,喷过农药的人,要换衣、洗头,洗手之后方可采桑叶或进入蚕房喂蚕。

(3)蚕儿中毒,要立即查明原因,打开门窗,加强通风,将中毒蚕拣出用清水漂洗即捞出,再用冷茶水或阿托品水浸蚕或喷蚕,蚕体干后喂以新鲜桑叶。

上述传染性蚕病,一般都需具备三个条件才能生病:①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或原虫)的存在;②病原体通过一定的途径(经吃下、皮肤接触或创伤传染或卵胚胎传染)浸入蚕体,病原的毒力和数量超过蚕体的抗御力;③有适宜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叶质等)。这三者对蚕病的发生传染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蚕发病与否,首先决定于有无病原感染,而发病的程度与快慢,则受感染病原的数量、毒力、饲养环境的好坏、蚕龄大小、蚕体强弱等因素影响。

我县一般春蚕发病较少,夏蚕发生较多,而且一季比一季严重,主要是不重视消毒防病,养蚕条件简陋和操作粗放造成的。与全年连续养蚕,病原增多,扩散面广,致病力强,消毒不彻底,再加上秋期叶质差,高温等因素影响也有关。

因此,在蚕的传染病防治上,必须注意病原、环境、蚕体三者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在夏秋季高温多湿在不良环境中养蚕,更要加强桑园管理,提高叶质,鲜叶饱食。在养蚕在全过程中,全面、彻底消毒防病,注意隔离防病,把病原感染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底的限度,这样才可能弥补高温环境对蚕的不良影响,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危害,取得全年蚕茧生产稳产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