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殖南美白虾水温要求
南美白对虾:能在水温为6~40°C的水域中生存,生长水温为15~38°C,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C。
对高温忍受极限43.5°C(渐变幅度),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C,其摄食活动受到影响,9°C以下时侧卧水底,低于6℃可能死亡。
2. 养殖南美白对虾水质各项指标
南美对虾对盐度、温度的适应范围广,生长较快,养殖成活率高,产量高,适合于进行高密度饲养。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放养密度的不断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一般技术方面需要:
1、虾苗放养前要清淤消毒,淤泥中的有机物是病原生物滋生繁殖的基质因此,彻底的清淤消毒是预防虾病的必要措施。虾苗放养前应清除塘底多余的淤泥,再全塘泼洒溴氯海因或其它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在当年对虾生产后,将虾塘排干塘水,曝晒至塘底龟裂,用推土机将塘底泥约15cm的表土推上塘基,以减少塘底有毒有害生物的积累。
2、培养和保持良好的虾塘水色,应及时适量换水或使用水质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制剂,以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保持水色的稳定。要科学使用增氧机,使用增氧机决不是仅仅为了防止对虾缺氧浮头,更重要的是使池水溶氧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4mg/L以上),同时促进塘内的物质循环,改善虾塘的水质和底质条件,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保持旺盛的食欲,体质强健,生长迅速,以预防病害的发生,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
3、病害病毒的检测。对虾生活在养殖水体的底部,通常很难观察到它们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一旦发病,要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难度,而且患病个体大多失去食欲,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很难奏效。特别是目前养殖生产危害最大的白斑综合症和桃拉综合症,病情出现多呈暴发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因此,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践证明,虽然红体症对养殖生产危害很大,但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早采取综合措施,病情大多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一般养殖需要水质监控设备、增氧机、
3.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注意什么
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南美白对虾一般养殖3-6个月左右即可上市售卖。由于对虾在水温低于18℃生长受阻,因此水温要达到20°C以上才可放苗。
南美白对虾要在水温20℃以上才能正常生长,水温低于18℃摄食量降低,16℃时摄食大量减少,水温低于12℃南美白对虾基本不摄食,而且易冻伤、冻死。当白天棚内水温高于28℃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必要时增加换水处理。在晴天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开棚通风几个小时,通过空气对流,即防止水体的溶氧不足,又避免棚内温度过高造成其他的一系列问题。
2、选料控料
饲料一般选择大厂家生产,质量有保障,在水中稳定性强,诱食力强的全价配合饲料。冬棚养殖由于气温、水温变化不大,对虾的生长和摄食影响较小,水质相对稳定,但也应适度控料,少量多餐,吃料快的时候加料不要太快。
4. 南美白对虾养殖调水方法
(1)沿池边泼洒杀藻剂:一般为含氯制剂或硫酸铜、络合铜等铜制剂。此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对南美白对虾的刺激大,尤其是铜制剂会抑制虾的生长;另外一旦用量过大,容易造成转水,而且蓝藻大量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加剧了对虾的危害,易引起事故发生。萊垍頭條
(2)大量进水:一些养殖户在生产中发现,有时通过大量换水(尤其是河水)可以使蓝藻死亡。其实原理很简单,由于蓝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由于已经适应了原来的环境,一旦水环境突然改变,引起不适,就会造成大量死亡,造成人为的转水。條萊垍頭
(3)在蓝藻集中的地方泼洒杀藻药物,杀灭蓝藻,需要注意的是,要泼洒对南美白对虾刺激小的药物,泼洒后还应注意使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解毒,减少蓝藻死亡后对南美白对虾造成的伤害頭條萊垍
5.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温
有害,水温过高了,正常水温应保持在二十八至三十度之间!
6. 南美白对虾冬季露天养殖水温要求
观赏虾水温维持在23-26℃之间比较合适。这种动物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水温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它的生长。养它的话,水的ph要维持在5-8之间,硬度为6左右。平时换水前要先晾水,每次更换四分之一左右即可。另外,换水的时候要采用滴流的方式让新水进缸,不要暴力换水,否则会刺激虾体。
7. 养殖南美白对虾水深多少最适合
虾池条件;虾池所处海区水质要洁净,无糖厂、造纸厂、淀粉厂等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自然纳水水深60厘米以上,海水周年盐度变化最低不低于1‰。
进水闸设置;由于采取土池封闭式养殖,其中、后期不需从海区纳水,因此,池塘只需设进水闸即可。每10亩虾池配置宽1米的进水闸1座,闸室设3道闸槽,外槽安装滤杂网,中槽设闸板,每块闸板宽约20厘米,便于调节虾池水位,内槽安装锥形滤水密网。
放苗前准备;在虾池虾坝上打井,井的深度必须能满足虾池连续注水需要,每5亩池塘配置流量100立方米的水泵1台。
晒池后进水10厘米,每亩施生石灰80公斤,当生石灰乳化后,用铁铲或竹耙将石灰乳泼洒均匀。
消毒后将池水排干,安装上60目筛绢锥形网袋(长8米~100米),闸槽间底用棉布或麻袋塞严,不留缝隙。首次进水,闸门底部保留1块~2块闸板,防止过急的水流将大量的泥沙冲入网袋造成网袋破裂。2天~3天内把水进到60厘米~70厘米深,然后用粘土把闸门封严,防止池水从闸板缝隙往外渗透。
虾苗放养;放苗密度根据虾池的蓄水深度来确定。水深1米~1.3米,斑节对虾每亩投苗0.8万~1万尾,南美白对虾每亩投苗1万~1.2万尾;水深1.4米~1.8米,斑节对虾每亩投苗1.1万~1.3万尾,南美白对虾每亩投苗1.3万~1.5万尾。放养规格(体长):斑节对虾为1厘米~1.2厘米,南美白对虾为0.8厘米~1.2厘米。
饵料投喂;饵料投喂应实行少量多餐的原则,体长6厘米以前每天投喂3次,超过6厘米以后,每天投喂4次。
水质问题;投苗5天后开始往虾池内加井水,每隔2天加水1次,每次添水5厘米,直至虾池达到蓄水深度。夏季高温天气应把池水加满。暴雨来临前1天~2天把水加到虾池蓄水上限,使降落的雨水通过闸板上缘自然外溢,防止雨水使虾池盐化,pH值大幅下降,影响对虾生长或引起死虾。
病害防治;视水色变化及池底黑化情况对虾池进行池水消毒及底质改良。坚持每15天用1.5ppm漂白粉对虾池进行消毒,用沸石(每亩20公斤)或石灰渣改良底质。每15天投喂药饵一个疗程,每个疗程3天~5天,药饵用3‰维生素C、2%大蒜素及适量鱼肝油拌饲制成。
8.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深
科迈尔肥水金处方一:
1.每米水深先用水体解毒灵5亩/瓶对水体进行解毒。
2.每米水深使用生物菌改底剂4亩/袋,用1千克红糖加500克水溶解后拌匀,全塘干撒。
3.进水解毒后,每米水深先用活性钙氨基酸7亩/瓶+旺藻金膏8亩/桶,稀释后全池均匀
泼洒;隔天后再用高纯光合菌种5亩/瓶,使水色活爽,维持更久。
4.每隔5~7天追肥一次。
科迈尔肥水金处方二:
1.每米水深用绿威宝2亩/瓶,对水体解毒,激活藻种。
2.每亩水深使用活性钙氨基酸5亩/瓶+EM肥水宝5亩/瓶,稀释后全池泼洒,多开动增氧机,保证溶氧充足,效果更好。
科迈尔肥水金处方三:
1、选择晴朗天气,有条件的池塘可添加5~10厘米新鲜海水或老塘水。
2、每米水深使用绿水快肥7亩/袋+旺藻金膏5亩/桶,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
科迈尔肥水金处方四:
1.每米水深使用绿威宝2亩/瓶对水体进行解毒和激活藻种。
2.每米水深使用氨基酸绿藻膏7亩/桶+肥水利生素2亩/袋,浸泡2-3小时后全池均匀泼洒。
9. 南美白虾最低水温生活水温多少度
明虾的水温一般18到19度,盐度是16到18%最多可存活1到2天,由于下了极易使水质变坏,所以每隔一天就要换一次水,如果发现池中有死虾,必须马上捞出
澳洲龙虾:夏天水温12-15℃,冬季水温18-19℃,盐度24-26%,龙虾一般可存活一周,在不浑水的情况下,可每三个月换一次水,由于澳洲龙虾生猛好动,所以除了小龙虾外,最好不要与其他海鲜混养。
小青龙(小龙虾):水温17-18℃,盐度24-26%,一般可以存活3-4天。可与龙虾混养。
10.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各个阶段需要注意什么
一、料台放置及管理
料台在科学投饵中是非常关键的。它们可以起到指示吃料情况的信息,以及虾的健康程度、成活率及底质等情况。料台应该放置在底质干净的吃料区域,避免放置在塘边有坡度的地方。
合理放置料台,严格控制吃料时间 通过料台也能观察虾的生长及健康状况。
二、料台的数量与池塘面积的关系
三、影响料台判断的因素
料台观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饵料系数,如何观察料台和对料台的判断有很多因素。其中,水质指标、饲料品质及疾病等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水质恶化
(1)倒藻后溶氧低并且死藻降解后产生有毒物质,过度投饵引起倒藻。
(2)养殖周期过长的水质。
(3)暴雨导致的水质浑浊或pH下降。
(4)阴雨天气导致的溶氧低、藻类光合作用差。
2 底质恶化
底质恶化的池塘,一旦放入干净的料台,虾会本能到干净的区域摄食,导致料台中的料很快吃完,很多虾农误以为虾吃料旺盛,甚至继续加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给出了错误的指示。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料台放置在底质严重恶化的区域,虾甚至不会靠近料台去吃料。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表象去判断底质的恶化状况,比如说鳃的颜色异常,体表很脏,尾扇肿大,互相残杀等等。一旦怀疑底质恶化,可以下塘用脚感受底部污泥的量及所分布的区域。
底质恶化时严格控制投料。
3 疾病
11. 养殖南美白对虾最佳水温
白对虾生长温度为16-38℃,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1g幼虾在水温30℃生长最快, 12-18g大虾水温27℃生长最快。白对虾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大于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水温15℃以下白对虾减少或停止摄食,9℃以下出现侧卧或死亡;35℃以上高温白对虾摄食与生长受到较大影响。水温长时间处于18℃以下和33℃以上,白对虾的抗病力下降,摄食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