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环蛇的人工饲养 (一)蛇场建造 场内基本设施应包括蛇窝、水池、饲料池、产卵室及活动场等5个部分。具体操作是:选僻静、地势较高、近水源处,建2米以上围墙,墙基深0.5-0.8米,用水泥灌注。内壁涂抹水泥,磨平滑,涂灰、黑或草绿色(不能涂成白色),四周砌成圆弧形防逃。蛇场应座北向南,避免严冬北风倒灌蛇窝。整个蛇场地面要有一定坡度,以利于大雨时排水。围墙大门设两重,内门开向场内,外门开向场外。在场内应适当栽些花草和小灌木,并堆放石块,以利于夏季遮荫降温和蛇蜕皮,蛇场应保持干净、潮润、阴凉和卫生。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蛇场,可以饲养150-200条银环蛇。各设施具体要求如下: 1.蛇窝:设在大门对面地势高处,窝内地面又要高于窝外地面10厘米左右,底层铺砖头或用水泥砌平,然后用砖砌成高15厘米,长、宽各20厘米的蛇室共计150格,格与格之间要留口相通,格上盖可以移动的木板,以便观察和工作,中间留一条宽1米左右的通道。蛇窝四周用砖砌成20厘米厚、1.2米高的墙,再在墙上架设10厘米厚的水泥板,最后在水泥板上覆盖1米厚的泥土。除蛇窝门边外,其余三面也要堆上0.5米厚的泥土使外形呈土包状。蛇窝内高1.2米,宽5米左右,纵深6米左右。通道出口处设一扇底部有空隙(大小可供蛇自由进出)的门、人可进入蛇窝。通道两侧各有一条相连通的水沟,水沟两头各通水池和饲料池,晚上银环蛇可自由顺着水沟到水池饮水、洗澡或在饲料池捕食。 2.水池:紧*蛇窝旁边,位置高于水沟和饲料池,面积约5平方米,池深40厘米,要保持清洁和一定水位。水池和水沟连接处做一道闸门,晚上拉开闸门,水池中的水便可沿水沟注入饲料池。池中可种植水草,放些蛏类。 3.饲料池:面积约5平方米左右,上搭一凉棚以遮荫降温。凉棚下装一只小黑光灯来诱聚昆虫供蛇捕食。饲料池水位要常年保持在10厘米左右。池底部要安置一金属筛遮挡的水管通往蛇场外,用以更换池中之水。 (二)饲养管理 种蛇以500克左右的青年蛇为佳,按雌雄10:1的比例混合饲养。蛇的食量不大,1条蛇1中午吃食1-2公斤。每天傍晚在银环蛇出窝前把少量的黄鳝、泥鳅等放入饲料池中,多少以刚吃完为准。一般50克小泥鳅可供10条蛇吃一餐。平时可多捕些青蛙放入蛇场内,让蛇自由捕食。蛇只吃活食,池中死物应捞出。5月初蛇出蛰需大量养分补充身体,11月蛇入蛰之前需积累养分准备冬眠,这2个月内尽量做到多喂、饱喂,这是养好蛇的关键阶段。蛇类最适宜温度是18℃~28℃,10℃以下入蛰冬眠,5℃以下会冻死,所以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温工作。 (三)蛇卵孵化银环蛇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产卵,7月为高峰,8月上旬停产。此期为发现快要产卵的母蛇应及时抓出放入产卵室中,产完卵再把毒蛇抓回蛇窝,拣出蛇卵进行人工孵化。方法是:将一大水缸洗净放在阴凉干爽的房间内,缸内装入半缸半干半湿的碎泥松土或细砂,再把蛇卵放在上面,横卧(绝对不能竖立放)排成3层放平,最后再在卵上覆盖一层稍有点湿润的干净稻草。每日翻蛋一次。孵化期以温度20℃~27℃、湿度50%-70%为宜。孵化期为42天。 (四)蛇病防治 1、霉班病:多发于梅雨季节,主要原因是蛇窝内地面太湿、四壁很潮,蛇类受霉菌感染所致,常在腹磷面上生有块状或点状的黑色霉斑,如不及时治疗会很快扩展至全身,最后使蛇产生局部溃烂而死。治疗:用2%的碘酊涂搽患处,每日2次,大约1星期可痊愈。预防:消除积水、湿源,在蛇窝内放石灰包吸潮,保持蛇窝内干净、潮润、荫凉即可。 2.口腔病:冬眠出蛰初醒后,蛇的身体瘦弱、有一些细菌常侵袭蛇的颊部引起两颌肿胀的口腔炎。病蛇常因不能进食、饮水而饿死。治疗:先用雷佛努尔溶液中洗口腔,然后用龙胆紫涂搽病蛇两颌,每天冲洗和涂搽1次,10天即可痊愈,预防:先把冬眠初醒的蛇抓出放在蛇场上晒太阳,然后彻底打扫蛇窝中的卫生,再把经太阳晒过的细土填人蛇室中。 3.急性肺炎:在7-8月份,产完蛇的母蛇因身体虚弱,对气温过高不适,常易患急性肺炎。病蛇张口呼吸、盘游不定,不思归洞,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治疗:用80万单位的粉剂青霉素分8次包于青蛙皮内填入病蛇口中,再用清水冲下,每天2次,每次用1张青蛙皮包青霉素,一般3~4天即痊愈。预防:先把蛇窝中的蛇全部抓出放在荫凉处,用清水冲洗蛇窝,待凉干后再把蛇放回,并打开蛇窝的通道门,使蛇窝中通风和阴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