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厄尔尼诺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有哪些
形成原因:秘鲁沿岸处在东南信风带内,东南信风从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便上升补充而形成上升补偿流,该补偿流便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表层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北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水上翻,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个别年份,南、北赤道暖流逆流,使秘鲁沿岸气温变高,离岸风较弱,冷海水上泛得较少,海水温度较常年升高,鱼类不适应较高的水温,大量死亡。此时发生的就是厄尔尼诺现象。本格拉寒流附近也有世界性的大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的成因与秘鲁渔场成因类似,都是在离岸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扩展资料:秘鲁渔场简介: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鳀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等。秘鲁渔业资源之所以如此丰富,是与沿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西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世界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极来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2. 厄尔尼诺现象对渔业的危害
厄尔尼诺(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全球各地导致破坏性干旱、暴风雨和洪水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厄尔尼诺气候现象。
对我国的影响有:在特定的时候,我国中东部省市出现异常天气,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造成农作物不能应季上市,直接影响地区物价;还有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洋流异常,对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渔业影响十分强烈,我国曾有由於洋流异常而造成的大量鱼苗及海产品的养殖与种植作物大量死亡的案例。
3. 厄尔尼诺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大吗
内陆养殖指的是在内陆的水域中进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及其幼苗的养殖活动。种类:包括鳟鱼、鳗鲡、鲤鱼、草鱼、鳙鱼、鲟鱼、罗非鱼、河鲀、青鱼、鲢鱼、鲫鱼等淡水鱼类养殖;罗氏沼虾、青虾、克氏原鳌虾、南美白对虾等虾类养殖;河蟹、大闸蟹等蟹类养殖;以及河蚌、螺、蚬等贝类养殖。陆地淡水养殖通常是以工厂或者露天池塘的模式进行养殖,对环境条件如水温、溶解氧、pH以及其他环境参数都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特别是封闭性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可以将各种水质指标都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因此陆地淡水养殖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相比之下,养殖户或管理者对水质条件的干预强度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再看看开放式的海水养殖。虽然海水网箱已经可以升级为深远海抗风浪网箱,有的还配备了水下智能机器人进行清污操作。但是网箱、鱼排、筏架等养殖设施对洋流、水温、溶解氧、pH等指标几乎没有控制能力。因此,海水养殖者对环境的控制作用极少,“靠天吃饭”的特点比较突出。除了洋流,一些异常的气候现象也会直接影响海水养殖,比如厄尔尼诺现象与台风。
厄尔尼诺现象会极大地改变太平洋西侧与东侧海岸的温度曲线,太平洋两岸的的海水养殖业也因此深受其害。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局部海水温度会比往常高3-6℃,大量的冷水鱼会因水温骤升而死亡,造成渔业减产。以秘鲁为例,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2014年秘鲁海水渔业总产量仅为350万吨,比2013年下降了41%。
此外,温室效应还会催生出更多、更强的台风。早在1988年,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就模拟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后来Nature杂志上又进一步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热带洋面温度上升了0.5℃,这使得台风的发生频率升高,每年都保持在90次左右,北大西洋飓风的破坏力增加了95%,而太平洋西北部台风的潜在破坏力增加了75%。
4. 厄尔尼诺对渔业的影响
厄尔尼诺引起湄公河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渔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5. 厄尔尼诺对渔场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是台风减少;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6. 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产品的影响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接欧亚大陆腹地,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
厄尔尼诺现象虽发生在距离我国比较遥远的东太平洋,并不对我国的天气气候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但它仍然会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化来影响中国,所以不少气象学家认为,厄尔尼诺的出现与否是影响中国天气气候异常的一个强信号。不过,我国的天气气候变化还要受其因素的影响,不应简单地把任何气候异常都归结为受厄尔尼诺的影响,也不能说厄尔尼诺发生后必然对中国气候产生某种特定的影响。以下是近年来有关厄尔尼诺对中国天气气候影响研究成果的简要汇集。
关键词一、暖冬
冬季,亚洲大陆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而海洋上相对暖和得多,气压相对较低,空气从高压部分流到低压部分,从大陆流向海洋,因而我国大部盛行来自高纬度的西北气流,常有寒潮和冷空气天气过境,气候寒冷而干燥。冬季风的强弱是导致我国冬季冷暖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冬季,东亚极锋锋区位置往往较常年偏北,冷空气活动也偏北、偏弱,而南方暖气团势力相对较强。
据统计,近50年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出现了暖冬,1990年代厄尔尼诺频繁发生,中国连续出现暖冬。因此,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出现暖冬的机率较大。
关键词二、干旱和洪涝
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南季风盛行的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到内陆地区,产生丰沛的降水。我国东部的雨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向北推移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5月,副高的位置偏南,我国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到7月,副高向北推移,跳到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多雨天气,这就是著名的江淮梅雨;7月中旬,副高再次北跳,雨带移到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处于副高控制下,进入伏旱期;8月中旬,副高达到最北的位置,东北、华北、河套进入雨季。8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开始向南撤退,东部地区的雨季相继结束。由此可见,副热带高压对我国气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副高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比常年偏强或者偏弱,都会造成我国东部地区旱涝异常。
厄尔尼诺年的夏季,由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哈得来环流加强,导至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但西太平洋海温降低,大气对流活动减弱,却使副高位置偏南。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副高对厄尔尼诺的响应要落后几个月,因而往往厄尔尼诺发生第二年这种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一些。另外,受环流形势的影响,冷空气活动比较偏南,加之夏季风偏弱,暖湿气流北上势力不强,因此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季风雨带也随之偏南,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以至发生洪涝,黄河及华北一带少雨并形成干旱。
据历史数据统计,近50年来的大多数厄尔尼诺年中国夏季主要雨带都出现在淮河以南地区。比如1969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持续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多次出现大雨或暴雨,发生严重洪涝。1983年夏季,长江流域梅雨强度与1969年相当,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5成到一倍半。强厄尔尼诺的1997年,夏季主要多雨带出现了长江以南地区,而北方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长期干旱使得水资源严重减少,黄河下游发生了累计220多天的断流事件。1998年受到厄尔尼诺的滞后影响,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
此外,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的秋冬季,我国东部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型。即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少,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
关键词三、东北冷夏
厄尔尼诺与我国东北夏季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年的夏季,我国东北地区冷空气活动势力往往加强,导至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异常偏低,形成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减产。
1951年以来,东北地区曾多次出现夏季低温冷害,特别是1954、1957、1969、1972、1976等均为范围较大的严重低温冷害年,除了1954年为拉尼娜事件外,其余都是厄尔尼诺年。不过,厄尔尼诺和东北冷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厄尔尼诺极强的1997年,东北夏季反而异常偏高,说明厄尔尼诺可能并不是东北冷夏的唯一影响因素。
关键词四、热带风暴偏少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是全球热带水域上生成热带气旋最多、发展最强的地区,我国也是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热带风暴伴随着狂风暴雨常常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在我国南方伏旱季节,它又是南方降水的重要来源。
西北太平洋大部分热带气旋都是热带辐合带的低云或者云团发展起来的,而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时,热带西北太平洋则变冷,大气稳定度增加,不利于积云对流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发展,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也就相应的会减少,登陆我国的数量也会比常年偏少。
从近50多年的统计情况来看,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有29个热带气旋发展成热带风暴或者台风,其中平均有7个左右在我国沿海登陆。而在大多数厄尔尼诺年,热带风暴和台风有20~26个,登陆数仅为3-5个,比多年平均明显偏少。看来,厄尔尼诺与热带风暴的活动可能确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