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信子种球可以繁殖吗
可以晒太阳,但是切记不要再阳光下暴晒就好了,找个有阳光的地方。1、水培要点:
(1)选购一瓶口能卡住球茎的容器,最好是上小下大的葫芦形容器,以透明玻璃质地较好。一些生活用器如高脚酒杯、酒瓶都能选用,也能选用大口容器。
水面离球茎的底部要有1cm-2cm的空间,切勿将水淹没过球茎底部。
(2)水温不宜高,在15℃以下较好,可直接使用自来水。
(3)把球根放瓶颈上,待发根后,可将水位降低至根部刚能触及水面,这样可使根部充分吸收氧气,促进根须的生长。
当根部发育后,黑布将培养容器遮住,让球根进一步发育。
(4)冬季要将容器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促使植物花大、花壮。
(5)叶与花蕾长出时,每日晒阳光一二小时,使其叶与花梗健壮;每天调一个方向,不使偏向一边生长。避免出现“歪脖子”现象。
(6)球茎发芽前不要放在直射阳光下照射。
(7)也可将数株风信子植于鱼缸内,基质用砂,辅以阴生的蕨类植物,构成一幅饶有野趣的小景,也很别致。
2. 风信子球茎怎么繁殖
首先是要对风信子种球进行处理,要去掉种球干枯的表皮,将其浸泡在多菌灵溶液中半个小时左右,进行消毒,然后在将种球捞出来晾干就行了。经过处理的风信子种球,生长的会更加顺利,将种球干枯表皮撕掉,有霉斑也要擦掉。
其次是准备好土壤,风信子种球可以露地种植,也能种植在花盆中。露地种植的话要选择在凉爽湿润的时节,并且要种植在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前要翻耕挖松土地,施足底肥,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盆栽的话要选择直径十厘米,深度5~10厘米左右的花盆,种植的土壤可以进行购买。
然后就是将晾干的风信子种球种下去,要将种球露出三分之一,种植后要做好遮光处理,要遮光8~10天,之后就可以在太阳下生长,如果是盆栽要将其移入室内进行生根。在风信子种球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是也不宜过湿或者积水,雨季要做好排水措施,并且还要保持空气湿度。在它生长期间不需要施肥,还是比较容易管理的。
3. 风信子种球如何繁殖
1. 鳞叶扦插繁殖操作简单、便捷。
2. 34 份鳞叶中的 14 份鳞叶萌发出了 1~2 个小鳞茎,鳞叶扦插繁殖小鳞茎的方法可行。本次扦插的不足之处有:
1. 6 月上旬取出部分鳞叶后观察到其根系稀疏细弱,扦插鳞叶的大小和部位、扦插基质以及上盆操作有待优化。
2. 6 月中下旬南京值遇了高温晴热天气。期间,本次扦插萌发出的小鳞茎全部死亡。有待于进一步尝试秋季鳞叶扦插,并进行春、秋两季鳞叶扦插的对比试验。
4. 风信子球茎什么时候栽种
1、风信子根的作用,首先是固着支撑植物体。土壤钟无数粗粗细细的根,就像无数条爪子,牢牢地抓住泥土,使得植物上部身体稳稳地挺立起来。
2、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如果我们挖取一条细小的新鲜根,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看到根尖的表面有许多极细小的根毛。这么多根毛伸展在土壤中,好似一架架微型“抽水机”。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就是靠根毛的吸收作用,进入植物体内的。风信子球茎有毒性,需要注意。
5. 风信子种球可以繁殖吗有毒吗
水培风信子花谢的处理方法:
1、继续水养:水培风信子花谢后的风信子继续水养,直到6月初气温逐渐升高时,风信子的叶片会枯黄并进入夏眠期。
2、剪除叶片:将夏眠期风信子枯黄的叶片全部剪除,并剪去所有的根系。
3、冷藏风信子:将球根放在阴凉通风处晾1至2天(千万不能晒)。待彻底晾干后将球根用报纸包裹好放入罐中,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不是冷冻室)里。
4、温度要求:度夏期间温度不能超过10度,否则球根易腐烂。
5、重新养殖:待到11月份气温逐渐转凉进入深秋时,将保存了一个夏天的风信子球根取出,放在恰当容器的瓶口上,水加至距离球根底部约1CM处,然后放在完全黑暗且冷凉处5℃促使发根。约经25天会萌生根系,待根系长至2CM时,就可按照正常的风信子养护方法来养直至开花了。一般这样循环,风信子可以养到3年左右,第4年时原来的球根基本上就不会再开花了。 土培风信子花谢的处理方法: 1、保留球茎:土培风信子花谢后。将叶片,花茎等全部剪掉,保留球茎。然后把球根埋到沙土里面,等待夏天的休眠期到来。 2、重新养殖:7月20日左右,挖出来,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保持在4℃,进行低温催芽,等生长点萌芽后,继续埋到沙土里面,15天浇水一次,等待12月份上盆栽培,管理很粗放,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
6. 风信子种球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在养殖葡萄风信子的时候,可用腐叶土、沙土和适量腐熟饼肥的混合土作为培养土,在生长期间要将植株放在阳台上养护,控制温度在18~30℃左右,春季每隔1~2天浇水一次,夏季处于休眠期要控制浇水,每隔10天喷洒一次液肥即可。
一、葡萄风信子的养殖方法
1、土壤要求
葡萄风信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葡萄风信子喜欢在富含腐殖质且疏松肥沃的基质中生长,家庭盆栽的时候可用腐叶土和沙土的混合土作为基质,上盆栽种时可在盆土里加入适量的腐熟饼肥作为基肥,浇入水分后充分搅拌均匀,在盆底放一些粗砂即可。
2、环境管理
葡萄风信子喜欢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它的耐阴能力很强,在春秋季节的时候要将植株放在阳台上最佳,夏季强光下需要放在树荫处养护,控制温度在18~30℃左右,到了秋末时要将植株放在向阳的窗边最佳。
3、水分管理
葡萄风信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分管理是葡萄风信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之一,在春季的时候大概每隔1~2天浇水一次,保持盆土湿润最佳,夏季休眠期要控制浇水,如果浇水过多容易引发烂根现象,进入秋季后要保持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
4、合理施肥
由于葡萄风信子的根茎部分含有大量的养分,所以在生长期间施肥不宜过多,可在花期的时候适当的追肥,以满足开花的需要,肥料主要以磷钾肥为主,大概每隔10天施加一次,或者喷洒适量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延长花期。
7. 风信子种球可以种几年
要根据风信子栽培方式分,水培风信子种球只能活一年,土培风信子种球活的时间长一些,可以活二到三年。
8. 风信子种子可以繁殖吗
至今,栽培风信子已开始进入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室内点缀和摆放,需求量逐年增加。
但目前中国尚未能自行繁种,尚需从国外引进。盆栽风信子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或半阴的环境。喜肥,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过湿或粘重的土壤。风信子鳞茎有夏季休眠习性,秋冬生根,早春萌发新芽,3月开花,6月上旬植株枯萎。风信子在生长过程中,鳞茎在2~6℃低温时根系生长最好。芽萌动适温为5~10℃,叶片生长适温为5~12℃,现蕾开花期以15~18℃最有利。鳞茎的贮藏温度为20~28℃,最适为25℃,对花芽分化最为理想。可耐受短时霜冻 栽培 对于风信子的栽培有两种方式: 一是盆栽,选择排水好的疏松土壤,施足基肥,在10月份时将种头种入盆内,每小盆种1球,大盆种3~4球然后盖土,栽植深度5-8厘米,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注意增施磷、钾肥。经过120天左右将可开花,开花前、后各施肥1次。6月植株枯萎后挖出鳞茎,晾干后贮藏于温度不超过28℃的室内。风信子在开花后,如果种头保存得好,到第二年再种将有希望再度开花,但因这种头经已退化,即使可能成活,其植株也会变得矮小,花葶亦趋于萎缩,故不能继续保留,到翌年另买新的种头栽培为妥。二是水养,可在12月份将种头放在阔口有格的玻璃瓶内,加入少许木炭以帮助消毒和防腐。其种头仅浸至球底便可。然后放置到阴暗的地方,并用黑布遮住瓶子。这样经过20多天后,根部便在全黑的环境下萌发出来,这时可拿出室外让它接受阳光照射。初时每天照一两个小时,再逐步增至七八个小时,如果天气变化不大的话,到春节便有可能开花了。还有许多家庭把风信子养在一个特制的像葫芦般的玻璃瓶里,在上段可以观赏到它的花簇,在下段可以看到它一束粗壮的白根。这种花与根并茂的情景,除了洋兰外,其它花草是难以见到的。在生长期需要不断浇水,如果留在泥土里,花期过后要把花茎剪掉,让叶子自然枯萎,每年需要追肥,不过,有些品种在种植几年后花朵会越来越少;如果花期后要储存,需要拔出来,在叶子自然干燥后,剪掉叶子,最好放在有木屑的透气的袋子里,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风信子也叫洋水仙或五彩水仙。风信子性喜凉爽,空气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它较耐低寒,但怕炎热。它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在粘性重的土壤中生长不良。风信子球茎在长到19厘米,才能开花。开花每年在3-4月份内。风信子栽培首先要选取健壮饱满的鳞茎,事前阴干,在12月份放入瓦盆里,以1份粗砂、碎塘泥与1份经过腐熟的米糠混合成营养土,把鳞茎埋在土中,鳞茎上覆土2-3厘米,置于阳光充足之处,初时浇水不要过多,待叶片露出土面时要施一次磷、钾肥。花后、将花茎剪去,再施一次肥。7-8月休眠,这时鳞茎不会长大,应在6-7月份及时挖出,置阴凉处,不可日晒,待中秋节时或至12月再行上盆种植。它也可像水仙花一样进行水养。水养风信子,可在12月份将种球放在阔口有格的玻璃瓶内,加入少许木炭帮助防腐和消毒。其种球仅浸至球底即可,然即放置在阴暗的地方,并用黑布遮住瓶子,这样约经过20多天的全黑环境萌发后,再放到室外让它接受阳光的照射,初期每天照1-2小时,后逐步增至7-8小时,大多数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到春节便能开花。风信子在开花后,如果鳞茎保存好的话,到第二年仍能开花,但花会矮小,花葶也萎缩,这主要是鳞茎已退化状。因此,风信子栽培以一年种植后再买新的鳞茎为好。9. 风信子种球种植
只是为了保护根部。 风信子是多年草本球根类植物,鳞茎卵形,有膜质外皮,皮膜颜色与花色成正相关,未开花时形如大蒜,原产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一带,是研究发现的会开花的植物中最香的一个品种。喜阳光充足和比较湿润的生长环境,要求排水良好和肥沃的沙壤土等。 全世界风信子的园艺品种约有2000种以上,主要分为“荷兰种”和“罗马种”两类。前者属正宗品种,绝大多数每株只长1支花葶,体势粗壮,花朵较大。而后者则多是变异的杂种,每株能着生二三支花葶,体势幼弱,花朵较细,多数消费者喜购荷兰风信子。 风信子原产地在地中海东北部,有着很长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300多年来,风信子一直是欧洲园艺植物育种家喜爱的花卉育种对象,育种目标是培育新奇的花色、重瓣花和大而美丽的花朵。风信子的栽培种数量在19世纪末达到了最高峰,随后的100年随着许多栽培种的丢失,风信子的品种有所下降。遗留下来的风信子资源,由于风信子爱好者阿伦(Alan Shipp)等人的努力而得以保存,阿伦在立陶宛建立了风信子种质资源收集中心。这一时期,盛行着用特制玻璃容器装满水种植风信子,而维多利亚时期种植风信子的玻璃容器现今则成了古董收藏家的收藏对象。直到今天,人们仍然通过使用玻璃瓶种植风信子,来向孩子们展示植物的生根和发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