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
科学认识,把握特色农业的内涵,特色农业,是指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其它区域有明显不同的农业生产项目,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有明显的生产比较优势,有一定知名度和生产规模,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要发展和建设好特色农业:
一是要遵循市场原则。特色农业是满足市场需要的农业,产品的商品性是基础,是为卖而生产。特色农业讲究市场原则还应注意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特别不能盲目跟风。
二是要遵循效益原则。发展特色农业的根本目的是要增加农民和经营者收入,若发展特色农业还没有常规农业的效益好,特色农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这就需要特色农业的产品和服务要优质,否则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作用下将被淘汰出局。
三是要遵循适度规模原则。特色农业要讲求规模,没有一定的规模就只能是样品、展品,而不能成为商品,不能获得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形成特色农业。
二、农村种植万寿菊产业规划五大要点?
万寿菊想要培种植,就必须遵循下面五大点:
一、生态习性:万寿菊喜温暖向阳的环境,也耐早霜,短时间2-3℃低温仍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移植,花多色艳。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
二、育苗及栽植:万寿菊多用种子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前法多用于大面积栽植,后法常用于稀有品种培育。
种子育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通常春播秋花,夏播秋、冬花。种子易萌发,可自播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整地做畦,播后覆土厚度0.8厘米。然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1℃时播后1周发芽出苗,半月左右叶片达7片,此时即可移植。幼苗生长适温度15℃。苗高10-13厘米时可定植,株距30-35厘米。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短,约40天开花,晚熟品种约90天开花,花期2个月。
在生长期5-6月份,剪下生长健壮的嫩梢带3-4个节,6-10厘米长,插于阴棚下进行扦插育苗,基质用清洗过的河砂或园土。扦插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2周后生根,3周后出圃定植,约1个月开花。大量扦插时,用全光照喷雾法,基质可用珍珠岩。由于喷雾提高了空气湿度,插后白天可不遮阳,穗上所留叶片可比常规育苗多些。约1周生根,然后进行移栽。
三、田间管理:万寿菊如种在阳光充足、疏松肥沃的土壤上,栽植后不必多施肥。如土壤瘠薄,于孕蕾及开花期等生长旺季,叶面喷施2-3次0.3%尿素液,加入0.5%磷酸二氢钾。因其较耐旱,除夏季特别干旱时浇水外,一般可不浇水。
四、整形修剪:苗期摘侧芽利于顶芽生长,花梗伸长,可布置花坛。进入夏季植株易出现徒长,要及时修剪,控制高度。摘顶芽后植株矮,开花早,花期容易控制。因花期长,生长后期易倒伏,枝叶易枯老,应及时疏去过密的茎叶和残花。高、中茎品种须立柱拉双铁丝扶持茎干,以防风吹倒伏。
五、虫害防治:炎夏酷暑来临,雨水少空气干燥时易发生红蜘蛛为害,除注意选择通风地块外,宜早喷低毒农药防治。
三、山楂种植园简要规划?
1.园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地势较平坦、土质肥沃、土层深厚、不受污染源影响的农业生产区域,要求活土层在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土质为壤土或砂壤土,pH值6.0~7.5,含盐量小于0.3%。不宜选择低洼易涝、土质黏重的地块,应避免与仁果类树种重茬栽植。
2.园地规划
根据园地大小、地势等,合理划分生产小区,同时规划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及其它必要的附属设施,如管理房等。
3.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本地区及市场的优质丰产品种,一般要求个大、耐贮、鲜食加工兼用。选择适宜山楂品种或花期相近的野生类型山楂作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种植比例为5~10:1。
4.苗木选择
应选用脱毒苗木,要求充实健壮、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害,接口以上5厘米处粗度1厘米以上,具有4条以上20厘米长的侧根,有完整的须根,在苗干整形带内有8个以上饱满芽。砧木选用野山楂。
5.栽植
(1)栽植时期
秋季和春季均可栽植,秋栽一般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完成,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进行。
(2)栽植密度
株行距一般为3~4米。
(3)栽植方法
一般为南北行向或沿等高线种植,挖宽深不小于80厘米的定植穴或定植沟。表土、底土分别放于两侧,优先回填表土,混拌优质农家肥50千克/株以上,用底土在坑的周围做埂拦水保墒。栽植时挖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定植穴,将苗木放入穴内,使根系自然舒展,按“一提二埋三踩”要求进行,栽植深度以苗木原土印与地表相平为宜。
6.栽后管理
(1)栽后浇水
栽后立即灌水,使苗木与根系密接,第二天可用疏松表土覆盖树盘5厘米厚,利于保水。春季干旱或土壤湿度不够时,栽后半月左右可适量灌水1次,以提高成活率。
(2)定干
一般在60~70厘米处定干,剪口下保留5~8个饱满芽。
(3)套袋防虫
为防金龟子等害虫危害,可用塑料筒或塑料袋套在苗干上,发芽处留有适当放风处,上口用线绑住,下部入土培牢,既防虫害,又防苗木抽干。待新芽发出后,逐渐防风除袋。
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实施方案?
一、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所在的市、县(市、区)政府要落实《方案》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地方政府引导作用,坚持市场化运行、法治化保障,促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服务集中,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良好格局。
二、把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列入当地重点项目计划,整合后的涉农资金要适当倾斜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经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三、各有关部门要把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纳入服务重点,持续强化要素支撑和政策服务,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对接争取,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
四、要对各市、县(市、区)培育方案实施进展和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分析、调度督促,总结形成的高质高效发展模式和先进典型。
五、特色种植大棚方案概述?
对于一些想要种植设施蔬菜的人来说,选择哪种设施类型,如何进行种植安排是很重要的。我是种植设施蔬菜的,目前种植蔬菜的设施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温室、联动温室、塑料拱棚、阳畦、遮阳网覆盖等。我们最常用的设施类型还是日光温室和改良式中棚,基本是每个园区都有温室和拱棚,每个种植者也都应该熟悉这两种棚室的种植情况以及蔬菜的产量目标。总的来说,资源节约型日光温室可周年生产喜温性蔬菜,改良式中棚可周年生产耐寒半耐寒性蔬菜。
1、节约型日光温室种植安排
第一方案:长季节栽培的茄子、甜椒、番茄和樱桃番茄,6月份育苗,7月底8月初定植,10月底11初收获,翌年的7月份拉秧换茬;茄子年亩产量1.8万公斤左右,甜椒年亩产量1.6万公斤左右,大果番茄年亩产量2.5万公斤左右,樱桃番茄年亩产量1.5万公斤左右。
第二方案:深冬一大茬的黄瓜和小黄瓜、西葫芦、丝瓜。9月底10月初育苗,10月底11月上中旬定植,元旦前后收获上市,6月底7月初拉秧。后墙间作苦瓜、泰国架豆等。黄瓜年亩产量2.7万公斤左右,西葫芦年亩产量1.7万公斤左右,小黄瓜年亩产量1.7万公斤左右,丝瓜年亩产量2.0万公斤左右,苦瓜年亩产量0.45万公斤左右,泰国架豆年亩产量0.2万公斤左右。
第三方案:第一茬西葫芦和南瓜,定植期1月底2月初,需要在12月中旬育苗,西葫芦4月上中旬采收,南瓜5月中旬收获,6月底7月初拉秧。西葫芦亩产量0.65万公斤左右,南瓜亩产量0.7万公斤左右;第二茬秋延后甜椒和辣椒。5月中旬份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温室灰色遮阳网遮荫,8月下旬收获,11月中旬拉秧。甜椒和辣椒亩产量0.45万公斤左右;第三茬紫生菜和散叶生菜。9月份育苗,1月下旬定植,春节前收获。紫生菜和散叶生菜亩产量0.15万公斤左右。
2、改良式中棚种植安排
第一方案:深冬韭菜一大茬,4月中下旬播种,三年播一次种,每年1月中下旬割第一茬,第二茬在2月中下旬割,第三茬在3月上中旬割。韭菜亩产0.6万公斤左右。
第二方案:第一茬水果苤蓝,11月中旬至12月初育苗,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2月底至3月中下旬收获。亩产0.45万公斤。第二茬彩色甜椒,11月底12月初育苗,2月底至3月中下旬陆续定植,5月上中旬开始收获,到11月中下旬拉秧。亩产量0.5万公斤。
第三方案: 周年生产各种叶菜,包括:落葵、番杏、蕹菜、芫荽、苋菜、费菜、香椿芽、叶用枸杞、紫背天葵、蒲公英、羽衣甘蓝、抱子甘蓝、萝勒、紫苏、京水菜、奶油生菜等,一周年可以收获4~5茬,平均每茬亩产量1250公斤左右,年亩产量0.6万公斤。
六、如何科学发展种植业?
(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建立健全长久用于粮食生产的高标准粮田保护制度。按照“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负责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层层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各级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施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杜绝跨省区市耕地占补平衡。将耕地质量作为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完善耕地占补平衡验收机制,扎实推进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工作,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高效施药等技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适当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
(二)建立健全农业扶持政策体系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定各项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将棉花和油菜籽生产纳入补贴范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实施水稻大棚育秧、玉米地膜覆盖、小麦“一喷三防”、膜下滴灌、机械深松整地、南方晚稻和东北水稻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等防灾增产关键技术推广补助,构建防灾减灾长效机制。设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扩大统防统治面积。实施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推广和重大植物疫情防控补助。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适当提高价格水平。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尤其是提高粳稻的最低收购价,逐步取消红麦、混合麦与白麦最低收购价价差,实行同质同价。完善油菜籽、大豆、棉花、玉米等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实行目标价格政策。研究建立鲜活农产品价格形成体系。
构建粮食稳定发展长效机制。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优先安排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不断提升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产大县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规模和范围。研究实施棉花大县奖励政策。加快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增量补贴与粮食产量特别是商品量挂钩的机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部分资金,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探索用养结合、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
健全科技兴农机制。提升种业科技水平,整合育种科技资源,引导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大力开发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加强以农机农艺结合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技术、以节本增效为重点的科学施肥和节水技术、以防控病虫害和应对气象灾害为重点的防灾减灾技术的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加大对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扶持力度,促进整建制推进。继续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加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力度。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普遍健全完善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县(场)为支撑、乡(镇)为平台、村(组)为载体”的推广服务体系。 中国有机农业网从百度百科上看到的,你也可以去看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