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昌中华鲟养殖基地地址
宜昌市中华鲟研究所是研究中华鲟的科研机构,不对外开放。
宜昌市中华鲟研究所曾经是国家文化旅游部门命名的三A级景区,由于在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大概是在二0一五年左右取消了A级景区。从此关闭了旅游大门,由于本人就住在宜昌市中华鲟研究所的正对面,每天晚上散步必经之地。从目前情况看,中华鲟研究所还没有恢复开放的时间。
2. 宜昌中华鲟园
不能,方山景区针对宜昌的旅游卡是不能使用的。帮你在官网上查询了一下,宜昌旅游年卡可以在长阳清江画廊使用!2014年纳入年卡的旅游景区有23个。包括三峡大坝旅游区、三峡人家风景区、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三峡车溪民俗旅游区、三游洞风景区、三峡快乐谷、世外桃源、仙人溪、鸣翠谷风景区、中华鲟园、奥陶纪石林、泗溪风景区、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宋山森林公园、百宝寨风景区、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长阳清江画廊景区、三峡大瀑布景区、金狮洞、链子崖、情人泉、屈原故里(凤凰山)、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长阳天柱山!
3. 宜昌最大鲟鱼养殖基地
※※
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经过长达10年的鲟鱼规模化人工养殖,日前成功生产出首批500千克以人工养殖鲟鱼鱼卵为原料制作的鱼子酱,并全部实现出口。此举不仅结束了中国无人工养殖鲟鱼鱼子酱历史,而且标志着中国人工养殖鲟鱼开始进入大面积采子生产鱼子酱的出口创汇期。鲟鱼子酱又称“黑色黄金”,是西方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传统的鲟鱼子酱主要来源于野生鲟鱼。本世纪初,由于鲟鱼野生资源锐减,为了保护鲟鱼物种,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联盟将所有鲟鱼物种列入保护范围。今年元月,联合国有关组织又全面禁止了野生鲟鱼子酱的进出口贸易。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全球鲟鱼子酱的产销量急剧下降,由20世纪70年代的3000吨,降至目前的仅100吨左右,国际市场行情每千克高达5000欧元。目前,国际市场的鲟鱼子酱主要由欧洲一些国家靠人工养殖鲟鱼生产。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是中国较早开展鲟鱼规模化人工驯养繁殖的农业龙头企业,自1996年起,这家公司在湖北宜昌地区先后建成7处养殖基地,累计驯养了17种3万多尾鲟鱼,目前已进入大面积产子期,预计未来3年产子量将达到50吨。
4. 宜昌鲟鱼养殖基地电话号码
中华鲟养殖的话,湖北比较集中,主要是宜昌、荆州比较多,武汉周边也有一些;福建、江西、四川、山东、北京等地方也有养殖。销售市场都话,比较分散,一般长江沿线的几大城市,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等比较集中,另外,广东也有一定市场。其他地方消费不集中。
5. 宜都中华鲟养殖基地
宜昌购物本地比较出名的有秭归脐橙、纽荷儿、血橙、邓村绿茶、宜都红茶、五峰采花毛尖、稻花香和枝江酒、远安香菇和桑蚕丝及冷水米、三峡苕酥、原野风酱、百里洲沙梨、刁子鱼和鲟鱼和清江野鱼干、宜昌凉香(一种大米浆做的适合夏季的冷饮品)、三峡石饰品,宜昌气候湿润,特产较多,有山有水,宜居宜游,是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垍頭條萊
6. 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十年后。
早些年由于过渡捕捞,长江很多鱼种近乎灭绝,特别有些人使用绝户网,电鱼,以打鱼为生的渔民等,使长江鱼受到严重伤害,力了修复长江水产资源,长江全段,包括宜昌江段己经进入十年禁鱼期,鱼民改行,特别是宜昌还是中华鲟繁殖区域,为保护中华鲟,长江上下周边六十公里范围内禁钓,十年后能否解禁,可能还要看情况复化。
7. 宜昌市中华鲟养殖场地址
答: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又名中国鲟、鲟鱼、鳇鱼、苦腊子、鳣,是中国特产的珍贵鱼类,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是古老珍稀鱼类,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纪,它们与大熊猫一样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鱼类和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鲟并称为中国的“水中国宝”。
中华鲟形成了稳定的生殖回游习性,有自古以来固定不变的航道:亲鱼从近海回游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孵化出的鲟苗顺流而下,漂游入海,大约十年后,幼鲟长大了,又追寻它们童年的足迹,从大海返回上游寻根产卵。
中华鲟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使其介于软骨鱼类(鲨鱼等)与硬骨鱼类之间,又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物种,因此在鱼类进化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因个体较大,肉、卵鲜美且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中药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其肝主治疮疥,其肉补虚益气,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虚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皮可制革;鳔称为“鳇鱼肚”,含有丰富的胶质,可配制上等漆料,并可入药;肉味道鲜美;脊椎骨、鼻骨等均为上等佳肴,素有“鲨鱼 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体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在分布区其自古就为最要的渔业对象,才造成了它们被大肆捕捞破坏,从而导致中华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8. 湖北宜昌中华鲟养殖基地
宜昌三峡野生动物世界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土门金银岗。
该园占地五百八十多亩,园内有大大小小一百多种动物,如猴子、骆驼、斑马、山羊、牛、孔雀、鳄鱼、秃鹫、猿猴、黑熊、金钱豹、狼、中华鲟、红腹锦鸡、非洲狮、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白虎、兔子、孔雀等动物。
9. 宜昌中华鲟养殖基地地址在哪里
具体措施 (1)实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鱼,将中华鲟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国家先后投资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长江沿岸建立渔政站,并帮助渔民转产转业;1983年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并严格限制科研用鱼;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中华鲟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严格执行了全江禁捕,从而保护了亲鲟和幼鲟洄游,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产卵种群。 (2)开展中华鲟科研,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983年,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局、宜昌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华鲟人工繁殖协作组取得了葛洲坝下中华鲟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后不久便开始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苗和幼苗。据统计,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苗近600万尾。1999年12月投放10万尾10cm以上大规格中华鲟苗,超过15年来同种规格鲟苗的总量。 (3)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集中全社会力量来保护中华鲟。在沿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保护中华鲟的意识日益提高,沿江渔民误捕中华鲟后均能自觉放生,发现不法分子偷捕能举报,市场上经营利用中华鲟的行为已绝迹。 研究表明,由于对中华鲟采取了全面保护的对策,从而延缓了中华鲟资源衰退的进程,基本保全了溯河产卵亲体,为中华鲟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础,中华鲟物种数量已开始回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1983年突破了中华鲟人工繁殖,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1984年也取得突破,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从1983年开始,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长度为8~10厘米、重3~5克的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不到1万尾,多数年份几乎为零。因此,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主要依靠在宜昌产卵场自然繁殖的幼鲟。