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鲵为什么被称作“娃娃鱼”?
山间盛夏的夜晚,伴随着泉水叮咚的琴声,常听到婴儿般的啼哭,这就是大鲵那凄惨的叫声。人们因此而称其为“娃娃鱼”。 娃娃鱼头宽而扁圆,上嵌一对小眼睛,尾部侧扁,四肢短小,形状十分怪异。体色有棕色、红棕色,还有黑棕色的。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最大的一种,在有的地方,身长可达1.8 米。
相关资料: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于隐鳃鲵科,学名为 Andrias davidianus。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二、大鲵是娃娃鱼吗?
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因为它的叫声像小孩所以就有了娃娃鱼这个俗称
三、大鲵又名娃娃鱼。它吃什么,怎么养它。速求高见
你可以喂它红虫,或者一些小活鱼,小块的鱼肉什么的.
大鲵亲本的饲养与培育
大鲵为肉食动物,在野外大鲵主要捕食螃蟹、蛙、小鱼、虾、螺以及其它水生昆虫等,人工驯养大鲵的常规饲料是鱼块、虾、蛙等。从经济性比较,投喂白鲢鱼块较为合算,也可适当投喂一些鳌虾(去脚)泥鳅或青蛙等。
投喂方法:将饲料除去不可消化的鱼骨、刺进行投喂,投喂时可将鱼块用铁丝串在大鲵头口前摆动诱食,也可在每日傍晚直接将饲料投喂入池。饲料投喂后,如果次日还未吞食,则将剩饵捡出,以防残饵腐烂变质,污染水质。
投喂量与频率:大鲵的摄食量一般相当于体重的3-5%,其摄食频率,一般冬季为3-7天摄食一次(水温在10-18℃),春季为2-5天摄食一次(水温在14-19℃),夏季每2-3天摄食一次(水温在18-23℃),少数每天一次。这就要求建立明晰的大鲵摄食档案,酌情调节。要注意不可投喂太多,使大鲵长得过肥,如果长得过肥,则会影响繁殖。
春季至夏季是大鲵性腺逐渐发育成熟的季节,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在保证常规投喂的同时,还要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复合维生素,尤其是Vc和Ve,每个月可加投维生素4-6次,每次一片即可。此时,在常规饲料的投喂中,也要克服单一性,适当穿插投喂一些鳌虾、螺、蚌,青蛙之类饵料,投喂次数以每月4-6次为宜,投喂量相当于体重的5%左右。♂亲本还应增加钙的有效摄入,以增强精子的活力,可考虑投喂骨粉、钙片,鲜活饵料可考虑螺、蚌、动物软骨等。切忌在八月份投喂青蛙,因为此时的青蛙带有一种病菌(至今未详)能快速感染大鲵并造成烂口、烂眼、肝脏积水等严重病症,死亡率极高。
四、大鲵(娃娃鱼)存不存在?
是,存在,并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五、大鲵为什么被称作“娃娃鱼”?
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它长得有些像人,有4只脚,身体扁平而壮实,头宽而圆扁,口大,眼小,尤其是它的声音也特别像小孩子,所以被人们称为“娃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