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青蟹无公害养殖技术(锯缘青蟹育苗技术)

养殖吧 2023-01-04 22:45 编辑:admin 143阅读

1. 锯缘青蟹育苗技术

青蟹人工养殖主要的问题在于养殖所需苗种主要依赖于海区野生苗,虽然也有少量人工繁育的苗种,但往往因盐度差造 成规格不齐、数量不稳定等。锯缘青蟹根据不同生产阶段,主要 分为精养模式和蟹虾贝混养生态养殖模式两种。

(一)蟹种来源及选择

苗种有人工培育蟹苗和天然捕捞蟹苗。外购苗种需进行检疫。选择体质健壮、肢体完整、爬行迅速、反应灵敏、无病无伤的青壳蟹苗进行放养。

(二)放养密度

大眼幼体培育至仔蟹I期、II期,3000 ~ 3500只/㎡ ;仔蟹I期、II期培育至V期、VI期蟹种,45~60只/米2;养成池单养时,以放养V期、VI期蟹种计,精养池为10000〜12000只/公顷; 作为辅养品种时,放养密度为2250〜5500只/公顷。

(三)饲养管理

1.水质控制

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换水。仔蟹中间培育期间,应保证每天换水10厘米;成蟹养殖前期,以添水为主,中、后期在大潮期间换水 2〜3次,日换水量20%~30%。高温或低温季节,应提高塘内水 位,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淡水。应不定期投放微生态制剂和水质 改良剂,改善水质和底质。

2.饲料投喂

以低值贝类和海捕小杂鱼虾及专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中间培育期间,日投饲量以放养蟹苗个体质量的100% ~200%投喂,每次脱壳后增加50%;养成阶段投喂鲜杂鱼虾、低值贝类。不同生长阶段,其投饲率不同:仔蟹V期、VI期(规格:300 ~ 600只/千克)日投饲率为50% ~ 100%;仔蟹VII期、VIII期(规格: 170 -300只/千克)日投饲率为30% ~ 50% ;仔蟹VI期、X 期(规格:80~170只/千克)日投饲率为15% ~30%;仔蟹X期 以上日投饲率为10% ~ 15%。通过放置池内的饲料观察网,随时 调整投饲量,水温低于18T、高于32$时减少投饲量,水温在 12℃以下停止投喂。投饲地点选择在池塘四周的固定滩面上。中 间培育期间,每天投喂3 ~4次;养成期间,早晚各投喂1次,傍晚占总投饲量的60% -70%。

3.日常管理

养成期间坚持早晚巡池,检査闸门、堤坝、防逃设施是否完 好;观察水色、水位、青蟹活动、摄食情况;定期测量水温、盐 度、pH值以及青蟹的壳宽、体质量等生长数值;按照无公害养殖 技术要求,应做好养殖日志。

(四)病害防治

投喂优质饲料,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通过换 水、增氧等手段改善水质并保持水温、盐度的相对稳定;脱壳前 交替使用生石灰15毫克/升、二氧化氯0. 2 -0. 3毫克/升消毒水 体;发现患病死蟹,应及时捞出,査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传染性病害死蟹应做深埋处理。

(五)起捕与吐沙

用流网、蟹笼、排水、干塘等方法起捕,捆绑后青蟹应在洁净 海水中流水吐沙0.5小时。

(六)注意事项

越冬前适当降低塘内水位,促使秋蟹在塘底及塘沟两侧打洞越冬,冷空气来临前尽量加高水位,以防秋蟹冻伤,影响越冬成活率。

2. 青蟹育苗关键技术

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一是人工育苗;二是捕捞海区的大眼幼体(蟹苗);三是捕捉天然蟹种。人工育苗苗种整齐、纯正,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生产性的突破前,捕捞自然海区蟹苗和蟹种仍是目前青蟹人工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

1、捕捞大眼幼体

①蟹苗捕捞:青蟹产卵于盐度较高海区,孵化后的幼体变态成大眼幼体后逐渐移向河口和内湾稍低盐度环境中栖息,此时即是苗汛季节。浙江沿海在4~11月都可捕到天然蟹苗,其旺季是5~6月和8~9月。蟹苗捕捞方法大多采用定置网,推辑网和手抄网三种。各地根据潮流、风浪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用。

②蟹苗的鉴别:在捕捞的自然蟹苗中,常有其它蟹类的大眼幼体混杂,需要鉴别和挑选,鉴别分类详见表3-4。

③幼蟹培育:幼蟹培育是指将天然海区捕捞或人工培育的蟹苗,强化培育成幼蟹的过程。经培育的幼蟹,个体增大,抵抗力增强,养殖成活率较高。

2、捕捞天然幼蟹。天然幼蟹,个体大小不一,要求捕捞幼蟹体质健壮,附肢完整,未受机械损伤和附着物少的青蟹,浙江沿海幼蟹集中苗发期在6~7月中旬(又称"夏蟹"、"梅蟹")和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称秋蟹),夏蟹可以在当年直接养成商品规格,秋蟹要经过越冬后才能养成商品规格。青蟹

3. 锯缘青蟹怎么做

锯缘青蟹(学名:Scylla serrata)是梭子蟹科、青蟹属甲壳类动物。头胸甲卵圆形,背面隆起而光滑,因体色青绿而得名。头胸甲的胃、心区有一个明显的“H”形凹痕,胃区有一细而中断的横行颗粒隆起,前侧缘短于后侧缘,具9枚等大的齿。额分4齿,内眼窝齿大于额齿。螯足粗壮,稍不对称,长节的前缘有3刺,后缘有2刺;掌膨肿,两指内缘有钝齿。前3对步足指节边缘有刷状毛、末对步足的指、掌节扁平呈桨状,善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雌性腹部呈圆形。

锯缘青蟹栖息于浅海及潮间带(即涨溯淹没,退潮干露的滩涂),多栖息在泥沙底质和有海草而低凹、退潮后还有水的地方,以及红树的根基附近和浅海岩礁石洞或有其他掩蔽物的地方。食物组成中以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动物为主,也常以滩涂蠕虫为食,也食小鱼、小虾,有时在胃中也有发现植物的茎叶碎片。广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

4. 锯缘青蟹生物学及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

牛田洋青蟹享誉海内外 牛田洋青蟹的学名叫锯缘青蟹,是汕头市特色养殖水产品,以个大、肉甜、味甘、膏香著称,一直为海内外市场所青睐。

牛田洋位于汕头市西部榕江、韩江出海口,江海交界处是最适宜青蟹繁育生长的地方。

目前牛田洋片区青蟹养殖面积达三点八万多亩,年产量逾两千吨,整个青蟹产业规模达一亿多元,出口创汇三百多万美元,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国内尝郸佰肝脂菲拌十饱姜各大城市以及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当地建立了“广东省锯缘青蟹标准化示范区”,创立了省级“无公害青蟹品牌”、“锯缘青蟹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并注册了“牛田洋青蟹”商标。

目前,牛田洋青蟹生产正向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5. 野生锯缘青蟹

   体重30~50克的锯缘青蟹种苗,经2~5个月的养殖,均可达体重200克以上(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是体重250~300克的个体)的商品蟹,便可收获。

   1.收获的时间:成蟹的收获时间,因各地气候及市场销售情况而异。广东、广西多采用轮捕轮放的形式,即有达商品规格的蟹就收获,并同时再放养苗种。若是雌雄分养,可在收获前半个月至1个月选池交配而育成膏蟹,以获更高价格。在收获时未达到高品规格的锯缘青蟹,则可继续留池饲养、越冬,到次年3~4月可收获,也可以向后拖延,以便养成更大规格的蟹或膏蟹。菜蟹一般在9~10月收获,而膏蟹则在10~12月收获。 

  2.收获的方法:锯缘青蟹的收获多数是采用轮捕轮放的方式,即边收获达到商品规格的蟹,边放种苗,即使一次放苗,也有大小之差,收获也难于几天内结束。常使用的收获方法有下面几种:

   ①根据锯缘青蟹在涨潮时溯水聚集到闸门附近,企图逃跑戏水的习性,可采取抄网、捞网和笼捕的方法捕获。

   抄网法:锯缘青蟹在闸口戏水,用长柄手抄网捞起膏蟹或肥蟹。亦有锯缘青蟹夜间在池边戏水,也用此网捕蟹。

   捞网捕法:捞网是一个用竹框和网片构成的方形并有一把手的网具。它的大小随闸门的大小而定。当涨潮时,蟹随潮流逆水集中在闸门口处入网,将捞网提出水面,再将蟹倒入木桶中,这种捕捉方法效率较高。

   笼捕法:捕蟹笼用竹篾编成,呈长方形,其高度和宽度与闸门的高、宽相等。涨潮时将蟹笼放入闸门处,然后打开闸板,放水入池,蟹即逆流而来进入笼中。等笼中装满蟹或者平潮后,方将蟹笼提起而捕获。注意在起笼前要先关好闸门。

   ②根据锯缘青蟹贪食和夜间活动频繁的习性,可采用饵料诱捕、灯光照捕的方法捕蟹。

   饵料诱捕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饵料直接撒在池边,待锯缘青蟹上来摄食时,用小捞网罩捕,7~8月的晚间采用此法效果好。另一种是先在罾网的网衣中间系上诱饵,然后把罾网放入蟹池,每隔一段时间提网捞捉入网的锯缘青蟹。为提高捕蟹效率,可用数个罾网巡回操作,但应注意在放网前的数小时内先暂停投饵。罾网绳的上端或系一浮筒,或连于竹竿末端。

   灯光照捕法次:锯缘青蟹在夜间喜欢爬上池边或露水滩,可用灯光照明(如手电筒照射),再以抄网捕之或将池水排至15厘米左右,然后下池照明捕捉。

   ③清池或大量捕捞出售时,可排干池水,用耙捕、手捉、捅洞钩捕等方法捕获。

   耙捕法:当潮水退至最低时,排水后下池捕蟹。使用的工具是6条35厘米长的铁枝,一端插入与铁枝等长的小圆木中做成的蟹耙和一个椭圆形的小捞网。操作时从蟹池一端开始将耙慢慢地顺蟹池底另一端耙动,遇到蟹时将蟹挑起,用捞网接住,倒入本桶内。这种捞蟹的方法效果好,但蟹易受伤,操作时应格外小心。

   干池手捉法:又称徒手摸捕法。是古老而又实用的捕蟹方法,无需任何工具,但要有熟练的技术。先将池水排干或排浅,然后下水用手捉,当手触及蟹体时立即用手指按住其背甲中央,锯缘青蟹即会将背前缘抬高,由此可得知其螯足的位置,再用拇指、无名指与小指捉住其背甲后缘,以免被钳伤。一般潜伏于泥沙中的锯缘青蟹,均系尾部朝着浅水处而双螯向着深水处,因此手摸时要自浅水处至深水处,或自深水沟的沟壁上方往下摸。如果反向摸索,则会增加双手被钳伤的机会。

   捅洞钩捕法:锯缘青蟹有挖洞穴居的习性,尤其是在寒冷季节,锯缘青蟹常潜居于洞穴中。此时,可将池水排干,用钩捅入洞穴,将蟹钩出捕捉。也可用铁锹等挖洞翻泥,再捕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