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梅花鹿

养殖吧 2022-12-04 14:52 编辑:admin 147阅读

一、梅花鹿的生态习性常识 A、梅花鹿形态特征: 梅花鹿为中型鹿。体长1.3-1.5米,肩高0.85-1.0米,尾长约0.2米,体重80-130公斤。体为棕红色,有白色斑点,酷似 梅花而得名,头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状,泪窝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躯干适中。四肢细长,主蹄狭尖,侧啼小。尾短。臀部有明显的白色块斑。体毛棕色,夏毛较鲜艳,白色梅花斑明显,冬毛略比夏毛深,有绒毛,但无白色斑点,有的仅隐约看到。 仅雄性具角,共有四叉,眉叉向前斜伸,与主干呈一钝角,第二枝位较高,因此常被误认为它没有第二枝,主干在末端分成两小枝。幼兽体色较鲜艳,体背及体侧有密集的白色斑点。 B、梅花鹿的种类: 梅花鹿有10个亚种。有我国华南亚种、东北亚种、山西亚种、四川亚种。 C、梅花鹿的生活习性: 1、梅花鹿是喜欢集群的动物,每群由2头数十头不等。但随季节不同,群的结构发生变化,在繁殖季节,鹿群的组合是由1头结壮成年雄鹿,1-10多头成年雌鹿、一些亚成体和幼鹿组成,被称为“繁殖群”;5-7月间,是梅花鹿产仔季节,临产雄鹿离群到辟静隐蔽处产仔。随后自带幼鹿生活或与其他母子群组合起来,有时多达数十头。被称为“母子群”。非繁殖季节有数头完全是成年雄鹿或成年雌鹿组成的小群,称为“雄鹿群”和“雌鹿群”。 2、梅花鹿主要在晨昏活动,多在离水源不远和食物较多的地方徘徊,活动范围大约5-15km。 D、梅花鹿的食性: 梅花鹿为纯植食性动物,采食各种草本植物、乔 木和灌木的叶、芽、嫩枝。 E、梅花鹿的繁殖特点: 梅花鹿为季节性发情动物。每年秋季发情,10-11月为交配盛期。这时,它们显得烦燥不安、食欲减退,尤其雄鹿,性凶好斗,如果鹿群中存在两头以上成年雄鹿,必会发生激烈的争斗,其结果不是两败俱伤,就是强者把弱者赶出群外。直至交配期过后,才慢慢恢复正常。怀孕期为7.5-8个月,每胎1仔,极少有2仔。幼鹿在3月龄以内增重最快,以后逐渐减少。 二、投资梅花鹿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A、场地的准备: 鹿场搭建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搭建鹿场。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 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不要在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旧址上建场。 B、设施的准备: 鹿舍、精粗饲料库房、饲料加工调制室、青贮窑(壕)、鹿茸和鹿其他产品加工室、兽医室、其他副业生产用的建筑。 C、技术的准备: 养鹿的技术主要靠自己到书本报刊杂志中学习,也可到本网电子刊物养鹿技术文荟等栏目学习,不断提高、丰富饲养养技术。 D、饲料的准备: 鹿场要有足够的饲料地或者有可靠的供应各种饲料的基地。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200~1500千克。 E、防疫的准备: 梅花鹿抵抗力强,发病率低,在人工饲养下,发病较少,但有时也会香乙型脑炎、狂犬病、炭疽、大肠杆菌病等传染性病,在人工养殖时也要注意防治。 F、引种的准备 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饲养的基本知识,要到有种苗经营资格单位购买的原则、坚持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坚持就近购买的原则,把好苗种的质量关、价格关。

如果一点养殖经验也没有,我建议您到实地学习一下,毕竟也是不小的投资。东北很多地方都有养鹿的,辽宁东部,吉林、黑龙江都有。光靠别人说的和在网上搜集的那点知识是不够用的。

一、 生活习性

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温度升高时,即躲在鹿房或树荫下,气温下降到-5℃~-10℃时,仍能自由活动,并不影响其采食。喜雨雪,爱清洁。胆小怕惊,喜过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争强好动,感觉灵敏。在配种季节,公母鹿间常互相角斗,争胜好强,如不及时赶开,会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动小心。鹿的嗅觉、听觉、视觉发达,感觉灵敏,遇到突然声响及意外情况常出现“炸群”。

二、 饲养管理

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各种多汁饲料都可饲喂,另外再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最喜食橡树叶、薯秧等,其次是玉米秸、稻草、麦秸等。

1. 饲料调制 将粗饲料铡短粉碎成草粉即可。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方法:将3%-5%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水泥地面或坚实的土地上,用聚乙稀塑料薄膜封严,四周边缘压以黄土。在20℃气温下,3周可以使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掉,便可使用。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20%,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

2.饲养管理 (1)公鹿1月―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掌握在3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1.5公斤,青粗饲料2公斤-3公斤,每日喂2次。配种期适当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7公斤-8公斤,其中精料2公斤-3公斤,多汁饲料2公斤-3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每日2次-3次。(2)母鹿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3.2公斤-4.5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1.2公斤。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料5.7公斤-7.5公斤,其中精料1.2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2公斤-2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0.5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2公斤,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有条件的可组织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

三、适时配种,提高繁活率

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梅花鹿1.5岁开始性成熟,2岁半-3岁配种较好。母鹿9月-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眼角流粘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发情配种时,要防止公鹿角斗,最好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头-5头母鹿、1头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这样容易准胎。

四、科学收茸

鹿茸长到第3年才能收获,以后产量逐年提高。收茸必须讲究科学,还要有熟练的技术。收茸时,注意保护鹿茸,防止碰坏,降低品质。收茸时,首先用麻醉枪将其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1半月后可收二茬茸,但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伤口早日愈合。割茸季节阴雨天较多,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可进行烘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