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仓颉庙】
仓颉庙是国内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地处黄龙山脉的南麓,地形南低北高,属较为平缓的塬坡地。庙东一里多为武庄村,相传仓颉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过;庙南一里余为史官村,是后人为纪念仓颉,以其官职为村名;庙西北方向约五里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县衙所在地;庙西南方向约二十公里有扬武村,是仓颉的出生地。
仓颉庙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一千八百余年,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则可上溯至黄帝时代。
仓颉庙区占地十七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墙内南北长140余米,东西宽约48米,北边较南边略宽之,占地约10亩。
仓颉庙内建筑,沿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照壁、山门、东西戏楼、前殿、钟鼓楼、报厅、正殿、后殿及东西厢房,共计70间。紧贴后殿为仓颉墓冢和墓园。庙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
仓颉庙内历代碑石众多,虽经战乱多有散失,现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阵列于前殿之内。其中仓圣鸟迹书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胡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早期的有东汉延熹五年《仓颉庙碑》、是金石学上的珍品,五胡十六国时的《广武将军碑》、唐《仓公碑》、宋代《大宋仓公碑》等。近代有于右于仁先生、陶峙岳将军、朱庆澜将军题写的匾额、对联等留存于庙内殿堂之上。
解放战争时期,西北人民野战军司令部在此整训干部。彭德怀、贺龙曾亲瞻庙容并严令保护,题写“保护文物古迹,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的命令。
庙院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生长茂盛,东汉延熹五年之“仓颉庙碑”即载当时“庙内古柏郁郁葱葱”。共计有古柏46株,古槐10余株,枝叶覆盖交通,虬枝盘旋,各具姿态,因各得其名,曰:“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奎星点元”、“青龙戏柏”、“兽龙戏牡丹”、“狮子”、“宝莲灯”、“龙爪柏”、“柏抱槐”等。“奎星点元”为汉前古柏,高达17米,树围7.25米。冢上一柏,枝杆四出轮流荣枯,称之为“转枝柏”,誉为奇观。庙内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长柏壁,抱槐生长,名“柏抱槐”。两树枝粗中茂,堪称庙内一景。庙院内古柏,整体树龄年代久远,树形奇异,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
【仓颉陵】
一、全国有多少仓颉陵墓
仓颉,亦名苍颉,据《路史》记载:“仓帝史皇氏姓侯岗,名颉。以仰观苍穹之变,故称苍颉。后苍仓通用。相传为黄帝史官,《吕氏春秋》《史记》《汉书》皆言文字为仓颉所造。事实证明,汉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它不可能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创造,正如《荀子・解蔽》中所说的那样:“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这就是说,仓颉以前,各氏族、地区已经有了类似文字的符号、图画出现。黄帝统一中国后,仓颉把各氏族、地区互不统一的符号、图画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整齐划一起来,通行全国,所以他的名字能够独传于后世。并被尊为字圣。正因为他这了不起的巨大贡献,故有关仓颉的遗迹不止前面提到的南乐县有,开封有,河南的虞城县、陕西的白水、山东的寿光和东阿也有,全国共有6处。开封王宴春先生讲,他经过调查又发现河南省阳武(今原阳县)、洛宁两地也有仓颉遗迹。仓颉跟随黄帝曾到过很多地方,说不定有关他的遗迹,今后还会被发现出来。
二、开封仓颉墓
开封仓颉墓,在今城东北9.5公里、黄河大堤之外,刘庄村的北侧。明《汴京遗迹志》载:“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俗称仓王冢是也。”《禅通记》称“仓颉居阳武而葬利乡”。关于利乡的位置,罗泌称:“浚仪县即春秋阳武高阳乡也,或曰利乡。亦即时和保之墟也。”这是开封认定开封仓颉墓是真迹的重要论据之一,《水经注》及宋《太平寰宇记》东汉《陈留风俗传》等著作也有有关仓颉城和仓垣陵墓的记载。所谓仓颉城实际是座包括墓在内的大庙院。今仓颉墓,呈椭圆形,周30平方米,高4米,墓东南约300余米处有一方形土丘,高1.5米,周亦30平方米,传即仓颉造字台。旧时台上有石牌坊、仓颉庙。庙于明末清初时被拆,开封文庙的砖瓦木料部分就是仓颉庙的原物。今天的造字台已栽上树木,什么也没有了。1992年建国道310高速公路,在造字台南侧挖土时,机械铲从地下5米多深处挖出大铁钟一口,石供桌一个(均被铲碎)均是仓王庙旧物。开封城西25公里有个仓家寨,简称仓寨(现已划归中牟县),村中仓姓自称系仓颉后裔,早年他们曾多次到仓颉墓祭祖。开封和南乐县不同的是开封认定仓颉生日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解放前每年这一天这里都要举行仓王生日庙会。民国初期,英籍犹太人哈同等人在上海创办仓圣明智学堂――后改为仓圣大学,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被聘在该大学执教,他考证仓颉生日和开封认定的一样,也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五六千年前的往事,又没有遗留下来今人可以弄懂的文字和记载,正月二十四、三月二十八都是推测,没有必要争论谁对谁错。
三、拓不走的仓颉造字碑
开封仓颉庙内原有一通仓颉造字碑,现已不见。据当地村民讲,很可能还埋在造字台地下。关于这通碑,开封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仓王造字碑上的字捶(拓)不走,捶下来一出村就变样。现在碑已没有了,到底捶(拓)走、捶(拓)不走,已无从验证。再一个说法就是“仓颉造字圣人猜,二十八字一未开”。说的是孔圣人一次路过这里,看见仓颉碑上的28个字,一个字也不认识。如果说造字碑上捶(拓)不走的就是这28个字的话,这里现有一张这28个字――也就是所谓《仓颉书》的照片,不知是从哪里保留下来的。也许开封造字碑的字捶(拓)不走,别的地方可以捶(拓)走,才得以流传了下来吧!
就是这个28个字的《仓颉书》和《夏禹书》到底是汉儒刘歆的伪作,还是远古流传下来的真迹?一直是中国汉族书学史上的一个谜。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编印的《淳化秘阁法帖》收录了这两件作品。《大观帖》翻刻时将《仓颉书》28字译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这根本无法通读,故不为学术界所认可。后有学者刘志一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它是用古彝族文字书写的一篇祭祀经文,直译为:“一妖来始,界转鸦杈,祭神青脑,祸小马念,师五除扫,幡斋解果,过鼠还魂。”它的大意为:“一群妖魔刚来到,树上乌鸦满天飞;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经消灾骑马归;五位经师施法术,做斋完毕魂幡回,消灭鼠精魂归位。”从译文看《仓颉书》实际上是对一次祭祀活动的记录。
对于刘志一的这份译文,很多人持认可态度,认为黄帝出于西羌,彝族亦出于西羌,古彝文发祥于西北地区,仓颉造字及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多追随黄帝,故这份《仓颉书》使用古彝文,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其内容与《淮南子・本经训》所载:“昔者仓颉作书而(曰)天雨粟、夜鬼哭”的意思基本一致。当然,这还不能作为定论。将来是否还会有新的译文、新的解释、新的说法,那就是将来的事了。
四、仓颉墓的比较和鉴别
在已发现的八处仓颉墓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4处:河南开封、南乐、虞城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者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余下两处河南省阳武、洛宁系宋代以后。从信史角度来说,始建及文献所载距发生事件或朝代较近,其可靠性就大。那么,我们不妨就拿始建于汉代的这4处仓颉陵墓来做一对照和比较,有了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作出接近事实的判断来。
陕西白水县仓颉墓,现尚有残碑一通,该县还有一个史官乡,即依仓颉为黄帝史官之说而建。县志上也有:“史官仓颉死后葬于白水”的记载。我们知道黄帝及其史官仓颉大部分活动均在东方平原,当时(约公元前2697~2595年间)东方平原地带洪水泛滥,后被迫逐步西迁,终葬陕西。黄帝陵墓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已为世人公认。作为黄帝史官的仓颉死后葬于距黄帝陵不算太远的白水县极有可能。
河南虞城县仓颉墓、仓颉祠始建于西汉,唐开元年间及清康熙年间曾几次重建。历尽沧桑,如今仅存一座大殿、两株血柏和一通石碑。虞城仓颉墓令人永怀记忆的是陵墓周围的菊花――仓颉菊(简称仓菊),是菊科中的珍种。花淡黄色、大如铜钱、叶茎较小,可入茶入药,清心理气,扶正祛邪,其最大的功效是明目醒神。残存的那通石碑上就镌有:“墓周生丛菊,清香可充茗”的碑文,据说长年饮用仓菊茶,可以养目,耄耋眼不花。尤其令人奇怪的是仓颉菊不可移植,移栽别处后,菊虽可活,其药性、茶性却会很快改变。就这一点来说,似乎和开封仓颉碑的字捶(拓)不走,有相似之处。
河南南乐县仓颉墓位于县西北十多公里的吴村附近,原称仓颉祠,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庙内有一通元代延佑年间的残碑,有:“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兵燹和自然灾害,南乐仓颉庙屡遭劫难,但屡毁屡建,“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1966年一次毁灭性的劫难,使仓颉庙成为废墟,仓颉墓亦被挖开。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人们挖仓颉墓出土的破烂盆罐、石斧石镰等废弃物,经过专家鉴定,竟是龙山文化遗物,再经过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十分丰富,主要为龙山和仰韶时期的器物。这意外的发现,使南乐仓颉陵墓身价倍增。1994年南乐县多方筹资数百万元,开始着手重修仓颉陵及仓颉庙,2000年全部完工,新修的庙宇大量搜集和使用了散存于民间的原石碑、石兽和建筑构件,保持了建筑物的古老韵味和凝重。2007年11月18日,首届(丁亥年)仓颉汉字文化节在南乐县梁村乡吴村隆重举行。来自河南省内外的各界嘉宾一万余人亲临盛典,同拜先祖。
古遗址的出现,增加了南乐仓颉墓的可信度。著名学者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做出了有利于南乐的推测。
仓颉庙中现存的一通旧碑:“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乃宋朝与契丹澶渊之盟后,北宋名相寇准专程祭拜仓颉庙时留下的联语。近在朝廷脚下的东京仓颉庙他未题一字,却跑到几百里外的南乐祭拜题字,想来在寇准的心目中,南乐仓颉陵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
五、仓颉陵真迹之争,也许是好事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么多地方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说自己那儿的仓颉陵是真迹,但哪里也拿不出真正的实证来。这就像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一样,至今也无定论。但争,也许是好事,要争的话,一要从历史的角度查文献、找资料;二要从实地出发,搞开发和建设。在这两方面,南乐县已经起了步,并有了效果。那么,开封呢,好像早几年也有重修仓颉陵,纳入黄河游览区的倡议。这应该是一项可行的大好事,不管我们的仓颉墓地下是否真有其人,仓颉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活动过,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有文献、有传说、有遗址――,把它接收下来,弘扬开去,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相信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开发建设黄河游览区的高潮中,开封仓颉墓一定能够重现辉煌!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
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演变。初期汉字系统的字数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但事物众多,不可能都用单一汉字表示,且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本身的学习困难,汉语逐步从单字表意演变为词语表意为主导。
在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断出现:
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住保ㄍ罢铡弊郑┳魑拿帧
五代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字。
在近代,由于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着“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于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为了表示英制的单位,还造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恚勇兀(千瓦)、眨ㄓ⒊撸┑取2还庑┒嘁艚诘淖衷1977年7月20日大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陆地区已不再使用,但台湾等地仍可见到。
目前由于信息化及用字的规范,汉字已经不再任意增加新字。唯一的例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如“氦”、“氯”、“氡”、“锗”、“铬”、“铀”等。这种造字方法还在一直沿用,用于新元素的命名。化学元素的造字规律详见元素。
六书是汉字构成的分析,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但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转注”,汉代许慎对它的解释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的文字学家针对许慎的这个定义也作了大量的解释。其中包括“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三类,这三种说法都不全面。当代古文字家林V先生解释说“转注”就是一个形体(字形)记录两个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如甲骨文中的“母和女” “帚和妇”等等。惟要注意的是,“六书”是对汉字产生的整理及分类,并不是造字的法则。
小篆笔画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等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