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的养殖过程
在养鱼生产中,只有提高鱼类饵料的适口性、摄食强度和饵料利用率,才能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收入才会增加。
现介绍四种提高鱼类生长速度的方法。 添加艾叶艾叶是一种分布极广的植物,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各种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等。据试验,在饲料中添加5%的艾叶,可使池塘饲料的一龄鲤鱼增重率提高15.4%~22.4%,同池饲养的鲢、鳙鱼的生长率也有显著提高,网箱养一龄鲤鱼的增重率可提高14.5%。 添加蚯蚓蚯蚓含有粗蛋白50.4%~65.8%,氨基酸种类齐全,尤其是限制性氨基酸、且富含维生素。因蚯蚓肉有一种特殊气味,易引诱和刺激鱼类食欲。在配合饲料中添加5%的蚯蚓,可显著降低罗非鱼的饲料系数,且提高经济效益74.5%。在配合饲养中添加7.14%~10%的干蚯蚓,可使鲤鱼生长速度提高63%。 添加维生素维生素C:在饲养鲤鱼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700毫克维生素C,在饲养鳗鱼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00毫克维生素C,增重效果十分显著。在鲶鱼每千克饲料中,添加60克维生素C,可使鲶鱼日增重提高50%,节约饲料29%。维生素E:在鱼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使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达到40毫克到70毫克,可使鱼日增重量提高10%以上。 添加光合细菌光合细菌用于鱼类、对虾、河鳌、贝类饵料添加剂,成活率提高45%~70%。用于淡水鱼类苗种培育成活率提高6.53%,生长率提高15.2%,增重率提高25.2%,饲料系数降低25.96%。用于鳗鱼养殖,增重率提高10%,且抗病能力提高。其使用方法为:①饲料添加。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时,可将扩繁好的光合细菌菌液喷洒于饲料中拌匀即可,菌液用量为投喂饲料量的1%,现配现用。②水体喷洒。水体喷洒适合改良水质、防治鱼病和培养优良藻类时使用。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将扩繁好的光合细菌用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光合细菌菌液5~10毫升,每毫升菌液应含光合细菌的数量为10~15亿。施光合细菌的次数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水质好可每隔15天施1次;水质较肥,水质较差,特别是饲养后期的高产池,应每隔7~10天施1次。扩繁好的光合细菌应尽早使用,常温贮存不宜超2周,且禁止使用金属容器存放。2. 鱼的繁殖过程
繁殖 草鱼(白鲩)草鱼和其它几种家鱼的生殖情况相类似,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静水中产卵。产卵地点一般选择在江河干流的河流汇合处、河曲一侧的深槽水域、两岸突然紧缩的江段为适宜的产卵场所。生殖季节和鲢相近,较青鱼和鳙稍早。生殖期为4-7月,比较集中在5月间。一般江水上涨来得早且猛,水温又能稳定在18℃左右时,草鱼产卵即具规模。草鱼的生殖习性和其他家鱼相似,达到成熟年龄的草鱼卵巢,在整个冬季(12月至2月)以Ⅲ期发育期阶段越冬;在3-4月份水温上升到15℃左右,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细胞很快发育到Ⅳ期,并开始生殖洄游,在溯游过程中完成由Ⅳ期到Ⅴ期的发育,在它溯游的行程中如遇到适宜于产卵的水文条件刺激时,即行产卵。通常产卵是在水层中进行,鱼体不浮露水面,习称“闷产”;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态条件时,如水位陡涨并伴有雷暴雨,这时雌、雄鱼在水的上层追逐,出现仰腹颤抖的“浮排”现象。卵受精后,因卵膜吸水膨胀,卵径可达5毫米上下,顺水漂流,在20℃左右发育最佳,大约30-40小时孵出鱼苗
3. 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主养
养殖翘嘴鱼可以采取池塘主养的模式,首先建造面积为10亩的鱼塘,然后清除池底淤泥并消毒,再将生长健康的鱼苗投放其中,为了让翘嘴鱼更好的生长,还要在池塘中安装增氧机,提高水中的含氧量。
2、蟹池套养
采取蟹池套养的模式养殖翘嘴鱼,要在蟹池中建造围栏,并安装微孔增氧设施,避免螃蟹逃脱,然后每亩放养500只螃蟹、50尾翘嘴鱼苗,而且养殖期间要为螃蟹和翘嘴鱼提供充足的饲料。
3、亲鱼塘搭养
亲鱼塘搭养翘嘴鱼,要在鲢鱼或鳙鱼人工繁殖后进行,避免食物供应不足,导致翘嘴鱼出现死亡现象,而且每年的6-7月份,要向亲鱼塘中投放青鱼夏花鱼苗,供翘嘴鱼捕食。
4、饵料投喂
养殖翘嘴鱼的过程中,要提供活饵料鱼、冰鲜鱼等饲料,每隔一周投放一次,喂食量为翘嘴鱼总体重的5%,确保翘嘴鱼在半小时内进食完毕,而且喂食后要更换一次水分,换水量为20%,避免翘嘴鱼缺氧。
4. 鱼的养殖过程图
1、池塘条件
养殖黄颡鱼的水池最好应该有五亩左右为宜,池塘中的水深要保持在一米五到两米左右,池塘中的淤泥不能太深,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厘米的厚度,池塘要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样方便换水,同时必须要备有增氧剂或增氧机,这样可以维持水池中的氧气,同时在放养之前需要将鱼塘进行彻底的消毒,因为黄颡鱼对生活的环境要求十分的严格,等池塘条件基本上满足黄颡鱼的生长需求的时候,才能将鱼种放养。
2、鱼种放养
池塘养殖黄颡鱼是最传统的一种养殖方法,由于黄颡鱼它主要是以肉食为主,那么我门在放养黄颡鱼的时候可适量的防养一些鲢鱼、鳙鱼、饵料鱼等繁殖速度较快的鱼种,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净水作用,同时还能给黄颡鱼提供充足的食物。
3、水质管理
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水质管理也是养殖的一个要点,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每隔半个月左右就需要换一次水,每次均按照保留原水三分之一的量进行换水,只要保持池塘中的水能有一定程度的透明性就好,同时每次换水之后需要在水中加入适量的增氧剂,或者是连接供氧机进行补氧。但冬天一般要一个月多有才换一些水,要保持池塘中水的温度。
4、饲料投喂
由于池塘中我们已经放养了部分的饵料鱼,所以黄颡鱼它在日常的时候可以自己捕食,但是单纯的依靠池塘中的饵料鱼以及其他鱼的鱼卵等是完全不能满足黄颡鱼的需求的,所以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对黄颡鱼进行一次投喂,通常会选在夜间喂食。因为黄颡鱼它有一特点就是它比较怕光,所以只在夜间猎食。
5、鱼病防治
黄颡鱼它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鱼种,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它会出现很多的病害,所以对鱼病的防治在黄颡鱼养殖中是至关重要的。黄颡鱼的病害有很多,比如肠炎、出血性水肿、车轮虫、水霉以及营养不良等,那么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我们可以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抗生素来增强黄颡鱼的抗性,同时要不定时的给鱼塘进行消毒,减少车轮虫和其他寄生虫的危害。
5. 养鱼全过程
一、养水先晾水
对于养鱼的新手而言,最大的误解就是干净的水就能养鱼。因为看起来很清澈的水,也可能存在一些对鱼儿有害的物质。比如自来水,看起来就很干净,但是直接用它养鱼是不行的,里面含有氯气。想要把它转化成能养鱼的水,就需要晾水。将水放到太阳底下暴晒24小时,也就是2-3天的时间。如果急需用水,没时间晒的话,也可以用爆氧的方式来除氯,只需要2-3个小时就可以了。
二、培菌很关键
晾水只是养水的第一步,想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还需要让水中有一定的硝化细菌。这种细菌可以除去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氨以及其它一些有害物质,对鱼儿的健康很有帮助。培养它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要保证水中的含氧量高,其次还要有较快的水流,同时它需要在一些地方吸附,漂浮在水中的细菌是没用的。一般使用上滤滴流盒就可以让这种细菌快速繁殖。
三、闯缸鱼试水
水养的好不好,我们是察觉不出来的,如果直接放鱼,可能会导致其死亡,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鱼来试试水了,这种鱼被称为闯缸鱼。将其放入鱼缸中养护一段时间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将其它的鱼儿放进去了。如果闯缸鱼病了或死了,说明水质还有问题,需要再养一养。
6. 鱼养殖过程中肌肉品质变化
鱼身体发黄是黄颡病!近些年,黄颡鱼类的溃疡、烂身病在我国养殖集约化水平比较高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不断发生,在其中个别区域呈爆发流行态势,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死亡率较高。
烂身病实质就是流行性溃疡综合症,该病是一种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主要危害1 龄以下的鱼类。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该病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即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天,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要求在发病季节定期进行预防。如果发病,应及时治疗,治疗越早,感染数量越少,治愈率越高;反之,治疗效果就越差。
该病病程较长,在不同发病阶段,所变现出来的症状也有所差别。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体表颜色不均,体表溃烂,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亡。病鱼体表病灶呈斑块状充血,病灶逐渐烂 成血红色凹陷,严重时可烂到肌肉或骨骼,甚至遍及全身。若继发感染细菌、真菌,在溃疡灶表面可见“白毛”或“黄毛”症状。在病发初期,鱼的摄食情况不受影 响,在后期则会出现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大多数黄颡鱼在这个阶段就会死亡。在感染各时期的主要症状如下:
早期:病鱼鱼体发黑,离群独游,食欲下降,漂浮于水面,有时出现不停地游动,病鱼体表某些部位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充血或出血病灶,病灶处鳞片脱落,剖检内脏无明显病变。
中期:病灶部位皮肤逐渐溃烂,肌肉坏死,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溃疡,严重时露出红色肌肉,剖检可见脾脏颜色变浅,肝脏肿大有出血点。
后期:病灶面积进一步扩大,溃烂的深度也加大,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剖检肝脏肿大,肾脏肿大有出血点。对于特别敏感的,可带着溃疡存活很长时间,损伤会逐步扩展加深,以至到达身体较深的部位,甚至造成头盖骨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坏死,使活鱼的脑部暴露出来。多数病鱼死后沉底,待腐烂胀气后才浮出水面,少数在水面缓游或扒边,捞起病鱼观察可见身体肌肉有块状坏死,严重者可见骨刺和内脏。剪开腹腔可见肝点状出血,少数鱼并发肠炎和烂鳃。
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天气持续高温、闷热、多变,且时有暴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害细菌繁殖加剧,导致养殖水体恶化,各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普遍偏高;加上越冬爬底习性, 使得鱼体容易被病菌感染,继而发病。
再者黄颡鱼放养密度过大,鱼类排泄物增多,水质较差,鱼类长期处于半缺氧状态,加之活动空间减少,活动力减弱,使得寄生虫、细菌等病原更易感染寄生;黄颡鱼养殖池塘多为时间较长的老池塘,水浅淤泥深,未做好池塘及鱼苗的彻底消毒工作;
此病多发生在亚硝酸盐高,塘底有机物多,水环境极不卫生的鱼塘。或在发病季节动网以及从外面抽入带病菌的水又没及时有效的进行消毒的鱼塘,病菌在鱼塘大量繁殖进而感染鱼体。此外,养殖鱼类体表受伤后,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就可经过伤口乘虚而入,导致鱼类发病。引起鱼类受伤的原因除了拉网、运输等操作外,寄生虫如车轮虫、斜管虫以及一些固着类纤毛虫的感染也是很重要原因。
如前所述,鱼类烂身病的危害是灾难性的,一旦发生,治疗起来相当困难,死亡率非常高,因此该病的有效控制,主要还是要靠平时的预防。通常可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如下几条:
1.避免寄生虫的感染
从烂身病的病因可以看出,外伤是造成鱼类烂身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外伤除了拦网、运输等操作可以引起外,还有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的感染也可引起,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控制好寄生虫的感染,减少外伤,避免烂身病病原的入侵
2.保持良好的水质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到了养殖中后期,各种养殖鱼类的摄食量和排泄量都很大,水质极易恶化,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水质管理,适时调节水质。如可以根据水质的恶化程度,及时泼洒一些化学的或生物的水质改良剂,严重时,还可以经常加注新水或换掉一部分水,使水质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3.投喂优质饲料
黄颡鱼对饲料的蛋白要求很高,因此需要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好的饲料进行投喂。
4.定期进行保健
当前高密度集中化养殖,一方面带来水质的恶化,一方面增加了动物机体的易感性,要减少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好内、外保健两方面的工作,定期采用改底、调水、培菌,同时投喂定期内服保肝护胆的药物,提高鱼体的代谢能力和抗病力。
5.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的水质管理、投饲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养殖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疾病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大部分的发病池塘,在养殖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待提高的方面。因此要减少烂身病的发生,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也是极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虽然说烂身病一旦发病后,治疗难度非常大,用药疗程也较长,但只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还是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的。
第一步:调水、解毒
由于发病鱼塘大多亚硝酸盐浓度较高,水面有死鱼尸油,而且养殖户多用过毒性较大的烈性消毒药和杀虫药,所以只有先调水、解毒,才能提高后续用药的效果。
第二步:消毒
为防止病原扩散,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发病后鱼体质较弱,不宜选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宜选用复合碘溶液、戊二醛溶液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消毒。
第三步:内服药物
消毒后再内服消炎生肌的药物,可适当的使用一些可以杀菌的抗生素药物,搭配着中草药使用,可以达到消毒杀菌、解毒的功效。
7. 鱼的养殖过程视频
在农村养鸡优点
环境自然,食料成本低,建设房屋少。投资成本低。室外放养,鸡食杂草,小虫。营养丰富。4个月出栏的土鸡每只鸡食料成本不足30元。土鸡价格高,虽然长的慢,但成活率高,收益好。另外室外活动大,鸡肉质好。销路宽。本土化本地鸡苗,加上全天然室外放养。自然光照射时间长,鸡食五谷杂粮,青草,小虫。鸡体健康,深得本地老百姓喜爱。是餐桌“地”土文化重要元素。
农村养鸡虽然成本低,投资少,但管理难度大,只能针对本地土鸡做少量养殖,一般单批在1000只以下为宜。比较适合的品种有:本地三黄鸡,本地麻鸡,本地固始鸡。此外,必需是本地鸡种。如广东三黄鸡在黑龙江养价值和意义就不大,也容易生病。所以土鸡必需要本土化鸡苗。
那么在农村养殖鸡该怎么养?
一、养殖环境
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一般鸡舍按照每只鸡0.1平方米,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竹篱和塑料网围起来。
二、种类选择
土鸡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
三、养殖季节
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的提高。
四、需要营养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五、养殖方式
土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
六、疾病防治
1.病毒病的防治
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终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高达50%~70%。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痂,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黏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
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委靡,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疏松下垂,最后极度衰竭脱水而死。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做苗后连续用速效囊病宁饮水,可减少疫苗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法氏囊病的发病率。
2.细菌病的防治
大肠杆菌病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小鸡表现为厌食、羽毛松乱、不爱动,最后死亡;成年鸡鸡冠萎缩,颜面发白,有的下痢。部分感染呈临床病症,如关节炎、眼炎以及伴有呼吸病症。治疗措施:用抗菌素(如卡那、新、氯、链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均有效。
鸡白痢由沙门氏菌惹起,病鸡表现为肉体、食欲差,翅下垂,羽毛松乱,喜蹲伏,排黄白或绿色粪便。防治措施: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
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最急性型病鸡忽然死亡;急性型病鸡羽毛松乱,不吃,呼吸急促,鼻口流出有泡沫的黏液,排黄、灰或绿色稀粪,体温升至43~44℃,昏迷,1~3天死亡;慢性型表现关节炎、跛行、呼吸艰难等。防治措施:发病后用磺胺药,青、链霉素,红霉素治疗有效(小鸡开口的时候用丰强恒力源/头孢噻呋钠+维多利饮水,可净化白痢,减少大肠杆菌的感染率)。
3.寄生虫病的防治
鸡常见的寄生虫病有绦虫病、蛔虫病和球虫病。
绦虫病、蛔虫病鸡感染绦虫和蛔虫后,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鸡冠惨白、贫血,羽毛松乱,双翅下垂,肠炎下痢等,每公斤体重用丙硫咪唑5毫克可驱除这两种寄生虫。
球虫病半个月至2月龄的雏鸡最易感球虫病,常表现为贫血、消瘦、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病症。驱除球虫的药物可选用妥曲珠利溶液饮水,平时用磺胺嘧啶混悬液+大肠杆菌特号饮水,做定期保健预防,并可控制小鸡的肠道感染,减少肠毒综合征的发生。
8. 鱼的养殖过程图画
葫芦的种植⽅法
⼀、播种
1、播种时间清明前后,播种时⽤钳⼦或指甲⼑将种⼦尖切开⼀个⼩豁⼝,更容易发芽,注意不要破坏内部,仅仅破坏外壳。使其⾃然拱破。
2、⽤30度的⽔浸种8⼩时到12⼩时,⾸先⽤象湿⽑⼱⼀样的粗布将种⼦包好,温度在25~30度的地⽅。葫芦种⼦⼀般在7~10天发芽,芽长⼀般长到0.5~1cm左右时移种到育苗床⾥。
3、选择松软的⼟壤,将种⼦平放摆齐,培上1cm⼟,(有条件的朋友或者新⼿最好⽤育苗块,⽤育苗块时,先将育苗块泡起来,育苗箱不要有积⽔,然后戳个洞,把发芽的葫芦种⼦放进去,然后盖好)。在阴凉处放置⾏半天,放在阳光处时要加盖报纸以防⽇晒和⾬淋,保持⼟壤湿润直⾄种⼦发芽为⽌。
4、每天捡出已出芽的种⼦(拱嘴露⽩),放在另外的盆⾥,放在室内阴凉的地⽅,控制芽的⽣长,当⼩苗长到4~6⽚真叶时即可移栽。
⼆、盆栽:
1、选盆、⽤⼟:花盆的尺⼨要⼤⼩适中。盆栽前要选好肥⼟,⽤疏松酸性⼟,掺以⼟杂肥,碱⼟、板结⼟不可⽤。⼟壤要通⽓性、排⽔性能好的。个⼈建议⽤育苗⼟混合⼀般⼟壤,按照1:5或者2:5的⽐例混合。或者直接⽤泥炭⼟,效果更好。
2、栽种:以⼀盆1株为好,但最好种两盆,以便授粉。如阳台种植,也可⽤⼤盆植2株。
3、浇⽔:盆栽葫芦⾮常容易⼲燥,在蔓刚开始蔓延时⼀⽇要浇⼀回⽔,在盛夏⾼温季节,⼀⽇要浇两回⽔。
4、施肥:待成活后,每隔10天左右施⼀次肥,可以施有机肥,家庭可以采⽤复合肥,在幼苗期要以氮肥为主,花期以磷钾肥为主。
5、搭架:当幼苗长出卷须时,盆内均匀插⼊4根1m⾼的⽵竿,在⽵竿顶部以稍⼤于盆⼝的圆形⽵竿固定,并在⽵竿架⼦中间⽤绳⼦缠了两圈,帮助葫芦的卷须攀爬。
6、采收:8⽉上旬开始逐渐采收,当⼩葫芦果实⽊质化后就可以采收了。可以⽤指甲轻轻掐⼀下果⽪,如果果⽪较硬,掐不动则表⽰已经成熟。作为观赏⽤的⼩葫芦在采收后未变⾊,可⽤⼩⽵⽚轻轻刮掉外果⽪,刮均匀后放在室内通风处晾⼲,这样⼲燥就快⼀些。也可以在未成熟时在果⽪上⽤针刻上“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类的宇或者画上各种图画,在果实成熟后欣赏就更具特⾊了。
种植葫芦的注意事项
葫芦的主要病害是⽩粉病,主要害⾍是蚜⾍,可⽤以下⽅法防治:
1、尽可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增⼤磷钾肥⽤量,不偏施氮肥,注意清洁卫⽣,发现病株病叶及时剪除。
2、尽量不重复使⽤盆⼟。盆⼟最好⽤⾼温消毒,⽤具也晒⼀晒为好。
3、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保护,不使病害发⽣和发展。发病早期可喷50%的多菌灵等抗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